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導語:分數除法在教學中是一個重點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歡迎閲讀。

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篇一、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分數除法單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數除法的意義認識,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而本課的學習將為統一分數除法計算法則打下基礎。

例1先是對整數除法意義的回顧,再由100克=1/10千克,從而引出分數乘除法算式,通過類比使學生認識到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例2是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教學,意在通過讓學生進行摺紙實驗、驗證, 引導學生將‘圖’和‘式’進行對照分析,從而發現算法,感悟算理,同時也初步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根據剛才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分數除以整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和歸納的過程,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並從中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分數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這是因為要將除以一個數轉化為乘以它的倒數,在運算形式上由除法轉化為乘法,變化較大,而學生往往由於思維的定勢,一時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課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在實驗和驗證中自主體驗和感悟。

二、説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必須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啟發與發現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有效的提升,動手實踐,在體驗中、在交流中發現規律。

學習方法上強調以探究學習法和動手操作法為主。認知結構理論告訴我們,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內化過程。只有通過主動參與獲得的知識,才是有意義的。因此,在重難點的學習上,通過摺紙實驗與驗證,數形結合,從而實現真正的理解。

三、説教學過程。

開課,就對前一單元所學的分數乘法的計算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復習,目的在於為教學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打下基礎,因為分數除以整數就等於這個分數的幾分之一,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用分數乘幾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結果,而對於分數除法的意義,就直接利用例1的素材導出整數除法的意義再遷移到分數除法的意義。

(一) 問題創境,對比遷移,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在教學例1時,我沒有直接把教材中的三個問題端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教師給出的信息來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編出乘法問題並列式解答後,問學生:你能根據這個乘法問題編出兩個除法問題嗎?然後再一一列式解答,再通過對這三個算式的觀察比較,得到整數除法的意義。這樣安排教材,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將素材一一呈現出來,感覺很單調泛味生硬,不能留住學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思維活動就是一種壓抑,反過來我這樣安排,感覺是把靜態的教材動態的出現在學生面前,利用素材自問自答,對學生來説是一次有價值有效的思維活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是有一個提升的,同時問題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然後指出問題中是以克為單位,如果以千克為單位,100克應該怎麼改寫?改寫後,算式應該怎麼列?後面兩題中的單位也改寫了,又怎麼列式計算?用一系列的問題,遷引出分數乘除法的算式,再通過對分數乘除法算式的仔細觀察,觀察時引導學生對照整數乘除法的算式,找到之間的共同點,從而得到分數除法的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我這樣教學的想法是:第一因為問題更有挑戰性而能更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二鍛鍊提高學生的觀察比較事物的能力;第三通過比較自然得出分數除法的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讓學生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體味到在數學中知識是存在相互聯繫的。

在完成做一做中,學生快速回答了2/3×4/7=8/21 8/21÷4/7=( ) 8/21÷2/3=( )的結果後,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得到結果了呢?這個問題能更好讓學生利用除法的意義來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除法意義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學4/5÷2

1。創設問題情境: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把這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1嘗試列式;

○2組織摺紙實驗;

2。學生彙報,引導理解方法A和B。

○1師:4/5裏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

○2師:在折出的長方形裏,塗一塗,再來解釋兩種方法。

○3師: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第二步:教學4/5÷3

讓學生明白為什麼不選方法A?從中説明方法C與A相比有什麼優點?

第三步:拓展,實驗與驗證

1.師:其它這樣的分數除法的計算是不是也和剛才兩題一樣呢?

2.反饋交流。

觀察: 算式(形式上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歸納:分數除以整數就等於分數乘整數的倒數。除轉化成乘,整數轉化成幾分之一。

(三)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1. 形式訓練。

7/15÷4=7/15×( )

5/16÷6=5/16 1/8

3/10÷5=( ) ( )

2.計算訓練。(要求寫出過程)

2/3÷4 5/6÷5 3/8÷6 4/9÷7

3.應用:

將2/3米長的絲帶剪成同樣長的5段,每段有多長?

