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不良貸款調研報告3篇

不良貸款調研報告3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良貸款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良貸款調研報告3篇

不良貸款調研報告1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出現反彈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主要是當前國家政策的變化、金融政策的改革等,內因主要是歷年貸款活化造成,包括欠息倒據、落實債務、應調未調等情況。現在正常貸款中實際存在大量風險貸款,風險貸款到期後,業務前台自動調為不良。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員工合規經營問題等。

一、不良貸款原因:

1、農村金融改革對不良貸款反彈有影響。目前郵政儲蓄銀行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擴大涉農業務範圍,要培育小額信貸組織,鼓勵發展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很明顯,農村信用社將面臨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信用社的客户數量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客户的穩定性特別是貸款客户的穩定性對信用社控制不良貸款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金融機構對客户的爭奪會使信用社失去一部分客户,而這部分客户一旦放棄與信用社的長遠關係後就可能出現歸還原貸款意願減弱、推遲還貸的現象,造成信用社不良貸款增加。另外信用社在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擴大農户信用貸款數量的同時也就增大了信用風險,同樣帶來一定的增加不良貸款的潛在危險。

2、國家宏觀調控對不良貸款反彈有影響。當前國家最主要的經濟政策是緊縮的經濟政策,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對銀行業的貸款規模進行限制,其影響有以下幾方面。其一,在經濟快速增長時,信用社的貸款數量也大幅增加,而當經濟增長轉為緩和時,在嚴密的監管約束下,隱藏的一些不良貸款也將開始浮出水面。其二,貨幣政策的持續緊縮將使信用社出現流動性過剩,在不能更好地為其找到出路時,信貸人員就容易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標準投放出去,這就增加了不良貸款反彈的可能性。其三,信用社不良貸款“佔比”的下降多數是通過增加貸款投放量來實現的,而當貸款投放受限後,其對不良貸款的“稀釋”作用減弱,不良貸款“佔比”重新回升。

3、國家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會促使信用社的不良貸款出現反彈。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資源消耗的企業或行業的受限或取締,使得他們無力歸還貸款,形成不良。它還可能連帶到其他企業、農民的收入下降,進一步影響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產質量。

4、市場變化對不良貸款反彈也有影響。當前市場變化因素不斷加大,利率的波動、人民幣的升值、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等都會對農村信用社控制不良貸款帶來不利影響。利率的波動使農村信用社產生重新定價風險,形成利率風險敞口,商品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企業經營、農民生產的成本,影響到企業的效益、農民的收入,使農村信用社貸款性質變數增加,這都使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容易出現新的波動。

5、其他一些影響因素。比如貸款五級分類工作的開展、自身內控制度的不完善、遏制不良貸款生成機制不健全、缺乏風險監察計量、信息共享缺乏、部分貸款“借新還舊,循環使用”仍存在、清收舊貸難度加大等都是不良貸款出現反彈的潛在因素。

二、防止不良貸款反彈的對策

根據以上原因分析,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反彈主要是不良貸款的新增。因此,控制不良貸款的反彈我們應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增不良貸款的堵截上,在控制新增不良貸款發生的同時,壓縮已形成的不良貸款,形成“堵”、“壓”並舉,以“堵”為主的工作格局,真正實現不良貸款的持續“雙降”。

1、嚴“堵”新增不良貸款是控制不良貸款反彈的關鍵。

一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強化貸款管理力度。當前農村信用社應建立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制定和完善貸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並設立專門負責機構,各盡其職,嚴密管理,保證各項管理政策的執行力度。二要嚴格執行審貸分離、“三查”制度。對申請貸款人的經濟狀況、貸款用途、產品銷售、信用程度等都要進行嚴格審查,紮紮實實做好評估論證,辦好抵押質押手續;對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發展前景差的企業要嚴格控制放貸,並對貸款企業的資金使用過程進行全程監督跟蹤檢查;貸款到期要及時催收本息,需要展期的貸款要按有關規定辦好展期手續,防止發生新的沉澱。三要建立貸款責任制,並與年度考核相掛鈎。實行“誰放貸誰收回,誰放貸誰負責”的制度,對違規違紀、人為造成的新增不良貸款要嚴格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將其對貸款的調查程度、所放貸款的質量、不良貸款的佔比等都納入年度考核的範圍內,對做的好的應進行重獎。四要優化貸款結構,分散風險程度。所發放的貸款要按適當的比例分佈在不同的羣體、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之中,避免貸款過於集中於某一點,增大貸款的風險度。

