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關於古詩作文合集十篇

關於古詩作文合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古詩作文合集十篇

古詩作文 篇1

我國是詩的國度,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悠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千古名篇,它們如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世界文化長河中,啟迪我們的智慧,洗滌我們的心靈。從牙牙學語的“牀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到入學以來進入班裏的“古詩文誦讀社團”,我與千古詩文結下了不解之緣,古詩文伴隨我一天天長大,成為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清晨,一來到學校,我們就跟着老師一字一句地讀起來,從《三字經》到《弟子規》,從《古詩80首》到《韻語篇》,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一本本,直至《老子·大學·中庸》、《論語》、《幼學瓊林》,我們越讀越起勁,越讀越有興趣。只要有空閒,我們隨時隨地都會不由自主地背誦起來。課前五分鐘、閲讀課、放學路上、遊學途中,都有我們朗朗地誦讀聲相伴。那次去西湖邊春遊,我們邊走邊背,整齊的誦讀聲從隊伍的頭到尾,從校門口到目的地,我們的背誦引來了路上行人、湖邊遊客的佇足觀望,有的還合影留念呢!

讓人難忘的是今年我們的第四屆“和春天手拉手”隊會上,我們的詩歌朗誦更是贏得了全場觀眾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爸爸媽媽笑了,全校老師同學樂了,掌聲最響、笑得最開心的是我們請來的特邀嘉賓、奧運火炬手和呂春生伯伯。你看,台上,我們慷慨激昂得讀起了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意氣風發地誦起了曹操的《短歌行》、《觀滄海》;深情並茂地表演一首又一首古詩:《詠柳》、《春曉》、《錢塘湖春行》;全班同學人人上台、人人蔘與、我領誦的《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令全場震撼,那氣勢可謂四座皆驚,我們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大氣、軒昂、端嚴和鎮定。從媽媽燦爛的笑容裏,從同學讚許的目光中,從嘉賓熱烈的掌聲和校長滿懷激情的讚揚聲中,我們感到從未有過的驕傲和自信。像這樣誦讀古詩文帶給我們的感動和喜悦、幸福和快樂的體驗又何止是在這一次次的班級主題班會上呢!

忘不了的是學校的元旦“牽手古文化,快樂迎新年”的古詩朗誦大賽,更忘不了的是一次次對省內外的觀摩課上的展示,最忘不了的是省首屆中華新童謠校園詩歌朗誦大賽,我們的節目榮獲了省集體一等獎第一名,我們上了電視上了報,還差點去北京參賽呢!

感謝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些文化瑰寶,感謝我們的老師把我們帶進了古詩文誦讀這座美麗的宮殿。我們的童年有千年古詩文相伴,多了快樂,更多了理性與大氣。

讀千年古詩文,我們看見了智慧的源泉;讀千年古詩文,我們學會了思考;讀千年古詩文,我們變得胸懷博大,敦厚儒雅;讀千年古詩文,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人生更幸福,讓我們的成長更茁壯更健康。

古詩作文 篇2

閒來品茗,常有書卷相伴,喝茶讀古詩,那是一種別樣的享受。茶泡古詩,從古人的詩句中品味着茶香,便有了更多對茶韻的感悟和理解。

喝茶喝到境界的,莫達於唐人盧仝,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詩風浪漫,後人尊他茶中亞聖,他的“七碗茶詩”之吟,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詩中神逸的筆墨,描寫出了飲茶的好處,古人對茶透徹的見解,也讓今人對茶尤愛之。

握一卷古詩書,片片新茶立於水中,伸展旋轉。杯淨盞新,書香撲面,茶香繚繞。宋朝蘇軾《汲江煎茶》中寫道:“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詩句煎茶,新茶活水化月,隨緣自適,悠然自得。獨自煎茶品嚐,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麪。碧雲般的熱氣裊裊而上,吹也吹不散。