(四)課堂總結。

總之,本節課始終以‘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為指導思想,不斷引導學生進行類比、比較、探究、實驗和驗證,從特殊到一般,由除法到乘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構建認識,發展思維,形成有效課堂。

篇二、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25頁到26頁的內容。

2、教材分析

《分數除法(一)》是第三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認識了倒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中呈現了兩個問題,就是把4/7分別平均分成2 份、3份,目的是讓學生在塗一塗、算一算的過程中,藉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解決有關分數除法的問題,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並從中總結出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踐活動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結論”的過程,體驗其中的成就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4、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5、教學難點:

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能夠運用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6、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對本節課進行教學,課前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等。

二、説教法與學法

在本節課中我將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1、自主探究、尋求方法

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究、尋求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設計教法體現主體

課堂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領路人,注重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各抒已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分層練習、注重發展

練習有層次,由嘗試練習到綜合練習到發展練習,層層深入。

三、説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的教學理念,結合本課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程序設計為以下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具體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一) 激趣導入——十兄弟的故事

大蝦夫妻生活窘迫,突然有一天,從天上降下來十顆晶石。無惡不作的大帥得知後,欲搶奪晶石。怎麼辦呢?,大蝦夫妻想到了一個辦法?把它是吃了吧。妻子將十顆晶石分為兩次吃,她每次吃多少呢?

創設這一情境,是因為《十兄弟》這個電影,大家都看都過。富有神話色彩,學生會感興趣。在興趣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分數除法

為了使故事和所學知識連貫起來,所以我又利用故事來引出新知。展示多媒體:幾天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大蝦妻子懷孕還生下10個孩子。十個孩子一夜長大,而且各有本領,由於家裏窮沒有東西吃,所以大蝦的妻子就把一張餅的4/7分給大口九和飛天五,他們每人分多少呢?為了讓學生能夠動手操作,告訴學生把餅看作成長方形,這樣就回歸到我們熟悉的圖形中了。

把一張紙的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自主思考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利用事先準備好的紙,先把紙平均分成7份,再塗出其中的4份,然後再將這4份平均分成2份,將其中1份塗色,最後看看塗上色的這部分佔整張紙的幾分之幾。在彙報反饋時,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即分、塗的過程。使每位學生都能在清晰地展示中分享他人的思維方法。通過思考操作學生達成共識: 裏有4個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個1/7,是2/7。接着讓學生列出算式4/7÷2=2/7,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同時理解了分數除法的意義。

2、比較歸納,初探算法

我繼續給學生講故事,從而引出計算方法。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到枯燥。大蝦妻看看大口九,他一人能吃兩個人的飯,又想想,最後決定把這張餅的4/7分給高腳七、飛天五和大喊十,每個人分到多少?

我引導學生再一次進行探究。為了便於全班統一交流,我選取學生舉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進一步研究,如4/7÷3,我引導學生再一次進行探究。為了便於全班統一交流,我選取學生舉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進一步研究。此時,先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塗一塗,然後再讓他們進行小組交流。此時,先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塗一塗,然後再讓他們進行小組交流。根據學生的小組討論,學生髮現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這張紙的4/21。得到的算式是4/7÷3=4/21。此時我還引導學生髮現:把4/7平均分成3份,這其中的一份實際上就是4/7的1/3,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算式是4/7×1/3=4/21。比較兩個算式,學生很快發現它們是相等的。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引導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經驗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本環節的設計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體驗了“探索——發現——驗證——修改”的過程,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完成了知識的自我建構,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分數除以整數意義的理解,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

課件出示

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在本節課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先讓學生通過塗一塗,進一步感知分數除法的意義,初步感知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然後提出是不是除以一個整數就可以乘它的倒數呢?通過三組算式來驗證提出的假設,這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親身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四、鞏固應用

我們知道通過形式多樣、難易程度適當的習題,讓學生在有層次的練習中鞏固本節課的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所以我設計了以下鞏固練習:

1、算一算

在分餅的過程中,我們探索出了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十兄弟想考一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教師出示算式,提出要求:口述計算過程)

學生選兩道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此過程我要時刻提醒學生計算的結果,能化簡一定要化簡。

2、填一填

師:學會了知識就要靈活的運用,這道題你們能填上嗎?

