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都 >

关于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的文学百科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导语: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下面是孟浩然的《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原文及赏析。(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原文】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译文】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
  • 18081
  • 春晓孟浩然

  • 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1、春晓:春天的`旱晨。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赏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
  • 8326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赏析: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
  • 14076
孟浩然《自洛之越》唐诗鉴赏
  • 孟浩然《自洛之越》唐诗鉴赏

  • 导语: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
  • 29820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诗原文赏析
  •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诗原文赏析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前言】《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洛阳寻访故人,不料挚友已经被贬江岭。诗人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的却含蓄深沉,甚至很飘逸洒脱。用“才子...
  • 9339
  • 孟浩然《自洛之越》译文及赏析

  • 自洛之越孟浩然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译文】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无成。去吴越寻山觅水,厌洛京满眼风尘。乘一叶小舟游镜湖,作个长揖向谢灵运致敬。姑且享受杯中美酒,何用计较世上功名?【注释】...
  • 22019
  • 孟浩然的诗

  • 孟浩然的诗有哪些1、《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3、《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 29528
  •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翻译赏析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前言】《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洛阳寻访故人,不料挚友已经被贬江岭。诗人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
  • 18678
《晚春》孟浩然
  • 《晚春》孟浩然

  • 《晚春》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赏析:诗的颈联和尾联,酒伴来相命,开樽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作者与友人就着美景良辰,来此畅饮,并希望歌女的歌声莫停,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惜春...
  • 32849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_孟浩然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代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译文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注释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才子:指袁拾遗。江岭:江南岭外之地...
  • 13881
  • 春晓 孟浩然

  •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闻:听。赏析: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
  • 6929
《舟中晓望》孟浩然
  • 《舟中晓望》孟浩然

  • 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诗鉴赏:这首诗叙述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望庐山,望楚山,望海潮,舟中晓望,诗人似乎格外青睐望字,甚至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远远胜...
  • 14527
孟浩然古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翻译及赏析
  • 孟浩然古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翻译及赏析

  • 孟浩然古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全诗描写了什么内容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下!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注释(1)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2)才子:指袁拾遗。(3)江岭:江南岭外之地...
  • 17734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原文及赏析

  • 原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翻译: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注释⑴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⑵才子:指袁拾遗。⑶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
  • 33980
孟浩然《自洛之越》
  • 孟浩然《自洛之越》

  • 《自洛之越》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自洛之越》赏析: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三十载,诗人此时四十一岁,自发蒙读书算起,举成数为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史记》载:项羽年轻的时...
  • 17189
孟浩然诗词《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的诗意赏析
  • 孟浩然诗词《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的诗意赏析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内容】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赏析】: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
  • 25576
孟浩然《舟中晓望》
  • 孟浩然《舟中晓望》

  • 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诗鉴赏:这首诗叙述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望庐山,望楚山,望海潮,舟中晓望,诗人似乎格外青睐望字,甚至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远远胜...
  • 22322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的翻译赏析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的翻译赏析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前言】《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人去洛阳寻访故人,不料挚友已经被贬江岭。诗人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
  • 11726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赏析: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
  • 29447
孟浩然《白云先生迥见访》鉴赏
  • 孟浩然《白云先生迥见访》鉴赏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为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选自全唐诗卷159_2。[1]王迥,号白云先生,孟浩然的好友,家住襄阳鹿门山,有时卖药。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谊深挚。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
  • 20939
  • 赠孟浩然

  • 赠孟浩然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
  • 11665
  • 孟浩然字浩然

  • 原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
  • 7725
《自洛之越》孟浩然鉴赏
  • 《自洛之越》孟浩然鉴赏

  • 《自洛之越》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既写了自洛赴越之事,又抒发了诗人的失意愤懑之情,同时刻划了一个落拓不羁,傲岸不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洛之越》孟浩然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原文】自洛之越①遑遑②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③,风尘④厌洛...
  • 22620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译文及注释
  •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译文及注释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译文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注释⑴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⑵才子:指袁...
  • 22228
  • 孟浩然简介

  •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
  • 17156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