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寫作指導 >

議論文寫作六種結構模式

議論文寫作六種結構模式

由議論文的三要素引入議論文段常用結構模式:觀點+材料+評論+小結。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議論文寫作六種結構模式,歡迎閲讀。

議論文寫作六種結構模式

模式一:議論文段標準模式:觀點+材料+分析+小結

由議論文的三要素引入議論文段常用結構模式:觀點+材料+評論+小結

示例一: 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變幻。(觀點)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的外孫女,曾被《人物》雜誌評為“全球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她高雅的舉止讓英王室為之自豪。然而,當扎拉公主毅然決定成為一個馬術騎手時,她生命的光芒改變了顏色。脱去冠冕,褪去禮服,她和普通騎手一樣艱苦地訓練,擠在地攤上挑選別人用過的馬鞍。2006年9月,她成功地贏得了“歐洲全能騎術錦標賽”冠軍,整個英倫為之振奮。(事例)在賽場這個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盡顯光芒。她那金黃色的皇室標籤變成了鮮紅色的勛章。在皇宮裏,她的美麗讓皇室生輝;在賽場上,她的技術讓眾人折服。(評論)在生命的錦緞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25歲的扎拉學習,怎樣讓適合錦色的繁花添到錦緞上綻放,怎樣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小結引申分析)(317字)

優點:觀點明確,層次清晰,材料典型;分析緊扣中心,鮮明貼切,小結深化主題。

模式二:四段十二句,一篇滿分作文搞掂!

閲讀寓言詩《鳥的評説》,完成兩道作文題。

麻雀説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説黃鸝/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黃鸝説百靈/聲音悦耳動機不純/百靈説最無原則的/要算那鸚鵡/鸚鵡説喜鵲/生就一副奴顏媚骨/喜鵲説蒼鷹好高務遠/蒼鷹説麻雀寸光鼠目 根據《鳥的評説》,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議論文。(1995年高考題)

請認真讀讀下面這篇滿分作文,討論一下這篇議論文的結構特點。

第1段 (1)麻雀譏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黃鸝虛有其表;百靈鳥歌聲悦耳動聽,卻被黃鸝説成動機不純,鸚鵡學人説話,卻被百靈嘲笑為無原則的傢伙。(2)寓言詩《鳥的評説》,引起我們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視別人的優點,是我們成長髮展的大敵,要取得成功,必須虛懷若谷,博採眾長。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材料作文一般採用“引述材料”的開頭方法。但切忌照抄和羅索。本文為我們作出了示範。

(1)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話。

(2)句馬上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嫉妒而不正視別人的優點,是我們成長髮展的大敵,要取得成功,必須虛懷若谷,博採眾長。立論準確,觀點鮮明。這個開頭,小巧明快,可謂鳳頭。) 第2段

(3)虛懷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現,也只有具備了這一點,才是健康的品格。

(4)三國周瑜,年少有為、才智過人,可堪稱一代儒將。

(5)可是面對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孔明,周瑜不是向他學習,而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華,不肯承認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實,反而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歎,最終憂鬱而死。

(6)這一史實説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象絆腳石,阻礙了我們發展,使我們不能清醒的認識自己的缺點,更不利於健康品德的形成。

這一段,用了(3)(4)(5)(6)四句話,聯繫歷史論證,構成一個嚴密的論證過程。(3)句從“是什麼”的角度,提出一個分論點。(4)(5)句舉例。(6)句議論。

這是個常用的議論語段模式:提論點――擺事實―――講道理。 在這論證過程中,有些同學往往缺“議”,只有“分論點+事例”,沒有講道理。這就會使文章膚淺。

本文作者不但舉例典型,且在舉例後扣住事例,扣住論題,從周瑜的史事中挖掘出嫉妒的危害和對人們的啟示議論精當。我們要有這種“議論的意識、習慣”防止“有例無議”的`毛病。

另外:本文的例子,來自課本,課本是一個論據寶庫,要好好開發。第3段

(7)一個人如是,一個國家也如是,想要發展,必須博採各國之長,正視自己的不足。

(8)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

(9)兩者比較,道理昭然若揭。 這一段也用了(7)(8)(9)(10)四句話, (7)既注意了過渡,又提出了一個論點,承上啟下,用筆十分經濟寫法綿密。這一點很值得學習。(8)(9)(10)句的論證結構與上段相同,但內容和角度發生了變化:一、由上段的“反面例證”轉向“正面例證”,而且從“個人存亡”轉到“社會發展”,由“小”到“大”逐層深入。二、由史實轉向現實,這既達到了題目“聯繫現實生活”的要求,有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使文章富於生活氣息。這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第4段(1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12)作為青少年,我們應當不嫉妒別人的優點和成功,而應當虛心向別人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創一番天地,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商品經濟的大潮裏,我們的經驗還很不足,必須向外國吸收成功的經驗,這才是明智的做法。文章最後一段收篇。(11)句,作者用一句名言收攏上文兩層論證。有以一當十之效。(12)句十分嚴密,一呼三應。前一分句呼應反面論證一段,後一分句呼應正面論證一段進而呼應開篇的中心論點,也是“聯繫自我”,真可謂一石三鳥,真可謂“豹尾”!

