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方案 >

學校防溺水活動方案

學校防溺水活動方案

學校防溺水活動方案1:

為了配合我縣中小學防溺水專項教育活動,預防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根據蕪湖市教法〔20xx〕16號通知和縣教辦〔20xx〕95號《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學校防溺水活動方案

一、建立領導小組

為了加強領導,使活動得以順利進,達到上情下目的和進步活動的實效性。特成立以下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員:

二、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

20xx年6月--8月

2、具體活動。

由於本次專項教育活動時間跨度大,工作要求高,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在專項教育活動期間,着重點開展好以下“七個一”活動:

(1)利用國旗下講話時間(6月17日),主題隊會開展一次全校性的“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教育動員大會。動員全體師生人人蔘與防溺水教育活動,人人為預防小學生溺水事故獻計獻策。

(2)開展一次防溺水“三字經”、童謠誦讀活動(6月)。各班要組織好學生開展一次防溺水“三字經”、童謠誦讀活動,誦讀可以使用市教育局提供的防溺水“三字經”、兒歌。(材料見後)

(3)召開一次主題班會。(6月21日班會課上)讓學生講述自己學校、家庭周邊存在的易發生溺水的危險地帶、水域,發動學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件發生的建議,以及當發現、發生溺水事件時應如何處置、如何自救互救等。

(4)出一期預防溺水教育的黑板報或宣傳欄。以預防溺水為主題,向學生宣傳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識。明確要求小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六個不準:

不準在上(放)學、雙休日、節假日等時段在未經父(母)親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下河(塘)游泳;

不準擅自邀請其他同學下河(塘)游泳;

不準在不會游泳的監護人帶領下下河(塘)游泳;

不準到無安全保障和不知水域特徵的池塘、取土形成的水塘、水溝、小溪游泳或戲水、嬉鬧;

不準擅自到錢塘江江堤下玩耍、觀潮;

不準在見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無能力救護的情況下擅自下水施救或者避而不見逃走,要採取大聲呼救及報警等措施。

(5)掛一條“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橫幅。

(6)發一份《告家長書》。加強暑假期間學校與家長的聯繫,增強家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向家長通報學生應遵守的事項等,請家長共同做好學生離校期間的安全監管。

(7)佈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業。給學生布置一篇防溺水教育作業(暑期作業)。一、二年級開展防溺水“三字經”、兒歌誦讀,三、四年級開展漫畫或公益廣告徵集,五、六年級開展心得體會徵文競賽(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三、根據溺水事故發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防範教育

1、從發生的時機看:學生溺水事件大多發生在放學回家的途中、節假日等時機,尤其是暑假期間處於高發態勢。

2、從溺水的'對象看:小學生最多,農村學生多於城市學生,從年齡段上看,小學生天性喜歡戲水,游泳技能差,自控能力弱,自救互救能力差是導致溺水的主要因素;幼兒大多是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墜河導致溺水。

3、從游泳技能看:稍具一點游泳技能的學生比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學生更容易出問題。主要原因是有一點游泳技能的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差,又喜歡冒險嘗試,容易發生溺水事故。

4、從發生溺水的水域看:本地學生溺水一般都發生在自家(或村)附近的小河,而外來人口子女溺水大多在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河道。由於對本市河道水文特徵不熟悉,表面上看河水比較淺,易發生溺水亡人事件。

四、活動要求

1、嚴格落實安全教育責任。各班要切實進步做好防學生溺水事故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要以對生命高度敬畏的態度,認真研究和分析本班防學生溺水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因對此項工作不重視,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而發生事故的,按“四不放過”原則,追究相關職員責任。

2、認真開展各項安全教育活動。各班要根據本通知要求和氣温變化,及時調整安全教育工作重心,把“防溺水”專項教育活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據通知要求,認真策劃本次活動,合理選取教育素材,採取一切可能措施,保質保量開展好各項安全教育活動,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

3、認真排查,杜絕學生在校時間私自出校門等嚴重違紀行為。各班主任要深入班級,排查學生放學後、雙休日、節假日的去處,瞭解每一位學生的課外生活,嚴防私自下水、在校時間私自出校門等重大違紀行為的發生。

防溺水專項教育從6月-8月,時間跨度大,工作要求高,活動內容多,收到本通知後,各班要立即將本通知精神傳達到每位學生和家長,並認真抓好落實,力爭我校防溺水專項教育活動取得預期效果,盡最大努力杜絕學生溺水死亡事故的發生。

學校防溺水活動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本着對人民對學生對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和管理職能,減少乃至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為創建平安校園,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努力。

二、工作目標

以不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溺水事故為目標,以學校周邊水域為重點,全面清查、整改學校安全隱患。通過召開預防發生溺水事故的專題會議,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動員全社會關注和支持學校安全工作,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三、方案主題

關愛生命,防止溺水。

四、組織領導

為確保學校學生預防溺水教育活動的開展,中心校成立防溺水安全教育領導小組。

五、主要措施

1、各中小學均要成立防溺水安全教育領導小組,制定開展防溺水安全預案,做到將安全工作責任層層落實實處。

2、加強學習,充分認識做好學生預防溺水事故發生的重要性。立即對預防學生髮生溺水現狀進行一次認真分析,開展一次排查,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

3、進一步提高教師、家長、學生的危險意識,加強對學生的看護和監督,組織教師定期家訪、瞭解情況,及時制止不當游泳、水邊玩耍等危險行為。

4、調查摸清和掌握本區域的危險地段、河段,並及時告之學生家長。

5、深入開展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學校要通過班(隊)會、板報、專題報告、知識問答、張貼標語等多種形式,以典型事例警示學生,通過反覆多次教育,切實提高每個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6、強化管理,嚴明紀律。學校要明確要求學生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無安全保障的危險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把這些要求作為一項校紀校規,對學生進行約束。同時各中小學要設立舉報電話,讓學生互相約束,互相監管。

7、加強與街道、村居及相關部門的聯繫,要督促班主任、科任教師與家長溝通,共同做好學生校外防溺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方參與、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防範的工作機制。在江、河、溪、塘、水庫等危險地段設立安全警示牌。

8、特別關注和加強外來工子女、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子女的安全教育和監管工作。印發《致家長一封信》和走訪,督促學生家長切實加強對學生的監管,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使家長在學生上學放學路上、中午、傍晚、節假日、暑假等脱離學校和老師監管的時段,切實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避免產生監控“空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fangan/m07rn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