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學習方法 >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與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1

一、端正態度,養成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習慣。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只有熟練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的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僅僅是第一步,必須通過反覆實踐,嚴格訓練,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掌握方法發展到養成習慣是一個很大的飛躍,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嚴格訓練。例如:掌握驗算方法並不難,但要養成驗算習慣卻非易事,必須持之以恆,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必須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覆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考試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二、循序漸進,掌握流程

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逐步加以培養。既保證培養的連續性,又能夠隨着年級的升高,逐步提高要求。如:在低年級,老師對孩子放任自流,不加以正確引導,沒有嚴格要求,想在高年級施加壓力,扭轉乾坤,效果往往會不盡人意。學習方法的培養,必須採取具體措施,落實的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

1、課前預習,自主學習

在課前把老師即將教授的單元內容瀏覽一次,並留意不瞭解的部份。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在學這門課中,思考有重大意義。解數學題時,首先要觀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發現題目的特點,找出解題的突破口、簡便的解題方法。在我們周圍,凡是真正學得好的同學,都有勤于思考,經常開動腦筋的習慣,於是腦子就越用越靈,勤于思考變成了善於思考。

2、課堂聽講,認真筆記

(1)聽講時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跟着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若老師講到你早先預習時不瞭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別注意。有些同學聽老師講解的內容較簡單,便以為他全會了,然後分心去做別的事,殊不知漏聽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幾句話,那幾句話或許便是日後測驗時答題的關鍵所在;因為數學是以嚴謹著稱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間就隱藏玄機無限。

(2)聽講時還要注意記筆記。上課時一面聽講就要一面把重點背下來。定義、定理、公式等重點,上課時就要用心記憶,如此,當老師舉例時才聽得懂老師要闡述的要義。

(3)上課還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的好處可真不少!①可以鞏固當堂學到的知識。②鍛鍊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和錯誤能得到老師的指教。真是一舉三得。總之,聽講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3、課後練習,鞏固提高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課後作業也是學習和鞏固數學的重要環節。我很注意解題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準確度,專心致志地獨立完成作業,力求一次性準確,而一旦有了錯,要及時改正。而速度是為了鍛鍊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緊迫感。

(1)整理重點。待回家後只需花很短的時間,要把當天教的內容整理完畢,定義、定理、公式該背的一定要背熟,達到事半而功倍。有些同學以為數學注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這觀念並不正確。一般所謂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義、定理、公式是我們解題的工具,沒有記住這些,解題時將不能活用他們,很多同學數學考不好,就是沒有把定義認識清楚,也沒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先將老師上課時講解過的例題做一次,然後做課本習題,學有餘力,再做參考書或任課老師所發的補充試題。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儘量自己解決。遇有難題一時解不出,可先略過,以免浪費時間,待閒暇時再作挑戰,若仍解不出再與同學

4、測驗查補,温故知新

(1)考前要把考試範圍內的重點再整理一次,老師特別提示的重要題型一定要注意。

(2)考試時,會做的題目一定要做對,常計算錯誤的同學,儘量把計算速度放慢,移項以及加減乘除都要小心處理,少使用“心算”。對於考試,我們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學術研究,所以遇到較難的題目不要硬幹,可先跳過,等到試卷中會做的題目都做完後,再利用剩下的時間挑戰難題,如此便能將實力完全表現出來,達到最完美的演出。

(3)測驗後,不論分數高低,要將做錯的題目再訂正一次,務必找出錯誤處,修正觀念,如此才能將該單元學的更好。

5、歸納總結,建立錯題庫

(1)知識點的總結比較。每學完一章都應將本章內容做一個框架圖或思維導圖,整理出它們的關係。對於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有時可用聯想法將其區分開。

(2)題目的總結比較。同學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題庫。如一本是錯題,一本是精題。對於平時作業,考試出現的錯題,有選擇地記下來,並用紅筆在一側批註注意事項,考試前只需翻看紅筆寫的內容即可。把見到的一些極其巧妙或難度高的題記下來,也用紅筆批註此題所用方法和思想。

培養創造精神:所謂創造,就是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建立新理論。創造,就要不侷限於老師、課本講的方法。平時,有一些難度高的題目,我在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後,還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能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能比較幾種解法的利弊,使解題思維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總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問、虛心、勤奮,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瞭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2

“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時期裏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或傾向。良好習慣的形成,對成人來説,常通過有意的自我控制和努力,自覺地實現,對於兒童,由於其自覺性不強,自控意識和能力較低,要依靠外界力量,主要是通過教育培養方可達到目的。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聽課習慣

學生課前預備鈴響作好上課準備,書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靜候老師來上課;上課時,坐得穩,靜心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聽得入耳、入心,邊聽邊思考,這都是聽課習慣,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聽課的習慣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師反覆練習,及時提醒和評判。同時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建立起良好的聽課習慣。

2.審題習慣

小學生因審題不嚴而導致錯誤的現象嚴重。特別是中低年級十分常見。因此,培養學生審題習慣與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同樣重要。教師要從低年級起,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審題方法,建立解題的基本程序,如審題——列式——計算——驗算——作答等,把審題擺在解題過程的第一位。對於高年級學生則要求整體把握題意,逐詞析義,以求審題準確無誤。長期這樣堅持,可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3.驗算習慣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熱心於作題目,一旦作完,便萬事大吉。至於正確與否,已無心顧及了,不願回頭驗算。其實只要稍作驗算,就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因此培養學生驗算習慣對於學生學好數學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把驗算作為解題過程的基本環節之一加以強調,讓學生知道驗算的意義和重要性,持之以恆地養成解題驗算習慣。

