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説課稿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説課稿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説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説課稿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説課稿

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初中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集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為一身。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從結構上來看,每冊書都是以三級標題組織教學內容,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線,以相關學科知識為背景和支持,每個階段教學內容的核心觀念都不相同:七年級以“關愛、自尊、自強”為主;八年級強調的是“交往、合作、權利和義務”;九年級則以“責任、參與、選擇”的內容為核心。與核心觀念相對應,每個年級也有不同的教育主題:七年級: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八年級:學會交往與合作,維護權利,履行義務;九年級:承擔責任,參與社會生活,選擇希望人生。從教材的特點來看,教材整體設計形式多樣,具有情境化、生活化、思維化、活動化和綜合化的特點。

初中思想品德從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係,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今天我要説的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就體現了“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係”和法律部分的整合。

對於這一單元的內容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説課標,説教材,説建議。一説課標,主要説課標要求和內容標準。

課標中課程總目標要求“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依據課程總目標,每個單元的內容標準都不相同,第一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要求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懂得自尊與他尊,養成自尊自信的生活態度。第二單元要求能主動鍛鍊個性心理品質,養成自立自強的生活態度,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正確認識挫折和逆境。第三單元要求能分析並戰勝挫折和逆境,磨礪意志、陶冶情感,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第四單元要求:(一)3.1知道法律是是由國家制定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來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一)3.2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範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一)3.4瞭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二)3.3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二)3.4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一)3.5學習在日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與內容標準相對應,本單元的具體教學目標如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人;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2.樹立法律保護意識;增強敢於鬥爭、善用鬥爭的勇氣和信心;體會家庭、學校、社會和國家給予的深深的情、濃濃的愛。能力目標:1.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範自己行為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2.能夠認識和判斷哪些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現象和行為;能夠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知識目標:1.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違法行為的類別、犯罪的基本特徵及刑罰的種類;瞭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2.知道: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未成年人受法律保護的基本內容及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從教材編寫體例來看,每冊教材都是以單元、課、框的方式來呈現,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主題探究活動,以突出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本單元的主題探究活動是“踐行道德,依法維權”,引言放在課題之後,起到“趣味引入”、“承前啟後”的作用,本單元第七課和第八課都是以具體、生動的案例引入,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引言之後直接進入正文,正文的設計包括宋體和楷體兩部分,宋體用於表述基本事實、一般概念、觀點和結論,楷體用於提供教學活動所需資源。課文中還增設了輔助小欄目——相關鏈接、資料卡和名言等內容,這些小欄目的增設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學,更有利於教師的教。教材中設置了大量的插圖,意在增加教材的可視性、思辨性,做到圖文並茂。每框2000字左右,大致安排一課時的容量。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的存亡、民族的興衰,而青少年又處於生理和心理鉅變時期,因此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瞭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十分必要。設置本單元主要是幫助青少年瞭解社會生活不僅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針對青少年對“規矩”、“法律”認識和態度上存在偏差;法制觀念尚未牢固樹立;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及由此產生的某些不良行為等實際情況,安排了第七課《感受法律的尊嚴》,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瞭解法律,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知道法律的特徵及作用;能夠區分一般違法與犯罪,自覺遵守法律,認清犯罪的危害,從而有效預防違法犯罪。又針對青少年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易受侵害;在依法維權認識上和行為方面存在偏差等實際情況,安排了第八課《法律護我成長》,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必要性,理解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四道防線;掌握維權的途徑,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從知識內容上來看,本單元是七年級下冊教材的最後一個單元。是前三個單元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堅強意志等良好個性品質形成的必備條件,在學習了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過健康、安全的生活”的基礎之上,要求學生能深入瞭解法律,做一個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同時也為以後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做好鋪墊。本單元共編排了兩課內容,《感受法律的尊嚴》與《法律護我成長》,這樣的安排不同於其他版本的教材,比如蘇教版七下第五單元第20課安排的是《法律護我成長》,23課安排的是《不以規矩,難成方圓》,八下第五單元第14課安排的是《法律就在我們身邊》的內容。相比之下,人教版這樣的安排更加體現了知識的聯繫性。

第七課由三個框題組成,“走近法律”説明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而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因此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法不可違”,介紹了違法行為的類別,犯罪的基本特徵及其刑罰的種類。“防患於未然”,要求能夠認清犯罪的危害性,懂得青少年要加強自我防範,從而有效預防違法犯罪。第八課由兩框組成, “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介紹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具體內容。 “善於法律保護自己”,介紹了維權的途徑包括非訴訟和訴訟兩種方式,青少年在面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時候既要敢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這就是本單元兩課的具體內容。

