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方案 >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範文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案範文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案1

為提高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能力,有效處置突發事故,建立和完善科學、有效、運轉良好的應急救援體系,檢驗各應急部門的實戰效果,組織開展好項目部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練指導思想和目的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和完善項目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形成統一領導、反應及時、科學決策、處置有序的應急系統,全面提升項目部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能力。通過對設定事故的應急演練,檢驗我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應急隊伍搶險救災實戰能力,不斷提高我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總體水平,切實保障項目部員工生命財產安全。

二、演練時間、地點和參加單位

(一)演練時間擬定於20XX年6月29日。

(二)演練地點方家山項目部施工現場。

(三)演練參加單位及人員

1、項目部領導:總經理、質保經理、HSE部經理、各施工隊經理

2、安全員、班組部分人員、救護司機、護士。

三、事故設定事故設定:

20XX年6月29日上午9:30分,員工××在進行切割作業,因電源線老化絕緣皮破損導致三級配電箱帶電,當時另一員工××在開該配電箱門時觸電,該員工觸電後昏迷,情況十分危急。進行切割作業的員工發現後立即採取措施急救並向HSE部報告

四、演練程序及任務分工

(一)人員安排

1、總指揮:項目總經理副總指揮:質保經理

2、組員:經理部其他領導、各部門經理、各專業施工隊/廠負責人。

3、參加人員:安全員、班組人員、救護司機、護士、救護人員、綜合辦公室人員。

4、記錄及攝影:HSE管理室人員以及綜合辦公室人員

(二)演習項目:觸電搶救

(三)前期準備:

1、施工安全用電知識及防觸電小常識櫥窗宣傳;(HSE部、綜合辦公室負責)

2、工地臨時用電設施進行檢查;(工程部電工班負責)

3、工地演練現場佈置。(HSE部以及各施工隊負責)

(四)觸電搶救具體安排:

1、集合參加演習人員;

2、清理現場,準備工具;

3、聽安全管理人員的講解。

4、開始演習。員工××在進行切割作業,因電源線老化絕緣皮破損導致三級配電箱帶電,導致另一員工××在開該配電箱門時觸電。事故發生後,各參加演練單位按下列程序和分配任務開展救援。

1)9:30分,員工××發生觸電,進行切割作業的人員發現事故後立即前往總閘出拉下電閘,迅速進行現場急救,並電話報告HSE部人員以及上級領導,HSE部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人員救援並向上級報告;

2)9:38分,HSE部救援車輛以及救護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急救處理;

3)9:40分,項目總經理或質保經理接到報告後迅速趕赴事故現場,並模擬通知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及縣建設局主管部門;

4)9:45分,將觸電人員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檢查治療。

5、重點演練內容:

1)現場施工班組在報告的同時拉電閘;

2)在現場進行心肺復甦等方法搶救;

3)將傷員送醫院檢查治療;

6、結束演習(宣佈);

7、清理現場。

五、演練指揮救援行動組織體系及職責

根據《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救援行動組織體系及職責如下:

總指揮:項目總經理,負責全盤指揮。

副總指揮(現場指揮):質保經理,負責施工現場指揮。

(一)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人員緊急撤離的安全疏散工作,負責運送受傷人員到醫院救治,負責事故區域警戒工作。

(二)信息聯絡組: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和對外聯繫。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案2

一、編制目的

為了使我項目部觸電事故發生以後,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適用範圍:本預案適用於本項目部施工範圍內的觸電事故進行搶險應急處置;

二、工作原則

以行動指揮負責制,統一指揮,統一調配,分級分部門負責管理;統籌兼顧,局部服從全局;以人為本,先人後物;以防為主,防救結合;科學決策,快速反應,果斷處置;團結協作,協同應對。

三、事故特徵和危害程度分析

觸電事故類型:分為電擊事故和電傷事故

觸電事故的危害程度: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器官,會破壞人的心臟、肺部、神經系統,使人出現痙攣、呼吸窒息、心室纖維式顫動、心跳驟停甚至死亡。電流通過體表時,會對人體外部造成局部傷害,對人體外部組織和器官造成傷害,如電灼傷、金屬濺傷、電烙印。

