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燈謎 >

猜燈謎作文合集7篇

猜燈謎作文合集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猜燈謎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猜燈謎作文合集7篇

猜燈謎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我們學校舉行猜燈謎的活動。

這天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學校。啊,教室經過老師的精心佈置,簡直變了一個樣子。看,一個個燈籠高高掛起,有星星燈籠,足球燈籠,水瓶燈籠,還有紅包燈籠了,同學們的燈籠形態各異,各不相同,好像是來到樂燈籠的海洋。

猜燈謎啦,同學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圍在一起,教室裏霎時就像炸開了鍋,可熱鬧了。第一輪是小組比拼,我被分在了第四五組。賀老師發燈謎了,我在心裏暗暗的説,‘我一定能抽中最簡單的燈謎,’看着其他的同學她們也一個個屏息凝視,我們這一組,不但沒抽中容易的反而都是一些超難的燈謎,同學們抓耳撓騷。心想這些燈謎都這麼難,我們怎麼能想出來嗎……我突然發現一個我最熟悉的燈謎,我趕緊説了出來,同學們還誇我厲害呢,大家還商量了一種方法,每個人把燈謎都看一遍,利用團結的力量,大家絞盡腦汁的想了起來,最終想出了四個呢。

第二次是,個人大比拼。這一次我的小宇宙爆發了,一眨眼我就成了幸運兒,我拿的燈謎都是‘簡單的’,一下子我就把燈謎的答案想出來了還得了一個,第三名呢!

這次學校舉行的猜燈謎的活動,讓我們開闊拓了視野,豐富了課外知識,還讓我們感覺到了開心快樂。

猜燈謎作文 篇2

2月26日下午,江東第二實驗小學舉行“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的寒假生活彙報活動,同學們走進校門時都是提着一盞盞形狀不一的精美燈籠,大家高興地説:“我們這次的寒假作業只有一項:學傳統,做燈籠,鬧元宵。”

讓孩子們快樂地過春節,放寒假時,學校沒有佈置《寒假新時空》之類的書面作業,而是給孩子們佈置瞭如何利用傳統佳節,放鬆心情,尋找屬於他們的快樂童年的作業:例如和長輩們合作,做一盞燈籠、一條字謎,元宵節大家來猜燈謎,看花燈。引導學生了解春節這一傳統佳節,懂得春節的種種習俗,更要學會以禮待人,做一個知書達禮之人。

當天下午,江東第二實驗小學學區內的東海花園、福明家園、中興、錦苑等四個社區,特地配合學校這一特殊的寒假作業,也聯合舉辦了鬧元宵活動,讓該校1500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到各自的社區裏猜燈謎、遊燈會,感受農曆新年之後的第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我們在這些社區裏看到,中心廣場上人頭攢動,到處洋溢歡聲笑語。家住中興社區的602班方錚和父母一起,利用廢物做成了一盞漂亮的元宵燈籠。昨晚,她拿着自己的寒假作業出現在小區的遊燈會隊伍時,感到特別興奮。她説:做這份作業讓她感受到了春節喜慶氣氛,還了解祖國悠久的民俗文化。

“傳統民俗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符號,輕鬆的寒假作業,正好讓學生了解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江東第二實驗小學陳偉忠校長表示,寒假生活的彙報活動,讓孩子們回味春節的快樂感覺,更深深地認識和理解傳統節慶和意義。

猜燈謎作文 篇3

“猜燈謎”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活動,每年的元宵節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掛燈籠、猜燈謎的熱鬧喜慶的氣氛當中。

今天下午我們班也舉行了這樣一個猜燈謎的大型活動,由於天氣的原因,活動定在學校的東三樓會議室舉行。

當我們全班同學進入燈謎會場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在老師與家長的精心佈置下,整個會場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五顏六色的燈籠看的我眼花繚亂,一下子不知從何猜起。

首先,我選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容易的燈謎開始猜,只見上面寫着:説唱表演。我靈機一動,這不是囈嗎?因為説是嘴巴,所以是口,表演的是藝術,所以是藝。我連忙叫來旁邊的阿姨,“猜對了,你可以去領獎處領獎了”阿姨説。我聽了喜滋滋的,馬上去領獎處領了一隻漂亮的鋼筆。接下來我看到了一隻美麗的燈籠上掛了這樣一個謎語:雨天沒有晴天有,田裏沒有堤上有,雲南沒有貴陽有。這是什麼呢?我喃喃自語道:怎麼這麼難。我苦思冥想,也沒想出來,它就象攔路虎一樣,攔在我的前面。不行,不能被困難打倒,我又仔細思考了一會,唉!想起來了,這不是“日”嗎晴、堤、陽這三個字中都有陽字,旁邊的阿姨,讚許的點點頭。

就這樣,我接二連三的猜對了四個謎語,也領到了我想要的獎品。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再回頭看着同學們,個個都聚精會神的猜着,你一言我一語,還有的'因為一個謎底不一致而爭論着。

猜燈謎進入高潮部分,李老師突然宣佈她在台上出謎面,我們大家搶答謎底。李老師説一個謎面,同學們爭先恐後的搶答。答對的獎勵一張小獎狀,得到獎狀的同學臉都樂開了花,沒有搶到的同學也不甘示弱,都絞盡腦汁的想。

隨着時間的流逝,剩下的燈謎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猜了。我們無論怎樣想,絞盡腦汁也猜不出來。於是李老師請家長們也進來與我們一起猜。經過大家一個多小時的共同猜想,剩下的謎語很快被猜完了,活動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同學們都帶着各自的獎品,個個臉上掛着滿意的笑容,離開了。

我喜歡這項有趣的猜燈謎活動。

猜燈謎作文 篇4

太陽下了山,吃過晚飯,爸爸和往常一樣坐在椅子上看書,媽媽洗過碗筷,開始繡十字繡。

媽媽笑眯眯的看了我一眼,説:“我們來猜謎怎麼樣?”

