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海上日出説課稿範文

海上日出説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上日出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上日出説課稿1

一、説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優秀的散文。小學5年級上冊的第7課,它通過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奇偉壯觀的大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讚美,體現了對光明的追求和嚮往。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觀察順序來記敍的。課文描繪了晴朗天氣時日出和有云時日出兩種景象,而有云時又分雲薄和雲厚兩種現象進行描寫。

《海上日出》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閲讀課文,注意作者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並想想文章採用了哪些表達方法”。所以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多讀感悟課文。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默讀、自由讀,也可以小組內互讀。通過讀,讓學生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而難點在理解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上,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畫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麗壯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目標(含第一課時):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探究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事物的方法。

4、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本課的教學時間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海上日出的全過程,理清層次,學會本課生字詞,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第二課時的任務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掌握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

下面説説我參賽的第二課時的教法、學法。

三、説教法

針對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情景激情——想象敍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文中的“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衝破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這些語句是從動態描寫説出了日出的緩慢。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身處山區很少見到海的學生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更體會不到作者要抒發的情感。

所以,我採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視頻,這種直觀的電教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美的薰陶,較容易突破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説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並在朗讀的過程中加以理解。”我對2至5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以上幾種方式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説學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看、説、讀、想”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任務。“看”是欣賞日出美景,“説”是説出自己理解的內容,“讀”是讀文中的重點語句,“想”是想自己對內容的感受。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情景激趣。

為更好地銜接教學內容,我先讓學生自由説説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説説自己想象的畫面,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再引導學生:“請同學們來看一段畫面,想想你們想象的是這樣嗎?”適時出示海上日出過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讀議結合,探索求知,昇華情感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挑選自己喜歡的詞、句、段,反覆朗讀,默讀,説説你為什麼喜歡?你是怎樣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的?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各抒己見,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或者讀課文,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説。這樣會極大發揮學生各自的優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時,我向學生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並適時演示課件相應的畫面,用觀察畫面指導學生朗讀,就能體會作者當時的那種喜悦心情。通過讓學生多讀感悟課文,體會作者感情。最後,我再採用一段海上日出的朗讀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體會情感,朗讀背誦。

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作者當時欣喜的感情。而指導背誦時,先讓學生自由交流以往背誦方法,再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背誦。

《海上日出》這一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偉大奇觀”這個詞,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三個方面,結合顏色、動態及雲中情景來表現。這樣的板書設計用較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景色的壯麗。

(四)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示一段我在網上製作的日出視頻,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日出美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欣賞能力,陶冶情操。我們地處山區,課後讓學生觀察自己家鄉的日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練練筆,寫一篇小作文

海上日出説課稿2

一,説教材

“ 海上日出”是選自北師大教材第九單元中第二課,這個單元以太陽為主題組合單元。海上日出是從自然角度選編課文的。教師應讓學生積累本課的詞彙,佳句來感受陽光,描繪陽光。讓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 ,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2,理解作者運用了那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像描述出來。

3,練習給課文段落加小標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教學重點

1,第二,三部分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晴天看到海上日出和有云看到的海上日出。

2,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是教學的難點,通過陽光照亮一切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嚮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學法

1,情感教學法

“日出”是生活中熟悉的景象,學生並不陌生。但親眼看過日出全景象的人不多,出示多媒體然學生觀察不同的天氣日出的情景,儲備知識經驗。

2,小組活動法。

1,給課文段落加小標題。

2,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五、説教學過程

1,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著名作家巴金“海上雜誌”。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印象的具體記載,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述的?大家讀讀課文就明白了。

2,初步感受課文,用()勾出描寫日出是最美的詞語,用xx勾出寫日出最美的句子。

3,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教學第一段

1、讓學生默讀,思考:這一部分作者向我們交代了什麼?看日出的時間(天還沒亮) 地點(船上)。

2、齊讀“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這句話,提問“這句話説明了什麼?”(説明了作者非常喜歡看日出)

(2)講讀課文第二部分: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來立即在晴朗的天氣看到的海上日出。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太陽在沒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麼變化 ?請學生找出重點詞,句。比如“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到“出現了一道紅霞”。

2、勾畫數度變化的詞語(轉眼間)。

3、看到這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做的?學生回答(目不轉睛地望着那裏)。

4、這麼美的的景象用一個四個字的成語描繪出來(霞光萬丈)。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這三段是怎麼具體描繪太陽升起的過程?

