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家庭教育 >

【實用】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錦集7篇

【實用】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錦集7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錦集7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應是立體、全方位式的教育,僅僅依賴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項異常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個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願。這種心願從小處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甚至成為一種文明與進步的代表。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就我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説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並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懂事的女兒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説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女兒的時候,她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她説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她的意見,與她商量辦,給了她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於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女兒説:你太棒了,真聰明這麼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她的學習積極性,當她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她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她,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五、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她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她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六、學會寬容和忍讓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七、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謊,推脱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父母能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八、避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

九、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

家長總愛將教育孩子當成風箏,任其高飛,線繩終端不離手心才踏實,而孩子卻願當只小鳥,渴望飛翔,家再温暖,也總是孩子練飛的首站,而不是她飛翔的天空,不能將其終生關在小天地裏,家長的雙手不是用來使勁捆綁孩子手腳的,而應該是用來磨練孩子翅膀的。

十、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樂學,現在社會上有種怪現象,那就是小小年紀,大多數孩子要學很多門知識,很多家長不去考慮孩子學習效果如何,好象是學的內容越多,孩子就離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慮孩子是否願意去學,有沒有興趣,結果造成浪費金錢,浪費經歷,更浪費孩子天真的快樂時光,所以我希望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她們的興趣去點温加油,讓她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説得好:"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掌握在執政者手裏,不如説掌握在父母手裏"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讓我們家長與老師、學校共同合作,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來。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閲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鑑――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展和提高。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我是家裏的“寶貝”,家裏人簡直把我捧上了天,我成天吃吃玩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不幹,連被子也是姥姥給我疊的。

這天,寫完作業,順手從廚房拿了袋薯片,躺在沙發上吃了起來,一不小心,薯片灑了一地。一旁的姥姥嘮叨起來:“哎呀,我的小公主,我可是剛擦完地呀……”“行了,行了,再擦擦唄,還用得着大驚小怪的?”我不耐煩了。“你知不知道做家務有多辛苦?一點兒也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真是的,剩下的家務我全包了還不行嗎?”沒辦法,只好湊合做一做。

別的都行,但做家務我可真是外行,剛開始,我還饒有興致,可幹了一會兒,我才知道,我真是缺乏鍛鍊,不到二十分鐘,我就累得直喘,可這廚房還放着沒洗的碗筷呢。唉,誰叫我當時不經思考就誇下海口的呢?洗吧。

看着這油糊糊的碗筷,真叫我不知如何是好,擠了不少洗潔精,這才把它弄乾淨。

等做好了所有家務,已經很晚了,我倒在沙發上,一臉的疲憊。

這情景怎麼這麼熟悉?姥姥平時做完家務不就是這樣在沙發上休息的嗎?一種莫名的悔意湧上我心頭。

親人為我們所付出的,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道耍脾氣,整天無所事事,忘記了親人對我們不計回報的付出,忘記了親人為我們不辭辛苦的勞動,忘記了……我們更不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

面對長輩的嘮叨,我們或是反對頂撞、或是不理不睬、冷言相對,反過來,他們卻以一種很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説,擁有我們這樣的孩子,他很高興。

當我們為了應付作業或是因為賭氣,破天荒地搶過他們手中的拖把時,他們則以最快的速度把拖把搶回來,並用很輕鬆的口氣告訴我們,幹活不累。

真的不累嗎?

我們又有誰想過,為我們操勞一生的他們真的不累嗎?

