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節日常識 >

端午節的主要意義

端午節的主要意義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主要意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主要意義

1、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端午節,是上古百越先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總的來説,端午節起源於南方百越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説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2、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

3、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兩節都有着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標籤: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erichangshi/kvvw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