2、找出重點詞:“果然是負着重荷似的”,“慢慢的”,“一步一步”,“衝破”,“跳出”等詞具體而又形象的描繪了日出的過程。

3、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4、文章用那些語句分別寫太陽跳出海面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然學生用筆勾畫出來。如:“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顏色紅得非常可愛”“半邊臉”“圓東西”以及最後一句寫出了太陽上升是顏色由淺變深,光亮由無到有的過程 。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日出的無限喜愛。

5、這一自然段不僅寫了太陽上升的過程,還寫了太陽跳出海面的顏色。

6、帶着這一情感,齊讀第一自然段。

(4)合作學習第三部分

1、學生默讀第三部分

2、討論學習第三部分,分四人一組,學習方法同第二自然段,告訴學生討論的問題:

a,抓住兩個“有時”各指的是什麼時候的的日出景象。有時太陽走進雲堆中(水天相接), 有時天邊有黑雲(衝出重圍)。

b,你認為這兩自然段有哪些詞語(如:透過,鑲,衝出,染成,這些詞語寫出了太陽光是不可阻擋的 ,句子“一道發光的金邊”,“甚至把黑雲染成了黑色或紅色”,“這發光的不僅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光亮了“這些句子往往抓住事物顏色的變化,展示了太陽衝出重圍,染亮了周 圍一切的壯觀景象。”

3,學生彙報結果

第一組同學找到的詞語有(透過,鑲),句子是(“甚至把黑雲染成了紫色或紅色”)。好在哪裏?第二組同學找到的有(衝出),句子是(“一道發光的金邊”)。好在哪裏?

4,教師點評:你們通過小組學習,找到好詞佳句,又説出好在哪裏,真不錯!

5,帶着感情齊讀這一部分。

4,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最後一句,總結,感情昇華。

1,這不是一個偉大的奇觀麼?這的確表現的是一個偉大的奇觀!(這既是對其妙的`自然景觀的讚美,又是對光明力量的驚歎,表達了作者熱愛光明追求光明的感情)

2,請一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六,拓展練習

1,假如你也在看日出,你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2,要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文中,就要讓他們在閲讀時把自己當成是作者,那也就更容易理解課文了!

海上日出説課稿3

一 説教材

《海上日出》是鄂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文章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順序,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通過形狀、顏色、光等的變化展示了海上日出這一偉大奇觀,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二 説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課標》中提出的第三學段的閲讀要求(活用各種讀法,強化朗讀訓練,利用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和教材編排意圖(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品味語言,揣摩課文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會5個生字:霞、範、縱、剎、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深入品悟文中的關鍵詞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憑藉語言文字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日出的變化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的方法。

三、説教法和學法

針對學習目標,根據教材特點,遵循學生語文學習規律,我採用如下教法和學法。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品詞析句感受壯觀。

以讀代講體會情感 拓展延伸讀中學寫。

教法和學法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我的引導下,學生主要採用的學法是:圈點批註、自主學習;扣詞扣句、隨文入境;探究想象、讀中感悟。

具體操作我將在下面的説流程中詳細説明。

四、説流程

這篇課文我分兩課時完成,下面説説我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本課時我分五步來進行:

(一)情景激情,激發興趣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三)品詞析句,感受壯觀

(四)描繪畫面,感悟寫法

(五)美讀成誦,強化感受

(一)情景激情,激發興趣

課堂伊始,我朗誦詩句“一輪浮海面,碧水漾金光。白絮含羞色,銀沙換赤裝。”讓學生認真聽後回答“這首詩描繪的是什麼情景?”(出示日出圖片)讓學生欣賞。 “想看海上日出的景象嗎?”那麼這節課咱們一起隨巴金爺爺去海上看日出(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設計意圖: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説:“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住”。的確,好的開頭使課堂成功一半。因為我們地處內陸地帶,學生沒有見過海上日出的景觀。這種開課設計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閲讀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這一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完成,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地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順。

2、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3、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概括你讀完課文後的感受。

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先檢查字詞讀音,及時正音。

然後讓學生交流反饋:課文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的?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晴天時 有云時)

最後讓學生談讀文後的感受。“文中哪一句話概括了我們的感受?”