學生獨立在書上試一試。

集體訂正。

從簡單的問題要逐漸加深,從填一填的題中可以讓學生對計算方法理解充分。

3、拓展練習

拓展練習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在計算過程中遇到帶分數怎麼辦?有的學生會想到化假分數,這樣即複習了舊知識又鞏固了新知識。

4、解決問題。

師: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整潔,學校給我們各班劃分了分擔區,這一週輪到第一組負責分擔區的衞生,

老師想把分擔區的四分之三平均分給四個人來負責,你們能算出每個人負責整個分擔區的幾分之幾嗎?

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解答。

指生彙報完成情況。

運用分數除法能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呢?誰能像老師這樣來説一説生活中的問題,讓大家解決。

五、課堂總結

一個新的計算結論必須反覆驗證。讓學生通過實際運算再次驗證一個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學生在不斷地思考與驗證中,也深刻理解了分數除法的計算算理。讓學生自己總結,教師補充,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教學程序的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對計算進行探究式教學,也是新理念的挑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操作、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發展了智力,培養了積極的學習情感,三維目標得到了有機的整合。

六、作業

作業是對本節課知識的再鞏固,同時還要聯繫實際,制定作業是:

運用分數除法能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呢?回家編幾道生活中的問題,明天我們再一起解決。

七、説教學預測

在本次教學設計中我們是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體會分數除法轉化的方法,並會利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教研組相信學生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而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

篇三、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一、指導思想

數學教學,要讓學生在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下,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嘗試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我嘗試、討論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

二、教材分析

《分數與除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只要除數不為0,不論是被除數小於、等於、大於除數,也不論能否除盡,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這樣可以加深和擴展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也為講解假分數以及把假分數化為整數或帶分數做好了準備。本節課比較抽象,學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計算,但是理解計算結果比較困難一些。

三、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教材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2)能力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慣的養成

(3)情感與態度目標:

結合學生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3、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4、教學難點

理解用分數可以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四、説教法、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學生雖然知道了分數的意義,但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節課採取的教學方法是嘗試教學法,利用學具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大膽嘗試,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發現,引導歸納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學生的學法與教師的教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嘗試探究、動手操作、發現問題、整理歸納貫穿於整節課。

總之,力途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在積極的數學思維狀態下,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五、説教學程序

針對以上思想,我説一下教學流程中的每一步設計意圖:

(一)、複習導入 點明課題

因為本節課是在分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讓學生加深對分數的意義理解,明確本節課要幹什麼。開門見山出示課題。

(二)、 探究新知

1、喚起生成,由6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怎樣列式得出除法,然後根據除法的意義順勢引導1張餅平均分成2份、3份、4份怎樣列式,然後多媒體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演示,讓學生理解分數可以寫成除法。給學生以表象的認識。

2、嘗試探究,

首先提出問題:3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張?然後讓學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分一分,討論交流,並讓學生展示分的過程,把課堂還給學生。同時根據學生的彙報多媒體展示分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三張的四分之一就是一張的四分之三,所以每人分四分之三張。

這時,當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所以馬上進行補充事實,舉一反三

2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幾張?3張餅平均分給5個人,每人分幾張?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的遷移知識,得出2/4與3/5。

3、歸納概括

通過以上的動手嘗試探究,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所以放手讓學生觀察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麼關係,得出結論。同時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只要除數不為0,不論能否除盡,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

(三)嘗試練習

接着,就是學生進入當堂練習中,設計有層次的、題型多樣的練習,及時的鞏固新知,達到當堂學,當堂清的效果。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

六、説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只要除數不為0,不論是被除數小於、等於、大於除數,也不論能否除盡,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

從總體來看,本節課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動手操作,大膽嘗試,興趣比較濃厚,而且學生動手分的情況也比較好,也能大膽的展示,基本上掌握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使我感受到數學的動手操作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途經。但還存在許多細節問題:

