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徵文 >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

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訓徵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1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行為規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一種好的家風,會對後人影響深遠,意義巨大。如清代的“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中的治家名言,到現在還備受世人推崇。而對於一個普通家庭,幾句簡單樸實的訓誡,便能透露出這個家庭的治家傳統,以前過年貼春聯時,很多家庭都貼“忠厚傳家遠,耕讀繼世長”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家風。

做人必須要忠厚誠實,以信為本,人無信不立。而耕讀是要我們自食其力,勤勤懇懇,刻苦學習,不要不勞而獲。另一幅對聯“綿世澤莫如行善,振家聲還是讀書”則是告誡我們做人必須要善良,學有所成,報效社會才是這個家族的期望。而我的家族祖輩遺留下來的傳統是“忠厚傳家,勤儉立業,積德行善,和睦友鄰”。對於子輩的人生準則的訓誡便是:“尊老敬老,百善孝為先。老實本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貪意外之財,不生害人之心。讀書學習,必須刻苦。修身養性,勝不驕,敗不餒”

家風是傳統,家風是正氣,家風是美德。願這樸實的家風在世世代代中一直延續下去,激勵我們,確立我們的人生價值觀,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2

已近不惑之年,時常對年少往事多有牽繞。春節假期回家,領着妻女來到老屋舊址,老屋雖已荒廢多年,但青磚的門樓依見,寒風中,冥冥間,點滴成像,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透過殘存的瓦礫,彷彿又見爺爺書寫在青磚之上的方塊字,剛勁有力又帶着温度。我的童年就是倚在爺爺懷裏聽他誦讀,聽他講一個又一個故事。爺爺一邊教我認字,一邊給我講解道理,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到“融四歲,能讓梨”,從“孟母三遷”到“與宜多,取欲少”等等,青磚上的方塊字和朗朗的讀書聲便是我對童年、對老屋的印象了。時光荏苒,轉眼幾十年,很多記憶都已經模糊,但我一直不能忘記的是爺爺温暖的懷抱和我懵懵懂懂時爺爺教給我處事之道,其中爺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吃虧是福。

我的爺爺是一名人民教師,一輩子都工作在教育一線。爺爺是教小學語文的,他説他愛這份工作,從教孩子們認識第一個字,讀第一個句子,懂得第一個道理開始,既是教書也是育人!我印象中爺爺總是很忙,有看不完的書,寫不完的文章,多少次夜裏醒來,都能看見爺爺挑燈夜讀、奮筆疾書。爺爺對待教學工作兢兢業業,精益求精,教學水平極高,曾獲得多項榮譽,包括“全國優秀班主任金質獎章”“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爺爺從教的三十餘年裏有多次提升的機會,但爺爺説他不適合當官,只愛這三尺講台,一直潛心教學。奶奶沒讀過書,起初她無法理解爺爺的做法,她認為像爺爺這樣優秀卻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人真是傻,真是吃虧!爺爺擺擺手不與她爭執,卻會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説:“吃虧是福啊。”爺爺從教一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經常會有學生回來看望爺爺,無論多久不見,師生們總是圍坐在一起,相談甚歡!我終於明白,對於一位園丁來説,桃李滿天下就是最大的福報啊!

現在想想,爺爺這種厚道的處事之風,早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全家人,“吃虧是福”儼然已成為我們的家風。自主創業這幾年,無論是面對客户還是合作伙伴,我始終記着爺爺的那句吃虧是福,並且一直秉承着待人以信,謙讓厚道的經營之道。一次偶然機會讀到記着採訪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的報到,記者問李澤楷:“你的父親究竟教會了你怎樣的賺錢祕籍?”李澤楷説:“父親從沒告訴我賺錢的方法,只交了我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父親叮囑過,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少拿二分,看着是吃虧了,實際是在給自己修路。爺爺的吃虧是福與李嘉誠的少拿二分不都是同樣的道理嗎?我不禁暗暗地佩服爺爺的大智慧。

回到家裏,我又找出了爺爺滿滿一箱子的榮譽證書和獎章,給我的女兒講爺爺的故事,講我們質樸的家風。爺爺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他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會一直傳承下去。我們這一代人在享受國家改革紅利帶來的美好生活時,要銘記家風家訓,繼承優良傳統,共同實現小家與大家的中國夢。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3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呢?家中沒有明確的記錄或説法,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家風的理解卻愈發深刻。

自從我記事以來,我家就是人人羨慕的四世同堂家庭,家中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父母、姐姐和我,還有兩個叔叔、三個姑姑、二爺爺一家人,再遠一點家族成員就更多了。每逢家中有嫁娶等大事,都是一次家族成員的大檢閲。一大家子人團聚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再大的事情在家族成員的集體努下都能圓圓滿滿的完成。

2006年,小外甥出生了,圍繞着取名的問題,爸媽還有姐姐、姐夫、我等一家人又圍坐一起討論起來,最後,還是父親一錘定音,“我們這個家庭,人口多,團聚一起沒有矛盾爭端,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我看就叫‘和和’吧”。在父親的提議下,小外甥取名“和和”,象徵了我們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和睦”不就是我的家風嗎?家家和和睦睦,方有我們國家的和諧。

