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精品】開學第一課日記(精選7篇)

【精品】開學第一課日記(精選7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開學第一課日記(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開學第一課日記(精選7篇)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1

前天晚上,我看了中央二台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潛能需要挖掘;這一節抗震小英雄林浩和“奧運女孩”--林妙可攜手共唱《我和你》,還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叫李中俊,家住在偏遠的山區,有一次媽媽媽給她準備好了食品,讓她去上學,她到山上不小心滑了一腳,一下子滑到40多米的天坑裏,天坑是山與山之間的裂口。

她昏迷了三天三夜,醒來以後覺得有點餓,就去找媽媽給她的食品,搜尋了一會兒,終於找到了食品,吃了食物,使她恢復了一點體力,但是40米的天坑使她非常煩惱,因為每當爬一米,就滑下來,她心裏想:堅持就是勝利。這種信念鼓勵着她,她經歷了無數次困難,最後終於爬到了山上。第三節講的是:團結就是力量,林浩等人和易建聯、姚明拔河,林浩搬來一部分救兵,終於把姚明、易建聯拉倒了。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感受是: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2

過去的一年裏讀了好多書,科幻玄幻政治歷史,有些書是用來娛樂打發時間,有些書是為了開闊眼界,豐富內涵,每讀完一本總會有些許的思考,但卻一直沒有把讀完這本書帶來的收穫記錄下來,今天決定開始對讀過的每本書寫讀書筆記,不能讓這些書的內容只是作為過眼雲煙,記錄下來也算對自己有所沉澱。

黃仁宇的這本《萬曆十五年》是從杭州回北京的飛機上讀完的,讀這本書花了不少時間,這期間也主要因為工作太忙,工作之餘還要抽出時間來補專業知識,所以就沖淡了讀這些文學作品的時間。出差唯一的好處是可以在旅途中讀書,這個過程是很享受的。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寫的是萬年皇帝第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前前後後的歷史,作者黃仁宇博士履歷豐富,學識也很淵博,《萬曆十五年》在我看來沒有博人眼球的華美文字,字裏行間也是樸實無華,作者站在一個後來人的角度上客觀公正地去審視那個年代的歷史,為我們重現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封建王朝的政治和民生。

時處明朝的中國在世界上還是一個輝煌的國度,但其實是在走向沒落的邊緣,當時的政治體制就已經決定了明朝的沒落是不可避免的。

不得不説,從讀過關於明朝的書籍來看,明朝的政治制度相比其它的朝代還是有一定的優越性的,文官集團的鬥爭雖然是王朝落沒的關鍵因素,它也同樣帶有一點民主的意思,低級別的文官敢於上書彈劾比自己官位高得多的官員,甚至彈劾自己的領導,更有甚者有人公開上書指點皇上的是非,很多文官也有着他們自己的諍諍鐵骨,雖然這遠遠稱不上民主,但説它有一點民主的意思我覺得也不過份。

作者在本書中多次明確地闡述,封建王朝最終落沒的原因,在於統治者總是試圖通過道德來約束人民,而沒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於是四書五經三從四德等等這些就在那個年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普通百姓想要入朝為官就只有科舉這一條出路,科舉的內容也無非是四書五經聖人之言,朱熹的批註也被指定成唯一的官方正確版,如果説現在的中國社會沒有言論自由,那封建社會的學者連思想自由都沒有,由於缺乏完善的法律框架,統治者就必須將這些聖人之言作為人民日常生活的準繩,以此來教化人民,而那時的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人民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低下,依靠這些很容易愚化百姓,但僅僅憑道憄上的約束是遠遠不夠的,法治不健全就會導致各項政策難以推動,就更不用説官員鑽各種空子了,這些問題即便在今天的中國,有了一定的法治基礎都還遠遠沒有解決,更不用説在那個落後的年代了。

