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學習計劃 >

【必備】學習計劃模板彙編5篇

【必備】學習計劃模板彙編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計劃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學習計劃模板彙編5篇

學習計劃 篇1

一、學習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1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1、比多少、例如|:1、下面橢圓形比長方形多------個,長方形比橢圓形少-------個,橢圓形比長方形多--------個。

二、、○裏添 、、 =。

1、 6○9 2+3○5 8○5+2 6-3○3+2 7+2○9

2、 6 4 8 3 9 0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填空

3、()()7()5 4 () ()1 ()

4、8前面是(),後面是()。

能準確的分清左右和第3個和3個的區別。例如:圖上共有------個小星星。給右數第三個塗上紅色,給左數第五個塗上綠色。把左邊3個圈起來。把右邊四個圈起來。

5、熟練地掌握2、3、4、5、6、7、8、9的分解,從而準確熟練地計算從0到9的任何形式的口算。例如|: 5+1= 4-0= 8-2= 9-5= 6+3= 5+0= 0+0= 2+()=7 6-()=3 ()-5=3 ()+4=8

()+()=7 ()-() =1 ()-()=0 這樣的練習必須天天進行,要有速度還要書寫工整,計算準確。

學習計劃 篇2

還記得讀書的時候,老師總在我們耳邊一遍遍的嘮叨:要制定學習計劃呀。那時覺得很煩,也懶得搭理。後來,長大了,漸漸地明白了老師當時的苦心,是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制定一個計劃,特別是學習。因為制定好的學習計劃,可以有效的利用時間,避免出現快考試了才發現“該唸的書都沒有念”的尷尬局面。且有利於學習習慣的形成,使自己的學習生活節奏分明,提高學習的效率。有了計劃,每一個目標都會很明確,使學習變得有步驟,有計劃,比較容易取得好的成績。以下是我們湖南商學院自考辦根據歷年來的實踐,總結出的一套自考學習計劃,以供大家參考:

1.制定計劃要全面

我們參加自考通常都是用業餘時間學習,所以制定計劃要留出機動時間,避免計劃被突發事件拖延,給計劃留有一定的餘地,另外,一些休息時間也應該計劃出來。

2.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可以把完成一本書或一章的學習,定為長期目標。但由於自考生的學習時間比較零散,學習時間變化很大,長期目標會導致計劃的實施出現不確定性。所以,制定短期目標,也顯得很重要。長期目標是明確學習目標和進行大致安排;而短期目標則是具體的行動計劃。我的短期目標一般是一天或一週的學習量,我通常把一本書分成若干個部分,每部分十幾、二十頁,一天看一部分。這樣就能很好的把握時間,避免學習時間不夠用。

3.重點突出學習

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學習要有重點。在這裏,重點是指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每次考試基本都會涉及的知識點。對於一些難點,一定要多花些時間搞明白。

4.及時評估效果

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定期檢查學習的效果。避免每天的學習量太大,導致學習效率低。計劃在實施中,可以根據效果和實際情況不斷修改。畢竟現實不會完美地跟着計劃走,對計劃的修改,可以使計劃完成的可能性增加。另外,定期的複習,也很關鍵,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遺忘。

5.提高時間利用率

不要長時間學習,要適當加入休息時間。在安排學習計劃時,不要長時間地只看一本書,不同科目交替着看,可以減輕腦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在早晨或晚上,記憶力比較好的時候,可以安排着重記憶重點知識。

希望這套學習計劃,對正忙於自考的你有用,同時,我們將在我們的官方網推出更多的自考學習方法和技巧。

學習計劃 篇3

先講一下遺忘的問題。學了的知識不用總是會遺忘,有人認為學了的東西會忘不如不學。其實學了的東西雖然會忘,但要用的時候,能夠很快的複習恢復。比如學高等數學要一年的時間,但忘了後,只要兩個星期就能夠恢復,這就是學了和沒學之間的差別。英語也和這差不多,所以要把認真學習過的書本留下來,將來能夠很快的恢復英語水平。

幾乎每個背過單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一本單詞書,背了前面,忘了後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種硬記下來的單詞,一兩個星期不背就會遺忘。最後只是留下了一個印象。也許有人認為把所有背過的單詞每個星期背一遍就會背的很熟練。這種方法只有極少數記憶力特別強的人才能達到。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假設每天背30個新的單詞,第二、三、四天覆習,這樣大該需要1個多小時。前面如果已背熟了3000個單詞,每天又必須花2個小時才能在一個星期裏背一遍這些單詞,隨着所背單詞的增加,這個時間還要延長。這種方法還要求一天也不能間斷。一天也不能休息,寒暑假不能間斷,就算有人能做到,但如果生病住院一星期,不就又忘了嗎?