家庭的和睦,來自於每個人都堅守“孝”的信念。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也》中説“申之以孝悌之義”,作為孟子的後輩,我們家中更是尊奉“百善孝為先”。老爺爺七十多歲時身體不好,卧病在牀,都説“久病牀前無孝子”,爺爺卻毫無怨言,每日端茶餵飯,必親嘗冷熱,温度合適才給老爺爺。夏天天熱,爺爺每天必給老爺爺擦洗身體;冬天天冷,一定將炕燒得暖暖和和的。老爺爺晚年雖是久病之軀,卻沒有遭一點罪,他走時是安詳的,因為牀前有孝子的陪伴。

七十多歲的老爺爺去世,此時爺爺也已是年近六十的老人了。父親看到爺爺憔悴的樣子,主動將贍養老奶奶的責任承擔過來。這時老奶奶七十六歲,身體也不好。父親和母親將老奶奶接到家中,以孫子身份盡行孝心,成為當時我村的一段佳話。我從小在這樣的家中長大,上有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的疼愛,也深知孝之含義。孝心一開,百善皆開。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在社會上就會因為有愛心孝心而樂於奉獻,就會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而絕不會做違法亂紀、有辱家風之事。懂孝盡孝,家庭才能和睦,社會才會和諧。

不論時代的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確,好的家風,影響着人的成長成才,現在我的兒子也已九歲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為了我們國家的和諧,我們更應該傳承優良家風。無論世事如何流轉,讓我們家“盡行孝道,家庭和睦”的家風永遠流傳。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4

看到家風家訓這個主題,我有些不知從何談起,因為我家並沒有成文的規定,但是細細想來,父母的言傳身教,無形中給我家形成了些規矩。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祖上載下來的某種風氣、習俗,與這個家庭的`興衰榮辱相輔相成。良好的家風,是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耳濡目染,代代相傳的無聲教育。

我出生在農村,家裏有父母和一個妹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子永遠過得緊巴巴。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父親主外,母親主內,父親在鎮子上的紡織廠當“保全”,一走就是一天一夜,家裏的農活大多靠母親,每到農忙的時候父親下班就到地裏和母親一起幹活,一年到頭忙忙碌碌的,可每當開學的時候我們的學費還是要東拼西湊,即使這樣他們也沒讓我和妹妹輟學。“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父親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從未要求我們要怎樣做,但卻在用他已佝僂的脊背告訴我們:天道酬勤!在我的求學旅程中正是憑着“天道酬勤”的力量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師範院校。

後來,我參加工作了,對待自己的工作始終兢兢業業,多次被評為模範教師等。教導自己的學生時我最經常告訴他們的是:“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現在我已為人母,平時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也一直貫徹着這句話:天道酬勤!一次,正值隆冬,北風呼呼地颳着,再厚的衣服穿着,一出門也被吹透了,於是趕緊躲到車上,還是凍得哆嗦。晚上孩子和我一起在學校值班,放學走出校門口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路邊還有賣飯的小商販在不停地忙碌着。兒子問我:“媽媽,為什麼這麼晚了,這麼冷,這些賣飯的叔叔阿姨還不回家啊?”我想了想,告訴他:“這些叔叔阿姨也想回家,可是如果他們不工作,就掙不到錢,掙不到錢,就沒辦法更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生活,他們這是在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呢。只有比別人更努力了,將來才能生活的更好啊!學習也一樣,你要想比別人優秀,就要多付出,也只有這樣,你將來才可能比別人生活得更好。”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聽明白我説的什麼,但慢慢地我發現他在學習上比以前努力一些了,行為習慣也有了進步。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將來一定會更優秀的!因為天道酬勤!

家訓是一曲啟迪奮發向上的音符,家風是一首無詞動聽旋律的歌。它們是我不斷前行的航標,它們也給了我不斷前行的力量。這是一種潛在的、恆久的、無形的力量。家風在耳濡目染中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着孩子的人格,陶冶着孩子的性情,昇華着孩子的思想,開發着孩子的智能。

“半畝方糖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水,自有源頭活水來。”我希望孩子在這“源頭活水”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5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範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

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中學生家風家訓徵文6

中國是文化大國,有着五千年文化歷史,每個名人的家庭裏都有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中國一句古話,雖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家也有家訓,家風。

今天老師給佈置了一個關於家風的徵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着這個問題。我心裏想:我家有家規嗎?什麼家規?回到家,吃完飯,我就把媽媽拉到寫字桌前,把寫徵文事情告訴了媽媽。她一邊寫一邊對我説,我認真聽着,當媽媽寫到尊敬師長是,我半懂不懂問問着媽媽:“怎麼才能做到尊敬師長?”媽媽説:“師長就是老師,長輩。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上課不搞小動作,不説話,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參加學校的手拉手活動和各項活動。長輩比方説在過年時,吃飯時端上了你最喜歡的菜,不要因為你喜歡吃。而不顧別人,不要因為自私,而忘了別人,這樣就沒有人願意和你在一起了。”

媽媽不停的寫着,不一會兒就離十來條。媽媽一直強調最重要是以孝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學習,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讓父母生氣,有時間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路邊撿到貴重物品必須上交,當天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我記得10時我一次洗完,浪費了很多水,媽媽對我制定了一條家規,勤儉節約是中華文化名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要節約用水,並且不剩飯不挑食,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節約用水“。一個家庭裏有好的家規是關鍵,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家規像媽媽一樣,一直管着自己!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一直記在心裏,約束着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zhengwen/p04p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