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班數學説課稿《分類》

小班數學説課稿《分類》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數學説課稿《分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説課稿《分類》

小班數學説課稿《分類》1

一、説教材:

吸管是孩子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東西,孩子們喝奶粉、喝水、喝飲料都離不開這根小小的吸管。喝的東西多了,吸管的種類也形形色色的,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與方便,同時我們借用這些不同的吸管讓孩子們來觀察它的不同,利用它的不同來進行分類。

我們利用透明杯子,創設環境隔成兩個家,讓孩子們有空間讓管子入住。孩子們在遊戲的情景中學習分類,孩子們利用自己已有經驗進行顏色分類,長短分類。教師在孩子們也有經驗的基礎上出示標識圖,讓孩子們認識標示圖,記錄標示圖,教師做一下適當的梳理和調整。生活中的數學教育隨處都有,而這些活動也是適合小班年齡段的孩子們。因此,我設計了活動《吸管分類》,讓孩子們在觸手可及的食品、玩具按不同的顏色、種類、大小、長短分類,積累分類經驗,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根據孩子們的已有經驗,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能排除顏色的干擾,按長、短分類標記對吸管進行分類(知識),積累分類的經驗(能力)。

(2)樂意參與吸管分類的探索活動(情感)。

三、説難點、重點:

難點:小班孩子好玩,注意力不集中,愛被任何東西所幹擾,所以我在準備材料時清晰、明瞭,就選用兩種顏色分明的吸管,讓孩子們作為操作材料,同時選用的杯子也是透明的,教師做好標示圖讓孩子們認識、瞭解其含義,從而學會按長、短分類標記對吸管進行分類,提示孩子們長短分類的正確方法:(把兩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時候,要把兩根吸管靠在一起,下端對齊,這樣就能看出哪根長,哪根短了。"認識正反面標記圖。讓孩子們掌握方法瞭解標記圖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重點:調動孩子們學習興趣,樂意參與吸管分類的探索活動(情感)。因此,有了這個活動,孩子們對分類有了一定了解和感興趣,為今後的分類活動打好基礎。

四、説活動準備:

教師的準備工作:

(1)紅綠各長短不同的吸管每人5根。瞭解5以內的數。

(2)橡皮泥罐人手一盒,橡皮泥罐裏用硬紙中間隔開,兩邊各表有標記長短的標記、分類標記圖。

幼兒的準備工作:幼兒認識5以內數數。

五、説教學方法:

根據新《綱要》中要求,讓孩子們在情景中學習,在探索中學習。圍繞教學目標,本次活動採用了情景學習法,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等。

1、情景學習法:把幼兒收集來的各種吸管放在教室區域內,形成一個有趣的"吸管分類"。

2、觀察法:通過幼兒觀察他們帶來的吸管,理解吸管的不同,並引起幼兒的思考。

3、操作法:通過幼兒帶來的多種吸管,加深幼兒對顏色、長短分類。理解長短的概念。

4、遊戲法:在本次活動中,遊戲是一條主線,通過幼兒"看吸管""分家""認標記""分長短"等小遊戲來達到預設的活動目標。

六、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將分成:觀察吸管、分家、認標記、分長短,這四個環節來進行。

一、觀察,發現吸管不同的特徵。(顏色、長短)

1、出示長短顏色不一的吸管,引導幼兒發現吸管的不同。"這些吸管寶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出示橡皮泥罐,介紹罐子,給吸管分分家。

二、第一次分類,初步建立分類概念。

吸管寶寶有兩個家,要請你們來幫幫忙,把它們分在兩個家裏。你會怎麼分呢?快去試試吧。

1、幼兒操作。(呈現原有分類經驗)

2、交流與梳理分類經驗。

你把哪些吸管寶寶分在一個家了?交流操作結果。教師:你是怎麼給吸管寶寶分的家?

還有誰有不一樣的分法?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分類標記圖:顏色不同分類、長短不同分類。

三、第二次分類,排除顏色干擾按長短對吸管進行分類。

1、出示長、短、標記,交代新任務:

你們的吸管寶寶的家也有這樣的長、短標記。請你看牢標記,讓短吸管寶寶住到自己的家裏,長吸管寶寶也住到自己的家裏。

這裏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哪根是長的?哪根是短的?用什麼辦法證明你説的是對的呢?"(把兩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時候,要把兩根吸管靠在一起,下端對齊,這樣就能看出哪根長,哪根短了。"出示正反面標記圖。

2、幼兒操作。(根據長短標記,排除顏色干擾進行分類)

3、交流與梳理分類新經驗。你是怎麼分的?

