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通用18篇)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通用18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通用1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通用18篇)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

你有夢想,我有夢想,他有夢想,大家都有夢想!而且我認為成功是源於夢想的。看完《開學第一課》之我的中國我的夢之後我明白了什麼是夢想。

這屆《開學第一課》説的是他們想用自己的夢想幫助別人,幫助中國。我們的馬雲叔叔也是那樣,一開始有許多夢想,但最終未能實現。從小到大,馬雲叔叔沒有上過一流的學校,但馬雲叔叔沒有因此喪氣,而且馬雲叔叔意識到互聯網必將改變世界!所以他的夢想是把互聯網辦好。要改變祖國,把自己的夢想和祖國的夢想聯繫在一起。因此他下定決心要把夢想實現。他在妻子的鼓勵和支持幫助下,決定開辦互聯網。之後他的業務量激增。使他賺了不少錢。在他的堅持下,他成功了。阿里巴巴網就在1999年9月面世了。

知道馬雲叔叔的經歷後,我認為丁尼生説得對“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因此,我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我想當:老師,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會努力學習,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我要像馬雲叔叔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努力!我一定會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的。

成功是屬於為自己的夢想去堅持、不懈努力的人。我知道只要我為自己的夢想去奮鬥努力,我一定會成功的!為了我的夢想變成現實,我一定會努力的。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2

一直以來很喜歡《開學第一課》,它的故事很真誠,它的話語激勵人,它的顏色如彩虹。而這次,我懷着敬意、懷着感恩來守候。

許多老戰士們,以及他們家屬,都講述了他們抗戰時的故事。有的慷慨激昂,因為他們取得了勝利,有了前所未有的收穫;有的悲傷坎坷,因為他們犧牲在了戰場,留下的是血淋淋的身軀……

我們聆聽了聶耳創作國歌的真實故事,用我們的血肉築起了我們新的長城,這不是編出來的,是真實的故事。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王二小奮不顧身,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挽救了八路軍和百姓們的故事。現在更喜歡喊他“二哥”,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二哥!左權將軍外表冷漠,內心確實無比温柔,他愛着他的女兒和妻子,那十一封信,正是他的思念。

還有許多許多的老兵們,他們十幾歲就參加抗日。七十年過去了,他們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那種不服輸、奮勇殺敵的精神永遠不變!

真誠、善良、勇敢、自強、努力、向上、堅持……這些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我們二十一世紀的少年不用上戰場,但在學習、生活中也一定要懷揣着這些精神品質,現在是祖國的花朵,未來是祖國的棟樑!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3

今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一共分了三個課題"孝""愛""禮"。

先是幾個演員為我們唱了一首歌,撒貝寧告訴我們是父母教會我們扣第一顆釦子,他們教會我們禮儀,禮貌自強不息,然後,張泉靈老師教會我們要有孝心,後來又請出了童話大師鄭淵潔,他説:"父母教會我們"孝言傳勝於身教。父母辛苦養育我們,而他們卻逐漸老去,我們應該多花一些時間來陪伴他們。"孝"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何靈老師説:"愛就是陪伴,愛就是呵護成長。愛就要及時表達,不要等待。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強,不要退縮,父母教會了我們要有禮貌,開學第一課讓我知道了很多道理。

愛就是陪伴,愛就是呵護愛就要及時表達,不要等待,所以我決定,以後一定要孝順我的父母,因為我要記得是父母教會我們扣第一顆釦子,父母在我小時候愛我,等他們老了以後,我也要愛他們。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4

今年,我將正式升入九年級。而今天,《開學第一課》再次拉開了新學期的開幕布。圍繞着“中華驕傲”的主題給我上了別具一格的第一課。

音樂過後,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第一堂語文課,王寧老師從“正直”二字的演化過程中帶我們領略了中華第一驕傲——漢字的風采。而“漢字叔叔”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使我切實地領略到它所傳承的智慧之美。漢字藴含着中華民族的風骨,而它源遠流長的生命力也將由我們傳承下去。

面對少林武術的熱血沸騰後,我深深地驚歎於棋盤之上的千變萬化而又為柯潔與人工智能的比賽感到遺憾惋惜。之後機器人特奧與子航的對決令我歎為觀止,但與郎朗精巧絕倫的合奏卻使我豁然開朗。原來之前的我只顧思考人類與科技的差距和衝突,卻忽略了它們完美合作的光明前途。