板書:這不是偉大的奇觀麼(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完成識字目標,引導學生談感受,從整體上感知,既培養了學生迅速捕捉文章意象的能力,又為後面目標的達成奠定基礎)。

(三)品詞析句,感受壯美

初讀課文後,學生已初步感知海上日出是奇觀,這一環節着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深入品讀課文,在讀中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在第1自然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只聽見船裏機器的聲音”、“周圍很靜”、“常常”體會作者對日出的熱愛和不懈觀察,也為後面感悟寫法鋪墊。

我把重點放在2、3自然的教學中。(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作者抓住了天空哪些景色的變化寫出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用“—”畫出相關語句。

2、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太陽跳出海面的美呢?美在哪裏?用“﹏”畫下來,並在旁作批註。

(這一環節設計目的是引導學會批註式讀書方法,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同時體現了自主發現式的學習過程)。

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色彩和光的變化的詞“淺藍—紅霞—越來越亮”想象感受日出前的奇妙景象,並適時指導讀出色彩變化之美。

交流哪些詞句寫出了太陽跳出海面的美?

重點品讀

“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突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1)抓住 “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景,感受太陽升起過程的吃力、艱難,用手勢表示“一縱一縱”體會太陽使勁而艱難地往上升的感覺真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相機結合資料和生活經驗瞭解這一現象藴含的科學道理。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把這一情景表現出來。

(2)引導學生用換詞法體會“衝破”、“跳出”用詞的精妙的同時 結合生活經驗,聯繫下文 體會太陽不懈努力奮發向上的精神。並補充巴金寫這篇文章時的心境,進一步感悟太陽頑強旺盛的生命力和勢不可擋的威力,從而體會作者嚮往光明的喜悦之情,並指導多種形式的讀讀出太陽奮發向上的形象和作者興奮之情。

(設計意圖:詞句是課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語文教學的着眼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從學生感悟出發,調動學生主動性、尊重學生個性、老師適時點撥、啟發、讓學生在朗讀,感悟,品味入境中感受日出雄渾壯觀的生命之美,體驗衝破一切阻礙的愉悦之美。把最初的感悟引向深入。從而體會文章主旨)。

(四)描繪畫面,感悟寫法

在品詞析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迴歸整體,讓學生觀看太陽升起的畫面(CAI播放)配樂,師動情描述。

接着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作者是怎樣寫出這個變化過程的?”然後引導學生用“首先—然後—最後”把日出景象描繪出來嗎?

海上日出説課稿4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部編版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1課《海上日出》。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寫的一篇非常優秀的散文。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等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優秀的散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奇偉壯觀的大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讚美,體現了對光明的追求和嚮往。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觀察順序來記敍的。課文描繪了晴朗天氣時日出和有云時日出兩種景象,而有云時又分雲薄和雲厚兩種現象進行描寫。

二、説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的任務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掌握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默讀課文。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立如下:

1、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課文,在腦海裏構建“海上日出”美景。

2、讀句子,抓住詞語,通過圖文結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3、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的方法,訓練學生憑藉語言文字展開想象的能力。

三、説教法

針對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情景激情——想象敍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文中的“太陽好像負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這些語句是從動態描寫説出了日出的緩慢。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身處內陸很少見到海的學生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更體會不到作者要抒發的情感。所以,我採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視頻,這種直觀的電教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美的薰陶,較容易突破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説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默讀,並在默讀的過程中加以理解。”我對2至5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以上幾種方式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説學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看、説、讀、想”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任務。“看”是欣賞日出美景,“説”是説出自己理解的內容,“讀”是讀文中的重點語句,“想”是想自己對內容的感受。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整體感知課文

1、同學們見過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觀看太陽升起的樣子。(播放圖片。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藉助畫面,引入課題,引領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激起學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慾望。)

2、檢查學生上節課生詞學習情況,讓二位學生上黑板聽寫課後生詞,其餘學生在下面聽寫,用實物展示台展示學生書寫情況,相機評價。學生齊讀生詞。

3、播放課文朗讀,生想:課文講了什麼內容?(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隨文入境,品詞析句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句子: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來,那時天還沒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裏機器的聲音。(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機出示寫作背景。

2、指導朗讀。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思考:天空的顏色有什麼變化?用“”劃出顏色變化的詞。

過渡:我這時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

2、引導理解:指導學生用書中句子回答問題,“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着那裏。”。師:“不轉眼”是什麼意思?引導採用查字典或聯繫生活實際説一句話的方法理解詞語。

從“不轉眼”這個成語裏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誰能讀一讀這個句子,試着把這種感悟讀出來(指名讀、評讀、齊讀)

(設計意圖:把指導朗讀與激發想象結合在一起,這種由藍變紅,逐步擴大亮點範圍的描寫,給學生一種日將出海,身置其地,靜觀其景的感覺,激起學生讀下文的慾望,這正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日出時海面又是怎樣的景象呢?下面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思考題:“果然”一詞説明了什麼?接下來看見什麼?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後來的變化又怎麼樣?

