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念奴嬌•赤壁懷古説課

念奴嬌•赤壁懷古説課

課標解讀

根據中職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古詩文的閲讀與鑑賞屬於中職語文教學內容的基礎模塊部分,通過古詩詞的閲讀與鑑賞旨在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閲讀習慣,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為學生的閲讀實踐創設良好情境,充分關注學生閲讀態度的主動性、多樣性、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表不同意見。注重閲讀中的情感體驗,感受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魅力,從而增強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本單元的話題是“透視歷史的煙雲”,着眼點在於學習前人解讀歷史的方式,瞭解他們如何借鑑歷史,表達對歷史的感悟。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是作者面對歷史陳跡,發思古之幽情、書心中之塊壘的傑作,詞中闡發了對人生的無盡感慨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態度,讀來讓人遐想無窮,玩味無窮,讓讀者超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人對話,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很好的審美情感體驗。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鼓勵他們發表不同意見,在表達與交流中深刻理解作家的感情。

教材分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於神宗元豐五年在黃州寫的。由於“烏台詩案”,他被貶黃州,充黃州團練副使。寫本詞時,他47歲,謫居黃州已經兩年多。經常遊覽祖國大江大河,排遣心中的鬱悶。此詞正是他遊覽赤壁,深感年歲漸老,事業無成,借年輕有為的周瑜抒發心中的感慨,自古至今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從結構與內容來看,詞的上闋着重寫景,景物壯美,借景抒懷;下闋寫周瑜,借人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而蘇軾在詞中表達的情感複雜,糾結矛盾,在複雜與矛盾中走向超脱豁達的精神境界。而對於涉世不深、缺少社會經歷的中職生來説,理解到位有一定難度。因此,本課的重點定為鑑賞景物特點,分析、理解作者的複雜情感,並交流蘇軾對人生的態度;難點定為分析、理解作者在社會與個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糾結中找到了心理平衡,走向豁達超脱的人生境界。

學情分析

對詩詞的學習,中職生比較喜歡朗讀,但往往只限於讀,淺嘗輒止,理解不深。一方面,學生文學基礎薄弱,知識面不廣泛,對歷史不瞭解,不樂於思考,導致上課容易走神;另一方面,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值得探究的問題要精心設置,確實起到引導的作用。針對以上情況,老師提前佈置課下作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查閲、蒐集有關蘇軾的資料,拉近與作家的距離,做到知人論世,在蒐集信息的過程中瞭解蘇軾的人生經歷,產生對他的興趣;同時上網觀看電影《赤壁》,瞭解三國曆史,瞭解赤壁之戰,瞭解周瑜,為學生上課有話説做好充足準備;為了對蘇軾的人生態度進行探討,老師設置幾個有效問題帶動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詞中塑造了一位怎樣的周瑜?三國英雄人物眾多,為什麼單選周瑜?周瑜和自己有哪些不同?在對比中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感情?你認為蘇軾是積極還是消極?幾個問題由淺入深,學生分組探討,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中,得出更加貼近詞人內心合理的情感。讓學生始終處在思考的狀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學目標

1、瞭解蘇軾的人生經歷,瞭解赤壁之戰及周瑜相關的歷史知識。

2、能鑑賞詞中描寫的景物特點,分析詞人複雜的感情。

3、培養敢於面對挫折、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評價設計

1、對課下認真查閲資料並作了整理的學生及時表揚,對課上能把自己蒐集的信息恰當、靈活運用解決問題的學生及時表揚。

2、鑑賞景物的環節學生自讀,通過分析“哪個詞用的好,好在哪裏”,鑑賞景物特點,學生自由回答,給每個學生機會,尤其是能力稍差點的同學。

3、在探討環節分組進行,評選出表現最突出的小組和最優秀的學生。

教學過程

上課前3分鐘播放《三國演義》的片頭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畫面驚心動魄,將學生帶進宏大的歷史氛圍中,感受英雄的氣概,為上課做好準備。

一、導入

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已經把我們帶進了那個戰火紛飛、英雄輩出的三國年代,時隔數年,又有一位文人面對古戰場,發思古之幽情,書心中之塊壘,寫下一首千古絕唱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幻燈片出示)他就是蘇軾。(幻燈片出示蘇軾照片)

二、同學還了解蘇軾的哪些資料?(設計意圖:學生自由發言,交流課下查閲的資料,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

老師補充:蘇軾21歲中進士,才華嶄露;30歲以前過着書房生活,隨着北宋的政治風浪几上幾下,仕途坎坷;43歲那年遇到生平第一禍事,有人故意扭曲詩句,羅織罪名,被撲入獄,史稱“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為排遣心中鬱悶,遊覽河山,47歲寫下此詞。

三、請同學大聲朗讀這首詞,初步感受詞的風格。

同學用自己的方式讀得非常投入,下面我們請朗誦家讀給我們聽一遍,看能傳達給我們怎樣的'感受。(設計意圖:播放視頻朗讀,增強畫面感,直觀感受詞的內容,激發讀的慾望)。

聽完專家的朗讀,我都熱情澎湃了,同學們的表情告訴我你更想讀,哪位同學展示一下?(設計意圖:請一位同學讀而不是齊讀,更能以點帶面。)