中國詩詞早已在中國人的心裏根深蒂固。連小學生都信手拈來的古詩文,許爺爺卻參得很透。他就像一座偉大的橋樑,跨越了不同文化的衝突,架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將一個國家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從他堅定的決心中,我感受到了中國老一輩無私的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經典的京劇過後,來自巴基斯坦的米斯巴通過表達自己與眾學生對楊老師的敬愛與懷念向我們展示了中巴之間深厚的友誼。而當孔子學院不同膚色的老師們捧着鮮花緩緩走來時,我似乎看見了一扇扇面對世界的窗口慢慢打開着。他們使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底藴,將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播得更遠,更有意義。

相信不僅人類與科技將會融會貫通,中國與世界也將更加密不可分。而我們就要為了這個目標不懈努力,創造更加精彩的明天。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5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在教室裏看了《開學第一課》,在第一課上告訴了我們一些道理,有夢就有動力!2013年的央視開學第一課非常勵志,關於夢想,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語要説,為了實現夢想,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們的夢想。

在一些還掙扎在温飽線的小朋友眼裏,夢想是可口的飯菜,是他們媽媽的温暖雙臂。在殘疾人的眼裏,夢想就是能夠看清這個時間,和正常人一樣自由快樂地生活。運動員眼裏,夢想是支撐着自己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你就會有所收穫。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是一縷陽光,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夢想是有驚人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夢想不僅僅是201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夢想更加是我們一輩子的主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大家都要全力以赴。開學第一課裏的“太空教師”王亞平向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飛天夢”,她也是一位平凡普通的人,但是她堅持了自己的夢想,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向王亞平姐姐學習。2013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勵志人物還有不少,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卻依然堅強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師和鋼琴師郎朗……

看到別人的成功實例,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我們在追夢的時候,會遭遇失敗,不必灰心,不必絕望,用行動來治療,從失敗中汲取,才能使我們變得更強。要相信自己,請堅持下去,迎接你的,便會是成功。夢想,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6

有朋友曾經問我:“愛國應從何做起?”看了中央二台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分別講述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關於愛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讓大家頗受感動。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了,自從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年政府給她一面五星紅旗後,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國旗降國旗,以表達她對祖國的熱愛。

看過這個故事,我想不只是我,全國的孩子們都會被她的行為深深感動。的確,從我們古代的萬里長城,到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神七”升空,哪個不是祖國和人民的榮耀!紅領巾,這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的榮耀,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可是現在,我們的學校內,不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大有人在。大掃除中,紅領巾甚至成為了同學手中的抹布!難道全體少先隊員的榮耀,就是這麼被尊重的?對榮耀的不尊重,又豈能是愛國的行為?

戰爭年代,為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是愛國;錢學森爺爺為了新中國的核事業從美國回到中國是愛國;袁隆平爺爺默默培育雜交水稻,造福億萬人們是愛國;藏族老大媽天天升國旗是愛國;我們少先隊員天天佩戴紅領巾是愛國;學校升國旗時我們面對五星紅旗敬禮也是愛國;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為社會和諧出一份力也是愛國……

愛國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號,愛國是點點滴滴的行動,將對祖國的愛融匯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記住一句話:愛,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中國讓我們更可愛。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7

今天,我與父母一同觀看了CCTV—1的《開學第一課》。本期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開場時,場上響起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開學第一課》,而機器人也參加了表演,進一步強調了今年的主題。

首先,節目請來了被譽為中國名片的成龍叔叔,他講述了自己實現夢想的經歷。他説:能實現小夢想,這固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有機會實現大夢想,不妨去試一試在成龍叔叔的人形板上,他的傷痛化作一顆顆勛章。最後給我們每人佈置了一項作業,去設計冬奧的吉祥物。

接下來,為我們演講的,是一位叫解海龍的攝影師,他的作品,大多是圍繞一個主題:我要上學!他拍下的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還有很多有趣的節目,如歌曲《墨梅》、閃電珠心算、非牛頓流體實驗等。其中作文,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無殼孵小雞的實驗。

