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形容隱士的詩詞

形容隱士的詩詞

隱逸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一個巨大的分支,與山水、田園高度重合。下面是關於形容隱士的詩詞的內容,歡迎閲讀

形容隱士的詩詞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詩人借典故委婉地表達了他對庸俗現實的鄙棄,對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不能象海上人那樣不用真誠的心相隨白鷗,暗示自己物我合一,在大自然懷抱中無拘無束怡然自樂,這比那等待黃鶴再來,乘之而飛入太空的神仙還要快活!

注:《列子·黃帝篇》,古時海上有一人與海鷗親近,其父要他捉海鷗,待他再去海邊,海鷗已經飛走了,因心術不正而使他希望落空。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世上的人不理解東方朔,他是隱居在朝廷的如同下凡的神仙一樣超脱現實的高潔的人。詩人赴京本欲施展宏願,但卻被皇帝視為近幸之臣,與東方朔的處境相似。詩人以東方朔自比,以謫仙自詡。這是李白不被重用的鬱結不平之氣和無可奈何心境的流露。“世人不識”更突現了詩人不被理解的苦衷。

注:東方朔,漢武帝時為太中大夫,為人詼諧滑稽,善辭賦,被視為滑稽弄臣,內心苦悶,但他認為宮殿中也可以隱居。金門,漢代宮門名,這裏代指朝廷。大隱,指隱居於朝廷。謫仙,下凡神仙。

或棹孤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長溪。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詩句描寫隱居生活。或蕩一葉孤舟,飄於水上,或柱着藜木手杖散步於叢林小徑,平常最開心的是去溪水邊垂釣。草堂邊竹林間的小路在哪裏?就在那餘輝中有一縷炊煙筆直升起的水中小洲的西邊。表達了作者歸隱自然的志向,極寫了這種高潔生活的幽趣。

注:杖藜,用藜木做的杖。渚(zhǔ),水中小洲。

松溪黑水新龍卵,桂洞生硝舊馬牙,誰遣虞卿裁道帔,輕綃一匹染朝霞

詩人展開奇詭的想象,描繪了虞卿的仙風道骨。深潭黑水中,龍卵新生。異香撲鼻的桂洞中,長滿仙草。虞卿身披道服,輕紗和仙骨被朝霞包圍着。作者同情虞卿,他雖離開趙國,但一生光明磊落。作者藉此也表明了自己的清高志向,有企羨虞卿之意。末句寫披服在霞光中熠熠生輝,詩美至極。

注:道帔(pèi),道服。輕綃,輕紗。龍卵,龍所產的卵。馬牙,即馬牙硝,名藥。遣,為。虞卿,戰國時遊説之士,為趙國上卿,後與魏齊離開了趙,終困於樑,窮愁著書以見於後世。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這兩句詩是答人之句,亦是詩人自題小像。“偶來”兩字,表示出其行蹤是多麼的自由無羈,不可追尋。“高枕”二字,則從中可見他又是多麼的恬淡自然,無憂無慮。“松樹”、“石頭”,設物佈景簡樸自然,富於深山情趣。

我昔造其室,羽儀鸞鶴翔

我過去曾經訪問過朱處士的家,他那不凡的儀表和瀟灑的.神態猶如高潔的鸞鳥和仙鶴一樣。詩人以仙鶴的羽毛比喻朱處士超俗的外貌,意在歌頌其高潔的品行。

注:朱處士,生平事蹟不詳。處士,一般指有學問而不做官的隱士。

山果攜兒摘,皋田共婦鋤

秋到深山,野果飄香,攜兒帶筐,去林中採摘,整田除草,與妻子一同耕耘,播種五穀。這是對隱居生活的讚美。雖遠離人境,但有愛子可以慰情,山果山花亦可慰心。明月清風不用一錢去買。夫婦耕織,苦甜共嘗。父子夫婦之柔情,雖處荒僻幽遠而更為真切。

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頭戴竹笠,手持羽扇,大江南北任我走遍。詩句表現了作者“遨遊”四方的志向,並且語氣詼諧,充滿了超然物外的自得之感,極有感染力。詩句想象奇異,以斗笠為帆,以扇為舟,充分地顯現出詩人不辭辛苦遨遊的雅興。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細雨濛濛之中,披蓑戴笠的隱士仍在水邊安心垂釣,樂此不倦。是一幅悠然自得、超然忘我的生活圖景,充分顯現出詩人寄情山水的興致。

注:箬(ruò)笠,用竹葉做成的雨帽。 蓑衣,用棕絲或稻草編成的雨衣。

飢來一缽飯,困來展腳眠。愚人以為笑,智者謂之然

餓的時候吃上一缽米飯,困的時候伸開腿就睡。對此,愚蠢的人看見了嘲笑我,而有智慧的人看了後以為這樣是對的。這四句樸素、淺顯的詩句,從側面反映出了詩人與世無爭、我行我素的逍遙心情也滲透出詩人對不平社會的不滿和抗爭。

朝隱四山猿鶴,夜枕一天星斗,紙被裹雲眠

早晨活動在山間猿鶴之中,夜晚睡卧在星斗之上,行空的雲彩當作了牀上的鋪蓋。句中描述了一位巖棲谷飲、遁世逃俗隱者的逸態。這是封建文人士子不滿現實的一種消極反抗情緒。筆墨誇張。

標籤: 詩詞 隱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npgj4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