大家覺得是什麼風格的?(豪放)。

這位同學基本上把豪放、大氣的感覺讀出來了,給他點鼓勵好麼?(設計意圖:及時表揚敢讀的學生,因為中職生很不願意帶着感情朗讀,覺得是做作,這樣能糾正這種錯誤偏見)。

四、1、請同學讀詞的上闋,鑑賞景物特點。(設計意圖:中職生中會回答問題的總是班級裏的幾個同學,久而久之,其他同學覺得不回答問題、不參與學習活動理所當然,漸漸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所以分小組合作,自己每次都不獻策也太沒面子了。讓他們在求知上一定要“要面子”,在請小組回答問題時,老師隨機抽取小組成員的名字,而不是老是一個同學代表,讓小組討論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的學習意識。)

老師總結:同學們分別從景物的選擇、藝術手法、遣詞造句等方面做了鑑賞,分析的很到位,好多都是老師沒想到的。蘇軾展現給我們一幅奇偉壯麗的赤壁圖。

2、景物中有人麼?是什麼人?(設計意圖:設問題簡單,同學一齊回答就可以,提醒學生更清楚上闋景物與歷史人物的融合,為引出下闋作準備)

3、作者寫到的是歷史英雄人物,請同學大聲朗讀詞的下闋,看看作者究竟寫的哪個英雄人物。(同學都能看出來是周瑜,齊回答就可以)

五、齊讀下闋。

1、思考:下闋塑造了一位怎樣的周瑜?結合原句回答。(同學自由發言,多加鼓勵)

年輕有為

才華橫溢(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春風得意(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儒雅從容(羽扇綸巾)

2、提問:三國叱吒風雲人物無數,(有騎馬射虎的孫權,有運籌帷幄的諸葛,有……讓學生隨口説出著名歷史人物,豐富歷史知識),為什麼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呢?(設計意圖:學生思考,自由發言。懷古詞用典的目的是為了傷己,抒發自己的感情,這一問題的設置既考查了學生對用典的理解,又能進一步體會周瑜與詞人的不同,深切體會蘇軾的敬仰、無奈、傷感之情)

學生回答:

①周瑜是赤壁之戰的決定性人物

②對比

3、老師順勢提問:那周瑜和蘇軾之間有何不同?(分小組深入分析,老師給予必要的引導)

周瑜蘇軾

年輕有為年老無為

春風得意仕途多難

才華橫溢懷才不遇

六、合作探究。

在對比中有人消極怠惰,有人奮起直追,那蘇軾是怎樣的人生態度?結合全詞對“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加以分析。(設計意圖:這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需要同學合作探究。充分尊重閲讀體驗的多樣性,對不同的觀點給與鼓勵,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展示探究結果:

(一)消極。蘇軾説:“人生如夢”,人生短暫,就像一場夢轉瞬即逝,而且年老無為,自然帶有一定的消極情緒在裏面。

老師:有一定道理。還有不同看法麼?

(二)樂觀。

1、從全詞風格來看,豪放大氣。如果一個消極之人不會寫出這樣的詩詞。正所謂“文如其人”;

2、他對英雄人物建功立業充滿了無限仰慕之情,正證明他是一個心中有渴望、有嚮往的人,雖然屢遭磨難,但絕沒放棄追求;

老師:還有別的解讀麼?

(三)豁達超脱。作為他的一生,什麼都經歷了,都看開了,無所謂了。

老師首先表揚這種觀點,很有道理,然後再次提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浪淘盡了什麼?英雄人物的歷史功績隨着時間的淘洗,逐漸褪色,變成歷史陳跡。周瑜這樣,曹操這樣,無數英雄人物都這樣。既然人類如此殊途同歸,則汲汲於一時之功名,不免過於迂腐。於是蘇軾在感到自己的悲哀之後,轉而對人類普遍命運的關注,在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與糾結中找到了一種心理平衡,從悲哀中超脱出來,變得平靜豁達。在《赤壁賦》中寫到(出示幻燈片):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設計意圖:老師出口背出這些名句,讓學生感到背誦詩詞的重要性,給學生作好榜樣;同時藉助這些名句幫助學生理解感情)

通過這幾句詩我們更能體會他這種曠達釋然、擁抱自然、消解憂愁的精神。人生難免要遇挫折,在這樣的時候多想想蘇軾吧。他告訴我們:

(幻燈片出示,同學大聲齊讀)

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

積極樂觀才是永恆的戰歌

豁達坦然更是心靈的境界(設計意圖:學習這首詞更重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將來走向社會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時也不走極端,不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還是暫時的磨難,保持一顆坦然、平靜、平衡的心態,給自己的理想找一個心靈上寧靜的港灣,哪怕是不能實現。這堂課的精華正在於此)

七、作業:拓展閲讀《赤壁賦》(設計意圖:鞏固教學成果,加深對蘇軾的認識,進一步體會這種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

八、板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

上闋景奇偉壯麗

下闋人周瑜蘇軾

年輕有為年老無為

春風得意仕途多難

才華橫溢懷才不遇

下闋情豁達坦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4xo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