開始,大家請出了芮老師和大家喜歡的王源哥哥。他們為我們揭祕了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小茶缸的成長記,並回顧了在《加油,向未來》中時撒老師的温馨互動。而今天,王源要在現場學習一下如何做這個實驗。前面的步驟還算成功,但到給雞蛋搬家時,一次、二次、三次,全失敗了。要知道,他打的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他重拾信心,終於,他成功地打了一個蛋,這可真不容易啊!但是想一想,有多少科學家一次就成功的呢?幾乎沒有。所以,在這個環節當中,我認識到了:科學,就是永不言棄,一次一次地去發掘,去探索,直到成功。

節目最後,以《少年中國説》這首歌結束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

同學們,我們要以夢為馬,以新為創,少年遠行,不畏將來,讓我們一起創造向未來吧!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8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裏邊有許多內容讓我感動,有講紅軍的,有腳爬珠穆朗瑪峯的,還有講科學技術的非常多,接下來讓我給你們講講吧。

第一個我記着是講的,主持人選的是紅巖中的片段,我聽了之後非常感動,寫的是被關押在白公館裏邊的人,突然聽見了新中國成立的聲音,心中非常高興,立馬製作了衣服一面紅旗,因為當時不知道外面紅旗的樣子。他們就想象。旁邊都是人民,中間是黨,所以他們把四個角都封在了。四個角的邊邊把五星紅旗大的放在了中間,那樣的樣子我非常感動。

第二個講的是爬珠穆朗瑪峯的,他在爬珠穆朗瑪峯的時候爬了四次,第一次時他因為雪崩的緣故而失去了雙腳,而他又緊接着爬了第二次,卻又因為雪崩的事情又一次嚇退了,可它繼續爬。第三次他又因為血的原因而又失敗了,第四次在他70多歲時他終於爬上了珠穆朗瑪峯,而且他還在第二階梯上搭上了梯子。,方便以後的人來扒,非常感動。

第三個記憶深刻的是三個中國男孩在跳繩比賽中得了第一名,之後他們還打破了記錄,挑了140多個30秒內竟然能跳140多個,那麼平均每分鐘就可以跳9。5個,真是太厲害了。

第四個講的是中國的技術,他們先用兩個小車拼組,拼組好之後上路之後有三輛車,每個隊他們把第一輛車竟然可以鏟石子,把石子鏟去後卻因為獅子沒有鏟乾淨而被卡着了,而第二隊進行非常順利,首先先把木板板起來搭上一座小橋。之後他們兩隊都救出了人,中國的科技真棒。

我覺得《開學第一課》真是太有趣了,以後我每年都要看。我為我們的中國而驕傲,我為我們的中國而自豪。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9

昨天晚上,老師讓在家裏觀看《開學第一課》,我看後讓我深深地感動的流了淚。

在我觀看的工程中,最使我佩服的一個人是一位夏爺爺,他今年都70歲了,在他去年的時候,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峯,就是喜馬拉雅山。他給我們講解並觀看了,他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艱難。他的雙腿就是在有一年登山的過程中被失去了!但是他為了實現他四十多年的夢想,在去年終於登上喜馬拉雅山的山頂。他不但不怕嚴寒和困難,而且在沒有雙腳的同時,也能登上山頂。夏爺爺使我深深的感動的流了眼淚。我以後也要像夏爺爺一樣學習,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堅持到最後就能獲得勝利。

觀看中,還有一個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一家四口人,他有兩個女兒。女孩的爸爸是一位海軍,他每天就在船上工作上班,他還説那隻船就是他的家,他還説,他和他的女兒只見過12次面,他的女兒現在一個6歲,一個4歲,所以給他的兩個女兒起了名字叫團團,圓圓的名字,他們一家人聚少離多,她的爸爸這樣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祖國。看到這裏,我突然也想起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和這個女孩的爸爸一樣也是一名軍人,是一名陸軍,每天都很忙碌的工作。我們一家和她們一家很像,我爸爸也是很少回家,一年只見一兩次面而已。我平時想爸爸的時候也是在手機上和爸爸視頻一下。所以我也是深有體會的,當看到這裏時,我又感動的哭了。我們的爸爸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也是值得的。同時我也感覺到了幸福和快樂!

