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徵文 >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1000字(通用5篇)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1000字(通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徵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徵集的有關文章。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1000字(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1000字(通用5篇)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澱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着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後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昇華。要讓家裏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於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麼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裏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着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裏外,乾淨、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着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緻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裏,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着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温馨。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2

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最近,隨着“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湧現出爸爸媽媽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媽媽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爸爸總愛和我説要我做一個能吃苦耐勞的人。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3

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規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可能成為家風家規的載體,從而在生活點點滴滴中影響着我們的心靈,塑造着我們的人格。也從而帶動或影響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向前發展。

説起家風家規,可是有很多小故事。爸媽雖然文化不高,但樸實的言行讓我受用至今,我從小就在一個尊老愛幼、勤儉樸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了爸媽的言傳身教,養成了我肯勤奮努力、能和氣待人的積極生活態度。

記得在我還很小的時候,爸媽言傳身教就為我們定好了家規,主要有: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進出家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要勤儉節約;全家人要和睦相處;用實際行動幫助別人;嘴巴要紮緊,不饞不亂説話。我們就是按照這個生活着、傳承着。

也記得小時候,我因觸犯了一些家規,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因為奶奶年紀大了,衣服穿得太厚,不方便梳髮,要我幫她一下。當時剛好有同學在,在同學的建議下,幫奶奶梳了個沖天小辮的奇怪髮型,正當我倆在一旁瞧着樂時,被媽媽發現,將我狠狠地教育了一番,説要尊重老人長輩而不能嬉弄戲耍,並告誡我下不為例。爸媽平時不論工作再忙,回到家總會擠出時間跟奶奶説説話聊聊天,詢問身體狀況。一家人和諧享受着天倫之樂。

還記得當時左鄰右舍中只要有那家大人不在家,很熱心、愛助人的爸媽就會把他們小孩喊到家供吃住。並總是告訴我和哥兄妹倆對別人一定不要小家氣。逢到有人借東西,爸媽總是二話不説雙手奉出;有人遇到難處,爸媽定會鼎力相助。豪氣直爽的媽還特別樂於處理一些家長裏短的事。遇到農忙和村上人家紅白事時,爸和哥因為是電工,都要抽空幫人家接電拉線,或修理機器啥的,從來不因自己忙而埋怨,也從來不拿人家給的辛苦費。這些不勝枚舉的小故事一直令我難忘,如今我也“量販”給兒子和家人,讓樸實的小故事詮釋做人的大道理。

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小時候家裏還有一些不成文的家規,比如:家中來客人了,吃飯時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為習慣所以覺得很自然。現在的小孩如果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就因為來了客人而不允許其上桌用餐會覺得委屈的,甚至會憎恨起無辜的客人。這怨不得孩子,作為父母應該自責沒有立好規矩。好家風、好家規當從孩子小時候立起以致潛移默化。否則,“無規矩很難成方圓”。

家風小故事,家規大道理。如今,已過不惑的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和一個單位的職工,還一直敬畏着爸媽的那些“框框條條”。我希望將它們繼續傳遞下去,永遠傳承下去。讓子子孫孫們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懂得敬畏家風家規,都懂得為人做事處世的道理,努力爭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正能量的人。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4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家風首先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説,“百善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長輩們説話,我們都好好的聽,就算長輩説錯了,我們也不當面指責,而是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告訴他們。我們也從來不跟長輩頂嘴,長輩們説的話,我們認真聽取。長輩讓我們做什麼事兒,我們立馬行動,絕不拖拖拉拉。

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開飯了,我們都是等到長輩們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長輩們沒有動筷子之前,我們是絕對不先吃的。

家風家訓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家的家訓是“以誠為本”。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什麼時候都不能説謊。那樣只會害了自己。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用説謊為自己開脱,這個説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媽媽還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説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要求我們自己説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於承擔。在媽媽的教育引導下,我誠實做人,踏實做事,言行一致,深受領導和同事喜愛。

爸爸媽媽對我教育既嚴厲又春風化雨。爸爸媽媽教育我,都是從小事教起,他們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爺爺奶奶的朋友來家裏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爺爺奶奶陪着朋友聊天。奶奶的朋友當着奶奶的面直誇獎媽媽是個好兒媳婦,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奶奶臉上驕傲的表情。每逢過節,家裏聚會,我也像媽媽一樣,主動做飯,為人們端茶送水,親朋好友也誇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臉上露出驕傲的神色,這恰是對我們這個家庭最好的獎勵。

家風家規家訓優秀優秀徵文5

父親,是一個嚴肅而少語的人,説的話,還沒有做的事多。只是他經常會念叨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小鎮很小,裏外不過兩街一路,曾經的輝煌寫在外鄉人到這裏討生活的記憶裏。父親就是在那時來到小鎮,跟隨他入贅的父親加入了一個新家庭,然而貧困的家庭並沒能改變父親貧窮的現狀。

外鄉人,又是入贅時帶的“拖油瓶”,理所當然的為人所瞧不起。沉默的父親從不言語什麼,只是奶奶總是會將家裏僅有的吃得飽的東西先給了這個“兒子”。為人和善的奶奶,一聽到別人講父親閒話,總會第一時間和別人爭執,從不讓步。父親説,自己看在眼裏,卻從未對奶奶多説過一個謝字,只是年幼的他總會不時從山上扛下一堆的柴火,一大筐的野菜……

長大後的父親,頂替爺爺當了一名礦工。微薄的工資難以支撐全家人的生活,父親又兼職當了一名搬運工。供銷社的管事羅叔對父親很讚許,因為父親總是最細心地搬運每一件貨物,最貼心地為供銷社碼好貨物,讓它整潔又方便拿。那時搬運貨物,總是肩挑背扛,既累又搬運得少。父親曾經夢想自己擁有一輛板車,但在七十年代,這是稀罕物,父親沒有辦法買到,也沒有那麼多錢去買。

羅叔把父親的辛苦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有活時,總是叫父親,還叫他拉上他家的板車,這為父親節省了大量的體力幹更多的活。為怕父親拘謹,羅叔總是找各種理由讓父親使用他的板車。板車的車胎並不經用,一段時間就得換,可是父親看到板車車胎快要壞的時候,羅叔就已經悄悄地換好了,總還説是自家用太多了。父親感激在心,卻也從沒有多説一句謝,只是幹活的時候更加的細心,對羅叔交待的事更加上心。

後來,羅叔退休了。他是個外鄉人,父親並不知道他家住哪兒,直到很久很久之後,才聽人説他過世了。父親説,唉,就像你奶奶一樣,我也從來沒有跟他們説過謝謝,他們對我都太好了。

父親是個實在人,他説不出什麼感謝的話,但他做出了他的感謝。幾十年來,小鎮上的人們都信任父親,搬家時總喜歡叫他,一把鑰匙隨手交給父親,因為他們知道接下來必然是傢俱安好,家裏整潔的交還。小鎮上的人們都瞭解父親,誰家有什麼難事需要幫忙,只要叫一聲,父親總是忙前跑後的,比誰都熱心。

父親年紀大了,怕他累着了,我會“反對”父親的熱心。每每這時,父親就説,我就伸一下手,很簡單的。其實,我理解並敬佩父親,他總記得奶奶和羅叔的伸手,温暖了他的心,他用同樣的伸手,告訴我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只是回報一人,而用一生回報他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zhengwen/lp3wx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