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八篇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八篇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八篇

今天,在校老師統一讓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節課專遞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象徵,這次開學第一課就是在中國偉大的象徵上,上課的。

夢想,每個人都擁有過,在災難來臨時,不管發生了什麼,傷害了多少,我們的夢始終都在。這次,還邀請了許多明星來訴説他們(她們)夢想的過程,夢想的堅持。這節課分為四節課,用不同的方式來了解夢,比如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為他的堅持,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實現了中國的夢想。試飛英雄李中華,不顧自己的利益,只為祖國做貢獻,勇敢的精神是人佩服。一位父親在泥石流發生,想去看自己女兒的情況,卻發現女兒已遠離人世,但父親還是把女兒打扮的漂漂亮亮,並也會一直持續女兒的夢想。每到那煽情的部分,心靈就會觸動,眼淚就會情不自禁的流下,因為父親對女兒的愛,因為對夢想的堅持,因為對夢想的嘗試,一次次都實現了。

從小學到中學,從小孩到青年,我們心中一直都有夢,從未斷過,夢想也在不斷的變化,但因為心中有夢想,夢想就是希望。夢想就是想要實現。那麼我們要學會堅持,因為堅持,才可能成功。讓我們帶着心中的夢想,放飛在中國偉大的長城上!

夢想啟程、無所畏懼——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只要向着夢想前進,即使命運不堪又如何?這要有一顆追隨夢想的心,無論何時,都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為什麼而出發。——題記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乘着夢想的翅膀”我明白了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意義,和自己所應該追求的東西。

我們做事時總會説,沒有動力,我努力不起來。於是,家長開始用金錢,用獎勵,用禮物,築造起他們認為堅固的動力,可是這些動力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卻不能讓我們一直前進,作為我們永遠的動力。而最堅強,最永久的動力,就是夢想。在第一課中,13歲的小跳傘員付麗娟告訴我們,她之所以能夠一直堅持,不在艱苦訓練中退縮是因為她愛上了跳傘時的感覺,她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常常有這種感覺,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如果你不夠資格,就只能被淘汰,就只能選擇退出,所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她不斷努力,不斷進步,靠自己的實力,留在了跳傘隊。所以,有夢,就有動力。

如果夢想的實現不需要堅持,那就不再稱之為夢想,夢想需要堅持,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享受到夢想實現時的喜悦和幸福。 廖智是一個舞蹈老師,她愛舞蹈,她愛音樂,可是汶川地震時,她的孩子和她用來跳舞的腿,頃刻間,都沒有了。一個舞者沒有腿,是一個多麼殘酷的現實,她想過放棄,想過逃避,可每當她心中那個並未被水泥壓碎的舞蹈夢,她不甘心,她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於是,她戴上假肢,忍着劇痛開始練習走路,跳舞,她堅持了下來。她甚至去嘗試了許多她健全時都沒有試過的事。她説:“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麼難以戰勝。”所以,無論遇到什麼,請問問自己為什麼走到了這裏,最開始的初衷是什麼,再告訴自己有夢,就要堅持。

自己的夢想無論在別人眼中多麼微不足道,也要堅信,自己的夢想實現時一定會光芒萬丈。 朗朗現在是國際級別的鋼琴大師,可是他依舊有一段為夢想努力堅持的時光。他出國學習時,僅僅能做第六、第七替補,雖然出演的機會十分渺茫,但他依舊勤奮練琴,要做一個“勤奮的替補”在一次面試中,考官問他:“What do you have?(你有什麼曲子?)”朗朗反問:“What do you want?(你想聽什麼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就是這一次面試,改變了朗朗的命運。第二天,他就成為了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鋼琴第一替補。回想,面試時有多少人敢反問“你想要什麼?”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底氣,每個人都會彈奏那麼多的曲目。所以朗朗説:“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所以,只要做好充分準備,隨時可以應對一切實現夢想時會遇到的困難,夢想就會實現,才會光芒萬丈。因為,有夢,就能出彩!