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後,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我更愛我們的祖國了,以後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將來要為我們的祖國進一份力。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0

昨天我看開學第一課,我自己的感想有很多。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如果開學第一課之後的感想是什麼?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因為上台的老爺爺。看過的一定都知道那是登上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的一個老爺爺。但是很遺憾的是,在他前幾次登珠穆朗瑪峯的時候,因為兩腳凍傷,所以截肢了。而這位老爺子,夢想是8848,8848是珠穆朗瑪峯的高度,這不僅是他的一個心願,而是他這輩子的目標。在她60多歲的時候登上了珠穆朗瑪峯,現在他70了,所以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爺爺。

而且,當珠穆朗瑪峯從東邊登的時候,那裏有一個懸崖,在第一個中國隊登珠穆朗瑪峯的時候,注意到了那個懸崖,當時是用人梯,我説的那個爺爺,他就是中國第二個登上珠穆朗瑪峯的人,第一個登上珠穆朗瑪峯的中國人就給那個爺爺説:“你一定要帶一把很長的梯子,因為要從東邊上的話,那裏有一個懸崖,你一定要把這個梯子搭載在上面,這不光是為了你自己,還是為了更多想當上這麼朗瑪峯人的夢想。”

他們到了之後,有很多中國老外登珠穆朗瑪峯時,借用了這個梯子都登上。所以這個梯子就被世界稱為中國梯。

讓我第二個印象深刻的人是一個海軍。他為了保衞國家,放棄了跟家人團聚的時間。在他兩個小女孩的口中,我得知,他爸爸可能幾個月才回來一次,或者一年才回來一次,看他們,所以他們咋最缺少的就是團圓。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這次的開學第一課將給我們很多知識。比如説一次做不好,還有第二次,還有第三次機會,不應該中途放棄,一定要有堅持的信念。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1

今天放學後,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它主要講的是“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裏?”

我在節目中認識了愛彈鋼琴的十歲盲童劉浩、重慶篤坪鄉小學跳《dangerous》的師生、最美女孩孟佩傑、最美媽媽吳菊萍……他們的`故事讓我感慨萬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説孟佩傑吧,五歲時,父母都去世了,她的養母劉芳英收養了她,八歲時,養父離家而去,養母生病癱瘓在牀,從此,家裏的全部重擔都落在了八歲的小佩傑肩上,她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起牀,做好早飯後先喂媽媽吃,再匆匆去上學,她經常自己沒時間吃早飯,就拿一個冷饃,在上學的路上邊走邊吃。晚上放學一回到家就幫助媽媽做仰卧起坐,壓腿,捏腳,做家務等等。一般要忙到晚上九點多才開始做作業。

孟佩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顧着媽媽,一直持續了十二年。孟佩傑上大學以後硬是放心不下媽媽,於是,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子,每天放學後依然細心地照顧着媽媽。生活如此不容易,可孟佩傑卻感到非常幸福。她説,只要媽媽幸福,她就幸福。

孟佩傑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有付出,只要有奉獻,只要有愛心,就有幸福!一個人在奉獻、在付出時,可以讓別人得到幸福,同時,這時的你也是快樂的。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什麼是幸福。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大家作貢獻,要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鄧亞萍姐姐曾説:“只要我們堅持,堅守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夢想,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最終你一定能夠行,而且相信自己,你也一定能成功!”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2

新的學期到來,開學第一課教育專題片也隨着學生們的開學到來,看了《開學第一課》,裏面的故事特別感人,抗戰時期,國歌是民族的號角,國歌是祖國的象徵,如今的和平年代,國歌又賦予更深刻的意義。今年是中國建黨100週年,黨他們熱愛祖國的山河,在危難之時英勇奮戰,無私奉獻為國捐軀,雖然他們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們為我們留下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些在抗戰中的閃光點是英雄們留給我們精神財富。

愛國就是在戰爭年代裏,為祖國和同胞奉獻自己的一切,而抗戰英雄用無私奉獻換來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要把祖國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它,建設它,這就是愛國。我們身處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什麼是愛國?愛國就要從小事做起,作為學生的我們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好好學習,用穩固的知識基礎為祖國貢獻,這就是愛國。愛國不是靠嘴説説就可以,而是要用行動證明,理性愛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作為新一代青少年,如何正確認識熱愛祖國的真正含義非常重要,表達愛國熱情,天經地義,但愛國絕不是越過法律,理性愛國是我們中國人崇高修養的體現。

愛國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身為國家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去為國家作自己應有的貢獻,歷史的風雨儘管浩瀚洶湧,也不能沖淡我們對英雄們的敬仰,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們的付出和犧牲換來的,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搖籃,我們要從小樹立起愛國精神,愛護紅領巾,掌握豐富知識,為了改造國家和社會而發奮學習,讓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擔當起我們的責任與重擔。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3

天依然那麼藍,也依然沒有我的影子。蝴蝶折了翅膀,失去了飛翔的勇氣,那我的翅膀呢?是夢想嗎?