《萬曆十五年》通過幾個歷史事件和幾個歷史人物刻畫了那個年代的歷史,作者挑選的那個時代的幾個人物也各有他們的特點。

張居正是一個改革派,作為皇帝的老師同時也受到太后的青睞,手上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由他來推行變革可以説是順水推舟,張居正雖然生活上遠不能算是個清官,作風上也受人非議,但通過這些歷史作品可以看出他也確實心懷天下,結交黨羽也是為了能在朝中取得更多的支持,以此來作為政治基礎來推行他的改革,雖然張居正生活不夠清廉,但在他的努力之下民生確實有所改善。需要明白,但凡變革就必然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張居正雖然到死也沒有卸任,但在他死後彈劾他的言論紛至沓來,最終在死後還得到清算,因為有太多人的利益受到了觸動,彈劾地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和張居正有過密切聯繫的人也大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一代名將戚繼光之所以在死後三年仍不能見容於萬曆皇帝,也是因為他之前與張居正交往過於密切。

海瑞印象中應該出現過在歷史課本上,各個地方給他們標題都是“清官”,為官清廉地有些極端,記得在《明朝那些事兒》裏面作者寫到有一次海瑞買了兩斤肉,賣肉的屠夫激動萬分,感歎居然在有生之年還能做成海縣令的生意,海瑞清廉地有些潔癖,在那樣的政治背景之下,如此正直的官是不容易於他人的,正直是必要的,但變通仍不可或缺,海瑞豈圖靠一人之力構建和諧社會這樣的打算很顯然是不會成功的,還是繞回來,沒有統一的制度,單靠一已之力是不可能對社會現狀有顛覆性的改變的。

相比於海瑞,戚繼光則有他的過人之處,他的軍事才能無可挑剔,即使沒有讀過明史的人提到戚繼光也會不自覺地在他名字前面加上個“抗倭英雄”,戚繼光練兵有他自己的手段,用兵也有自己的方法,以至於在和倭寇的戰爭戚家軍幾乎未嘗過敗績。看看明朝其它的一些悲劇人物就可以知道,單打獨鬥是成不了氣侯的,海瑞一生正直如此,最終其實也是壯志未酬,而戚繼光可以説成是識實務者,他懂得適應當前的形勢來做出決斷,又懂得結交朝中大臣,張居正就對他賞識有加,可以説有張居正在朝中的大力支持,戚繼光才能在外更好地發揮他的軍事才能。

書中還寫到了內閣首輔申時行,哲學家李贄,但總起來講沒有哪個歷史人物有能力靠一己之力改變歷史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也只不過是匯聚了眾多歷史人物的力量,由底層的人民大眾推動向前的,《萬曆十五年》是本好書,讓我們更清晰地瞭解那個時代的歷史。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3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一堂關於“夢想”、關於信念和追求的課。節目以“我的夢·中國夢”為主題,以“匯聚夢想相信未來”為口號。

從“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四個篇章來闡述實現夢想的關鍵點,最後所有人的`夢想匯聚成中國夢,從而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堅定信念,倡導孩子們勇於追求夢想,努力實現夢 從第一個節目中的女孩完瑪草的身上,我們就看到了夢想帶給她多少快樂,她追求、她努力,最後她完成了她的舞蹈夢。 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明星名人,他們也帶給了我們很多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執着、他們的結果。更讓我們知道夢想是多麼吸引人,有夢想才有未來。 在每一個班會小結中,文字雖不一樣,告訴我們的卻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堅持夢想。我們,有條件,我們有希望,我們的未來只掌握在自己手裏。當我們看到別人為夢想堅持,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絲絲激動。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也沒有人可以毀滅你的夢想,只有堅持,那就可實現。

那來自玉樹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時最小的志願者,那無臂的楊孟衡和劉偉給了人們更多感動 那來自舟曲遇難女孩父親和校長的講述讓人們更加珍視生命的含義和學習的夢想。當面臨災難與不幸,可是夢想仍在心中,夢想從沒失去過。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4