我和爸爸紛紛贊同。我先問:“足球一下踢進4個,打一地名。”媽媽被難住啦,爸爸毫不猶豫地回答:“四平。”沒難住爸爸,我非常掃興。

媽媽又説:“戰鬥不緊張,打一人名。”“武松。”我得意的回答。

“且慢”,爸爸説,“那個太簡單啦,看我的。蚊子在嘴裏,一張就飛,打一人名。”“張飛”我和媽媽齊聲答道。

我和爸爸説的愈來愈激烈,媽媽根本插不上嘴。

“早上的粥中午熱了吃!”

“温州。”

“名鎮四海的粥。”

“揚州!”

……

這次猜謎大賽實在太讓我開心啦。

猜燈謎作文 篇5

今天李老師為我們準備了猜燈謎活動。

我選的燈謎有:①獨木造高樓,沒瓦沒磚頭,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②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③顏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鐵,一日洗三遍,夜晚櫃中歇。④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裏冰霜。⑤白嫩小寶寶,洗澡吹泡泡,洗洗身體小,再洗不見了。

我是在336個燈謎裏精心選出來5個的。因為老師讓我們手抄燈謎,選中的這幾個燈謎比較好抄,而且不會太容易也不會太難。

準備好自己的燈謎,我就開始張貼了。我把燈謎貼在黑板下面的一個角落裏。我的右邊是週一的燈謎,我的左邊是背投。我們班其他同學還在走廊裏貼呢,有的甚至還貼在自己的桌子上,曾子楊靠窗户坐,他把燈謎貼到靠窗户的牆上。

現在我開始猜燈謎了!鄭若薇第一個猜我的:“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裏冰霜。”想想答案是什麼?對了,真聰明就是“冰箱”。鄭若薇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衣服説:“方佳音,我猜到了,這個是冰箱!”我覺得鄭若薇真聰明,説:“對。”鄭若薇説:“禮物禮物。”

我也得到了別人的獎品。我去猜了楊茜斌的四個謎語,鄭若薇兩個謎語,週一的三個謎語,江澈的一個謎語,陳兆希的兩個謎語。我得的禮物基本上都是吃的。我在學校就把它們吃光光了。

我準備的謎語是鄭若薇猜中了④⑤兩個(答案分別是冰箱和肥皂),何佳紋猜中了②(謎底是衣帽架),另一個同學猜中了③(謎底是碗)。謎語①其實也不難,很多小朋友猜説是潛水艇,這當然不可能啦,答案就是“雨傘”。我給他們準備的禮物是很香很香的熒光筆。

最後,猜燈謎活動圓滿結束。

猜燈謎作文 篇6

今年的開學典禮,學校大隊部組織一二年級舉行“元宵燈會”。

我們中隊的任務並不是完全是自己去猜燈謎,而是要帶着一年級的小同學一起猜。到了指定的地點,這次活動就開始了!我帶着一位一(1)班的小同學,一會兒這裏看看,一會兒那裏瞧瞧,覺得每個燈謎都很有趣。沒過多久,那位小同學就自己先猜出了一個謎語:“‘不’字加一點,一人一口田。”小弟弟很肯定地説:“是‘福’!”啊哈,看來我也不能落後哦,不然被小同學比下去的話,可真夠難為情的了!於是我急急忙忙地衝進人羣裏去,終於我也猜出了一條謎語:“無底洞”(打一成語),“是‘深不可測’!”我把答案報給了裁判老師,耶!太棒了!真的讓我猜對了!

“哈哈,我們旗開得勝哦!兩個人都猜對了一個!還有時間多呢,我們趕快抓緊時間再去別的地方猜吧,爭取拿多點獎品!”我一邊喜滋滋地説着,一邊心急地拉着小同學又興致勃勃地擠進了人堆裏。

猜燈謎作文 篇7

據説古代元宵節,人們總要猜燈謎。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的文藝遊戲。

在熱鬧的美政社區,正開展着一年一度的猜謎會。叔叔阿姨們已經拉起了一條像長龍一樣的繩子,上面掛着許多許多的猶如鱗片一樣的粉紅色卡片,那是一個個燈謎,它們吸引來了好多小朋友。

小朋友們有的圍着自己已經猜中的燈謎,叫喊着社區工作人員來核對答案;有的幾個人湊成一組討論着這些燈謎的謎底;有的看見了不會的燈謎,急得皺着眉頭苦思冥想。這些燈謎有猜《水滸傳》裏的人物綽號的,有猜《三國演義》里人名的,有的猜的是歌曲名,還有的猜的是電影片名。我也來到了掛着燈謎的繩子邊上,我看見了上面寫着:“久旱逢甘霖(打一個水滸傳人物綽號)”的燈謎,我想這雨可真及時啊,忽然我的腦瓜裏一下子閃過一個念頭“及時的雨不就是及時雨宋江嗎?”接着我又和我的夥伴猜出了“農產品(打一個成語)”和“皇(打一個成語)”,它們的答案分別是“土生土長”和“白玉無瑕”。其他很多小朋友都猜出了一些燈謎,我和那些猜中燈謎的小夥伴們一起興高采烈去社區工作人員那裏領獎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獎品居然是一疊垃圾袋,哦,我明白了,原來社區工作人員是想告訴我們不要隨手亂扔垃圾,保護環境,不要讓垃圾侵佔了我們的生活空間。

啊,多有趣的猜燈謎活動啊,我還是第一次參加,他鍛鍊了我的大腦,又讓我積累了很多詞語,讓我愛上了猜燈謎。

標籤: 燈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dengmi/yy04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