事故徵兆:由於施工用電不規範或者違章作業,可能導致觸電。觸電者有疼痛發麻,肌肉抽搐,嚴重的會引起強烈痙攣。觸電事故一般多發生在每年空氣濕度較大的7、8、9月。

四、應急救援組織結構

由我標段項目人員和施工隊伍,組成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和救援處置。

(一)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事故調查組:組長:組員:

災害救援組:組長:組員:

後勤保障組:組長:組員:

專家技術組:組長:組員:

醫療救護組:組長:組員:

綜合協調組:組長:組員:

安全保衞組:組長:組員:

善後處理組:組長:組員:

施工現場監控組:

(二)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專業處理組的職責

1、指揮部的職責

在發生觸電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及善後處理、事故調查的組織指揮工作。總指揮是處置觸電事故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負責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2、專業處理組的職責

①後勤保障組:負責救援物資的日常管理工作,並在事故發生時緊急組織協調調配交通車輛及相關物資。

②專家技術組:負責為搶險救援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③醫療救護組:組織有關人員對傷亡人員實施臨時救治和處置,快速聯繫醫療單位予以幫助。

④綜合協調組:及時掌握瞭解事故情況,保持與急救、公安以及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繫和溝通。

⑤應急救援組:此組的工作為現場救援,並負責向指揮部報送事故現場情況,組織協調現場緊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⑥事故調查組: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⑦安全保衞組:負責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及周邊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⑧善後處理組:負責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後工作。

⑨施工現場監控組:負責監控本施工隊的安全生產情況,發生事故時及時嚮應急救援指揮部彙報情況,保護事發現場,組織人員自救並配合指揮部的行動。

五、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根據危險性等級制定相應的`監控方式、方法。

C(3):加強個人防護,完善施工現場警示標識及防護設施,強化安全檢查,加強培訓提高工人安全意識及操作能力,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施工方案;

2、預警行動

安全部負責安全生產事故預防綜合監督管理工作。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在確認各種來源的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信息後,及時採取相應的應急措施,預防事故發生並通知上級領導。

3、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按照下列程序報告:

(一)第一現場人員應當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並隨時報告事故的後續情況;同時撥打指揮部值班室電話,報告給應急救援指揮部。

(二)指揮部值班室立即按程序報告總指揮;

(三)指揮部值班室按照總指揮的指示,及時報告給上級有關部門。

六、應急響應程序

觸電事故發出後,有關部門、單位立即快速反應、聽從組長統一指揮、協同配合其他小組,迅速開展救援處置工作。

1、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發生的危害程度、影響範圍和控制事態的能力,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應急響應分為兩級。

①一級響應

如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時,啟動經理部的應急救援預案,並上報高沁高速公路指揮部和市或以上政府部門。

②二級響應

發生一般事故時,啟動經理部的應急預案,上報至縣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一)啟動本預案

應急指揮長XXX向小組人員發出啟動預案指令,應急程序正式啟動。

(二)應急指揮調度

應急各小組接到指令後,立即安排本小組進入應急響應狀態,聽從組長統一指令,安排職責要求的應急工作,及時向組長、副組長彙報工作落實的進展情況。

(三)各組現場救援處置要求內容

1、綜合協調組:負責協調其他專業處置組的搶險救援工作,保障搶險救援工作通訊暢通。

2、應急救援組:立即組織人員配合和專業搶險隊伍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3、安全保衞組:迅速組織人員配合警方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區域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保障搶險救援工作正常開展,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4、醫療救護組:立即組織人準備,或對傷亡人員實施臨時救治和處置。

5、後勤保障組:協調有關部門調集運輸車輛和物資投入搶險救援。

6、專家技術組:迅速組織人員研究與發佈搶險救援工作的技術指導。

7、現場監控組:立即組織人員自救,同時配合和專業搶險隊伍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8、善後處理組:迅速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妥善做好傷亡人同的善後處理事宜。

9、事故調查報告組:搶險完畢後對現場進行統計,調查損失情況並形成文件。

七、觸電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1、現場人員應儘快地脱離電源,並立即切斷電源(關閉電路),用現場得到的幹木棒等絕緣材料器材使觸電人員脱離帶電體。

2、現場人員應當立即給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同時拔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繫(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打電話時應詳細説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繫電話,並派人到路口接應。

3、應急救援指揮部在接到電話後,應立即通知所有應急救援機構人員迅速趕到觸電事故發生的現場,按照人員的職責分工組織開展一系列救援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fangan/rgqjq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