每讀古詩,賞着杯中清茶,便對茶有了更深的瞭解。宋人范仲淹有《鬥茶歌》詩,鬥茶又稱茗戰,即評比茶葉品質的優劣。這首《鬥茶歌》説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閒適的茗飲中採取的一種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鬥水品、茶品和煮茶技藝的高低。詩中寫道:“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詩中説鬥茶,必須要了解茶性、水質,以及煎後效果。“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就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可見當時茶已深人民間,茶的活動也很豐富,飲茶品茶已經很普遍了。

談到茶,我們不得不想到茶聖陸羽,《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開中國茶道的先河。茶經有詩云:“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這是寫早春茶芽詩句,語言清淡準確,傳神生動,像這樣的詩句茶經到處都是,很多描寫茶的文字就是茶詩,茶經語言色調柔和,化靜為動,動靜相映,把茶寫活了。

一杯好茶的確能滌淨塵慮,撫平煩躁。在古詩裏品茶,詩韻伴茶香,使茶有了更多的文化氣息和生活底藴。從那千年的古韻裏,我依然能夠讀出濃濃的茶香,這香味縈繞在身邊,撲鼻而來。

古詩作文 篇3

古詩詞是中國古人展示才華和表達情懷的一種方式,也是後人追溯遠古,探索文明的橋樑。

這週五,我們班開展了“我愛古詩詞”詩詞朗誦活動。同學們都踴躍參加。終於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候了,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想要一展身手。第一個上場的是我、白佳琦和任文茹朗誦《將進酒》。我們自信滿滿地走上講台,同學們也屏聲凝息。隨着優雅動聽的古箏曲緩緩響起,我們幾個便盡情朗誦起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陳王昔時完好平樂,斗酒十千自歡謔。”直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樂爾銷萬古愁。”我們才結束了朗誦。在朗誦中,我彷彿感到了李白的喜怒哀樂,豪情壯志,與詩融為了一體。

接下來是陳嘉騏和王夏楠的朗誦。她們朗誦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首先,她們生動,富有感情地朗誦了一遍,好像她們就是大醉後“把酒問青天”的蘇軾,將我們也深深沉浸於其中。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她們倆馬上轉“悲”為喜,又將《水調歌頭》變成拍手歌,又為大家表演了一遍,真是有趣!

緊接着,歐陽羽騏她們組陸續登台,除歐陽羽騏以外,其它組合都整齊地走上講台。咦,歐陽羽騏呢?原來,她將葫蘆絲吹了起來,悠揚的音樂,覺悟的吟誦,讓我們耳目一新,可見大家在下面都做了別出心裁的準備了。

然後,男生們雄赳赳、氣昂昂的朗誦,讓我們感到了一代代偉人的豪情壯志;於宛禾陶醉的朗誦;還有的同學還加上了作者簡介……真是大飽耳福!

“叮呤呤——”下課了,朗誦比賽也隨之結束了,可大家仍深深陶醉在古色古香的氣氛中,回味在精彩的朗誦中……陳老師語重心長地説:“古詩詞都是古人的精華,從這次朗誦活動中,不僅體現了大家的朗誦水平,更體現出大家日常的積累,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厲。”

古詩作文 篇4

“噼哩啪啦……”我從爆竹聲中醒來。一起牀,就看到幾個小夥伴兒在院子放煙花。我開開心心地跑出家門,新的一年到了!

我往前走,新鮮的空氣撲鼻而來,大家喝着清香又撲鼻的屠蘇酒,濃濃的味道也在空氣中流動。循着酒香望去,只見人們端着酒杯,祈求一年的幸福與平安,喝下了滿滿的一杯酒。

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射出耀眼的光芒,照耀着千家萬户。家家户户的門框上,人們早把舊的春聯撕下來了,換上了新的春聯。春聯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那麼喜慶、温暖。

我不禁心裏一暖,春風姐姐給我們送了許多禮物。人們都開開心心地過着幸福的生活!

