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精品】開學第一課作文彙編七篇

【精品】開學第一課作文彙編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學第一課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開學第一課作文彙編七篇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1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想起幾天前觀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不覺,就想起了在節目中得到的點點滴滴的感觸。

今年的課堂主題就是“美就在你身邊”,其實生活中是處處充滿美的,羅丹就曾經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既然大家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那就讓大家在這人生課堂尋找這一雙神奇的眼睛吧。

大家不能不問一個問題:美,到底是什麼?有人説,美就是物體外表的漂亮;有人説,美是事間萬物的和諧;也有的人説,美是一種精神,而在這堂課,于丹教授告訴大家,美分大美和小美兩種。而這兩種美有什麼區別麼?

小美有什麼?小美就是人美、景美,總而言這這些都是外表美。

那什麼是大美呢?大美就不侷限於外表了,它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美也是道德美,信念美。比如大家今年出現的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吳菊萍這些精神美、道德美的化身,而這些種種的“最美”,就是大家所傳誦的大美。

而這些美的精神是需要傳遞的,就是因為開頭有了一個“最美媽媽”所以,在這種美的感染下,就有了“最美女孩”、“最美考生”。而同可以傳遞的美的正能量相比,也有一種與相反的醜惡負能量,社會其實就像一個賽跑場,而裏面的運動員只有兩個:美與醜。

和諧的美,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人們不僅要娶發現與傳遞美好事物,而且要去儘可能的創造美,如果沒有人來創造美,那就更不用説傳遞美和發現美了。所以只要人人創造美,使這個社會的正能量越來越多,那麼“烏托邦”和“桃花源”便可以很快的實現了。

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精神,美的意識,人人都來創造美、發現美、傳遞美,打造和諧美,那麼,生活就會處處充滿美!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2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我飽受教育。這令我難忘的就是解海龍叔叔。他用他的相機去造福了貧窮的學生。

他説,他第一次見到相機覺得很好奇,後面他有了自己的相機。以前他不知道拍照到底是為了什麼,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照相的目的,因為他看到了貧窮學生從那以後,他就有了自己的目標他的目標就是用相機去造福那些貧窮的學生。

後來他放幾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大鼻涕"他留着鼻涕認真地讀書。第二張是我們小學生很熟悉的"大眼睛",那個女孩兒眼睛睜的大大的眼睛裏渴望着知識。第三張是大光頭"頭光光的`他得到了贊助的錢還把大部分的錢都分給了自己同桌。他的相機裏有千千萬萬像這樣的照片。後來,國家頒發了九年義務教育,他非常的開心,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他的相機也完成了他的使命。

解海龍叔叔非常偉大,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走了1000多個學校走了好幾十公里。有一次他拍完照片拍照片的同學們跑出來,對他説"叔叔叔叔你的東西落下了"他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落下什麼東西啊,於是一個小孩跑下來,把東西遞給他,一看原來是一個沒有用的相機膠捲盒他非常的感動。

這讓我知道了,有付出,有回報,對社會有貢獻自己也快樂,幸福。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3

新學期開始了,每年開學都會看《開學第一課》今天是開學第二天的上午,我又懷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開學第一課的》的開始。

隨着一陣歡快的音樂,《開學第一課》開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是圍繞着“父母”進行的,包括“父母對我們的愛,教我們的禮,和我們應該對父母的孝”。看完以後,我感觸很深……

我們每個人都有愛我們的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可替代的。我的感觸是比較深的。在我出生的第十六天,我的爸爸便出車禍,永遠離開了我,我的媽媽不和我住在一起,我從小就是奶奶帶大的,我對媽媽比較陌生,對爸爸更是毫無概念。但在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中,我還是感受到了濃濃的愛。

在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

秦勇,以前是黑豹搖滾樂隊的主唱,在舞台上金光閃閃,而如今卻從搖滾歌手變成了全職老爸,到底是什麼讓秦勇有這樣的改變呢?是“大珍珠”,他的兒子“大珍珠”,他那患有影響大腦發育症狀的兒子“大珍珠”。在“大珍珠”四歲那年,被查出患有那種症狀,如果過了十二歲,就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期。於是,秦勇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回家全心全意的照顧兒子,陪伴兒子。他教兒子學騎自行車,學游泳,繫鞋帶,唱歌,説“謝謝”,“We”(我們)……“大珍珠”學任何事都得比別人多花上百倍千倍的時間。秦勇所做的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大珍珠”説:“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兒子,好嗎?”

