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意見 >

2016年四川省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6年四川省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

為應急產業加快發展,近日四川省發佈了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下面是意見的詳細內容。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川辦發〔2016〕55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3號)精神,促進我省應急產業加快發展,經省政府領導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加強政策引導,立足四川、着眼全國,培育市場需求,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加快突破關鍵技術,不斷提升我省應急產業整體水平和競爭實力,持續強化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產業基礎,帶動相關產業、產品優化升級,使之成為我省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省的有力支撐,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作出貢獻。

(二)發展目標。力爭到2020年,全省應急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製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自主研發的重大應急裝備投入使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發展一批應急特色明顯的中小微企業,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充分發揮我省軍工、裝備製造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催生市場化應急服務新業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二、重點領域

(三)發展監測預警類應急產品,提高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在自然災害方面,發展地震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病蟲草鼠害、森林草原火災等監測預警設備;在事故災難方面,發展礦山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有毒有害物質與危險廢物泄漏、水電站度汛安全等監測預警系統;在公共衞生方面,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生活用水安全等應急檢測裝備,流行病監測、診斷試劑和裝備;在社會安全方面,發展城市和家庭安全、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等監測預警產品。同時,發展突發事件預警發佈系統、應急廣播系統及設備等。

(四)發展預防防護類應急產品,提高個體和重要設施保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個體防護方面,發展災後安全性應急評估和救援人員防護、礦山和危險化學品安全避險、特殊工種保護、家用應急防護等產品;在設備設施防護方面,發展社會公共安全防範、重要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等設備。

(五)發展處置救援類應急產品,提高突發事件處置的高效性和專業性。在現場保障方面,發展突發事件現場信息快速獲取、應急通信、應急指揮、應急電源、應急後勤保障等產品;在生命救護方面,發展生命搜索與營救、醫療應急救治、衞生應急保障等產品;在搶險救援方面,發展消防、建(構)築物廢墟救援、礦難救援、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工程搶險、道路應急搶通、航空應急救援、水上應急救援、核與輻射事故處置、特種設備事故救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疫情疫病檢疫處理、反恐防爆處置等產品,符合四川災情特點的救災物資的品種和數量。

(六)催生應急服務新業態,提高突發事件防範處置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在事前預防方面,開展風險評估、應急預案編制、隱患排查、消防安全、安防工程、應急管理市場諮詢等應急服務;在社會化救援方面,發展緊急醫療救援、交通救援、應急物流、工程搶險、安全生產、航空救援、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應急服務;在其他應急服務方面,發展災害損失評估、災害保險、北斗導航應急服務、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等。

三、重點任務

(七)加快推進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創建國家級綜合和專業應急產業示範基地,重點圍繞監測預警、預防防護、處置救援、應急服務四個重點方向,打造成為西南地區集創新研發、加工創造、現代物流、培訓服務一體,具有較強公共安全與應急支援能力和保障能力的特色產業基地。(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商務廳、省國防科工辦配合)

(八)加快應急產業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圍繞應急產業創新鏈,積極研發應急產業關鍵技術及新裝備,加快應急監測預警設備和羣測羣防監測設備研發,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地震、泥石流救援技術裝備研發推廣。加強應急產業相關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與示範應用,支持應急產業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示範等創新活動。鼓勵充分利用軍工技術優勢發展應急產業,推進軍民深度融合。(責任單位:科技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國防科工辦配合)

(九)建立應急產業領域科技創新體系。抓住成都、德陽、綿陽成為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機遇,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構建企業牽頭,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應急產業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在應急產業重點方向成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運用風險補償、後補助、創投引導等方式,打造應急產業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促進應急產業相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責任單位: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配合)

(十)支持骨幹企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投資入股、品牌經營等方式進入應急產業領域。按照企業申報、部門推薦和專家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在應急產業領域優選技術先進、行業領先、競爭優勢明顯的骨幹企業,分階段、分步驟動態扶持,使其儘快進入國內同行業優勢企業的.行列,並爭取在證券市場上市融資。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應急產業領域中小微企業,促進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中小微企業加速發展,培育一批配套協作關係密切、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中小應急產業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配合)

(十一)強化應急產業項目建設。圍繞《四川省重點發展應急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確定的發展重點和方向,建立開放動態的應急產業重點項目庫,每年遴選20個具有引領性、支撐性和帶動性的重點應急產業項目,整體推進建設。依託省級以上產業園區,創建國家級應急示範基地,以產業鏈建設為重點,促進一批應急產業領域重點項目簽約落地。(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配合)

