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安全知識 >

中學生心理健康常識

中學生心理健康常識

中學階段處於大腦逐漸發育到完整狀態的一個時期,該時期的中學生一些思維以及情緒方式逐漸會被固化到一個程度,對於這樣一個變化過程中如果能認識到不良因素作用,將有益於後面整個人生。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常識,希望大家看完能夠有所收穫。

中學生心理健康常識

一、 中學生應該學習一點心理知識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習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學生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後,能按心理學規律去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鋭、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鬆上考場。

2、心理學知識還可以解答中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比如,學習了有關性格的知識,就可以使自己對自身的性格有所瞭解,從而矯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鍛鍊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習了情感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學會調節情緒、昇華情感的方法;學習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可以瞭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變化規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育期。

3、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係有所幫助。因為在瞭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也學會了瞭解同學的心理,這樣便可以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同學採取相應的態度,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強與同學的友誼。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將來的祖國建設需要心理素質較高的一代青年。為了學生的現在也為了將來,中學生應學習一點心理學。

二、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如果你問一位中學生“你健康嗎”他也許會説:“我當然健康,瞧,我壯得象頭小牛犢,從沒生過病。”可是健康不應只指體格健壯與否,還應包括心理在內的健康。嚴格地説,只有體格健康還算不上是健康,因為健康不只是體格健壯與否,還包括心理健康與否,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並解釋: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也就是説,健康與否從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現在不少中學生存在着一些心理問題。如膽小、憂鬱、孤僻、依賴、神經質、人際關係不良等。那麼,怎樣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生理健康的指標較明確,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較為困難,因為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麼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和心理,並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

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 正確的人生態度。

正確的人生態度來源於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② 滿意的心境

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於正確的認識,由於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讚揚、歌頌衝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於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準,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③ 和諧的人際關係

樂於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係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於健康狀態中。

④良好的個性,統一的人格

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誌,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保持統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⑤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

人與動物區別在於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覆無常。

拓展:中學生心理特點

初中時期是青少年的又一次發育高峯期,到初中三年級基本達到最高峯。尤其是性的發育幾乎達到成熟。這種生理上發生的巨大變化,使初中生在心理整合的持續性環節和統一性環節上出現了暫時的混亂,結果導致了他們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不能很好地接納自己,並出現一些消極心境,其突出表現在進入初中後,許多新的問題接踵而來,使初中生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從而增添了許多煩惱。具體表現為:

第一,不知道應該以何種姿態出現於公眾面前。外觀形象的變化,使初中生產生要改變自己在別人心目中形象的迫切需求,但如何改變?應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出現才能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喜愛?……對許多類似的問題,他們找不到滿意的答案。

第二,不知如何保持或確立自己在同伴之中應有的地位。在這個問題上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某些初中生在小學時各方面的表現都很突出,一向是同齡人中的優秀者。但進入初中之後,由於許多原因,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對降低了,這使他們難以接受,強烈希望能在同伴中維持自己過去曾擁有的優越地位,但很困難;另一種情況是,某些初中生過去在同齡人中未曾有過優越的地位,但在當時,他們對此似乎沒有太深的消極感受。進入初中後,隨着自我意識的高漲,初中生增加了獲得自尊的需要,他們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愛自己。這種願望困擾着那些從沒有過上述切身體驗,而且各方面能力略顯不足的學生。

第三,與父母間的關係出現裂痕。初中生越發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而且他們的某些願望及要求還常遭受來自於父母的阻止和干涉,由此而造成他們與父母感情的疏遠。怎樣才能爭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樣才能將與父母的關係再度恢復到兒童時期那種親密的程度?與父母關係的不融洽到底是誰的過錯?……這些問題也常常困擾着初中生。

心理學家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這一年齡段稱為“心理斷乳期”,意指從這時起,個體將在心理上脱離父母的保護及對他們的依戀,逐漸成長為獨立的社會個體。從青春期開始的“斷乳”,給初中生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儘管他們在主觀上有獨立的要求和願望,但實際上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獨立生活。初中生的內心衝突及在現實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較多,對許多問題還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決,也不願求助父母或其他人,擔心有損獨立人格。因此,就產生一種孤獨的心境。

壓抑也是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壓抑是當需求、願望等不能得到滿足和實現時,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隨着年齡的增長,初中生產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許多需求不能滿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時是因為願望本身不切實際,有時是由於社會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因而初中生的自尊心易受到打擊,但他們又有爭強好勝的衝動,在這種矛盾的情形下,常常處於壓抑的心境。當然,除上述所列出的幾種心境外,初中生也具有一些積極的心境,但總體來講,在初中這個年齡階段個體的心境中,消極成分佔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特別需要父母及社會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導。

悄悄來臨的“開學恐懼症”

據研究發現,覺得學習生活壓力大,不少大學生存在適應不良,抑鬱、強迫、焦慮,等心理問題。而近年來因各種原因休學、退學的大學生中,由於心理疾病而導致休學、退學的學生人數已佔休學、退學學生總數的1/2左右,並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難以自我應對的“開學恐懼症!”

暑假逐漸臨近尾聲,來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求診的學生卻多了起來。滬上幾條心理熱線的反饋也顯示,臨近開學,家長打來的諮詢電話比平時增長5成。

求助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同,卻有一個共同點:對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產生了焦慮、恐懼的情緒。假期無憂無慮的生活與開學後緊張的學習生活,形成了鮮明反差,因這一反差而導致的心理問題,稱為“開學恐懼徵”。

“開學恐懼徵”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特點是對學校產生恐懼。它不是一個專用的醫學術語,也不同於一般的學校恐懼徵。只是由於近幾年此類學生較多,才形成了這樣一個俗語。它的主要症狀是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有的還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症狀。

開學恐懼徵的主要誘因是“開學”,它會導致學生對學校生活產生焦慮和恐懼,或“喚醒”分離性焦慮、學習適應不良、人際交往困難等不良情緒和行為。前者是由於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對學校和學習過於緊張所致,後者往往是在學校學習或在其他活動上有過挫折和遭受委屈、羞辱的經歷。

升學壓力、人際交往不適應等方面是導致“開學恐懼徵”的重要原因,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部分過於追求完美的優秀生是“開學恐懼徵”的易發羣體。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的初期階段,中學生性心理特點不同成年人的性心理特點。對待中學生戀愛問題也要考慮中學生性心理的特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anquanzhishi/7e0m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