他們父子間的這種依賴,關愛,朋友般的親情,真讓人羨慕。我們也要像父母愛我們一樣,去愛父母。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4

就在這個星期爸爸説要去舅舅那玩,可是媽媽要很晚才會回家,我只能自己炒菜了,我去要顧洋洋來幫我煮飯和切菜,其他的事就由我來完成了。我們吃飽飯後就等媽媽回來了。等到很晚了,媽媽終於回來了,我把飯從鍋裏端出來讓媽媽品嚐,媽媽説你做的太好了,就是有點淡,我下次還會努力的,媽媽對我説:“下次我有空就教你煮龍蝦。”我説:“太好了”。

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媽媽坐在牀上和我談心,我心裏想長大以後我一定要媽媽好好休息,不再辛苦了。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5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按照老師的要求,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完後,我受到了很多啟發。

“開學第一課”分為四節,第一節主要是講“孝”。孝字的上一部分是一個不完全的“老”字,而下面是一個“子”字,這便意味着每一個子女等到父母老的時候都要去幫助他們,支持他們。父母在子女小時候也該以身作則,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好,這是讓孩子學會“孝”最重要的一點。“孝”不是做什麼大事,只要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問父母聲好,給他們泡一杯茶都叫“孝”。“開學第一課”講了一個事例,一個兒子因為他爹一輩子沒有到外面的世界玩過,他便自己改裝了一輛摩托車,在六年的時間裏,他帶着自己的父親去了很多的省,這難道不叫“孝”嗎?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對父母、對長輩、對家人有一份孝順之心吧!

第二節的主要內容是“愛”。愛是人世間最美的字眼,愛可以讓人走出失落,可以讓受傷的心靈得到安慰。愛不僅是愛父母,也要愛自己、愛生活、愛大家。只要你去愛別人,別人回報你的可能是雙倍的愛,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愛可以打動所有人。在“開學第一課”上又有一個事例:一位父親本是一位搖滾歌星,但由於他兒子有先天性的腦殘,他放棄了舞台、燈光、掌聲和鮮花,選擇當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終於,他兒子和他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儘管這中間經歷了很多的艱苦,但愛讓他堅持了下來。我們只要學會愛,便能夠得到很大的收穫。

第三節講的是“禮”。禮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升國旗是要敬禮,見到長輩要問好,對人要謙讓有禮貌等等,“禮”無處不在。我們每小學生都要學會禮。這也不僅僅是對家人要有禮貌,對同學、對老師,以後參加工作了後對同事、對領導都要以禮相待,這樣才可以取得成功。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禮貌,“開學第一課”節目還特地邀請了航空公司的國際乘務員給我們做示範。那種動作,彷彿就是一個人在做動作,不論是手腳的位置,走路的步伐,甚至鞠躬的度數都完全一樣,讓我看得目瞪口呆。同學們,讓我們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當一個有禮貌的小學生吧。

最後一節講的是“強”。很多同學以為強就是以強凌弱,仗勢欺人,其實不然,強是指心中沒有自卑感,是指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是指有着自強不息的精神。在節目裏,來了一大羣福利院的孤兒為我們表演武術,他們不因為自己是孤兒而感到自卑,反而為自己生活在這個集體裏而驕傲。他們打拳時動作十分一致,使我真正體會到了“強”的所在。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吧!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在心中有了目標。我相信,只要做到這四點,我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小學生。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6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這次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我最喜歡的作家鄭淵潔為我們帶來了“孝”這個主題。他告訴我們,孝順是從父母那裏學到的,爸爸媽媽對上一輩孝順,小朋友就會對爸爸媽媽孝順。有一次他帶兒子去買了一個平面電視,送給了孩子的爺爺奶奶。3歲的兒子不懂,説:“我也想看新電視呀!”鄭淵潔就教育他説:“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咱們肯定比他們活得長,以後咱們會有機會看原子彈電視!”後來有一次父子一起吃飯,有兩隻大對蝦一人一隻,由於蝦很貴,鄭淵潔把自己那隻也讓給了兒子。沒想到兒子往他面前一推,説:“爸爸你吃吧,我將來能吃原子彈蝦!”

我就想到,這個暑假姥爺生了很重的病,媽媽每天都去醫院,有時還會住在醫院,所以沒時間照顧我。她説:“我小時候每次生病,姥爺姥姥都會沒日沒夜的照顧我,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也很容易生病,我應該去照顧他們。”現在我知道了,媽媽就是在盡孝心。所以我也要孝順爸爸媽媽,我決定,就從幫媽媽做家務開始。

開學第一課作文 篇7

今天我們了《開學第一課》,鍾南山爺爺給我們講了他小時候的經過。

1937年日軍轟炸南京,那時候鍾南山爺爺才一歲。鍾南山爺爺的爸爸媽媽都是醫生,鍾南山爺爺從小就立志長大後要當一名醫生。

方艙醫院裏有一位高三的姐姐,她的教室不在學校還是方艙醫院,她有一位特別的老師是醫生劉進,她非常感謝那位特別的老師。

我長大也要做一名醫生因為醫生非常偉大非常辛苦,不過每次的辛苦付出都會得到回報,所以我長大也要當一名醫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ndjd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