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獨坐敬亭山的説課稿

獨坐敬亭山的説課稿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今天小編整理了獨坐敬亭山優秀教案。獨坐敬亭山優秀教案具有教學課堂模塊明顯、思維啟發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的特點,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獨坐敬亭山的説課稿

獨坐敬亭山的説課稿(1)

【教材分析】

《獨坐敬亭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單元第一課中的一首古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絕句,詩歌描繪了鳥盡雲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鬱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心情。“獨”是全詩的詩眼。

【學情分析】

該學段學生已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積累。但受知識能力、生活經驗等因素影響,思維易浮於表面需要老師引導、點撥。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並背誦古詩。

2.學習通過看註釋、讀想結合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感悟古詩意境,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瞭解“景中融情”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詩句誦讀,積累古詩名句,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傳統文化的積累。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人孤獨寂寞之情。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法學法】

教法:以學定教、引導悟得

學法:讀悟結合、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本詩教學我共設計了以下六個環節:

一、解詩題。題目是文章的文眼,從題目我們就可以大體瞭解文章內容,詩歌也是如此。我首先引入本課課題,並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引領學生思考“獨坐”是什麼意思?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自然導入新課。

二、讀詩文。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古詩文的學習起點一定是讀準確,讀通順。因此我用指名讀、齊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方式引領,鼓勵學生誦讀詩文,讓課堂上書聲朗朗,熟讀成誦,並嘗試讀出節奏、韻味。

三、吟詩韻。在學生熟練誦讀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吟誦,“平長仄短,依字行腔,平低仄高,依義行調”,(教師示範)讓吟誦這一傳統的讀書方法得以傳承,從而更深入地感受古詩文的節奏美、韻律美,充分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

四、悟詩意。“悟”突出的是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藉助註釋、邊讀邊想、小組成員互相交流等方法嘗試理解詩詞大意,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學生深入理解,體會成功。

五、會詩情。深入體會詩人孤單寂寞心情對於學生來講既是本首詩歌學習的重大,同時也有一定的難度。我引導學生找“盡、孤、只有”等關鍵詞語並仔細品味涵詠:適時插入李白的人生經歷作為背景,同時配樂播放敬亭山畫面,教師以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李白麪對敬亭山的內心孤寂的獨白。

面對如此寂寥空曠的敬亭山,李白看到的是…指名讀詩歌;

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幸,李白身處靜寂的敬亭山…學生再讀;

在敬亭山裏,他見山不是山,而是當作他的老朋友,在傾聽他的述説…學生齊讀。

採用迴環讀、補白讀等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思緒共振。

同時,領悟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作用,瞭解古詩中“景中融情”的表達手法。

六、得詩法。古詩創作中,山水詩往往都是“景中融情”,為加深學生的對這一類詩歌的認識瞭解,我向學生推介獨坐敬亭山》的姊妹篇《望木瓜山》,讓學生自主合作運用前面學習古詩的方法,進行拓展遷移,課外延伸,增加積累。隨後在課外作業安排上我佈置了:

(1)自學《望洞庭》《憶江南》。

(2)晨誦背誦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為班級詩詞大會做準備。

這樣以點帶面、課內外結合,在學生在記憶的黃金期,積累更多的優秀詩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成長鑄魂、固基、打上人生厚重的文化底色。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既顯示內容,又展現方法。不僅突出了詩文學習的重點,還彰顯了教和學的清晰流程,方便學生今後進行古詩文學習時遷移應用。

獨坐敬亭山的説課稿(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獨坐敬亭山》。

3、學習通過看註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説詩句大意。

二、教學重點: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三、選文目的:通過對詩句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累。

四、教學準備: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靜夜思》等。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李白是我們十分熟悉的詩人了,我們學過不少他寫的故事,大家能背誦出幾首嗎?(學生背誦古詩)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手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板書課題,生書空、齊讀)

(二)知詩人,解詩題。

1、知詩人。李白,唐代詩人,他寫的詩又多又有名,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詩仙”,(介紹歷史背景。)

2、解詩題。“獨”是指獨自一個人。請同學們看註釋瞭解敬亭山。

師:李白一個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呢?請大家朗讀全詩,體會李白的心情。

3、檢查生字,朗讀全詩。

課件出示生字生詞,指名認讀,領讀。出示全詩,全班齊讀,教師指導古詩停頓並範讀。

(三)悟詩意,覺詩境。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詩的前兩句,説説你的理解。

1、重點引導“眾”與“孤”之中藴含的多與少之意,“盡”與“閒”對比教學,結合歷史背景,理解詩人當時的心情。

2、小結前兩句:仰望天空,只見幾隻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的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

3、師:請同學們讀一讀後兩句,後兩句詩中作者又看到了什麼?