1、在課堂結構安排上有點前鬆後緊。

2、學生展示分的過程時沒有點到位,有點亂,不太突出。

3、總結歸納時沒有充分放手學生,而且比較急匆匆而過。

4、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比較欠缺。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儘量克服這些困難,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篇四、六年級分數除法説課稿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單元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例一。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分數除法之解決問題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學生已經學習了運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用算術方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需要逆向思考,及從“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角度去理解數量關係和算理。所以教材採用方程解發,只要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順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關係並列出方程。本節課是學生接觸單位“1”是未知情況的開始,這是本節課要為學生展示的地方,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發現單位“1”的另一種情況,即單位“1”是未知的情況。

2、運用方程解決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條理的分析題目。

四、教學準備:

題目貼紙,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啟發導入。

1、出示小黑板第一題:有10道數學題,甲做了其中的 ,他做了多少道題?(此題是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在此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提問:⑴單位“1”是?你是如何找出來的?⑵如果用

表示單位“1”,你能把這個線段圖補充完整嗎?⑶怎樣列式?

2、出示小黑板第二題:一本200頁圖書,乙讀了這本書的 ,丙讀的是乙的 ,求丙讀了多少頁?

教師提問:⑴單位“1”是?你是如何找出來的?⑵如果用

表示單位“1”,你能把這個線段圖補充完整嗎?⑶怎樣列式?

3、師:這是我們之前學習過的分數應用題,同學們認真觀察,我們原來學的這些題的單位“1”有一個什麼共同特點?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那麼,單位“1”如果是未知的,該怎麼解決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研究解決問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兩道題的熱身,使學生回顧瞭解決問題的思考步驟,同時,通過觀察發現了單位“1”都是已知數這一特點,從而引發猜想:是否有單位“1”未知的情況呢?進而引入新課的學習。這符合學生的認知順序,便於學生髮現探討。

(二)引入情景,探討新知。

1、貼:兒童體內的水分約佔體重的

教師引導:

⑴誰能給大家分析分析這句話?

⑵咦,好像沒什麼特別的啊。這還有一個條件呢!(貼)小明的體重?

⑶請你獨立思考,然後可以用線段圖的方式,也可以找出關係式。總之,用你喜歡的方式在練習本上分析題意,一會我們交流。(重點分析題意,畫出線段圖,寫出關係式)

【設計意圖】學生在課堂中必須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分析的方式方法因人的喜好不同而異,只要能夠理清題意的,都給以肯定。體現思維的多樣化。

⑷你發現這道題的特別之處了嗎?生:單位“1”是未知的。

⑸這樣單位“1”未知的問題,我們之前沒有學過。同學們,請你開動腦筋,想想用我們以前的方法能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小組內討論一下。

⑹全班交流解法,鼓勵多種方法。板書方程解法,重點講解方程解法。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這類問題,還是以容易理解的方程解法為主。讓學生多説思路,訓練學生條例性思維。

2、貼我的體重是爸爸的

小明的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例題的第二問,放手給學生,獨立思考,畫圖,用方程解決。最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給學生動腦動口的機會,仿照前一題的分析,放手讓學生經歷思考分析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樣練習,鞏固新知。

課本40頁,練習十:

1、做練習十的第1題。

讓學生先讀題,再分組討論,然後每組派代表回答,並要説明理由。

2、做練習十的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檢驗時要學生説明理由。

3、做練習十的第3、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後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總結全課:經過例題的學習以及練習題的鞏固,學生可以體會到本節課解決問題的特點與解決方法。由學生自由的進行總結交流,最後由教師進一步補充。

(五)作業設計:練習十的5題。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抓住了單位“1”由之前的已知變為如今的未知,這一台階進行課堂設計。總的來説,基本上可以突出本節的重點。但是,在題目的分析上,仍然欠缺發揮學生主動性,讓更多的學生站起來分析題目。以至於整節課顯得呆板,死氣沉沉。今後,我要更加精心的設計問題,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交流。讓我的數學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的舞台,迸濺出更加絢麗的思維火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gx3vm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