寫作點撥:

這篇文章的示範性,可模仿性極強。 整篇文章,四段,十二句。首段引入材料,提出中心論點,結尾收攏和照應,中間兩段論證,正反對比,每一段又由“立――擺――議”三層組成。一篇滿分作文12句話搞掂,看來,寫議論文並不難。我們如果掌握了這些基本要素,掌握了這一常規寫法,我們寫議論文就不會摸不着邊際無從下手了。如果我們在通過反覆練習,加強材料的積累,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寫出好的議論文是輕而易舉的事。也許這時,我們也就可以拋開所謂的模式,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高考拿個滿分也並非難事!入門既不難,深造也是辦得到的,努力吧!

模式三:中心論點+分論點式。

這是非常典範的議論文結構模式,許多名篇都是採用這種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階梯》《説“勤”》《談骨氣》等等。

下面是《説“勤”》的結構提綱:

中心論點:“俗話説:‘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文學家韓愈説:‘業精於勤。’學業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

分論點一:勤出成果。

分論點二:勤出智慧。

這種模式最適合高考考場快速成文,也是最簡單易學的,因此,可以把它當作重中之重來訓練。論點一定要用一句或幾句話明確地表述出來。其次,還要注意將論點放在恰當、醒目的位置。

中心論點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較長,還可以單獨放一段(第二段);分論點一般放在每一段的開頭。

1、一篇議論文至少要有兩個分論點,最好有三到四個。

2、分論點的語言要精練,一般控制在15字內。

3、分論點的表述要儘量緊扣話題的關鍵字眼,以保證每一段都扣題。

4、幾個分論點應儘量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這三個問題,可以重點解決其中一個問題。

模式四 中心論點 + 三聯繫(聯繫歷史、聯繫現實、聯繫自我)+結尾

第一段提出論點,第二段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可偏向於舉例論證;第三段,從現實的角度去思考,第四段從自我的角度去思考。第五段結尾。這是議論文“化大為小”的簡單高效實用的一種模式,這個模式能使內容充實。文章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時代氣息和現實意義。

模式五

層進模式 即依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提問思路來提煉分論點。這是一種基本模式,這種模式,可收到逐層深入之效。( 如以《談風度》為題作文分論點:( ①風度是一種美德,一種富有教養的臻於完善的氣質和風采(是什麼);②有了風度,能受到別人的敬重,能增進愛心,有利於和睦相處(為什麼);( ③要有風度,須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摒棄粗俗言行,自覺培養良好的風度(怎麼樣)。

模式六:六段綜合式

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論點。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簡述材料,總之,三句話即直奔主題,切忌故弄玄虛,彎起繞八,拖泥帶水。

第二段:詳例剖析,敍議結合。事實勝於雄辯,一個精當的事實論據,往往能夠有力地證明論點。只是要寫好詳例剖析殊為不易,不少學生忘記了議論文的體裁特點,敍事過於詳盡,變成了記敍文的寫法,這是應該盡力避免的。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如果説詳例是點的勾勒,那麼略例就是面的鋪展。點面結合能夠形成立體感,略例以三四個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則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對比,凸現中心。即在上面詳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礎上,再從反面切入,正反結合,對比鮮明,從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證分析,立論周全。任何理論都不過是一種假設,絕對的結論容易產生偏頗,因而一段辨證的分析能使立論更為嚴密周全。

第六段:聯繫實際,昇華主題。這一段是為了突出文章的現實針對性,聯繫實際,解決問題,從而使主題得到進一步昇華。

這種模式,可能需要較寬的知識面,但可操作性還是很強的,非常適合考場作文。它的優勢很明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六步模式,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無囉唆拖沓之嫌,使閲卷老師一看即明;論據充實,論證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寫議論文內容空乏的毛病。

高考優秀作文《走出舊框框,衝破習慣勢力》(1988年全國卷)的結構:

《 走出舊框框,衝破習慣勢力》結構:

第一段, 追根溯源,引出習慣:千年歷史,沉重習慣。

第二段, 舉例論證,習慣可變:人們習慣了“迪斯科”。

第三段, 連舉三例,強調危害:愛迪生、趙王和猿人。

第四段, 辨證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創新,永遠落後。

第五段, 衝破習慣?安於現狀?正反對比,敲響警鐘。

第六段, 聯繫實際,習慣沉重;呼籲衝破,煥發潛能。

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有論據,有分析,論證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見的議論文“觀點+事例=議論”的毛病,值得借鑑。

議論文的結構模式有許許多多,每一種都要學習,每一種都要掌握,對於高三學生來説,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要什麼都去訓練,否則可能什麼都練不好。可從上面幾種模式中選擇一二種,反覆練習,熟能生巧,一年下來,結構模式胸有成竹,考場上也就能遊刃有餘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xiezuozhidao/rqkq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