古詩作文 篇5

在我們中華民族的五千多年的畫卷中,有一筆不可磨滅的絢麗色彩,那就是古詩詞。

“鵝鵝鵝……曲……曲項向天歌。”書房內穿出了吞吞吐吐的背書聲。我背得非常吃力,頭腦裏一片空白,只是死記硬背。隔一天,媽媽讓我背誦一下《詠鵝》,可是我腦海裏的古詩,彷彿被微風吹散了,一字不留。“你怎麼又忘記了,昨天不是背熟了嗎?”媽媽批語了我幾句,我又能怎麼樣呢?只能低頭背書了。晚上,鳥兒停止了鳴叫,昆蟲落在樹葉上,而花兒早已埋頭睡着了,但書房還傳出背書聲。一詞一句,一句一停,一停一思索,時間就這些匆匆流逝了。

也不能一直這麼下去,於是媽媽給我介紹了一種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看到每首古詩,我都會讀上十來遍,自然就會背了。但僅僅背又有什麼用呢?於是,每當我背完一首古詩的時候,我都會藉助書籍或因特網,來諮詢它的背景故事。比如説《贈汪倫》,就是在明媚的一天,江水蜿蜒,一葉小舟停泊在江畔。李白準備乘舟而去,正要抬腳一聲聲爽朗的歌聲在天地間響起,慷慨激昂,他早已聽出這是他的好友汪倫的歌聲,心中感慨不已:“他這是來送我嗎?桃花潭水千尺深,也不及汪倫對我的這一番情誼啊!”就這樣李白揮筆寫下了這首古詩。就用這樣的方法,我不斷練習,在某個街角與古詩相遇,慢慢與它走近。

經過了酸、苦之後,終於迎來了甜。從當初的死記硬背,到如今的倒背如流,甚至還能寫一些關於平仄的古詩。語文作業有背古詩時,我都會利用下課的五分鐘,背下古詩,等放學回到家,再尋找古詩的背景故事。用這樣的方法,每次回顧之前的古詩,腦海裏總能浮現出一些美麗的畫面:紛紛揚揚的大雪,帶着一縷清香的微風,在滾滾江水上的獨木舟,借酒消愁的詩人……其實,古詩並不是向檸檬一樣酸的,也不是像苦瓜一樣苦,而是帶着一縷芬芳的甜的滋味……

古詩,像一束陽光,給我帶來了温暖;古詩,像午後的涼風,讓我感到清爽愜意;古詩,更像一位良師益友,給了我很多教益。在詩海中漫遊,星光在藍天拂過,那便是人類的智慧,我伸手捕捉,拾取詩中的諄諄細語……

古詩作文 篇6

星期一上午,語文老師王老師要開始點人上台背古詩了,我的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王老師開始點人了。我非常緊張,心想:老天爺,千萬不要點到我啊!我昨晚背是背了,可是背得不是很熟。天靈靈,地靈靈,千萬不要點到我啊。我緊張地看着老師,當老師向我這邊看過來時,我下意識做了一個在撿東西的動作,可不管我怎樣,也改變不了命運,老師還是點了我。

我坐在凳子上,腿不停地發抖,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地邁出了一隻腳,接着又伸出第二隻腳,然後整個人站起來。我不停地把手在褲子上摸來摸去,還不時地摸了摸鼻子,抓了抓頭髮。可我還是站在原地不動,像一根釘子似的。突然,我的同桌張逸賡把我用力一推,我上前了幾步。老師看着我的樣子就説道:“聶梓翔,別緊張,慢慢來。”接着,班裏響起了吶喊聲:“加油,聶梓翔!加油,聶梓翔……”我鼓起勇氣,吸了一口氣,緊張地走上了講台。

我來到講台上,望了望天花板,斷斷續續背了起來:“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三萬條。”同學們哈哈大笑起來,我疑惑不解,不知道同學們笑什麼,我回想了一下,突然意識到哪裏出錯了,我立馬説道:“啊!不對,應該是穿盡紅絲幾萬條!”老師對同學們説道:“聶梓翔戰勝了緊張,我們為聶梓翔鼓掌。”

之後,我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不好意思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心裏想着:我剛才背得好不好?有沒有太多錯誤?有沒有結結巴巴……

通過這次背古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敢於嘗試才能戰勝緊張!