2、狠抓信用工程建設,創建良好的信用環境。

要提高信用貸款的質量,就必須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農村信用社要把信用工程建設當作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常抓狠抓,抓出成效。一是要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等手段,樹立信用社良好的信用形象,樹信於民,取信於民。二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信用道德教育活動,如金融知識下鄉、金融知識法規諮詢、典型教育等,在大眾中樹立良好的守信理念。三是要加大力度搞好農户授信、建立信用市場等工作,使區域內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圍。

3、創新業務品種,拓寬贏利模式。

農村信用社應積極轉變金融理念,開發新金融產品,發展中間業務,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高效、多種需求的金融服務,增加非利差收入,改善資產質量,提高抗風險的能力。要繼續採取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的同時開發擴大農户聯保貸款,降低農户信用貸款的風險。

4、鞏固優良客户羣,防止客户外流。

農村信用社要樹立以客户為中心的思想,充分分析現有客户,瞭解潛在客户。工作中,要緊密聯繫客户,關心其生產經營活動,儘可能地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市場引導,並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去打動他,讓他認識到農村信用社是他真正可以信賴依靠的朋友,與信用社建立長期穩定的客户關係。

5、加大清收力度。

對已有的不良貸款進行分片、分包、分清責任,採取依法清收、責任清收、招標清收、獎勵清收等手段,狠抓不懈,旺季抓,淡季抓,常年抓,發揚不怕艱難、不怕吃苦、攻堅克難的精神,堅決要回沉積不良貸款,利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盤活不良,力爭不良貸款的絕對數額持續下降。

不良貸款調研報告2

歷史遺留不良貸款包袱沉重,一直是困擾農村信用社經營的一大難題,嚴重影響了農村信用社的正常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本文在總結農信社清收歷史遺留不良貸款經驗的基礎上,分析清收難點,試探求化解之策。

一、清收歷史遺留不良貸款難點

化解歷史遺留不良貸款,除依靠農信社自身“苦練內功”、發展業務,通過不斷增加盈利能力消化外,主要途徑還是要靠清收化解。但清收過程中普遍遇到如下問題:

(一)信用環境差使“賴債户”不良貸款清收難。信用環境差是“賴債户”存在的“温牀”。“賴債户”中不乏公職人員,地方政府部門雖屢次下發文件以行政手段配合農信社清收,但許多涉貸單位對清欠工作大多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走形式的現象,清收效果不明顯。而非公職人員的“賴債户”則多存有僥倖心理,通過外出躲債、拒絕簽字等方式逃避信用社債務。對於這些“老賴債户”,無論信貸員怎樣軟磨硬泡也無濟於事。

(二)缺乏政策扶持使農業經濟組織不良貸款清收難。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農信社自主經營管理薄弱,各級政府行政干預致使農信社發放了一批低質量的農業經濟組織貸款,如一些村辦造紙廠、水泥廠等,隨着這些經濟組織的虧損、解體、倒閉,農信社的這部分貸款也由此沉澱下來。這部分貸款大多年限長、金額大、涉及面廣,由於缺乏國家相應政策扶持,而使此類不良貸款清收盤活難度相當大。

(三)農業經濟的高風險性使小額不良貸款清收難。由於農户尚未形成規模化農業經營,個體抗風險能力小,一旦出現天災人禍,債務往往難以償還。市場經濟的複雜化也使城市小個體户常常血本無歸,無法按期歸還債務。這部分不良貸款具有單筆金額小、户數多、分佈廣的特點,加上不少貸户外出務工、經商,有的還舉家外遷、下落不明。要盤活此類不良貸款,如果單靠信貸員一户一户跑清收,工作量巨大,而且勢必影響正常業務發展。

二、清收歷史遺留不良貸款對策建議

經過近幾年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農信社不良貸款降壓工作已取得較大的進展,但一些“難啃的骨頭”仍然較大程度地影響農信社的資產質量,因此怎樣在原有清收經驗之外尋求化解之道是當前農信社應當思考的問題。本文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一)加大行政、法律清收力度,切實整肅信用環境。針對信用意識淡薄的“公職老賴”,政府相關部門應結合國家新出台的《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把是否誠信作為公職人員年度考核“德、能、勤、績、廉”中“德”的重要考評內容,對惡意拖欠債務的公職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懲戒。對非公職人員的“釘子户”,通過媒體曝光、法院執行拘留等途徑給予清收,這樣在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的同時又可整肅信用環境,達到清收一户、震懾一方的效果。