看了《開學第一課》,李中華,一舉挽波瀾;劉偉,雙足譜神話;楊孟衡,無臂“遊”天下。一個又一個堅強的化身,鋪成了中華的光輝。我突然明白了,夢想不在於遠大,只要有意義。

小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她要烤鴨,我也要烤鴨,分她一半;她要衣服,我買兩件,給她留一件;她要火爐,我會對着暖氣使勁地吹,把温暖傳給她。隨着時光的消磨,夢想像沉澱的美酒越藏越香,也越來越迷茫。

我在迷霧裏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我的影子。

直到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那生離死別,喜極而泣,大喜大悲的場面,心猛地顫了一下。原來生和死之間只是隔着一片紙。而這張紙就是醫生醫術的高低。

過了一段時間,嬸嬸病了,很嚴重。我坐在病牀上,看着那閃爍的指示燈和儀器,心也開始跟着忽明忽暗。一霎那間,我彷彿讀懂了好多。大概這就是《唐山大地震》傷者家屬的感覺吧!人面對生命的死亡,原來是那麼無奈。嗯,我要當醫生,救死扶傷的醫生。這樣我就不用面對死亡,袖手旁觀,而遺憾了。

有了夢想,就要去追。這是劉偉哥哥交給我的。雖然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我曾經跌倒過。可現在,我已經掌握了小小的醫學知識了!眼前湧出那些欣慰,欣喜的笑臉。呵呵。

你不會有夢想,除非你沒有夢想。

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夢想一個機會,插上翅膀,努力飛!

哪怕痛,也要笑着痛。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4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於9月1日21時播出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任嘉倫、柯潔、郎朗、吉克雋逸集體上線,還有我們超級喜歡的吳磊小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班歌”!最難忘的是第五節:絲綢之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的歲月中,煥發出了持久的光芒。

這節課的重要嘉賓之一是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她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會説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因此她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看了節目,我感到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很自豪。今年的舞台被佈置成一個打開的“書卷”的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簡直就是教室的模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爺爺。他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有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很多我們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過許淵衝爺爺的翻譯才能為我們所熟知。他説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譯一頁紙,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有時也會半夜坐起,打着手電筒寫下想到的內容,生怕第二天忘記。

許淵衝爺爺説:“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我們做為年輕的學生,應該向許淵衝爺爺學習,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前進。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5

今天,我看了一個十分好看的節目——《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有夢就有動力”這句話的含意,我還深深地領悟了:夢想就像一架紙飛機,只要有了動了,才會飛得更高、更遠。

《開學第一課》主要是通過一些圓夢人的親身經歷,如何做才能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節目中我看到了一個十三歲女孩付麗娟的故事,她是一位軍營裏的年級最小的軍人,在八一跳傘隊裏當兵,付麗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自己的跳傘夢。從這我領悟到了“夢想就像宇宙的星辰觸不可及,只要就自己努力就一定能觸碰到!”

接下來的節目裏我們看見了一個追夢三十四年的香港明星——周星馳,他從最底層做起,端過盤子,跑過龍套,把自己掙得所有的都花在了電影票上,了這種熱愛電影,追逐夢想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呀!

節目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得了腦病的人都可以學會彈琴,他就是黑龍江省鶴崗市的閆銘威,在四歲時,小威被查出智力低下並患有自閉症,於是他的媽媽一點一滴的教他鋼琴(因為大夫説彈鋼琴對小威的病有好處)。因為這個夢想,小威最終學會了鋼琴。

小威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一個智力低下的人都能通過堅持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想像我這樣正常的人就更應該不斷地去堅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就是當一名作家,因為自己的名字寫在書皮上就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但夢想的實現並非一朝一夕,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和淚水,不拋棄,不放棄。