學英語總要背單詞。背過的單詞須要通過閲讀來鞏固。背單詞的目的和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其實我覺得背單詞應該改成讀單詞。目的是對單詞的發音很熟練。要達到的效果是看到單詞能夠脱口而出,聽到單詞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單詞的意思就留給閲讀去解決。許多人喜歡自己看音標來學習發音。這種方法有兩個缺點。第一,自己要思考如何發音,學習的速度就比較慢;第二,這樣學出來的發音可能比較僵硬或不正確。其實學習發音應該聽單詞磁帶,音標只是做為輔助工具。跟着磁帶發音,不需要思考,而且又能比較正確。

我覺得學單詞的最好方法是這樣的:買有磁帶的單詞本,把200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7天,每天三次,每次半個小時,把單詞讀的很熟。什麼程度算很熟,跟着磁帶讀單詞時,下一個單詞的發音能夠不看音標(甚至不看單詞)脱口而出。就像聽音樂磁帶時的感覺一樣。

以兩個星期為一個循環,跟着磁帶把已經學過的單詞讀一遍(為了加快速度,可以自己錄音)。這個循環和學單詞是相獨立的,即使學了10000個單詞,每天半個小時,兩個星期完全可以複習一遍。

閲讀的學習也要選有磁帶的教材(有磁帶的好處和學單詞時差不多)。先認真把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搞懂,這時應該達到背出來的效果,然後跟着磁帶把文章讀幾遍。閲讀時學習的單詞,大部分會在不停進行的兩星期單詞複習中出現。這時就會有原來學過的感覺。

儘管我不喜歡英語考試,但下面還是分析一下。英語考試除了最後作文須要拼寫單詞外,所有的題目都只要勾A,B,C,D,因此背單詞的時候無需把拼寫記的很牢。如果為了防止拼寫遺忘,不停複習,所花的時間就不值得了。考前二個月,開始做練習來強化聽力、單項選擇。由於平時也在跟着磁帶學文章,所以閲讀不需要進行強化訓練,考前做十幾篇,熟悉一下題型就可以了。在考前的兩個月,背十幾篇作文,把裏面單詞的拼寫記熟。考試的時候雖然不會考一樣的題目,但儘量用所背作文裏的句型和單詞。通過這種方法,許多句子不用過多思考,即節約了時間,又保證了正確性。

英語的學習是一項很漫長的道路,貴在堅持,切記!

以下是我學英語的過程:

中學的時候,總是有不認識的單詞。於是我有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只要背好單詞就可以學好英語,中考結束後的暑假,我開始加速背單詞。先是背字典,後是背單詞手冊,我作了一個每天背幾百個單詞的計劃,這種瘋狂的計劃就像大躍進一樣,註定要失敗。讀高一的時候,我用卡式英語背單詞,這本書裏的一些觀點,我現在還支持。但是裏面的方法,就像我上面論述的一樣,有根本的缺陷,它是建立在背熟之後就不會遺忘的基礎上,不用的東西怎麼會不忘。我每天用四個半小時來背單詞,生活過的十分苦。雖然效果不行,但當時我並沒有認識到所用方法有根本缺陷,於是試用了各種改良的方案。比如,儘量用背了的單詞寫作文,買了許多英文小説,想用來鞏固單詞,連走路上學的`時間也背幾個單詞。進入高三,要參加高考,沒有時間背單詞,於是停了一年。

進入大學,有了一種認識,如果背了的單詞用不到,背了又有什麼用。於是不背單詞手冊,而是完全用閲讀來學習單詞。這種方法完全排斥背單詞手冊,也有它一定的缺陷。但我高中時候背單詞時已經留下了四級單詞的印象,所以迅速鞏固了這部分單詞。由於看課文中總有不認識的單詞,我開始思考背單詞和閲讀之間的矛盾。背單詞手冊,能夠大量、迅速記下單詞,但是很快遺忘;用閲讀的方法記單詞,記下來的單詞忘的速度慢,但是背單詞的速度慢,而且總是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由於閲讀課文的時候用復讀機跟着磁帶讀,所以我發現了有磁帶的好處,又由於用閲讀學習單詞方法的缺陷,我買了一本有磁帶的六級單詞手冊。開始我還是和卡式英語的方法相結合。後來我發現把二三百個單詞分成一組,用十幾天背,比每天背幾十個單詞,五天覆習的方法好。因為儘管每組開始時要接觸幾百個不認識的單詞,但是每個單詞可以接觸十幾天,比五天的時間長了一倍多。由於六級單詞手冊的磁帶只有一盤,而且我認識到,只有不斷複習才能不忘。於是我開始考慮背完六級詞彙後,每天跟着磁帶把全部六級詞彙背一遍,一盤磁帶只有60分鐘,每天完全可以負擔。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如果受到了干擾,背單詞會很難,但是一旦背出來會比較牢固。如果在走路的時候,聽到單詞的發音,也能想起單詞的解釋,在教室裏背這個單詞幾乎不需要思考。於是我走路的時候也聽磁帶,背單詞,不過這種方法使自己過於緊張,比較有害,因此以後不會再使用了。