夢想帶着我們啟程,而路上卻有無數艱險。讓我們用夢想作動力,堅持不懈的向光芒萬丈的夢想彼岸出發!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今天下午,學校的多媒體播放了《開學第一課》,本來的我,以為這是一個極為無聊的節目,可是當我看完過後,給我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我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在節目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舞蹈老師廖智。她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要知道,一雙腿對學舞蹈的人多麼的重要啊!她為了繼續當舞蹈老師,堅持戴假肢學習走路,可是還是失敗了。她靠着牆壁繼續練舞,踮腳、轉圈、滑步……有一天,連走路都還不會的她,竟然可以走出家門了!看到這裏,我的眼淚“譁”的一下流了出來。

廖智在舞台上,還表演了輪椅舞,她看起來非常漂亮。我抹掉眼角的眼淚,開始深思:這個特別的課堂上,讓我體會到夢想是前進的動力,廖智為了完成自己的舞蹈夢想,努力的學習用假肢跳舞。我們也一樣,心懷夢想並努力完成它是多麼美好的事,當然,夢想還需要堅持,只有做夢想的實踐者才能夢想成真。

為了讓自己的夢想開花,為了讓自己有收穫果實之時,每個人都應該有自信能堅持下去並找出適合自己發展之路,這才會有夢想的開花與結果的收穫的機會!

夢想的翅膀--《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旅途中,用一種無窮的力量,是我前進;

不知從那刻開始我為了它,而努力拼,儘管遍體鱗傷;

失敗了,我不服輸,因為我在為它,為自己拼搏;

成功時,我心底欣慰,因為終點又近了微小的一步;

多少次揮汗,多少次痛楚,我都不放棄,因為它, 它便是心底存留的那顆夢想的種子。——題記

夢想是什麼?夢想是引領我們前進的明燈?夢想是種子不可缺少的水分?夢想是跌倒爬起來的動力?還是……

一個人一生都有一條路,一條正確的路。 一個人一生都有一片天,一片寬廣的天。 一個人一生都有一朵雲,一朵美麗潔白的雲。 而夢想正是每個人身後最堅強的後盾和讓你能夠飛翔的翅膀,所有人都在為夢想而拼搏,努力,夢想的成功不是一瞬間,他會失去很多時光,但那段時光是美好的,在這後也凝聚很多汗水,甚至淚水。 夢想的旅途是坎坷的,有許多障礙,跌倒了再爬起來,而堅持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到底,堅持到最後。

還記得她…… 最美舞者廖智用自己強大的堅強和自身的天賦又一次站在了璀璨的舞台,舞出自己的新人生。雖失去雙腿,但對夢想的堅持才讓她又一次的重生,有一度的輝煌。

她,成功了,她堅持,她沒有放棄,所以她一定會成功。 上帝給與我們健全的身體,為何還不如為夢想堅持的殘疾人更能出彩呢?殘疾人也擁有夢想,而它們用不全的身體拼湊了完整的夢想。而我們把時光荒廢,把健全的身體當作擺設,上帝把本應敞開的門窗關閉。那時,我們剩下的後悔;那時,所有的夢想全都碎了。所以現在我們要相信只要有夢想,只要不服輸,夢想的翅膀永遠屬於自己。

我的作家夢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後更加強烈,我們用優美的語言編織出一片新天地,為夢想而飛,不管以後經歷多少磨難,我們會把強烈的夢想化作無窮的動力,闖出自己的輝煌道路。

夢想是什麼?它是一對翅膀,讓夢想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9月1日,是好學生的好日子,同時也是壞同學所厭倦的日子,但不管他是什麼日子,今天,我們開學啦!而老師給我們佈置的第一個作業是收看中央台一的《開學第一課》。

回到家,做完筆頭作業大概7點半了吧,再吃完晚飯,一看,呀!8點零5了,《開學第一課》已經開始了!我以閃電般的速度打開電視機,拿起遙控器,趕快調到中央一台。呼,還好沒錯過。到了9點多,《開學第一課》已經放完了。其中,他們給我上了三節課。第一課:有夢就有動力;第二課:有夢就要堅持;第三節課:有夢,生活就會出彩。