(十二)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加強規劃佈局、指導和服務,以天府新區、綿陽科技城等國家級、省級產業發展聚集區為依託,引導應急技術裝備研發、應急產品生產製造和應急服務發展向產業園區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擁有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和應急產業集羣。(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四川儲備局配合)

(十三)推廣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採用目錄清單等形式明確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方向,引導社會資源投向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應急產品和服務,推進應急產品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特色化發展。加強全民公共安全和風險意識宣傳教育,激發單位、家庭、個人在逃生、避險、防護、自救互救等方面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完善礦山、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場所、高層建築、學校、公共場所、應急避難場所、交通基礎設施等應急設施設備配置標準,以及各類應急救援基地和隊伍的裝備配備標準,推動應急設施設備裝備與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公安廳、民政廳、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省衞生計生委、省質監局、省安全監管局、省人防辦、省氣象局、省地震局配合)

(十四)加強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應急監測與應急調度指揮系統建設,健全應急產品實物儲備、社會儲備和生產能力儲備管理制度,建立應急產品、物資儲備和生產能力信息管理平台,提升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應急物資協同保障和信息共享能力。加強應急倉儲、中轉、配送設施建設,依託國家、省級儲備和優勢企業現有能力與資源,形成一批應急物資和生產能力儲備基地,提高應急產品物流效率。加快制(修)訂符合我省實際的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標準,積極採用國內外先進標準,推動應急產業升級改造。推動應急服務業與現代保險服務業相結合,將商業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加快推行巨災保險。(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民政廳、商務廳、省質監局、省口岸物流辦、四川保監局、四川儲備局配合)

(十五)促進應急產業開放合作。加快 走出去 步伐,引導有實力的應急產業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國際營銷網絡,積極申請國際專利,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提升核心競爭力。搶抓國家實施 一帶一路 和 長江經濟帶 戰略的政策機遇,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產品、技術和裝備出口,引進和進口先進技術、設備,提升應急產業水平和檔次。深化國際合作,引導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向應急產業重點領域。(責任單位: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質監局、成都海關配合)

四、保障措施

(十六)土地政策。在符合國家、省產業政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對應急產業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予以支持。加快應急產業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進度,開闢審批 綠色通道 。對應急產業建設項目全部佔用國有未利用土地的,除需報國務院和省政府審批的外,由市縣政府審批。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急產業用地,可採取劃撥方式供地。(責任單位:國土資源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配合)

(十七)財税政策。將應急產業領域首台(套)產品納入省重大技術裝備首台(套)認定、獎勵和保險補助範圍,推動應急產業領域首台(套)產品的推廣運用。對於具備實現產業化條件的應急產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通過招標方式加大政府購買力度,帶動市場主體推廣應用。對於應當由政府提供的、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應急產業重點領域服務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社會力量承擔。對政府投資的應急倉儲物流園,鼓勵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建設和運營。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補償制度,對徵用單位和個人的應急物資、裝備等及時予以補償。

對符合税收優惠條件的從事應急產業的納税人,依法落實税收優惠。(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國税局、省地税局、科技廳、四川保監局按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十八)金融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完善適應應急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評審制度,加大對技術先進、優勢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強的應急產業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應急產業企業利用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私募債、集合債券(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在債券市場實現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和川藏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資質好、管理規範的應急產業企業的擔保力度。建立應急產業項目融資信息平台,促進銀企對接合作。設立四川省應急產業發展基金。(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四川證監局配合)

(十九)人才政策。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省內高等院校與企業共建應急產業相關學科專業,省內高等職業院校圍繞應急產業調整優化專業設置。成立四川省應急產業研發中心,暢通引進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渠道,申報人可根據業績貢獻,按相關規定申報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支持科研成果參與收益分配。(責任單位:教育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

(二十)協調服務。建立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共同牽頭,教育廳、公安廳、民政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省衞生計生委、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安全監管局、省統計局、省國防科工辦、省人防辦、省政府金融辦、省國税局、省地震局、省氣象局、四川儲備局、省通信管理局、成都海關、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四川保監局、省口岸物流辦等部門參加的應急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改進服務水平,建立環境評價、工商登記和節能評估及審批的 綠色通道 制度。成立四川省應急產業聯盟。按照國家應急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安排,做好應急產業統計和應急產業運行監測分析工作。(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牽頭,相關部門、單位按各自職能分工配合)

附件:四川省重點發展應急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7月28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yijian/mqv32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