朋友們,讓我們銘記這份親情吧,讓我們銘記親人給予我們的這份愛吧。風雨人生路,讓親情、讓愛伴我們同行!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我的女兒陳佳音今年7歲半了,是蒸湘區實驗小學二年級二班的學生,她目前成績算比較優秀,興趣愛好也較廣泛,當然,這離不開老師的辛苦教育和耐心指導,在此,我對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孩子的教育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在此我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1、興趣愛好方面積極引導但不強迫:陳佳音目前的課外興趣班主要有畫畫和鋼琴,在她的興趣愛好培養方面我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引導。她學鋼琴前我曾徵求過她的意見,當時她並不願意學,我也沒有強迫她。她快6歲的時候,我給她看了一部電影------《海上鋼琴師》,她看到海上鋼琴師的精彩演奏、詼諧表演,心動了,主動要求要去學鋼琴,而且直到現在都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2、生活方面寵愛但不溺愛: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要求她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3、取得成績的時候要多表揚;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鼓勵,與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陳佳音學習畫畫至今已快三年了,前兩年學的是水粉畫,畫得很不錯,曾經代表青少年宮參加衡陽市校園繪畫比賽,當時她是青少年宮參賽年齡最小的一位,取得了少兒組三等獎。今年9月,她開始學素描,素描難度大很多,剛開始的時候握筆的姿勢總不對,排線也不知道從哪下手,以前的優勢沒有了,自己對畫畫也漸漸失去了興趣,她曾對我説:“媽媽,我不想學畫畫了。”我對畫畫一竅不通,但我不想孩子半途而廢,我就自己在網上找視頻看,每次她畫畫的時候,我就在旁邊陪着她,用自己在視頻裏看到的方法耐心地教她,有時候帶她一起邊看視頻邊畫,她進步很快,現在每次交的作業畫老師都説很棒,她的興趣又恢復了。

4、多與老師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相關情況,發現問題,配合老師及時解決。

5、再有就是要堅持原則不放:做家長的要把握大方向,配合老師搞好學生的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成績,不要嬌慣她(他)們,讓她(他)們從小學會獨立,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如孩子做完作業後,讓她(他)們自己收拾書包,自己準備明天上課的書籍等等。

6、還有就是家長要儘量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談,做孩子的好朋友,課餘時間要讓孩子開開心心地玩耍,不能總是“高壓態勢”。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能與各位家長多交流探討,共同提高各自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有個美好的童年。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敏鋭的思維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嚴格的訓練和培養。人們通常認為聰明的孩子與生俱來就思維敏鋭,其實不然。事實上,聰明的孩子因為能迅速回答出問題而不善於思考或懶於思考。相反,反應較慢的孩子卻常常在深深地思索。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敏鋭思維的能力呢?

創造家庭思考環境

從娃娃開始及時引導.有位母親通過朗讀簡單的詩詞引導她5歲的孩子思考問題。她先讀一首詩:如果世界上堆滿了餡餅,如果海水全部化為墨水,如果所有的樹都結滿面包和奶酪,那麼,我們喝什麼?然後,她問孩子:“一個句子以‘如果’開頭,是不是意味着它不是真的?”由此引起孩子聯想出一連串問題。培養孩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將使孩子終生受益。

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領孩子去博物館,與孩子一同閲讀,同孩子一起看電視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提出問題促使孩子發揮想象力。參觀博物館時不要走馬觀花,簡單地欣賞作品,不妨提出“恐龍如果復活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之類的問題。

全家參與

只要引導得法,在自己家的小天地中即可取得良好思維習慣的最佳效果。孩子的年齡不論大小,也應創造機會使他們説出值得一聽的主意來,這並不需要安排正式課時。一家人圍聚一桌共進晚餐,議論一天中發生的種種事情,這就是一個指導孩子最好的機會。

講笑話

幽默風趣能在笑聲中使孩子們懂得對事物的評判標準遠非僅有一種。一個奇妙的雙關語之所以能引起鬨堂大笑,就因為它從不同的側面去理解詞意。

打破傳統觀念

人類進步的歷史狀是不斷徹底改變傳統觀念的歷史。愛迪生髮明電燈前,人們滿足於油燈照明;若不是計算機帶來根本性變革,會計們只能夠終日在紙張、筆墨、帳簿中忙碌。孩子們很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更敏鋭於對“從來如此”的事情提出質疑。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一輩子都保持大膽質疑、勤奮探索的習慣。

提出違背常規的問題

能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問題是趣味性強、令人迷惑。激發想象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要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試試提出這類問題:要是所有汽車全部漆成黃顏色的,會有些什麼正面效果,反面效果?”(好處是可以降低汽車的油漆成本;壞處是在停車場難找車子。)

