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六年級數學《從不同方向看》説課稿範文

六年級數學《從不同方向看》説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數學《從不同方向看》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數學《從不同方向看》説課稿範文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從不同方向看》,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經歷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活動過程,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平面圖形,能識別幾何體的三視圖,會畫立方體及其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瞭解三視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通過學習,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逐步形成對空間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認識與區別,體會現實生活中處處有圖形,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我們觀察與評價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也應該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只有這樣,才會發現許多美好的閃光的東西,從而感受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因此,很有必要學好本節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經歷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活動過程,發展空間觀念,能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合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2.在觀察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圖形。

3、能識別簡單物體的三種視圖,會畫立方體及其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畫出正方體及組合體的三視圖。

教學難點:能畫正方體及其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並能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合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四)教學準備:

老師:充分備課,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相關的教具:乒乓球、熱水壺、水杯、長方體、正方體、四稜錐、球等。

學生:認真預習新課,帶上學具。

二、教法和學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新課改要求學數學既要注重結果,又要注重過程。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對於本節課的重點,可採用觀測法、發現探究法、演示法。對於本節課的難度,可採用小組交流合作和想做想數學思想相結合的方法。

本節課讓學生經歷觀察、探索、操作、想象、交流等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被動學會自主轉變成主動會學。在引導學生識別三視圖和畫三視圖時,可以讓他們體驗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引入課題

實驗:在講台上依次擺放一個乒乓球、熱水壺、茶杯,並用布蓋好,請兩位樂意幫忙的同學上講台,掀開蓋布,請他們各自説出如果要同時看到這三件物體,應該從哪個方向看?如果只看到水壺和乒乓球,應該從哪個方向看?如果只看到茶杯和水壺?能不能只看到水壺而看不到乒乓球和茶杯?如何重新擺放這三個物體才能只看到水壺?

2、從不同方向看幾何體:

在講台上按序分別擺放着一個長方體、四稜錐、正方體實物模型。讓學生思考從不同方向可能看到什麼?並回答五幅畫分別是從什麼方向看到的?

(説明:為了讓學生體會從前、後、左、右、上、下各個方向看幾何體。通過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通過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並能合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教師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3、畫正方體及其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要讓學生儘量説出從正面,左面,上面分別看到了什麼圖形?小組內的每一個同學看到的結果是否一樣?為什麼?在這裏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觀察討論,並發表意見,使他們意識到左視圖、主視圖、俯視圖是相對於觀察者而言的,對於不同的觀察者,其三視圖可能不同。並通過交流能真正理解三視圖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練習:

在這兒我設計了兩個練習和一個小組活動。設計第一個練習的目的讓學生體會三視圖的現實意義,感受從空間物體到平面圖形的轉換過程,讓同學們學會識別圖形;第二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在巡視過程中遇見的當場解決;第三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已知小正方體個數的情況下會想象出各種圖形,並且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學會畫幾何體的三視圖。

5、隨堂練習

教材14頁習題1.6的第一題與補充的兩個思考題,要求學生通過操作完成練習,並積極發言,全班交流。

(其設計意圖是檢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並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體現合作學習的作用。思考題的設計是為下堂課的內容打好伏筆,給學生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6、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給學生抒發感受的機會;其次是讓學生總結自己在做中學的收穫,並整理經驗,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給授課老師的一個反思機會,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對本節課的老師的教作一個客觀和理性的思索,真正體現出以學論教的教學理念。)

7、作業:課本14頁習題1.6第2題及做一做。

以上是我對《從不同方向看》一節的初步設想,不當之處請領導和老師給予幫助。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w24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