(二)創新機制,積極探索打包出售、債權拍賣、資產置換、委託清收等方式,多渠道消化歷史包袱。對於歷史遺留不良貸款,建議省級聯社在相關法律框架內儘快研究出台指導意見,指導基層聯社根據具體問題,採用靈活、合規的途徑積極化解。如對於單筆金額小、筆數多的農户小額貸款,可考慮打包出售債權清收的方式;對於大額不良貸款,可考慮公開拍賣債權的方式收回;對於供銷社解體前不良貸款,可考慮通過資產置換的方式將債權置換成其現有房地產的產權,再進行拍賣變現清收;對於一些貸户長期外出,催收人員因信息不靈無法催收到位和少數“賴債户”拖欠債務等情況,創新催收方式,委託關聯人或村組幹部幫助清收,通過合理核定清收費用,明確費用按照現金到賬的金額進行結算,這樣則可能調動多方力量積極性將多年陳年舊賬收回。

(三)適時放貸激活“沉睡貸款”,幫助貧困貸户脱貧致富。由於農業經濟的高風險性和市場經濟的複雜性等客觀因素影響,一些小額貸款户家庭貧困確實無法償還貸款。針對此類情況,信用社應組織信貸人員深入調查,根據貸户具體情況適時適度放貸,為貸户送信息、送技術、送資金,在幫助他們脱貧致富的同時,又可收回多年無法盤活的不良貸款,從而達到社農“雙贏”的效果。

(四)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資產管理公司,加快消化歷史包袱進程。借鑑國有商業銀行運作資產管理公司經驗,由地方政府牽頭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的註冊資本可由省、市、縣財政部門按一定比例出資解決,業務開展及服務對象主要面對轄內各法人農村信用社,對農信社符合條件的歷史包袱中的不良貸款進行剝離清收或採取其他有效的方式進行消化。通過此種方式,可使農信社輕裝上陣應對激烈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

不良貸款調研報告3

長期以來,受多種因素制約,信貸資產質量低劣、不良貸款佔比高始終困擾着農村信用社,已成為制約農村信用社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因素,也是農村信用社扭虧增盈的最大障礙。如何有效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已直接關係到農村信用社能否持續生存和發展。

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幾十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形態深刻變遷直接或間接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的反映。對於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應基於對歷史和現實的客觀分析,站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對策。對不良貸款形成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有助於信貸管理人員預防貸款風險。

一般而言,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為借款人的原因;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失誤;其它原因等三大類。

作為貸款人的農村信用社自身貸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貸款風險識別和篩選機制不健全。主要有:對新的、資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開發的業務融資、貸款不是基於借款人的財務狀況或貸款抵押品,而是基於對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項業務的預測。或者在借款人的資信程度及償還能力產生質疑的情況下,發放貸款過分倚重第二還款來源(如抵押物);貸款用於投機性的證券或商品買賣;貸款的抵押折扣率過高,或抵押品的變現能力很低;異地貸款、多頭貸款過多,缺乏有效的監控;貸款已存在潛在風險時,沒能及時採取果斷措施;貸款已明顯出現問題,卻疏於催收或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託於借款人“奇蹟的發生”或不再過問,使貸款造成損失等。

2、貸款管理機制設置不合理。主要表現有:在貸前信用分析階段,獲得的貸款信息不完全,貸款項目評估質量不高。部分信貸人員缺乏必要的信用評估、財務分析知識和經驗,發放貸款時又沒有充分聽取必要的勸告而發放調查不充分、信貸資料有缺陷、抵押物變現力差、不足值的貸款;在貸款的審批階段,未嚴格把握貸款審批條件;貸款集中程度過高,過分集中於某一借款人,某一行業、某一種類貸款,致使貸款風險相對集中,貸款金額超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而無力償還。使借款人產生“債多不愁”,或者乾脆對信用社聲稱“反正欠這麼多貸款,不增加貸款則其他貸款更加無法歸還”,以一種無所謂的無賴態度毒化借貸雙方關係,使信用社處於被動尷尬局面;貸款發放後信貸管理人員對日常監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輕收輕管理”的現象;部分信用社由於人手較少,根本沒有按照信貸操作規程執行等等。

3、信貸人員素質的制約。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信貸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貸款的質量,尤其是在管理體制不健全、貸款運作不規範、約束不力的情況下。由於多種因素的制約,當前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的數量有限,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在風險的預測方面,有的信貸人員缺乏科學的理論知識,憑主觀經驗的成分較重,用經驗代替制度。對於即將產生風險的貸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範措施和處置辦法來,只是將希望寄託於借款人能扭轉局面或輕信借款人的還款承諾,白白浪費和錯過了清收不良貸款的有利時機。加之由於管理體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對滯後,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自然加大貸款風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qy9q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