当前位置:文书都 >

关于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的文学百科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 《寄扬州韩绰判官》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注解】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
  • 17486
  • 《寄扬州韩绰判官》

  • 《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注解】:1、迢迢:形容遥远。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韵译】: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 22480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
  • 24004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翻译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翻译赏析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诗文解释】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消,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词语解释】二十四桥:扬州名桥二十四。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
  • 11686
关于桥的诗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 关于桥的诗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简介杜牧(8xx一8xx),唐朝诗人,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德宗(李适[kuo])时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佑的孙子。文宗(李昂)太和H年(828)中进士曾...
  • 19886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赏析
  •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赏析

  •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
  • 19968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及赏析

  • 【作品简介】《寄扬州韩绰判官》由杜牧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
  • 7305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译文

  •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杜牧〔唐代〕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
  • 21714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词注释: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公元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至835年(大和九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迢迢...
  • 23208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鉴赏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鉴赏

  •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鉴赏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鉴赏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
  • 9037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歌鉴赏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歌鉴赏

  • 【作品简介】《寄扬州韩绰判官》由杜牧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
  • 22287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赏析1原文: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赏析: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
  • 13028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
  • 30046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古诗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古诗

  •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13317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赏析

  • 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老朋友你在何处,教别人吹箫?注释1.韩绰:事不详,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
  • 22155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寄扬州韩绰判官⑴青山隐隐水迢迢⑵,秋尽江南草未凋⑶。二十四桥明月夜⑷,玉人何处教吹箫⑸。【注释】⑴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
  • 16371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1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杜牧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翻译及赏析: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⑴韩绰:事不详,另有《哭...
  • 11938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诗鉴赏
  •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诗鉴赏

  •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唐诗鉴赏: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
  • 17214
杜牧全诗《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杜牧全诗《寄扬州韩绰判官》赏析

  •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该诗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前言】《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
  • 22422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1.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色。[]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明月之夜,二十四桥处处可闻箫声,但那如花似玉的`人儿如今在何处教人吹箫呢?”诗中表达这个意思的两...
  • 30859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拼音版
  •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拼音版

  •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拼音版,此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拼音版吧!原文jìyángzhōuhánchāopànguān寄扬州韩绰判官dùmù杜牧qīngshānyǐnyǐnshuǐtiáotiáo青山隐隐水迢迢,qiūjìnjiāngnáncǎow...
  • 31350
  •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赏析2篇

  • 《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赏析1《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前言」《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
  • 8178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鉴赏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鉴赏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老朋友你在何处,教别人吹箫?注释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
  • 13627
唐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 唐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 《寄扬州韩绰判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鉴赏: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
  • 12148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鉴赏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注释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2.秋尽江南草未凋:沧桑落寞的...
  • 27219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