2、分組討論:指明學生回答問題:

預設:小組一:“果然”一詞説明了太陽要從天邊升起的想法是正確的,我終於看見海上日出的真實情景了;

小組二:接下來海邊露出了紅而無光的小半邊臉兒;

小組三:在太陽升起的過程中,太陽就像向背着很沉重的東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

……

師小結:大家能根據課文內容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表達出來,作者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課件出示)

——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

——太陽好像負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較着讀一讀,你認為哪一句寫得更好?為什麼?

小結:作者採用擬人的寫法,表現出日出時的動態美。

3、課件出示日出動態變化的情景。

4、想像着太陽升起來時吃力的樣子,你就一定能讀好,試一試!

5、小結寫法填空,整體導讀。

這段話按()順序一步一步地寫出了日出時景象的變化,作者不僅抓住日出時太陽的()變化,還抓住太陽()和()的變化來寫。

6、學生用彩色筆在畫紙上畫下想象到的畫面,並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圖畫的意思。

學生互相評畫,修改,推出代表作貼到黑板上。

7、引導學生看圖口述日出時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時顏色美,光線多變化快的壯觀。

8、想像説説當時作者會做些什麼?説些什麼?心情怎樣?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讀讀、看看、想想、説説、畫畫、填填,意在引導學生用心去看,指導學生邊讀、邊想、邊看,口誦心惟,形成與文本的對話,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有共同討論的機會,這樣培養了學生在閲讀中學會獨立思考,自我檢查、合作探究的能力,這不僅有利於學生讀懂課文,更有益於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1、師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天晴時海上日出的景色。採用了在文中找重點詞句體會的方式學習了課文。當太陽走進雲堆裏時又是什麼情景呢?繼續往下看。請大家採用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己默讀第4、5自然段,先用概括的詞把這兩段話的內容説出來。

2、交流學習內容:

(1)課件出示句子:“陽光透過雲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裏是水,哪裏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追問:為什麼分辨不出水和天?

相機出示圖片,指導朗讀。

(2)出示幻燈片上的句組讓學生品讀,與課文比較説説哪一段話的描寫更好。

太陽在黑雲裏發出的光亮,穿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畫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走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塗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2)學生討論説説:當作者看到太陽被黑雲擋住時,心情會怎樣?太陽衝出重圍時雲和周圍的景物有什麼變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師相機介紹作者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相機出示圖片,指導朗讀。

3、師:看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有何感受呢?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1)提問:這是什麼句型?句子中的“這”指的是什麼?

(2)師出示句子,生選擇表達這句話正確意思的句子,在括號裏打“√”。

①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

②這就是很偉大的奇觀。()

(3)學生説説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師指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師生一起看圖口述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情景,加深對“海上日出”的印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迴歸全文,既為學生完整地欣賞文中意境創造條件,又大大刺激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慾望;既能讓學生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又進一步內化學生知識,使老師、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了全面的對話和溝通)

談話總結,學習寫法。

1、師:今天我們通過品讀課文,想象作畫,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壯觀美景。雖然我們還沒看過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讀了巴金爺爺的這篇文章,就如同親眼看見了大自然的這一偉大奇觀。作者為什麼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繪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用詞準確,抓住特點,發揮想像……)

作業(選擇其中一道題完成作業。)

(1)你注意到日落、颳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了嗎?可以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2)課外蒐集相關描寫日出景色的古詩或短文讀一讀,並比較與本文寫法的不同之處。

六、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對於提綱瞭解課文內容,對於把握住課文的關鍵問題,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設計如下板書:

板書設計: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淺藍—紅色 越來越亮

日出時 上升 衝破 跳出

日出後 薄雲:直射水面

厚雲:鑲上金邊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標籤: 範文 日出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odg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