我覺得夢想就像一盞燈,在你迷失方向時,拉你一把,送你一程;夢想就像枕邊的一本書,為你開啟美好的黎明。請記住這句話“只有放飛夢想,才能擁抱未來”!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6

今天是9月1日,與以往的開學第一天不同,今天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ccTV的直播節目《開學第一課》,感知、感受、感動……這是對我們追求夢想上的生動一課。

李連杰老師的一句話記憶深刻,他説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隻手,一隻手託舉的是我的夢想、個人的夢想,我希望另一隻手託舉起來的是民族的夢想、國家的夢想,如果兩隻手能夠共同託舉夢想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就能夠匯聚成我們中國的夢想。

後來有兩個沒有手臂的男孩子上場了。第一次以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取了中山大學,第二個用一雙腳嫻熟地演奏着鋼琴,他們一個殘疾的孩子都能如此出色,我們健全的人呢?眼淚不由得充溢着眼眶。第一個男孩一上台,我從他身上看到了“自信”,第二個男孩一出場,我便讀出了“陽光”,他們的經歷無疑讓所有的人震撼,他們取得了常人無法得到的如果,其實我更關注的是他們的人生的態度,“陽光心態”是所有人喜歡的,但卻是不多人能做到的。沒有了雙臂坦然於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已經很了不得,坦然於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彈鋼琴實在了不起!那個男孩説了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我心理健康,所以我是健康的!誠然如此,這是真理!

阿里巴巴的馬雲説:成功如果沒有汗水與淚水相伴,那不叫成功!這句話,終生受益!

回過來,這一堂課之後,我們品味每一個人的收穫,是歌星影星給你留下了影子?還是堅強不屈,永不放棄在你心裏沉澱?一個個一閃而過的文化名人句句精彩的語言,你記下了多少?留下了多少思考!

回過來,想一想,我們還要去掉多少虛浮才能踏踏實實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祝福所有的孩子夢想成真,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腳踏實地!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7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季的主要內容是聯合了當年革命長征故事來講述我們中國當前面對一些政治時事的態度: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雖然在節目中,沒有明確地點出了香港,但我還是不由地想起了香港的事情,當年我們的革命先烈和老前輩們浴血拼搏,目的就是為了把欺負我們中國的敵軍趕出去,捍衞我們自己的國家主權,從那時候我們就明確地表示了我們的態度,就是: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是這片神州大地的主人。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這是常識,更是底線,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再次重演。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的堅決反對。我們有堅定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分裂陰謀。我們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中國的任何一塊土地從中國的領土中分裂出去。

我們中國一直都是秉持着以和為貴的處事方針,因為那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的風度,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中國好欺負,我們中國是一頭覺醒的雄獅,任何不懷好意的國家都別妄想欺負中國。面對挑戰,我們祖國從不畏懼,擁護祖國統一,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以上就是我在看完這季的《開學第一課》後,聯想到了當下的感想,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明白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重大意義。我愛你,我的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和榮幸,這份榮幸和驕傲是我的祖國所賦予給我的,在他國,我無需謙卑,無論是在哪個國家,我都敢大聲地告訴全世界:我是中國人,我與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離。

初中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8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晚上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還要寫觀後感。

晚上,我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這個節目。整個節目有感動,也有歡笑,在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同時,也讓我思考了很多東西。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節目通過嘉賓的演講、他們講的關於父母孩子的故事、各種文藝表演等讓我們看到了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所展示給我們的“家風”的力量。這讓我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而言有多麼重要。我想這個節目也讓家長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引導父母要當好孩子的榜樣。我想,有了父母的好榜樣,小朋友們都會成長成為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的好孩子,好學生。這就是家風的力量,潛移默化中就讓我們學會了這麼多做人的道理。

爸爸媽媽也教會了我很多道理,回想起我家的家風,我想應該是孝順吧!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孝順,也經常教育我要孝順四個老人。對於老人家的生活,爸爸媽媽從來都不吝嗇,都是儘量做到無微不至,只為了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以生活的舒適一些。在我的印象裏,我們一家人的關係和和睦睦的,從來都沒有紅過臉。這也讓我明白了,我們一定要孝順我們的長輩,尊敬我們的長輩。

家風就是父母之風,父母的良好品質是孩子的無價之寶。我要謝謝我的爸爸媽媽,教會了我這麼多,接下來的路,你們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7k774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