古詩作文 篇7

在我的心中,它是一灣清泉,涓涓滋養着我的生命;它是一片綠草地,留下我一串串行進的腳印;它是一束燦燦發光火炬,照亮我面前的路,它就是詩。

淺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看到了屈原在報國無門的漫漫長夜中苦苦掙扎;低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看到了范仲淹一生高遠的政治追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看到了蜀丞相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我看到了王昌齡不因官場坎坷而改變自己永葆高潔品質的崇高氣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看到了鄭板橋歷經人生的磨難,而操守更加堅定;“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我看到了牧童無拘無束、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我看到了兒童的純正可愛………

每每手捧佳作,暢遊在浩渺的詩海之中,我深感唐詩宋詞的.奧妙無窮。我感歎“盛世不重來,今日難再晨”的無奈;我羨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友誼;我憤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不平等;我向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我欣賞“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我敬重“為人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着;我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而憂愁;我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欣喜;我為“本子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憤,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而感動………

多少次幻想着自己站在江邊極目遠眺,看着友人的船走遠,眼中所見,唯有滔滔江水……多少次夢迴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奮力殺敵,凱旋歸來……。多少次與李白“舉杯邀明月”,與蘇軾“把酒問青天”,與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告誡我:年輕是一種資本,也是一種責任,要勤奮努力的學習。“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告誡我只有更加刻苦,才能取得成功。“不為五斗米折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告訴我做人要有尊嚴。“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啟迪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現在,不要虛度光陰,要充分把握和利用每一刻。

梅的傲骨,蘭的幽鬱,竹的堅韌,菊的隱逸,在這些文人妙筆生花的歌頌下,深深影響了我,塑造着我的品格。春的温馨,夏的熱情,秋的涼爽,冬的深沉,在他們完美的詮釋下,陪伴着我度過了每一輪詩情畫意的四季。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在他們淡粧濃抹總相宜的文筆之下,勾畫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歷史人物軼事典故,在他們精彩的演繹之下,深刻的映入我的腦海之中,豐富着我的閲歷。

這些不朽的詩文佳作,芬芳了我的書房,繽紛了我的生活,豐富了我的想象,賜我以睿智,教我以真善,賦我以美感,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閲讀,去咀嚼,去品味,去欣賞!

我愛古詩!

古詩作文 篇8

元朝期間,有位姓王名冕的少年經常在院子裏嬉戲作詩,這天,他走到洗硯台邊,發現一旁有一彎清澈的潭水,水面上微波盪漾,掩映出一朵朵墨梅,王冕讚不絕口,急忙朝墨梅方向奔去。

哇,兩大盆墨梅吐豔爭芳,一朵比一朵美麗。頂端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彷彿隨時都會咧開嘴笑兩旁拱手相讓的花朵正綻開笑臉,迫不及待地向王冕展示自己那看似弱不禁風卻又剛硬無比的身姿’花朵中的幾位佼佼者,更加是擺出一副必贏的模樣,千姿百態,花枝招展,使一旁頻頻微笑的王冕情不自禁地發出嘖嘖的讚歎聲。那一朵朵的花瓣彷彿不是生來就有,而是用淡淡的墨痕點出來的,這神一般的畫只有大自然才創作出來的吧,那飄逸的花瓣使本來夠美的墨梅增添了不少的嬌豔芬芳呢!

王冕想到:怪不得貴人都説這墨梅花的顏色鮮豔,簡直都可以和絕密五色相媲美呢!可王冕覺得,花兒的傲嬌它本身並不在乎,它在忽的而是那抗冬的秉性和自己的清香,使這兩樣東西溢滿天地之間。王冕想着,提筆蘸了蘸墨汁,道:“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首詩和墨梅一併傳遍天下,香溢滿堂!