準確表述

準確表述不僅能防止誤解,而且能使思維更敏鋭。準確辨別詞意是項艱鉅的智力訓練。它能幫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麼。這裏介紹一個家庭遊戲:矇住一個孩子的眼睛,讓另一個孩子在兩幅相似的畫中挑選一幅進行描述。然後解開蒙布,讓被矇住眼睛的孩子指認出所描述的是哪幅畫。那些描述往往很模糊,孩子搞不清究竟是哪幅畫。這種遊戲既可教會孩子更準確地表達,又可教會孩子更細緻地觀察事物。分頁標題

儘可能地聽取不同意見

小孩子大多數只顧説出自己的想法,沒有耐心去等待別人把話説完和簡單地重複説過的內容。由於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就容易忽略那些能開闊視野的見解。因而要引導孩子聽取別人的意見。例如孩子説鄰居家的小夥伴是“笨蛋”,就要讓他去問問哥哥、姐姐對那個孩子的評價。這就可能使孩子看到自己未曾想到過的方面。同樣,讓孩子留意新聞、廣播等等對同一事實的種種不同分析,對孩子學會集思廣益大有好處。

堅持不懈

小孩子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學會邏輯思維。這就像學騎自行車,頭一兩次剛學會一點,可轉眼之間就全忘了。但一旦最終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你一輩子都忘不了。

思維需要苦練,但苦有所值,苦有所得。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晚上好!

我是胡慶宇的媽媽,首先我要對各位老師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無私的奉獻表示真誠的感謝!昨天晚上接到翟老師電話,讓我作為家長代表就胡慶宇一直均衡發展方面與各位家長一起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我覺得咱們眾多家長裏面,在家庭教育方面我真的談不上有什麼經驗,反而我的教子心得可能很多人不敢苟同。但是翟老師給我這麼一個機會,我也就只好在眾多有經驗的家長面前獻醜了。下面我就針對胡慶宇的情況,談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太成熟的體會。

我家胡慶宇可能是咱們201班年齡最小的孩子,也是我們班個頭最矮的孩子。他比規定學齡兒童提前三個半月入小學,所以剛入學時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不落下,能跟上就行。

主要來説孩子的均衡發展,那麼學習方面我就一提而過吧:胡慶宇特頑皮好動,貪玩,脾氣又很倔強,一些好的習慣養成根本做的不好,但是我們一直不放棄,不妥協,盡我所能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比如早睡早起、自已整理學習用品、限時保質地完成家庭作業、主動學習的習慣等等。除了學習,我特別重視孩子的品德人格教育。可以説我更注重教育孩子有自信、有愛心、有孝心、寬容心、感恩之心、集體榮譽感、自立等。

在家裏,有好吃的,我都會讓孩子先拿給爺爺奶奶吃。所以孩子養成了尊重老人的品德,在家裏也很心疼爺爺奶奶,順其自然的也就很疼愛爸爸媽媽。利用假期我還讓兒子參加義賣,救助弱勢羣體活動,從小培養他的愛心、慈憫心。每逢在街上遇到了乞討的人,兒子必定跟我要錢老遠也要跑過去放到乞討者的碗裏。“逢丐必施——我們沒有很多,但哪怕只是一丁點。”我這樣教育着我的孩子,也教育着我的學生。“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温暖的人間。”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學會運用身邊的榜樣。一次我跟翟老師在qq羣上聊孩子家庭教育問題,翟老師説他很小就踩着小板凳幫家人刷碗了,我聽後很受啟發。回家後跟慶宇説:翟老師真了不起,很小就幫助爸爸媽媽刷碗。慶宇立馬説:今晚我也要幫你們刷碗,刷完了碗又洗了自己的襪子。雖然洗得不怎麼幹淨,但我們也大加表揚了一番。此後,兒子就經常幫我們洗碗洗襪子,還幫着洗大人的襪子。有一次我看見慶宇寫作業姿勢極不端正就説:今天我跟翟老師彙報胡慶宇在家幫着大人幹家務的事,翟老師還表揚説現在慶宇各方面進步都很大,就連寫字姿勢都比以前好了,坐得可端正了。本來還在趴着寫字的兒子的小腰桿一下挺直了。——我偷笑,這可是我現編的。

