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科普知識 >

關於天文的科普知識

關於天文的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關於天文的科普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關於天文的科普知識

1、恆星

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自身能發光,由熾熱氣體組成,主要成分是氫和氦。

2、太陽

太陽是由熾熱的氣體組成的球狀天體,主要成份是氫和氦。太陽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太陽的大氣結構即為太陽的外部結構,從裏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太陽活動的週期為11年,主要標誌是黑子和耀斑。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擾亂地球大氣的電離層;

(2)產生“磁暴”現象;

(3)產生極光。

3、行星

行星是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它們不發光,質量比太陽小得多。太陽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

當太陽、月球、地球運行約成一直線時,月球陰影掠過地球,會造成日食。依目視太陽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

5、月食

當太陽、地球、月球運行月成一直線時,月球運行到地球陰影內,則會形成月食。依地球遮蔽陽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為月偏食和月全食。

6、什麼是宇宙?

答: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它既沒有邊際,也沒有盡頭,同時也沒有開始和終結。

7、銀河系有多大?

答:許許多多的恆星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叫銀河系。銀河系像一隻大鐵餅,寬約8萬光年,中心厚約1.2萬光年,恆星的總數在1000顆以上。

8、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

答:因為白天部分陽光被大氣中的氣體和塵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陽輻射的光線非常強烈,使我們看不出星星來了。

9、太陽系裏有哪些天體?

答: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太陽系裏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10、為什麼星星有不同的顏色?

答:星星的顏色決定於它的温度。不同的顏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發藍的星星表面温度高,發紅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11、最亮的星是什麼星?

答: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裏的天狼星,星等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12、怎樣找北極星?

答: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極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從勺頭邊上的那兩顆指極星引出一條直線,它延長過去正好通過北極星。北極星到勺頭的距離,正好是兩顆指極星間距離的5倍。也可以通過“仙后座”找北極星。

13、藍天有多高?

答:“藍天”其實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是包圍着地球的空氣,根據空氣密度的不同分為5層,總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絕大部分空氣都集中在從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大氣層有多厚,藍天就應該有多高。

14、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

答:當太陽光照射到地球的大氣層時,藍色光最容易從其他顏色中分離出來,擴散到空氣中再反射出來。而其他顏色的光穿透能力很強,透過大氣層照到地球上,於是我們看天空只能見到日光中的藍色光。

15、為什麼日落時天空是紅的?

答:因為日落時陽光在大氣層中走的路程特別遠。除了紅色光外,其他幾種顏色的光傳播不了那麼遠,還沒到我們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紅色光線跑得最遠,能傳到我們眼睛裏,所以我們看到日落時的天空的顏色就成了紅色的。

16、月亮會發光嗎?

答:月亮不是恆星,它不能發光,但它能反射太陽光。雖然它反射的光只有百分之七能到達地球,但足夠照亮我們地球上的黑夜。

17、我們能看到多少顆星星?

答:用我們的肉眼從地球上能看到7000顆星,但是因為地球是圓的,不論我們站在地球上的什麼地方,都只能看到半邊天空,而且靠近地平線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們用肉眼實際上只能看到大約3000顆星。

18、太陽的温度有多高?

答:太陽的中心温度高達192,000,000℃,表面温度為6000℃。但由於太陽離我們非常遠,有1.5億公里,所以,我們就不覺得那麼熱了。

19、地球為什麼會轉圈?

答:因為地球有引力,地球正是由於這種引力的作用才轉圈的。地球自轉的速度每小時1700公里,合每秒470米;公轉的速度大約每秒種29.8公里。

20、中午的太陽為什麼是白色?

答:因為中午時,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東西(如高山、林木、樓房,以及混濁空氣)的阻擋,所以,它仍然是原來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睜眼睛。

21、在月球上走路為什麼費勁?

答:因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鐘只能走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飛起來,一飛起來,就好長時間站不穩,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費勁。

22、地球為什麼不發光?

答:因為地球的温度比較低,最熱的地方(地核心)才二三千度,不像太陽温度那樣高,能引起熱核反應,所以地球不會發光。

23、人為什麼感覺不出地球在轉動?

答:因為地球很大,轉得又很平穩,我們也在同地球一起轉動,我們以自己為參照物,所以就感覺不出地球在轉動。

24、打雷是怎麼回事?

答:這是陰電和陽電碰到一起發生的'自然現象。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帶陽電,有的帶陰電,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放電,發出很亮很亮的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很快受熱,膨脹,並且發出很大的聲音,這就是雷聲。

25、流星雨是怎麼回事?