古詩作文 篇9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花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咦,操場上怎麼傳來朗朗讀書聲?哦,原來,是同學們在跳古詩。跳古詩就是一邊跳繩一邊背古詩。

第一個跳古詩的是秦儉,她胸有成竹的走上台,從老師手中接過繩子,邊跳邊背《靜夜思》,她有節奏的揹着,繩子不緊不慢的甩着。同學們目不轉睛的盯着她看,情不自禁地跟她一起背起來。真棒,秦儉已經背第二首詩了,背到最後一個字,腳下忽然一絆,停住了。“我本來準備跳第四首!”秦儉難過的説。同學們也為她感到惋惜。

張欽接着跳,她動作輕盈,像只美麗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操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張欽也跳兩首,和秦儉打成平手。

最有趣的是高正,只見他戴着一副眼鏡,大步走上台來,弓着腰,雙腳並起,“咚!“一聲巨響,跳起老高,這哪是跳繩,簡直就是在跳高!同學們被惹的鬨堂大笑。可別小瞧他,高正雖然動作笨拙,跳的吃力,竟然也跳了兩首!

三位同學競打平了!曹老師抖抖繩子,掃了大家一眼:“誰能超越他們?”操場上頓時鴉雀無聲,我更嚇得大氣也不敢出,我連跳繩也不行,何況還要背古詩?忽然有人説:“老師,我來!”原來是調皮鬼許宸瑋!他剛跳,同學們就叫起來。只見腳尖輕輕點地,繩子舞的飛快,看的我眼花繚亂,他背詩的速度也快,一轉眼,背了七首詩,他忽然停下,喘着氣説:“詩想不起來了。”同學們佩服的五體投地,我把手拍的生疼。

沒想到文靜的孫浩不服氣,要來跟許宸瑋一決高低。只見他一下一下的跳着,一字一字的揹着,真像電影裏的慢鏡頭,他背了兩句,就被同學們笑的不好意思了,下台去了。

許宸瑋是這場比賽的冠軍!

跳古詩真有趣,可我一直害羞不敢上台,下次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

古詩作文 篇10

記憶中,第一次接觸古詩詞,似乎是我一兩歲時。那時,媽媽經常讀古詩給我聽。雖然好多古詩的意思我不太理解,但是在家人面前,卻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吟上幾首,家人將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毫不吝嗇地送給了我,讓小小的我心裏埋下了古詩歌的“種子”。

上了幼兒園,開始學習古詩。隨着老師的講解,我開始慢慢地懂得了好多首故事的含義,知道古詩猶如我國璀璨的歷史文化中最耀眼的明珠,是我們中華兒女傳承文化的精髓。

上學後的課堂上,我在課本中“認識”了詩仙詩聖詩佛詩魔詩神等。詩仙李白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懂得了友誼的珍貴;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體會到了詩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豪邁氣概;詩佛王維則用一首《鳥鳴澗》為我們描繪了春天夜晚的美好景象;詩魔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則讓我明白了人生就應該如小草般頑強,即使再多的風吹雨打,也不能退縮;詩神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方能看得全面。

上學後的課餘時間,每天我都要拿出《唐詩三百詩》看一看,背一背,當我一次次吟誦起這些偉大詩人的詩篇時,我似乎看到了唐宋年間鮮活的歷史在我面前栩栩如生,不由感悟我國曆史文化瑰寶之偉大。當然,背誦古詩詞中也發生了很多糗事,就是將古詩背串了,兩句李白的詩後面竟然跟了兩句杜甫的詩,媽媽稱之為“混搭”,引得爸爸捧腹大笑。我和媽媽還經常在古詩詞方面比賽一把,每週五晚上,我都要與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相約”。我利用手機,和場上的選手PK古詩詞,時常還能勝出。尤其小驕傲的是,我超好的記憶力將曾經自詡為“文學青年”的媽媽“打敗”,媽媽感歎地説:“時光真是把殺豬刀,不僅失去了容顏,還偷走了我的知識”。在這些PK中,我更增加對古詩詞的興趣。我知道,古詩詞已經在我童年的心裏“生根發芽”,期待古詩詞在我心中“枝繁葉茂”那天。

感謝古詩詞,使我懂得了歷史,使我找到了自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jrv3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