那這些內容之間,以及這些內容與其它內容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呢,我們先來看知識的橫向聯繫,首先我們從課的角度來看,第七課三個框題和第八課兩個框題之間都體現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關係,只有走近法律、瞭解法律、學習法律,才能懂得法不可違,明確了違法犯罪要受到相應的處罰,才能認清犯罪的危害,做到防患於未然;知道了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的原因及內容,才能懂得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的安排體現了每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

其次,我們從單元的角度來看,第七課是從知法、學法的角度來分析,第八課主要講的是如何用法,其中知法是學法的前提,學法又是用法的前提,而要更好的用法又需要知道更多的法律知識,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知法守法用法是有機統一的整體,這也正好與本單元的主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相對應,體現了本單元兩課內容之間的橫向聯繫。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本單元與七年級下冊其它幾個單元之間又有着怎樣的聯繫,本冊書共四個單元的內容: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根據這四個主題,教材設置了八課教學內容。它們之間的.關係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須要自立自強;要實現自強,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並實現自立自強,則必須做到知法守法用法。這就是七年級下冊的四單元八篇課文之間的整體聯繫。

那麼縱觀整個初中階段,這兩課內容可以整合的知識有哪些呢?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而道德和法律是最常用的規則,所以我們可以聯繫八年級上冊禮貌、寬容和誠信的相關知識;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可以聯繫九年級“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的內容;法律具有規範作用,它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當在什麼,不應當做什麼,所以我們可以聯繫八年級下冊“我們應盡的義務”的相關內容。對於青少年來説,網絡上的誘惑很可能會引發違法犯罪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結合八年級上冊“網絡交往新空間”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同時要讓學生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會引發違法犯罪行為,可以聯繫七年級上冊“學會拒絕”的內容;只有瞭解了侵權的表現才能遠離違法犯罪,可以整合八年級下冊“我們的人身權利”、“我們的文化、經濟權利”的相關內容。青少年受到侵害,要學會尋求保護,因此要了解“身邊的侵害與保護”;我國依據《憲法》制定了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律,體現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國家對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權予以特殊的保護,這是八年級下冊“生命與健康的權利”的內容。青少年在面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時候,首先從情感上來説,他們願意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可以聯繫八年級下冊“自覺維護正義”的內容,其次從行為上來説,既要敢於鬥爭又要善用鬥爭,因此要學會“防範侵害,保護自己”。以上就是本單元知識的橫向及縱向聯繫。

在教學建議方面我主要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談,為了更好的落實三維目標,根據課標中關於“在教學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現和道德實踐”的要求,本單元要這樣來設計,對第七課的學習可以通過“案件聚焦”、“感悟規則”等七個活動來完成,設計案件聚焦這一活動,就是要使學生懂得知法學法很重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感悟規則這一活動中,向學生展示一組圖片,通過這種直接的視覺衝擊,使學生懂得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然後再通過規則比拼這一活動,使學生體會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接下來的交流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分析兩組圖片來探究法律的作用;人生AB劇這一活動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在這裏我們通過對一個故事的分集展示,使學生知道違法行為的含義及類別、犯罪的基本特徵、刑罰的種類,學會區分一般違法與犯罪,從而能自覺遵紀守法;在案例分析這一活動中,通過對兩個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懂得違紀、違法和犯罪有着必然的聯繫,從而認清犯罪的危害;最後,通過防微杜漸這一活動,使學生明白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遵紀守法,防患於未然。

對於第八課學習我們可以“你説我説”、“新聞報道”等五個活動來完成,設計你説我説這一活動,就是要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感受到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再通過新聞報道這一活動,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國對未成年人的四種保護;在案件回放這一活動中,使學生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採用非訴訟和訴訟的方式予以維護;接下來的情境表演活動,通過學生自己編排的小品,明確青少年應如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教師要幫助學生選取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課外延伸就是對課堂知識的一個拓展,我們可以與學校德育處聯合,在學校開展的德育活動中加入法律學習的內容,如開展以法律為主題的手抄報和黑板報活動和以法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其中在案件回放、情境表演和課外延伸的活動中,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新聞報道、案件回放、情境表演和課外延伸等活動中,落實能力目標;在你説我説、新聞報道和案件回放等活動中,落實知識目標。