答:宇宙中有許多小天體按着自己的軌道和速度飛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體撞碎了。但它們繼續向前飛行。當它們的軌道和地球軌道碰到一起時,像雨點一樣落到了地面,這種現象就叫流星雨。

26、云為什麼會走?

答:雲是浮在空中的水蒸氣。空氣在空中也是不停地流動着的。空氣的流動就是風,就把雲彩吹走了。空氣流動得越快,雲就走得越快。

關於牛郎織女星的天文知識

中文:牛郎星/(牽牛星)

英語:Altair

日語:アルタイル

牛郎星 就是alpha 天鷹座(Aquilae) 的信息

概要

目視星等: 0.76

光譜類型: A7IV-V

距離: 16.8 +/- 0.1 光年

光度: 10.6 +/- 0.1 x 太陽光度

位置信息 -- 10 十二月 2005 18:23:28

JD: 2453714.93296

視赤經: 19h 51m 03.03s

視赤緯: +8°52' 59.0"

星座: 天鷹座

高度: +36°44' 56"

方位角: 250°26' 1"

時角: 3h 19m 25s

升: 8h 34m 53s

中天: 15h 4m 36s

落: 21h 34m 19s

名稱和星表編號

學名: Altair

拜爾字母: a 天鷹座(Aquilae)

Flamsteed 編號: 53 天鷹座(Aquilae)

Tycho 星表編號: TYC 1058-3399-1

Hipparcos 編號: HIP 97649

Henry Draper 編號: HD 187642

DM 編號: BD +8 4236

PPM 編號: PPM 168779

SAO 編號: SAO 125122

亮星編號: HR 7557

WDS 名稱: STF 10

河鼓二即天鷹座α星,俗稱“牛郎星”。在夏秋的夜晚它是天空中非常著名的亮星,呈銀白色。距地球16.7光年,它的直徑為太陽直徑的1.6倍,表面温度在7000℃左右,發光本領比太陽大8倍,目視星等為0.77等。它與“織女星”隔銀河相對。古代傳説牛郎織女七月七日鵲橋相會。實際上牛郎織女相距16光年。即使乘現代最強大的火箭,幾百年後也不曾相會。牛郎星兩側的兩顆較暗的星為牛郎的兩個兒子——河鼓一、河鼓三。傳説牛郎用扁擔挑着兩個兒子在追趕織女呢。

早在漢代,《大載禮記·夏小正》就説:“是月織女東向,蓋言星也”,也就是説,至少在漢時,人們已經注意到織女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規律,以七月顯得最為突出。《史記·天官書》説織女“是天帝外孫。”,也就是天孫的由來。《星經》:則説“牽牛,名天關。”,牽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則是後來轉義。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故事的最早來歷可在西晉文學家傅玄的《擬天問》裏發現,他説:“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這個傳説可能起源在更早的東漢。

清末王湘綺的詩裏寫到:“廝養娶才人,天孫嫁河鼓,一配匆匆終百年,粉淚簪花總不語。”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問題,而更向往的是:“春來江上霞如綺,錦水鴛鴦不獨飛。” 南朝時候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那時江漢地區,七月初七日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婦女結紮彩絲線,空很細的針,有的人用金、銀、黃銅做成針,把瓜、果等擺列在庭院中,向織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織網,就認為是織子星神降臨的顯示。也就是説,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織女相會的意義,而且有向織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義。織女星作為民間傳説裏的紡織女神,她是古代勞動婦女勤勞智慧的象徵,古代婦女在這天晚上,通過結紮彩絲線這樣的女紅活動來祭祀她,希望從她那裏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日晚上,又被稱為“乞巧節”,這是一個有進取精神的節日。

後來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寫到北宋盛時,七夕分外熱鬧,“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節,旋折未開荷花,都人善假做雙頭蓮,取玩一時,提攜而歸,路人往往嗟愛。”,“七日晚,貴家多結綵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注)、花瓜、酒灸、筆硯、針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謂之‘乞巧’。”。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與周密的《武林舊事》所記載的南宋臨安七夕夜與北宋的慶祝活動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時期,乞巧節在兩宋的活動更豐富多彩了。我喜歡乞巧節,她不僅是古代中國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啟迪智慧和勾起對愛情遐想的節日。