之後,我開始背GRE詞彙,因為即使背完了六級詞彙,看課文的時候仍有許多單詞沒有背過,一般國外人平時會接觸一萬五千多個單詞,和GRE的單詞容量差不多。GRE的單詞有六級的三倍,所以我開始意思到,每天覆習一遍所有單詞是不可能的,於是想每個星期進行一遍,但是這樣遺忘的速度大於鞏固的速度。最後只能用跟磁帶讀的方法來複習,並且把週期延長到兩個星期。

背完單詞後,我開始大量閲讀。我閲讀的步驟是:先看一遍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在下面劃一條線,然後查閲文章後面的單詞表,如果單詞表裏沒有,就用電子字典查,並在單詞表里加上該單詞及解釋。看完文章後,讀兩輪單詞,每輪每個單詞用拼寫的方式讀兩遍(這算是我學習拼寫的方法)。之後跟着磁帶把文章讀兩遍,接着看新的文章。第二天先把第一天看的文章按上述方法讀單詞,讀文章。再看新的文章,這樣就保證了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和複習了一遍。

我現在除了每兩個星期讀一遍單詞外,沒有再學英語。原來所背的單詞都忘了,不過還能讀得很熟,所以覺的沒有必要背出單詞,只要讀熟就可以了。把認真學過的書保留下來,將來要參加英語考試之前,複習一遍,就能恢復原來的水平。

有幾個問題想説明一下。

跟着磁帶讀英語,把閲讀、聽力、朗讀綜合起來了。所以我學英語的時候不願意看沒有磁帶的文章。如果不考試,我也不進行聽力、口語的訓練,課文後面的練習我也不做,因為這些都沒有必要。有時間我更願意多學幾遍文章。

中學的時候語法就差不多學完了,大學沒有必要重複學語法,只要適當補充一點就可以了。想來英語教學條件真是落後,不知道中學背課文、做那麼多練習有什麼意思,那麼幾本薄薄的教材能使學生把英語學過關?只不過是起一個總括和引導的作用。早該開一個英語教學的電視台,每天堅持看三個小時,兩年就可以搞定英語。

我們學英語有兩個目的,其中一個是為了各種考試,還有就是作為學習其它知識的工具。

去國外學一年英語,可以過關。模擬這個條件,一天八個小時,要365*8個小時,如果用磁帶的話,要2920盤。我認為這將近3000個小時的訓練,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但國內現在顯然還沒有這麼多教學磁帶。

我計算單詞複習的時間是這樣的,如果讀的很熟,每分鐘可以讀30個單詞,一盤磁帶60分鐘可以錄下1800個單詞,每天跟着磁帶讀30分鐘,也就是可讀900單詞,兩星期14天可以把12600單詞讀一遍。

要想真正把英語學到過關的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電視、報紙),只有像外國人一樣,把英語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缺乏這樣的環境,所以在不需要考試的時候,就讓英語處於休眠狀態,畢竟除了英語之外,還有許多東西要學。

我把二百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十天,每天三次,每次背半個小時。背的辦法是:用單放機放磁帶,聽一個單詞,按下停止鍵,讀着單詞想詞意,想不出來再看解釋。開始幾天,由於大量單詞不熟,所以速度很慢,無法在半個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時間快到半小時時,我不再按停止鍵,而是跟着磁帶把剩下的單詞讀完。經過幾天,認識的單詞會慢慢增加,可以在半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最後幾天,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背一輪,用剩下的時間,再背一遍,背不完的部分,還是讀。

我現在認為用讀的方法代替上述背的方法可能更好,但是因為沒有實驗過,所以實際的效果我並不清楚。

* 背單詞的方法:總體把握,局部加深。 *

即使是自己的母語,如果多年不用,也會遺忘,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不要為忘了幾遍課文難過,不停向前學新的課文,學的時間足夠多時,自然會覆蓋原來所學的東西。