今天,是開學第一課播放的時間,在開學第一課裏面的第三課,愛就是承擔。裏面有一段讓我終身難忘。那段。是有一個老奶奶的了一種病,叫糖尿病,非常嚴重,那位老奶奶的身邊有一位孫子,他從八歲就在他奶奶身邊,他每天上完學就很快的回家,給奶奶洗衣服,做飯,因為他們家裏很窮,只能撿垃圾拿去賣。而且馬上奶奶的孫子就過14的生日了,他們在開學第一課裏面的主持人給奶奶她孫子訂了個無糖的蛋糕。

當我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是,我知道了父母是多麼的辛苦。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5

又開始了新的學期,開學第一課是少不了的,現在就一起走進開學第一課吧!

周筆暢、譚維維……用嘹亮的歌聲把我領進了第一課——有夢想就有動力,王亞平,成為第二位上天的女宇航員,在上學時就通過了一系列測試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她吃盡了苦,但實現了她的藍天夢,苦澀之後就是甘甜。

第二課——有夢想,就要堅持。廖智——一位普通的舞蹈老師,在汶川地震中倖存,卻從此帶上了假肢,在一次次摔倒後站起來,堅持,使她可以站在舞台上盡情舞蹈,綻放,這是一個怒放的生命,她能走到今天,是因為——堅持。

第三課——有夢想就能出彩。一位無私的母親鄭亞波,她兒子四歲開始就自閉症智力低下,在她的努力下,兒子可以和別人無障礙正常交往,這就是她的驕傲,她的精彩。

告別這個舞台,開始新的學期,讓自己的夢想綻放!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6

人人都有愛。開學第一天,9月1日這個全國中小學生開學的第一天。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天》,便讓我們一起來談談“夢想”。

有人説夢想是分享,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一起分享,一起為夢想努力;有人説夢想是力量,在夢想中我們齊心協力,夢想的力量是無限的;有人説夢想是承擔,深深的體會一點一點,有人説夢想是榮耀,因為有夢想,我們自信,我們驕傲,空中五星紅旗就是我們自豪的夢想!

這句話在《開學第一天》的節目中談到了很多遍。同時,我在心中也聯想,夢想是什麼?略加深思後,豁然開朗……我們的夢想太多太多了。也許,只要伸出你的手;也許,只是臨走時的一句話;也許,是一個自信的微笑;也許……是呀,生活的每一處無不散發出夢想的希望。

中國,我愛你!我愛你,中國!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夢想,我們就會把夢想傳遞!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7

這節目非常精彩,有唱歌的,有口技的,還有表演吹樂器的;有奧運會冠軍,神九航天員,還有山村小學最好的老師……下面,就是我觀《開學第一課》的感受。首先,我覺得這裏的節目很有創意,節目新穎。

主題圍繞着“美就在你身邊”,一共有四課,第一課是“探索美”;第二課是“創造美”;第三課是“傳遞美”;第四課是“和諧美”。在節目中,讓我感到好奇的是大成叔叔的“口技”。他能用家裏的水管吹出優美的音樂;打針的注射器針頭摘掉,留下一個針管,一推一拉還能吹出動聽的音樂;花生頭上鑽一個洞,不斷摸索,也能吹出動聽的音樂;藥瓶上鑽幾個小眼,還吹的是豬八戒背媳婦呢!他還會吹很多東西……他讓我最感動的是這句話:“只要有聲音的東西,慢慢地摸索,都能變成一首動聽悦耳的歌曲。我認為這就是“創造美”。在觀看整個節目的過程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在一個小小的城中,有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司機,在一次小小的旅途中,一塊重石掉下來打在這位司機的腹部上,於是,司機開始慢慢減速,等車安全停下時,他對乘客們説:“請幫我打120”。

短短的46秒,司機死了,當110和120來到現場時,卻發現車上沒有一個乘客受傷。司機雖然死了,但他把美留在了我的心中。一個人,感動一個城,這值得我學習,我認為這就是“傳遞美”。這位司機就是——吳斌。我愛《開學第一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4g24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