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節日常識 >

莫一大王節節日常識

莫一大王節節日常識

節日常識,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的知識。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節日的常識您都瞭解清楚了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莫一大王節節日常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莫一大王節節日常識

莫一大王節,是桂北地區壯族傳統節日。也稱五穀廟節。每年農曆六月初二舉行。傳説是日為莫一大王誕辰,因其拯救壯人有功,且保佑五穀豐收,壯族人民感其恩德,故於村前建廟宇、在家中立神位供奉。每年行小祭,供祭雞、鴨、豬肉;隔六年一大祭,大祭必全村寨集資殺豬宰羊。屆時每家派一人蔘加,在莫一大王廟舉行盛大祭儀,由村寨頭人主持,請道公誦經祈禱。

《莫一大王》傳説廣泛流傳於河池、南丹、宜山、柳城等壯族地區,《莫一大王》的故事除以傳説的形式流傳外,在壯族民間還曾流傳着《莫一大王》史詩、戲劇或舞蹈。“莫一大王”被北部壯族地區的羣眾作為神靈敬奉,與之相應的'是在一些地區有“莫一大王”廟,每年的六月有祭奠“莫一大王”的節日。

由此可見,《莫一大王》在壯民族中的影響之大,也可見對《莫一大王》傳説進行研究和探討的必要。因此,該傳説一直為學界所關注,有不少研究該傳説的文章可見之於書刊,如覃德清的《莫一大王原型顯、隱結構內涵與壯族民族文化心理》;覃桂清的《試論莫一大王的“飛頭”》,顧樂真的《壯族師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楊樹喆的《桂中壯族民間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內隱意藴》,等等,其中一些文章從文化學的角度分析《莫一大王》的深層意藴,見解頗有一些獨到之處;也有一些文章運用文獻學的方法考證傳説英雄“莫一大王”這一形象的原型,或認為莫一大王是宋代廣西南丹莫氏開創人的後裔莫世忍,或認為是莫世忍之孫莫公佞,持這兩種看法者都言之鑿鑿,為此爭執得不亦樂乎。

在壯民族中有不少與《莫一大王》類似的英雄傳説,如岑遜的傳説、岑三爺的傳説、陳宏膽的傳説、簡宜的傳説、獨齒王的傳説,等等,這些傳説反映的主題是一樣的,都是講述英雄運用法術和魔力反抗皇權的故事,為同一個傳説類型。為研究方便,現據《壯族民間故事選》、《田陽縣故事集》、《廣西民間文學作品精選》,及前邊列出的幾篇研究《莫一大王》傳説的論文中對“莫一大王”傳説梗概的介紹和相關田野資料等,將這一傳説類型中常見的情節單元歸納如下:

1、英雄奇異的出生,或因風水而孕,或非人類所生,或懷孕數年才出生。

2、英雄在京城或遠離家鄉的某地讀書或做官。

3、他每天晚上穿飛靴或騎神馬等回來與妻子同眠。

4、妻子懷孕,遭母親(繼母)和鄰居誤解,留下英雄一隻靴子為證。

5、英雄因沒了靴子誤了上學或上朝,他揮手或射箭使太陽下落。

6、因太陽下落或箭射到皇宮,引起皇帝或其他人的恐慌,英雄被害。

7、英雄接上頭回家,逢人問:人頭斷了可還能復生?繼母或孕婦等回答不能。

8、英雄死去,託夢要妻子將自己的屍身放在罈子裏,用米粥澆灌四十九日。

9、四十八天時被母親(繼母)發現打開,或把滾粥倒入。

10、壇裏倒出穿盔甲小人或蜜蜂,因小人骨頭軟,蜜蜂翅膀不硬,皇帝躲過一難。

11、埋英雄屍身處生出竹子,英雄再次託夢給妻子,每根非一百塊不買。

12、皇帝過此,轎杆折斷要買竹子做轎杆,妻子賣一百元,母親(繼母)以九十九元賣掉。

13、竹子斷掉,竹子裏跳出背槍的小孩,骨頭太軟倒在地上。

14.英雄大業終告失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erichangshi/pmz7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