我覺得學英語沒有什麼東西須要背的很熟。比如,英語學到過關的時候,很多單詞的中文意思都記不熟了,單詞融入到句子中去了,脱離了句子的單詞又何必過分關心意思。

我高中的時候,父母説我只背單詞是不能學好英語的。當時我説他們大學學了幾年英語,現在沒記下幾個單詞,我不能重蹈覆轍。現在想來,要學好英語,真的是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我處在他們那個時代,還不一定有他們學的好。

學英語一定要努力,方法只是教會你如何走路,不能代替你走路。

自己要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千萬不能生搬硬套,我就是太按照卡式英語的方法,才走了許多彎路。

學習計劃 篇4

研究生院製表

説明

1、 學習計劃應在導師指導下,根據 “河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

案”並結合學科專業課程設置、研究方向來制定。 2、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時間一般為2個學期。

3、 碩士研究生教學實習、實踐活動一般可放在第三學期進行。具

有兩年以上工齡、教齡的研究生可免於實踐活動,但須按研究生工作手冊中研究生教學實施辦法的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4、 碩士研究生學習計劃應在入學後一個月內製定完畢。並經系主

任審查。

5、 本表每人一份,平時由學生自己保管,畢業時歸檔。 6、 學習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如有任何變動,須經導師同意後報系主

任審批。

一、學習計劃總説明

二、課程設置

三、教學、科研實踐活動

學習計劃 篇5

一、 背景分析

這學期我帶三年級的實踐課。經過小學階段的兩年半系統學習,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和興趣,他們都希望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嚮往更豐富的知識世界。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本學期將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鍛鍊學生動手、動腦 的能力。學生能利用各種資源,在活動中解開一個個問號,去明白一個個道理, 領悟生活的多姿多彩,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陶冶情操,激發動手實踐創新的 興趣和能力。

二、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傳統節日“三八節”,體會媽媽的辛苦,培養學生具有關心父母、 懂得感恩的情感。學會遵守規矩,瞭解“規矩”的重要性。

2、通過認識各種氣象變化,瞭解環保的重要性,從小樹立環保意識,促使學生愛護環境。

3、認識胃的功能。瞭解胃的保養,激發學生愛護生命、注意安全的意識。

4、通過了解紙對我們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生活中處處有寶貝,學會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從小做個收藏家,變廢為寶。

5、通過學會簡單的小製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同伴合作的能力。

三、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1、與父母進行面對面談話活動,邀請他們説説自己 的生活工作情況。

2、讓學生講講對父母的心裏話。

3、請父母説説對孩子的期望。

4、讓同學們懷着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準備三八節的禮 物,給自己的母親一個驚喜。

5、《千變萬化的天氣》活動,觀察一週內的天氣情況,瞭解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和形成過程。

6、《安全問題》活動,瞭解生命的可貴,從小樹立安全意識,做到警鐘長鳴。

7、《小小收藏家》活動,懂得生活處處有寶,學會愛惜身邊的一切事物,從小做個小小收藏家,學會把生活中的“廢物”用自己的巧手把他們變成“寶物”。

四、活動評價。

1、《胃的對話》活動 :擬訂學習計劃,爭取採用最有效和最輕鬆的學習方法。

2、《環保節日知多少》活動:在級部內開展環保節日知識競賽。

3、《紙和我們的生活》活動:組織學生去圖書館、電子閲覽室查閲資料。

4、《三八節的祝福》活動:學會感恩。

5、《千變萬化的天氣》活動:要求學生完成一週天氣日記,設計天氣符號。

6、《安全問題》活動:樹立安全意識。

7、《製作天地》活動:製作各類手工作品,在級部內設置小小展示台。

8、《小小收藏家》活動:進行生活中寶物的收藏,學會珍惜自己身邊的一切, 用自己的雙手變廢為寶。

五、內容安排

時 間 主 題 實施途徑和方式

二三 月 “棋”樂融融 進行各種棋類遊戲要求遵守規則

三八節的祝福 收集有關“三八節”的來歷 親手製作三八節禮物

四 月 千變萬化的天氣 上網查閲有關氣候天氣情況

節日知多少 上網查閲有關氣候的變化及其原因

五 月 安全問題 瞭解生命的可貴

瞭解人體各器官結構

掌握胃的作用 學會保護好自己的胃

六 月 小小收藏家 進行各種小收藏

製作天地 “傷腦筋”拼板

製作愛照鏡子的小熊貓

製作溜溜盤 生活中“變廢為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xuexijihua/328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