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方案 >

實用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範文

實用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範文

為了保障活動順利、圓滿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我們該怎麼去寫活動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用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範文

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福團圓的美好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主題:

月兒圓圓話中秋

三、活動時間:

x月x日——x月x日

四、活動內容

1、“中秋月圓知多少”十分鐘隊會

讓學生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習俗、美食等知識、圖片等,通過十分鐘隊會,在交流、討論、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賞月品月話月餅

中秋月圓夜,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品月餅,三代人從品種、味道、價格、包裝等方面話一話、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餅。

3、小小歌謠傳情意(一年級)

利用音樂課學唱歌謠《爺爺為我打月餅》,激發學生懷念紅軍爺爺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知道老人曾為我們祖國,為我們大家,為自己的家裏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4、佳節感恩送祝福(二年級)

用自己喜歡的製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張精美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傳達感恩祝福之情。

5、追根溯源話中秋故事會(三年級)

收集中秋由來的傳説,組織開展最根溯源話中秋故事會。

6、情滿中秋詩詞吟誦比賽(四年級)

通過詩詞吟誦,讓學生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營造詩意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

要求:內容不拘,自己作品、唐詩宋詞、中外詩歌、兒歌童謠等皆可,形式力求新穎,每班不少於10人蔘加,時間不少於2分鐘。

7、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綠色家園(五年級)

月餅盒的過度包裝浪費了寶貴的木材、紙張和金屬材料,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善用資源,倡議隊員們巧用月餅盒,開展變廢為寶小製作,並可用來佈置教室。

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 篇2

貫徹落實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計劃在中秋節圍繞“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認知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發揚愛國主義教育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體計劃:

一、活動目的:

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為契機,以“我們的節日·中秋”為主題,讓學生知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為什麼叫中秋節;中秋節民間的傳説、民間慶祝方式;瞭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在校園內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使“我們的節日”深入人心,推進學校創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三、活動內容

(一)加強宣傳

1、週一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以“我們的節日·南京中秋”為主題進行演講,宣傳;

2、利用主題班隊會、校園網開設專欄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和講述與中秋有關的民間故事。

(二)分階段活動:

第一階段:佳節思月——主題閲讀

1、活動內容:

(1)蒐集與中秋節相關的知識,並在班內交流,讓同學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含義,並從中解讀傳統節日在生活中的韻味。

(2)蒐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各班開展有關的晨讀

(3)組織同學們開展中秋節有關的詩歌背誦活動。

(4)開展詩詞賞析講座

2、參加對象:1—6年級的學生

3、活動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第二階段:佳節賞月——實踐活動

活動一:每逢佳節倍思親——家庭歡度中秋節

活動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傳統節日,多彩民俗風情”為主題寫文章,可以是觀察日記,節日遊記,閲讀體驗,精彩創意等。

活動三:利用福建文明風、福清新聞網等網站,組織學生開展網上過中秋活動,開展學生與遠在異地打工的父母進行網上對話活動,引導學生向家長彙報學習生活情況,共度中秋佳節。

活動三:開展文明禮儀我示範宣傳活動,學習文明常識,踐行文明禮儀規範。

活動四:創意抒情。在校內設一面“寄情”牆,學生可以把對同學、親人、老師、長輩想説想表達的情義寫紙上並貼在牆上。

活動五:“快樂體驗”活動。少先隊員向社區的孤寡老人和貧困者送月餅,送温暖。

第三階段:佳節憶月——交流展示、反思評價

活動內容:各班將活動中搜集到的詩歌,故事等資料,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照片等經過精心設計,做成活動展板;各班通過班隊會的形式,以及經典朗誦會,燈謎的形式開展活動成果交流會。

中秋節的主題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習俗,學習有關中秋節的詩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通過本次活動更激發學生熱愛生活,感恩關心自己的親人、長輩。

二、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夥伴自由組成4個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從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詩詞以及月餅中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通過上網等途徑蒐集相關的資料,並製作資料卡片。

2、教師準備:蒐集素材,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3、準備月餅30盒。

三、活動程序:

(一)情境導入

1、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展示圓月的畫面,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我國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節”,也稱八月節、八月半;因這天的主要活動是圍繞“月”進行的,有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又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我們中國的習俗在“團圓節”這天,和家團聚,共度佳節。孩子們,你們的父母為給你們更好的生活,終年忙於在外,佳節之際,他們一定也很想念你們,卻無法和你們一起過團圓節。今天我們希望小學的領導、老師就像孩子們,你們的父母一樣,關心你們成長的點點滴滴,組織了這個“中秋話明月千里共嬋娟”茶話會,孩子們,請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學校領導、老師。

2、領導講話:今天的活動得到我們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百忙中,我們學校領導也抽出時間來到我們活動的現場,我們請張校長給我們講話。

(二)、中秋節的傳説與民間故事

1、對於中秋節的傳説也是各種各樣,你們想了解嗎?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説,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中秋傳説之三——嫦娥奔月

(三)瞭解中秋節的習俗: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那尋常老百姓又是怎樣過中秋呢?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師:展示月餅事物,並簡單介紹圓形設計的骨式。(對稱、均衡)

生:動動手,畫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學生作品欣賞。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背後可寫上祝福父母的話語,孩子們可以把這個月餅通過郵寄的方式寄給父母。)

2、中秋燈謎

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重逢。猜一字(觀)

(給猜對的學生髮一樣小獎品,如中秋賀卡。)

3、佳作欣賞:八月十五是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就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這天把這份思念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會讓我們想起很多思鄉、思念家人的詩句

(1)、出示圖片1

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同學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請兩位學生對李白的詩進行再現,體會一下李白中秋之夜時的心情。(兩位學生表演、展示,然後請學生自己背背有關的詩句。)

(2)、介紹作詞者蘇軾:

在中秋佳節,偉大詞人蘇軾也特別思念與他相別已有六年的弟弟而寫的詞《水調歌頭》,這首詞上片寫的是對人生的執着(即使他在為官中有坎坷),下片寫的是他是怎樣看待對弟弟的思念,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需太過傷感,但可以從共同賞月中相互慰籍。這守詞教育我們要熱愛生活,對生活情懷豁達。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四)憶中秋品月餅

1、讓我們欣賞XX給大家帶來的《但願人長久》。

2、讓我們代着對家人的思念,一起來品月餅吧。

我們在吃之前,要先來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這個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面,有好東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還是先給別人吃呢?你想給誰吃?(生:我想送給我的好朋友。我想送給老師……)

師:我們不光要送出月餅,還要送出我們的祝福,送出我們的親情,在贈月餅時,要對對方説一句祝福的話並做一個令人感到親熱的動作。(請同學個別送月餅,在送月餅的同時送出自己祝福的語言。)現在我們可以下位子去向這個教室裏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擁抱他,並對他説一句祝福的話。

3、孩子們:離開父母的庇護,我們羽翼會更加豐滿。遠離父母的關愛,我們會更會更加堅強。孩子們,讓我們祝願親人能平安健康,希望我們的家人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最後也祝願希望小學的老師教師節快樂、也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希望小學“中秋話明月千里共嬋娟”活動到此結束。

4、佈置活動作業:請參加活動的孩子將活動的過程、活動的感受等用文字記錄下來,畫畫好的同學還可以畫幾幅以過中秋為主題的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fangan/y8jjg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