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綠化工程分部開工報告範本

綠化工程分部開工報告範本

開工報告是承包人開工前應按合同規定向監理工程師提交開工報告,主要內容應包括:施工機構的建立、質檢體系、安全體系的建立和勞力安排,材料、機械及檢測儀器設備進場情況,水電供應,臨時設施的修建,施工方案的準備情況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綠化工程分部開工報告範本,歡迎閲讀

綠化工程分部開工報告範本

一、編制依據

根據施工合同、設計圖紙、技術規範以及當地實際條件編制。

二、工程概況

1、項目位置

本分部工程位於國道218線。

三、施工前準備工作

1、參與施工的技術員已熟悉了設計圖紙及有關規範,掌握了施工工藝及方法。設計圖紙所給尺寸經審核無誤。已進行了施工測量和放樣,水準點、導線點已複測並已加固保護,增設控制點均加設在高架塔的混凝土墩子上,測量成果資料已遞交監理工程師批准。施工現場及施工便道已放置好標誌牌、警示牌,已安排灑水車進行灑水養護。施工負責人及技術員、試驗負責人及試驗員、施工現場雜工、安全員等均已進場。施工所用機械設備均已進場,設備現場待命,狀況良好。

2、人員配備情況:

技術總負責:楊登峯 施工負責人:李榮生

試驗負責人:曹廣飛 試驗員:白天亮、潘曉瑞

質檢負責人:杜俊陽 安全員:肖靖宇、李建軍 合同計劃負責人:代雲龍施工人員:8人

3、機械配備情況

20kw發電機2台20m3自卸車5輛

現代150輪式挖掘機1台

4、開工前材料進場及試驗情況;

⑴、材料進場:

木樁、三維土工網

四、施工方案

1、工程概括

三維土工網墊植草灌是指利用活性植物並結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構建一個具有自身生長能力的防護系統,通過植物的生長對邊坡進行加固的一門新技術。根據邊坡地形地貌、土質和區域氣候的特點,在邊坡表面覆蓋一層土工合成材料並按一定的組合與間距種植多種植物。通過植物的生長活動達到根系加筋、莖葉防沖蝕的目的,經過生態護坡技術處理,可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蓋,在表土層形成盤根錯節的根系,有效抑制暴雨徑流對邊坡的侵蝕,增加土體的抗剪強度,減小孔隙水壓力和土體自重力,從而大幅度提高邊坡的穩定性和抗沖刷能力。

2、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2.1施工操作要點

2.1.1坡面整理與回填種植土

整理坡面:清處坡面雜物,平整坡面,視邊坡情況可在坡麪人工開挖水平種植溝,開挖水平種植溝的目的是保水、保土,給植物生長形成一個好的局部生長環境。水平種植溝的間距為20cm ,深20cm。

回填種植土:根據坡面的坡比情況,回填種植土施工方法有泥漿覆蓋法及乾土覆蓋法兩種。坡比小於1:1的邊坡採用泥漿覆蓋法施工,坡比大於1:1的邊坡採用乾土覆蓋法,可根據施工條件採用二者之一。

⑴.泥漿覆蓋法:

(a)泥漿覆蓋法採用粘性土、肥料及水等混合攪拌成泥漿狀,自上而下覆蓋在三維網上,分多次覆蓋,直到坡面泥漿厚度符合圖紙要求。

(b)應採取必要措施確保泥漿覆蓋後的通透性。

⑵.乾土覆蓋法:

(a)將沙性土壤和肥料拌和,分層敷設在坡面,厚度為12cm左右,溝內為20-25cm左右,鋪設後,淋水使其沉降,直至達到圖紙要求厚度為止。在拋灑土壤層的表面灑水時,水柱要分散,灑水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新回填土流失,目的使回填的乾土層自然沉降,並要進行適度夯實。

(b)乾土拌和後應進行篩分,剔除大的土塊,保證坡面平順。  (c)應確保填土與邊坡結合緊密。

土壤殺菌處理:由於邊坡為多年堆積形成的硫鐵礦渣,為防止以後植物的病害出現,在回填客土時伴以多菌靈對土壤和邊坡進行殺菌處理。

2.1.2 施底肥:在播種前施用底肥和土壤改良劑。底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鉀肥,比例為15∶8∶7,施肥量隨土壤的肥力情況而定,一般情況按35g/m2左右施用。

