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四年級《平均數》説課稿

四年級《平均數》説課稿

我是xx縣城關第二小學周玲,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平均數一課,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四年級《平均數》説課稿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解讀。平均數是一個重要的刻畫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小學數學裏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我們既可以用它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來進行不同數據組的比較,從而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績等等。

平均數是在第一學段已經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運算的意義基礎上教學的。與實驗教材相比,修訂教材對平均數的處理,更加突出其統計意義。通過“兩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這一思維的矛盾,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運用平均數作比較的必要性。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實際,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體會平均數的作用,掌握計算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2.經歷求平均數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程標準對這一部分內容有着明確的要求: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因此教學重點確立為:體會平均數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平均數的概念與過去學過得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平均數是藉助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個數據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這樣一個虛擬的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四年級的學生對於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對於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理解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學難點確立為: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有恰當的學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學手段。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於這一理念;本節課將採用以下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概括,交流展示等。

學法確定,教法必須與學法對應。葉聖陶説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通過分蘋果的情境,學生解決分一樣多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引導發現法。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的'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學習地內在動機,進一步發展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鞏固知識。

3.觀察比較法。通過圖表演示,出示男女生兩個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製造這樣一個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用平均數比較的必要性,突破重難點。

教學方法要依託教學資源支撐,通過教學活動去實現,教學活動又需要一定的程序來推進。接下來我向評委老師介紹我的教學流程。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充分提供給學生從是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會和運用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於是,我把本節課設計成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 提煉問題

通過創設猴媽媽分蘋果的情境,引導學生了解平均數和平均分的聯繫的區別,掌握移多補少、先和後分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

二、引導探究 構建新知

本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包括兩個層次的教學,第一個層次是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即教學重點;第二層次是通過兩個組比賽成績的比較來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即教學難點。

第一個層次的教學放手讓學生自學,在前面的導入部分已經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學正好是個練習鞏固的過程。

第二層次的教學是本節課難點所在,處理時分兩步走:人數相同和人數不同成績比較的方法。

1.人數相同。先出示一個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哪個隊的成績更好,引導學生可以用比總數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數的方法,為下個一個環節男生和女生人數不同的情況做一個鋪墊。這個過程,學生通過互相交流比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為下個環節制造一個認知衝突,同時瞭解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靈活性。

2.人數不同。在此基礎上,出示男女生兩個隊人數不同,不能用總數比較,製造這樣一個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作用,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進而發現用平均數比較的必要性,突破難點。

三、反饋提高 鞏固計算

課堂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途徑,教師採用不同層次的練習的方法,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既鞏固複習所學知識,深化學生的認知體驗,拓展提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覺得數學充滿趣味性,同時能夠學有所用,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四、總結反思,深化認知

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課堂活動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課堂小結使學生學習的內容有發散到聚合,知識點由點穿成線,由線織成網。通過學生的自我總結、互動交流,使本節課的重難點得到進一步的深華和提升,構建更加完整的數學模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粗淺的設計,由於時間短暫,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我將根據課堂實際地生成,適時調控。最後來説説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設計是微型教案,便於學生紀錄和思考,我本節課板書力求重點突出,簡單明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eq7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