四、展示與檢驗,鞏固分類經驗。

1、小結與梳理兩種分類方法(按顏色、長短)

2、小結評價,提出下次分類活動的任務。

出示繞了綵線的吸管。看,這些吸管寶寶除了顏色不一樣,長短不一樣,你還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有的`穿了衣服,有的沒穿衣服。)我把它們放到區角,你們可以幫幫忙再去幫它們分分家。

小班數學説課稿《分類》2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小班數學活動《分類》

一、説教材

1、設計意圖:分類是根據物品的同和異,把物品集合成類的過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歸併在一起。對小班幼兒來説分類包含兩個層次。

一個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擺放在一起,比如西瓜和西瓜、糖果和糖果。

第二個層次是分類,分類就是把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放在一起。在本節課中就是在找到一模一樣的禮物的基礎上再把禮物分成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書本三大類。

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為求同時的標準是現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生標準,他們會把西瓜和糖果都放到食物箱裏。所以設計時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循序漸進,再讓幼兒進行分類活動。通過生動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目標定位:

1、讓幼兒能找出相同的物品,並知道擺放在一起。

2、練習將物品分類,並養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3、讓幼兒通過遊戲體驗相互合作、和同伴分享的快樂。

重點:讓幼兒能找出相同的物品,並知道擺放在一起。這個重點是新知識的傳授和接受的過程,讓幼兒明白相同的物品應該放在一起。

難點:學會把特徵相同的物品擺放在一起,養成分類擺放物品的好習慣。這個作為難點的理由是上個環節只是學會分相同的物品,現在要學會分類,把有共同特徵的物品進行分類,並養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活動目標更好的服務,所以我準備了食物,PPT,玩具,書本,儲物箱,小動物頭飾。

二、説教法:

遊戲教學法:遊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大家都知道數學是最枯燥無味的學科,那麼怎麼才能讓幼兒喜歡上數學,對數學有興趣呢?只有運用遊戲才能讓幼兒保持興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進行有效的教學。所以我在開始的時候運用遊戲來導入課題,先吸引住幼兒,又在結束的部分運用遊戲,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觀察法:運用PPT讓幼兒能直觀的瞭解畫面,並通過畫面上的物品越來越少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並瞭解相同的物品應該擺放在一塊。

操作法:讓幼兒通過禮物自己動手操作,把同類的物品放到一個儲物箱中。

三、説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活動採用的方法有:

操作法:讓幼兒自己送小白兔禮物,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分類時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體現了自我判斷能力。

遊戲法:讓幼兒在遊戲中愉快的玩,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幼兒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四、説教學過程:

這個活動我共分了三大環節,即感知——認知——分類剛開始設計了情景,在森林王國裏,小兔在珠心算比賽中獲獎了,大家去祝賀它。讓幼兒扮演成小動物,孩子就很有表演慾望,把祝賀的禮物統一放在一起,先感知分類。導入課題。

第二個環節是求同,也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放到一起。出示老師帶來的禮物,觀看PPT,讓幼兒觀察都有什麼禮物,禮物擺放的太亂了,引導幼兒一起整理,先把一種物品拿出來,擺放在一起。再拿出一種物品,擺放在一起。讓幼兒認識並知道相同的物品應該放在一起。

第三個環節是分類,也就是把有具有共同特徵的物品放到一起。是第二環節的昇華,加深。我運用的是遊戲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把帶來的禮物按照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書本放到有圖標的儲物箱進行分類。能吃的就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有水果、蛋糕和糖果都是能吃的,這就需要幼兒自己判斷,自己操作。讓幼兒在遊戲中反覆體驗,反覆感受,已突破難點。

結束部分:

老師和幼兒抬着食物箱到外面草地上分享食物,讓幼兒在遊戲中歡樂愉快的結束活動。

5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活動區,投放玩具卡《我會分類》請幼兒操作,並把各個類型的東西放在一起。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説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標籤: 數學 説課稿 小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800ox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