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徵文 >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範文(精選5篇)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範文(精選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徵文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範文(精選5篇)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1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只是那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瑣碎。這就是我們教師的生活寫照。就在這平淡、瑣碎中,就在我的身邊,湧現出感人的師德故事。

經歷過初三才知道初三的時間有多緊,趕新課帶舊課,奔畢業迎中考,理化生操作考試、體育考試、報考、填各種表,加上原有的常規活動,初三生活可謂緊張極了。學生是緊張的,比學生更緊張的是老師。你看,何璐老師很早就到教室裏開始了個別輔導,這是集體輔導的前奏,當早自習的鈴聲響起,教室裏就會想起何老師那抑揚頓挫、飽含激情的講課聲,課間你又會看到何老師在和學生傾心交流,他們不時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何老師在教學上嚴謹認真、一絲不苟,認真備課總結,把她教學的經驗悉心傳授給學生。何老師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創造出學案與教案整合式教學,着眼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幫助學生及時總結當堂所學知識,及時批改反饋,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和何老師形影相隨的是譚在興老師,譚老師也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工作一絲不苟的人他沒有一句多餘的話總是那麼平和安靜的伏案工作,學生的一張張小卷子也在譚老師手下圈點勾畫。從這些勾畫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我時常看着他給學生輔導功課,那麼耐心細緻,那麼不厭其煩。何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每天都有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一日一練真正讓學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穫,把細微處做到了極致。當熄燈鈴響起時她倆還在辦公室給學生進行單個輔導。何老師和譚老師的辛勤勞動收穫了豐碩的果實:每年考試她倆所帶的班級優分率全鄉第一。

數學、歷史及格率也是全鄉第一,在全市也位居前列。兩位老師就這樣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他倆家裏還有一個殘疾孩子,但從來沒因家庭困難而影響工作,在他們身上沒有絲毫怨氣,有的是充滿朝氣的進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業精神,他們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2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小事”莫“小視”,一言一行事關師德形象,一點一滴彰顯園丁魅力,只有每一個人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師德師風建設水平才能實現整體提高和質的突破。”

多年來,在師德師風建設中,似乎總是存在着説的多、做的少,計劃多、落實少,講客觀困難多、談主觀原因少,講宏觀問題多、談具體細節少等現象。一些教師片面認為,諸如課堂上接打手機、有時酒後上課、課後打打麻將等等,都是生活小節,不損形象,無傷大雅。因此在工作生活中往往放鬆了警惕,降低了要求,忽視這些“小節”,原諒這些“小節”,結果在學校與社會、學生與家長中產生了不良影響。

事實上,師德師風建設無小事。學生是一張純淨的白紙,可塑性和模仿性極強,在工作和生活中,教師的言談舉止、文明習慣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知不覺中被學生所效仿。有的學生衞生習慣差,亂拋果皮紙屑,往往是教師常常隨地亂丟煙頭的“啟示”;有的學生自由散漫,經常遲到或早退,往往是一些教師自律不嚴,不能按時上下課的“引導”;一些學生不愛説普通話,愛説髒話粗口,往往是個別教師不文明用語的“寫真”;有的學生聚眾打牌賭錢,往往是一些教師課後打牌的“翻版”……

由此可見,要提高師德師風水平,就必須把教師工作生活中的“小節”、“小事”真正重視起來,切實嚴管起來。當然,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僅需要嚴格的制度去約束規範,也需要廣大教師提高自律意識去主動養成。願全體教師一起行動起來,爭當師德師風模範,爭做文明教師標兵,讓教師形象更美好。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3

師德,是愛。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師德,是奉獻。如春蠶,似紅燭。吐盡心絲織錦裳,燃亮燭花照世界。

師德,是安貧樂教,矢志求真。一隻粉筆,是一生的伴侶;三尺講台,是人生的舞台。師德,是博採眾長,嚴謹治學。“善師者必善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則非師也。”

師德,是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似一團火。它能照亮心宇,點燃希望。師德,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品潔不染塵,心純自芳菲。

師德,是大力神。它為思想傾注靈魂,它為雛鷹拔開雲霧,它能托起一顆又一顆明天的太陽。師德,是二月風。它用真善美啟迪心靈,用花朵的開放,自豪地唱響自己的名字,用葉子的茂盛,驕傲地傳揚自己的宣言!它能讓一葉葉扁舟,乘風遠航。

師德,是孔聖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偉大修養;師德,是陶行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生信仰;師德,是徐特立“忠貞為教,嚴謹治學“的高尚品格。

師德,不是長篇大論的大道理,它是教師生涯中的.一點一滴,折射出每個教師人性的光輝。師德,不是虛無縹緲的高遠追求,它是教師的一種實實在在的生命價值,它托起的千秋風範似一記路標,一杆旗,動人以魅力,招人以真純。

師德,是泱泱雲水的博大胸懷。它視教書為事業,當事業如生命。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即使銀絲爬上了雙鬢,也一如既往地熱血沸騰,一往情深地風雨兼程,默默地拉着教育鏵犁,堅定頑強地向前、向前。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德,是教師心中自然內化成的一種“魂”!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4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作風。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人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孔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江澤民同志也説過: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都要為人師表。綜上所述,清楚地意識到: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要求。我要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幾個下手,努力自身的綜合素質。

愛崗敬業。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而努力學習,進取。

尊重學生。每一位大學生都渴望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學生當做平等的人看待,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把學生看重了,學生老師的尊重了,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努力進取傳道授業的老師,的更新的知識,自身素質,的,才能教好學生。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要的自身素質,這要求年輕教師多學生和老教師的意見。並且自身的學習,學習,開闢新教法。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和品質潛移默化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教師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的。嚴於律己。

這是我對師德師風的體會。我要從各努力的學習,使能在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給學生以的。

潛心教書育人師德徵文5

如果説“愛”是人類的靈魂,萬物的精華,那麼對於教師的用心工作來説就是教育事業的命脈。獻身教育、教書育人並不是一句抽象的口號,而是包含着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一個具有獻身教育、用心工作的教師,事業上必然表現出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師愛之美才會熠熠生輝。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更多呵護、關照、關心、關懷。教育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師生的關係必然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對學生的愛是實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更藴含生本教育之內涵。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由於社會的環境、家庭結構和人們觀念的變化,必然會在孩子們身上表現出來。如:“三人家庭”的增多,離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們變得孤獨、冷漠;生活優裕,在家庭中受到過分的寵愛,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強;學習生活枯躁,社會競爭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厭世心理;信息、經濟、商品化的社會發展帶來些消極影響,也使得部分孩子變得狹隘、自私等等。為此,在工作中教師應特別注意情感的投入,用師愛澆灌孩子的心田,切實做到以愛育人。正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無可置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且還會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影響到學生健康和發展、個性的形成、職業的選擇以至於人生道路的轉變甚至影響到學生的一生。教師的愛是一種神聖的愛。有這種愛,才能夠實施我們今天的素質教育,才能把孩子們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zhengwen/lxwr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