織女星

織女一是天琴座中的一顆亮星,學名叫天琴座a。它是夏夜星空中最著名的亮星之一。平時,人們都叫它織女星。在西方,稱為Vega。

織女星的直徑是太陽直徑的3.2倍,體積為太陽的33倍,表面温度為8900攝氏度,呈青白色。它是北半球天空中三顆最亮的恆星之一,距離地球大約26光年。

1.3萬多年以前,織女星曾經是北極星由於地軸的進動,現在的北極星是小熊座a星。然而,再過1.2萬年以後,織女星又將回到北極星的顯赫位置上。

在織女星的旁邊,有四顆構成一個小菱形。傳説這個小菱形是織女織布用的梭子,織女一邊織布,一邊抬頭深情地望着銀河東岸的牛郎(河鼓二)和她的兩個兒子(河鼓一和河鼓三)。

現代天文觀測表明,整個太陽系正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向着織女星附近的方向奔去。

天文像的復原物理百科知識

為消除大氣引起的望遠鏡中天體圖像畸變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在一般天文觀測中,由於快速變化的大氣湍動的平均效應,所得到的星像是一個角徑0.5~2甚至更大的模糊圓,大望遠鏡的分辨率因而受到嚴重限制(見天文寧靜度)。天文像復原的目的,是使觀測結果的分辨率接近或達到望遠鏡的繞射極限,從而再現消除了大氣影響的星像。

1970年,法國拉貝里提出,如果曝光時間短(小於0.02秒),那麼在曝光瞬間大氣是相對穩定的,拍到的星像不會是模糊一團,而是由許多斑點細節所構成的複雜圖像。所謂斑點就是入射波前上同位相區域的光線干涉的結果,其尺寸接近望遠鏡的繞射極限。在斑點干涉圖的瞬時天體像中包含了接近繞射極限的高分辨信息。對斑點干涉圖進行物理上稱為傅里葉變換的處理,便可將這些信息提取出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再現天體的像。這個過程被稱為斑點干涉測量。這種技術之所以能夠實現,主要是由於多級像增強器技術的發展。應用這種技術才能在瞬間將闇弱的星像拍攝下來。在美國基特峯天文台4米望遠鏡的斑點照相機示意圖中:顯微物鏡3將星像放大,在照相機8的底片上顯示出斑點細節。干涉濾光片5帶寬約200埃,限制入射光的波寬範圍,以保證成像光束的瞬時相干性。稜鏡4用來補償大氣色散。照相機8的快門是聯動的,能在短時間內拍攝大量(幾十到幾百張)斑點干涉圖,以便進行統計平均,並提高測量結果的信噪比。對斑點干涉圖可用模擬方法處理:用平行的激光光束穿過斑點干涉圖,投射到照相底片上,底片上記錄的繞射花樣便是傅里葉變換的干涉圖。在觀測雙星時,繞射花樣是平行的條紋,其間隔反比於雙星角距。條紋方向決定雙星連線的方位角。這套裝置已用於雙星的常規觀測,可測出0.035的雙星角距,方位角誤差0.2。比模擬方法更精確的是數字方法,即用快速顯微密度計對每張干涉圖掃描,數字化的測量結果輸給電子計算機,再進行傅里葉變換。斑點干涉測量是一種被動方法,其應用頗受原理上的限制。此外,快速拍攝闇弱星像,儘管採用了多級像增強器,也只能應用到亮於15等星(見星等)的天體。

另一種稱為主動光學系統的像復原技術正處於試驗階段。這種技術是在光線進入探測器之前,主動改正入射光束的波前畸變。為此,需在光路中引入一種裝置,能夠快速檢測出波前畸變。主鏡的表面形狀是可以快速變化的,例如主鏡採用撓性結構,或由許多可控制的小鏡塊拼成。在上述檢測裝置控制下,鏡面不同部分可獨立運動。在光路中引進相反的波前畸變,則在最後焦平面上可獲得消除湍流大氣和光學像差影響的天體像。利用這種技術可以研究亮星鄰近區域的細節。

不論是主動或被動的天文像復原技術,一般都要求在被測天體的等暈區內有一顆足夠亮的星(其角直徑必須小於望遠鏡的繞射極限)作為基準,用來確定瞬時間大氣導致的波前畸變。所謂等暈區就是諸點源的波前畸變相同的區域,其大小約在10之內。像復原技術一般也限於這個區域。目前,像復原技術還在發展之中,這種技術突破了大氣限制,是地面天文光學的一項重大發展,對解決許多天文學前沿課題具有很大的推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kepuzhishi/lrrm4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