在對本單元的設計中,我們選用了大量的圖片和具體的案例,充分利用了網絡和教材上的資源,通過討論交流、小組活動、小品表演等形式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較好的落實了三維目標,這樣的安排在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實現了文本資源、音像資源、實物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整合。

根據課標中關於學生學習評價的要求,本單元對學生的評價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可以採用學生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的方法,其中教師評、小組互評比較容易完成,而自評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一些學生認為“評別人容易,評自己難”,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自己,所以我們可以給學生一個“自我評價及反思表”來引導學生完成對自己的評價,然後還要把這“三評”放入學生的成長記錄冊,以記錄下學生成長的痕跡。對於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等方面的某些突出表現,我們可以寫成評語,來鼓勵學生更好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評語要採用激勵性語言。我們還可以通過成果展示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我們可以開展以法律為主題手抄報比賽、演講比賽,以典型案例為主要內容的講故事活動等。檢測是對學生學習的最直接的評價方式,檢測的方式也是靈活多樣的,我們可以採用情景測驗和小辯論的方式來進行,例如,我們可以開展以“中學生要不要學習法律知識”為主題的辯論會。這樣就避免了用終結性的、單一的知識性考試來對學生思想品德課的學習及思想品德狀況做出評價。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教學反思

一、對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思

1、教學目標設計的依據: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制定明確的、適宜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本次複習課正是圍繞着本單元相對應的目標,特別是基礎性目標去設計的。

2、對複習備考的分析:

對於中考,我們首先要過好基礎關,該背的東西必須背;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次前提下,訓練和培養各種學科能力,如識記能力——包括再認能力(瞭解或識別),再現能力(記住並正確表述);理解能力——包括描述或説明,分析、比較、辨別,獲取和解讀信息以合理推論等;應用能夠能力——包括認識、判斷、分析實際問題,在新情境中談感受、體會,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建議或行為要求等。

因此,這一節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定是根據課標要求,對與法律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復習梳理。通過練習,使學生能鞏固知識點,並瞭解考察知識點的基本題型;通過講練結合和自主探究的方式,學生能掌握一些開卷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學會分析材料與課本知識點的聯繫。

而這一節複習課的重點和難點設定為:

(1)教學重點:對法律的知識點進行復習梳理,並通過練習鞏固知識點

(2)教學難點:學生自主探究,掌握一些開卷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學會分析材料與課本知識點的聯繫

3、對學生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課餘時間是相當有限的,所以要求在有效課堂上出質量。在設計問題及練習時,我考慮到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心理氛圍對教學目標達成的促進作用,多數的問題和練習都是能夠回答的,都是“伸一下手就可以摘到桃子”的,可操作性較強。

4、設計特色:

(1)講練結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提高課堂有效性。講解時,引出新信息,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力求做到做一題,學一法。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機會,採用“練——講——總結方法——練”的方式,有助於學生提高解題能力,掌握大體思路。

(2)明確教學目標後,在實施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力求圍繞教學目標去實施的。

活動一的“知識梳理”,對知識進行歸納概括,把所學知識進行梳理,使知識形成網絡化,使學生對知識間的聯繫一目瞭然,使學生作答更加清晰、系統、全面。

第二部分的“熟悉頁數”是考查學生對本課知識點所在頁數的熟悉程度,目的就是提醒學生在考試中若能熟練“翻書”便能節約答題時間,提高答題效率。

第三部分的“典例分析”,選取了比較典型的選擇題,以及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訓練。在講評時,更注意了抓住這些典型試題,老題新做、一提多講,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第四部分的“題型專練”是本節複習課的延伸,希望學生能在練習冊、練習卷中找出相對應的題目,以及學生自己出題來檢驗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點,讓學生更加明確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二、對教學效果的反思

1、值得肯定的地方:

(1)能按照教學設計展開課堂教學,教學目標明確,可操性較強。

(2)教學過程有序、充分,有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引導得法,環節流暢。

(3)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參與度較高。

2、今後改進的地方:

(1)由於時間關係,所以在“備學生”方面還是做得不夠細緻,例如在“知識梳理”環節時,我所提出一部分知識點,有些學生對該知識點對應的內容比較模糊,但是我沒有及時在堂上進行梳理。

(2)教學設計一共有四個環節,但是一節課下來,實際上只完成到第三部分,所以今後在教學節奏方面的把握還有待加強。

(3)在第三部分中,有一個小環節是學生討論質疑,但是為了“趕進度”,我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也沒請學生自己説出,而是老師直接説出來了。今後在如何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還應該多花心思和落實到位。

標籤: 知法 守法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r9wg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