4、讀詩句,小組討論詩句含義。

5、小結後兩句:我靜靜的凝視着山,覺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誰也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過度:作者為何心中什麼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語的高山呢?古人寫詩往往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心情,(瞭解李白不同時期的詩和他當時的境遇,體會本詩抒發的情懷。)

六、朗誦全詩,熟讀能誦。

獨坐敬亭山的説課稿(3)

一、説教材及背景

《獨坐敬亭山》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中的一首古詩,是我國唐代着名的大詩人李白於天寶十二年秋遊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中描繪了鳥盡雲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鬱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隻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地凝視着山,覺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説教學目的、重、難點

我憑據課本特點和學生現實,確定瞭解生字,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覺江南山川的天然美,受到美的薰陶為教學目的。朗讀、感悟、想象詩歌所刻畫的景象為教學重點,領會墨客的思想情感為教學難點。

三、説教學幫助本領及教學準備:

1、可播放畫面,配上古箏音樂,來建立意境。

2、拓展筆墨資料,先容墨客的寫作配景,以及李白的其他的詩。

3、學生網絡李白的古詩和與課文相干資料。

四、説教法設計、學法引導

自讀自悟法:讓學生自己通過表明來實驗明白詩句的意思。

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重複的朗讀中,感悟語言,造就語感,積聚語言。

五、説教學歷程

(一)簡介墨客,引出詩題。

1、課件出示墨客李白的畫像,學生憑據網絡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舉行先容。

2、藉機引出寫詩配景——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後,心情憂鬱,到敬亭山尋求慰藉,於是寫下了這首詩,師板書課題《獨坐敬亭山》,並邊播放動畫邊吟誦此詩,讓學生開端感知古詩的節拍。

(二)捉住詩題,學習生字亭(tng),瞭解敬亭山。勉勵自學,要求讀準字音,偏重引導學生交換識字要領:用減一減,換一換等熟字影象法記着字形。認清字形並在田字格里引導謄寫。過渡:你知道敬亭山在什麼地方嗎?(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野,因有敬亭而得名。)詩題是什麼意思,想想你能發明什麼?

(三)自讀感悟,互助交換。讓學生依附課文中的解釋,接洽上下文明白詩句的意思。如允許以使學生有一個獨立思索的歷程,造就學生的自學本領。

1、初讀,掃清障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聽別人讀,達到對這首古詩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2、再讀,感悟詩的內容。

(1)小組按自學要求合作學習,理解詩意,初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交流彙報: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扣重點詞訓練),大致説出詩人看到的景象,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

(四)細讀品味,體會感情。

1、朗讀一、二行詩句,品味“眾鳥”、“飛盡”、“孤雲”“獨去閒”。想象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的景象,説説詩句的意思,並聯系作者的遭遇和看到的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孤獨、寂寞)

2、朗讀後兩行詩句,聯合現實咀嚼“相看”、“兩不厭”。(後兩行是説只有敬亭山沒有嫌棄他,揚棄他,而是和他相互做伴,相互相看,卻總以為看不敷。)意會作者從敬亭山上尋到一絲絲慰藉的感情,並感悟作者付與山靈性的體現要領。隨機舉行人山對話訓練。課件出示寫話訓練:

李白蜜意地看着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説道:(_____)敬亭山蜜意地看着李白,輕輕地對他説道:(_____)

(五)誦讀詩句,領會心境。

讓學生根據明白讀出感覺,在配樂朗讀中想象畫面,根據課件出示的畫面,給畫配詩。播放畫面、配景音樂想象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使用畫面和古箏配景建立景象,會把學生帶到其時的景象中去,使學生更好地感覺詩歌的意境,領會墨客的情緒。

(六)感悟創新,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要領展示對本首詩的學習情況(朗讀、背誦、默寫、畫一畫、演一演、編故事……)。

2、網絡有關李白的詩歌,準備開一個詩歌朗誦會。

設計這樣的教學思路,首先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珍視作育學生的語感和團體掌握的本事。”我始終把“朗讀”和“背誦”這一明確古詩內容、領會墨客思想情緒的有效途徑貫穿於教學的全進程,讓學生多讀,使學生掌握五言詩的朗讀要領,掌握朗讀的節奏。

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明確,在讀中品析,在讀中領會,在讀中想象,徐徐到達作育語感和團體掌握的目的。其次,創建新型的師生干係。

教學中,隨處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相助互換、討論的進程中感覺語言,積累語言,體驗感情,真正把學生融入語言翰墨訓練的進程中。老師不作過多的教學,只是在適時處引導、引導,讓學生充分變動種種感官主動地、生動地學,體現了知識是自己學會的這一理念。

再次,根據講義特點和學生現實,捉住古詩所描畫的景象和墨客所要表達的思想情緒,通過讀、悟、品、誦、拓展的要領,使學生在實踐中創新,真正受到美的薰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vkk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