4.總結習慣

學生學了某一類習題的解答方法,學完一個課時的內容,學完一個單元乃至全冊,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總結,總結一類習題的解題規律及方法,總結一課時的主要內容。小學畢業階段還要指導學生對知識的“塊”和知識的“線”進行概括、總結等。這種習慣一經養成,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使學生從整體上去掌握知識要領,形成數學能力。

5.質疑習慣

凡事問一個“為什麼”,這種習慣實質是一種刻苦鑽研、不斷進取的精神。巴爾扎克説:“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毫無疑義地是問號。”不懂就問,不要不懂裝懂。

6.書寫規範化習慣

小學生數學作業書寫規範化的基本要求有二:格式正確,書寫美觀。就前者而言,不同類型的題目和練習有不同的書寫格式。如解應用題與一般的四則計算的書寫格式有區別;解方程與脱式計算書寫格式不同。至於書寫美觀,它與格式正確密切相關,前者作得好,它才有作好的可能。教師要用統一的書寫要求規範全體學生的作業,諸如字的大小、空行、題目的排列、錯題更正的形式、卷面的整潔度等,要求全班學生一致,不合要求的要重作。長期堅持這樣,學生才會重視書寫,養成書寫規範化的習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各種手段培養學生聽課、讀書、驗算、總結、質疑、書寫規範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優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為確保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3

為了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發掘其潛能,義務教育教材已適當地降低了對數學知識體系嚴密性的要求,拉開了知識結構之間的“距離”,並以“結構化”與“問題化”互補的教材體系呈現出來。因而,學生必須掌握、並且具有一定的學習數學的方法,提高和發展學習能力,這也是上海“數學教育行動綱領”所提出的“基礎能力”的要求。

為此,我們對小學生應具有的主要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及其相應的培養途徑進行了實踐,以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1.良好的學習習慣。

葉聖陶先生説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習慣。只有熟練成了習慣,好的態度和方法才能隨時隨地表現……一輩子受用不盡。葉老的話闡明瞭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關係:良好的學習習慣既是學生形成學習方法的基礎,又是他們具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的集中體現。因此,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的培養途徑有:

(1)課前預習。

預習的方法:明天要學習什麼內容,是否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它;在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嘗試地做一二道題,看哪裏有困難……上課伊始,教師先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並把上面的預習方法經常交代給學生。學生預習後就可帶着問題投入新課的學習,上課時就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這樣做對於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養成學生的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預習數學內容會顯得較枯燥,所以,教師要經常表揚自覺預習的學生,以激勵全體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2)課後整理。

要養成先複習當天學習的知識,再做作業,最後,把學習內容加以整理的習慣。例如,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一位同學整理如下: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4

數學教育的實踐和歷史表明,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基礎教育中的數學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可目前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着“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結論輕過程”等現象。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但教學質量卻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學習能力,沒有學會學習。因此,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指導學生閲讀數學課本,啟迪學法

數學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數學知識的主要來源。指導學生閲讀數學課本,首先應該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我首先指導學生預習,要求學生養成邊讀、邊劃、邊思考,手腦並用的好習慣。每次教學新內容,我都向學生指出要學習內容的要點,並要求學生根據要點,新授例題下面的提問和提示,帶着問題去預習。在指導學生課內自學時,我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説明,讓學生深入思考知識的內在聯繫,啟發學生找出其它的解題思路。

數學知識有着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在指導學生閲讀數學課本時,我啟發學生用聯繫的觀點,轉化的觀點去自學。如在新授教學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時,我先出示下面兩道分數應用題:

(1)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3/5,倒出幾千克?

(2)一桶油倒出3/5,正好倒出18千克,這桶油重幾千克?我先讓學生討論並解答這兩題,然後再出示例3: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60%,倒出幾千克?例4:一桶油倒出60%,正好倒出18千克,這桶油重幾千克?因為例3和例4這兩題是在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來的,新舊知識的聯繫點就是把百分數(60%)轉化成分數(3/5),因此,在指導自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了這種聯繫,讓學生將這兩題同原來的兩題進行比較,從而因勢利導,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順利地解決了新的問題,也使學生學得輕鬆,既啟迪了學法,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滲透學法

為了擺正教與學的關係,真實地體現學生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在參與中主動探索,學會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跟學生共同商討的教學形式,師生平等相處,引導學生去思考、解決問題,真正使學生在成為學習的主從。而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則表現在善於控制教學的雙邊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創性,在學生充分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將教法轉化為學法,使學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

如教學“圓的面積”時,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我從學生的知識特點出發,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操作實踐,探求規律,推出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時,我先用教具演示,將一個圓8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然後組織學生參與操作,把一個圓16等分,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兩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後者更近似於平行四邊形。接着引導學生想象,把一個圓32等分、62等分……當把圓無限等分時,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最後讓學生將剛才16等分的兩個半圓收攏,並將其中一個半圓及半徑分別塗上紅色,再展開拼插。這樣學生很快發現了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等於原來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於原來圓的半徑,從而就很快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為:S=∏R2

這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熱情高,並能創設“想學、樂學、會學”的課堂情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xuexifangfa/3m09w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