令我最感動的是第三節課的朗朗老師。他的`夢想來自於動畫片中的《貓和老鼠》,然而就是這部動畫片燃起了他的鋼琴夢。 自從那次後,郎朗老師決心做一位鋼琴家。在這28年裏,他有過微乎其微的機會,當第8替補,也就是説,第一個鋼琴家要拉肚子,第2個要手受傷,第3個要發燒,第4個要......這樣一個一個輪下去,才有可能輪到他。可是郎朗老師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反而比以前更加努力,把鋼琴練得出神入化。終於,芝加哥交響樂隊邀請郎朗老師做第一替補,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舞台上很帥的彈鋼琴,音樂會結束後,全長為他們鼓掌7到8分鐘,郎朗老師也高興的笑了,因為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看過郎朗老師的經歷後,我想想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一位發明家,但是我努力了沒有?我付出了沒有?答案是:沒有。就是因為沒有,我的夢想一下子化為烏有。但自從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決定要為我的夢想付出汗水和心血,我要讓這個夢想成為現實,因為,我的成功,將會為祖國添上更精彩的一筆。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選段

愛是分享

第一小節班會“愛是分享”請來了愛講故事的知名學者于丹。于丹這次講的是一個和大草原有關的故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深處,有很多少數民族部落,這裏的孩子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卻都擁有天籟般的嗓音。30多個稚氣未脱的鄂倫春族、鄂温克族、達斡爾族和布里亞特、巴爾虎蒙古族孩子為了上學,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這羣純真的孩子們走出了遼闊的草原,走上了國際舞台。

愛是力量

“最高的武術境界就是愛,你愛別人,一定沒有敵人。愛,沒有敵人。”剛剛參與過莫拉克風災救援的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排除重重困難來到現場,和大家分享了他對於生命的感悟。作為志願者的代表,李連杰還帶來了兩位志願者朋友

愛是承擔

來自瀋陽13歲的孩子馬鵬飛,4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着去跑着回。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牀,做好早飯,餵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白開水後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牀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牀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放飛你的夢,不怕山高。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夥伴一起愛的擁抱。”一首優美的樂曲使我如痴如醉,就這麼把我引入了《開學第一課》的王國……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有夢,才會飛得更高。

最讓我感動的是汶川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廖智從小喜歡隨着音樂翩翩起舞,雖然沒有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舞蹈老師的工作也讓她感到無比快樂。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滿週歲的孩子以及她輕靈舞動的雙腿,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獨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廁所,不得不爬着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衞生間,卻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後,廖智發現穿戴假肢也並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廖智,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後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麼難以戰勝。”接下來的時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

每個人都有夢想,只要努力去克服,就一定會成功的。

這是我看《開學第一課》的最深感受。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

在九月九日下午,我們在自己的教室裏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通過看這一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最感動的是《盲童劉浩這篇故事》。盲童劉浩在國際鋼琴大賽中獲得了三等獎。劉浩這位盲童都能彈鋼琴彈這麼好,更何況我們這樣一個健康的兒童呢?雖然他失去了光明,但是他的心卻就永遠是敞開的,他用心來感受幸福,觸摸幸福。

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我還覺得“最美女孩-孟佩傑”這一章故事非常感人。她在五歲時,父母就去世了。由養母把她撫養成人。在八歲時,養母生病了,每天只能躺在牀上。每天早晨,她必須早點起牀把坑燒熱,做好飯菜,幫助養母擦擦臉,做30個伸腿和20個仰卧起做。做完了這些,為了按時到校,她只能跑去上學。

幸福有階梯的切面,他可以擴大也可以擴小,就看你是否去珍惜。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説:“我們要珍惜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的伴隨我們。那我們豈不是擁有了更多的幸福?

“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明白幸福是什麼,怎樣才能成為幸福的人。學習、生活、成長是明天幸福的奠基,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享受快樂的生活,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rqme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