2.1.3播草灌籽

由於邊坡坡面長,採用分段人工撒播草灌種子的方法進行播種。即完成一段播種一段的方法,以免由於邊坡長,人力不及,播種不均勻或漏播的情況出現。

播種質量要求:種子分佈要均勻,隨時檢查有無漏播的現象,播種後及時澆水,出苗前後及小苗生長階段都應始終保持地面濕潤,局部地段發現缺苗時需查找原因,並及時補播。

草種混播配比與播種量:

白三葉+狗牙根+高羊茅+紫花苜蓿+銀合歡+荊條:6+12+15+6+18+16g/㎡。具體選用和配比可根據施工季節和氣温進行調整、增減。

2.1.4 釘設網三維土工網

三維土工網墊,為綠色,規格型號為: EM3。

三維土工網墊在坡上、下兩端各留有20cm和30cm,上端應埋入土中,下端應留成水平面;將網放在坡頂上,然後順坡拉出網墊,自上而下至坡腳處。網與網之間搭接不小於lOcm,並使網緊貼坡面無懸空褶折現象。上下網用土工繩連接,網與網之間搭接不小於l5cm,在坡頂、搭接處採用Ф12mm主錨釘固定。坡面其餘部分採用Ф8mm輔錨釘固定。坡頂錨釘間距為70cm,坡面錨釘間距為100cm。錨釘規格:主錨釘為(Ф12mm鋼筋) U型鋼釘長20~30cm,寬10cm,輔錨釘為(Ф8#鋼筋) U型鐵釘長15~20cm,寬5cm,固定時,釘與網緊貼坡面。

2.1.5 覆蓋無紡布

根據施工期間氣候情況及邊坡的坡度,來確定在噴播表面層蓋單層或多層無紡布,以減少因強降水量造成對種子的.沖刷,同時也減少邊坡表面水分的蒸發,從而進一步改善種子的發芽、生長環境。

2.1.6 養護管理

苗期注意澆水,確保種子發芽、生長所需的水分。前期噴灌水養護為30天,中期靠自然雨水養護,若遇乾旱,每日噴水1次,後期養護每星期噴水2次;適時揭開無紡布,保證草苗生長正常;適度施肥,一般使用進口複合肥,為植物生長提供所需養分。在苗高8~10cm時進行第一次追肥,還可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葉面追肥;定時針對性地噴灑農藥,定期清除雜草,保證植物健康生長。

3、質量控制

3.1施工時可用小竹杆或小木棍穿於整卷網墊中,順坡拉出網墊,四周用U型鐵釘釘住。

3.2釘子長度一般為15cm(距離土面),

3.3 地形突變處或地形較複雜處應注意保持網墊平整,並增加釘子密度。

3.4 注意搭接,搭接長度10cm,搭接處釘子應順勢釘入,釘子密度應增加一倍,搭接處上層網墊要靠緊,不留間隙。

3.5 釘子的形狀,釘子上端寬度應大於網孔徑2倍,以便同時起垂直鎮壓作用。

3.6 草灌籽播種深度應根據土壤墒情,因地制宜而定,草種應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根系長且發達的草種,有長根系的多年生小灌草種更佳。

3.7 草灌籽播種在網墊中,這樣更能加強複合保護的效果。

3.8 草灌籽播種後及時蓋網和無紡布,網子一定要緊貼表土,防止表土流失。但必須注意使其有利於草灌籽的發芽和生長。

3.9 草灌籽播種後,土層的含水量應以40%~60%為宜,並在土層加壓,以有利於草灌籽發芽。

3.10 網墊在護坡頂端鋪設時,網墊縱向連接處應有60度夾角,埋入土中30cm。坡度應有50cm以上的水平面。因工程中坡面上端的含水量要比下層低得多,不利於草灌籽發芽,應在離開網墊20cm坡頂處順勢開一條蓄水溝,以利於灌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nmm8p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