有一次婆婆學給我聽,她去接慶宇,老遠就看見小a同學打兒子,婆婆問:“小a,你怎麼打胡慶宇呢?”小a氣沖沖地説:“他也打我了。”婆婆還沒説完,慶宇插話:“小a插路隊。”婆婆説:“慶宇就是好管閒事。”兒子嘟着嘴。我説:“慶宇做的是對的,小a插路對,違反了班級紀律,這要被巡查的發現會給班級扣分的。”我捕捉到慶宇眼裏閃過一絲亮光。我繼續説:“但是慶宇制止的行為是不合適的,你不應該去推他,你應該跟小a講道理,如果他不聽你就跟路隊長説,如果還是不聽可以跟老師説。”慶宇若有所思,沒有反駁。

孩子的集體榮譽感是很強的,我們一些家長在此類事情上往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來教育孩子,這就不自覺的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和集體榮譽感。

再説一點關於孩子學特長方面的體會。慶宇學的特長沒有一樣是跟文化課有關的,所以他的特長學習是很輕鬆的。從幼兒園開始學兒童畫一直堅持到現在學國畫,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練武術。期間,很多孩子今天來了,明天不來了,還有中途放棄的。慶宇自報名以來除了有重要的事,不分嚴寒,不分酷暑,風雨無阻。也沒聽他説過一次我不去練了,每次聽到的都是我要去。

不管學什麼特長,在孩子已有興趣的基礎上,堅持很重要,引導很重要。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保持興趣,引導孩子堅持,這是我在兒子學特長方面最大的感觸。

最後,我還想説家長們千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注意孩子各方面的進步。比如隊列比賽之前,我會讓老公跟孩子一起多練習隊列轉發行進等等。這段時間孩子要進行口風琴比賽了,我就和孩子經常拿出譜子來唱唱,還假裝説這個地方我不會你教教我,這樣不自覺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孩子放學就吹上幾遍,我們就不斷地鼓勵表揚,慶宇吹的也就越來越好了。

囉裏囉嗦説了很多,在各位有經驗的家長面前,我純屬班門弄斧。在此再次向為孩子付出辛勤汗水的班主任翟老師和所有任課老師表示真誠的感謝!祝願我們201班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謝謝各位!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俗話説:"沒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教育不當的父母".我很贊同這一觀點.身為家長應該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初為父母,孩子雖小,但絲毫不能放鬆任何警惕,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邊從小就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不知道怎麼回事,前段時間每次送宏宏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宏寶都會哭鬧一會兒.非得等家長走後,再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方能停止哭鬧,然後恢復平常,與老師及其他小朋友融為一體.每次見到宏寶哭鬧的時候心裏特不是滋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我們家宏寶平時在家的時候,沒那麼任性,也不那麼愛哭鬧,在我們心中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乖寶寶...

當孩子出現特殊表現時,一定會有特定的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得找出原因所在,然後在對症下藥,這樣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廖尉宏主要原因還是對他媽媽的依賴性太大。

寶寶上了幼兒園,爸爸媽媽總是戀戀不捨的離開,把孩子也弄得很傷感。其實家長要鼓勵寶寶做一個堅強的孩子,因為孩子本來很堅強,爸爸媽媽離開後一會兒他就忘了,和小夥伴玩得很好,是家長太煽情了。家長不要總在那裏偷偷地看孩子,一旦你的偷看被孩子發現了,更引起孩子對你的思念,這樣又重新引起他的思想波動,這是最不必要的,家長要對老師採取完全信任的態度,老師會以非常大的愛心和耐心,來接待你的孩子。

之後的一天早上起來,寶寶還是問了要不要是幼兒園?我們跟他説肯定要上的!就象大人上班一樣,每天都要去,寶寶也不例外.吃過早飯,一路跟他説話和天玩笑,讓他放鬆上學的緊張情緒,不一會兒就到了學校門口我説寶寶帶我上你們班級,他説在二樓,然後就高興帶我上了二樓,也沒有跟我説再見,他自己已經一個人坐到老師旁邊的座位上去了

如説哭鬧和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有些家長就以幼兒園的名義,來嚇唬恐嚇這些孩子:你不聽話了明天我就給你送幼兒園。類似這樣的語言就不要跟孩子過多地去講。家長應該客觀地評價幼兒園。幼兒園是一個給孩子提供快樂,提供交流提供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的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atingjiaoyu/8k4xr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