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朱自清 >

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3篇

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3篇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3篇

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1

今天,我讀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頓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主要寫了:朱自清祖母不幸去世了,父親也失業了。可見朱自清家裏的經濟狀況。這真是禍不單行的日子啊!為了給祖母辦喪事,父親到處去借錢。辦完喪事後,朱自清要去北京讀書,父親把他送到火車站,還給他買了一袋硃紅色的橘子,並囑託兒子在路上要小心,看着兒子走了,才放心離去。

讀了《背影》,我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就像文中説的:“這時,我看見了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留了下來。”是啊!因為作者感受到了父親的愛,所以他不禁鼻子一酸,留下了淚來。連我看到這裏都哭了!對啊!父親是愛我們的,是疼我們的。説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是一位總經理,他的公司有在四川那邊,所以他的工作很忙。他每個星期一至星期五都在四川,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回來看我,星期一一早便又去了四川。爸爸是愛我的,每次我考的`好爸爸就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

一天,我去給冉黎冰過她十一歲生日。要走解放碑那邊去。雖然路途不遠,但是他還是很擔心。我看着他那不放心的樣子,笑着説:“幹嗎呀?我已經十歲了,去解放碑算什麼?小菜一碟。我還能一個人去龍湖呢!”“別吹牛了,這樣吧!爸爸開車送你,行嗎?”爸爸回答。“幹嗎呀?”我説,“鍛鍊鍛鍊我嘛!也給你省些油。”爸爸仍然堅持他的意見:“可是……”就在我和爸爸商量的時候,突然,隔壁的曾小芸打來電話,説她也要去給冉黎冰過生日,要和我一起去。“這下放心了吧!我和曾小芸一起去。”我對爸爸説。爸爸對我説:“好嘛!但是你要特別注意:你們兩個不要分開,連上廁所也要一起去……”

突然,我的心裏感到非常難受,鼻子一酸,淚馬上就要留下來了。我被爸爸感動了!可是我使勁憋着,不讓淚水留下來。在這一件事裏,我真正體會到了父愛。

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2

“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段話出自朱自清的《背影》。讀到這裏時,我不禁冒出疑問:他努力是為了誰?

當我讀完全文,我才明白:原來他把兒子放在心裏的第一位,而他自己,都是其次。其實,普天之下,哪位父親不是如此呢?把孩子捧在手心上,生怕化了。

文中的朱自清當時都已經20歲了,已來往北京兩三次,可他就是怕朱自清口渴,就是怕朱自清一路不順利,就是非要送朱自清去車站。他總是為兒子着想,無非就是為了和兒子在一起多待一會兒;無非就是為了多照顧照顧兒子;無非就是為了多看他幾眼。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親。有一次他送我,我走下台階,三步一回頭,他還在那裏;三步一回頭,他還在那裏;等我走到了台階最下層,直到我走遠……父親的身影才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父愛,是細膩的,緩緩流入兒女的心靈。

記憶的長河中,有些事兒我永遠忘不了。我的父親上班的地方離家很遠——500多公里,但他不辭辛勞,每週都要堅持回家看望我,路途上的時間單程都要5個多小時。路途上,窗外的風景應該爛熟於心了吧!哪裏會有一座橋、哪裏會有一條隧道,父親定然都看倦了吧!他的旅途定然是無聊的吧!路途上,父親一定會很勞累吧!他是為了誰?可以每週都要花十多個小時在單位和家之間往返?是什麼在支撐着他?是愛啊!

儘管很多時候父親沒有陪在我身邊,但是,父愛一直都縈繞在我的周圍,或許不曾言説,但它,真真切切的存在。當按靠在父親寬闊肩膀上、軟軟的大肚皮上,就會感到一股暖意湧上心頭;當我沮喪時,父親總是想着辦法來開導我,讓我低落的心情樂觀起來;當我高興時,父親總是用心傾聽,耐心的與我分享喜悦……

父愛是什麼?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其實,父愛更是一份對家、對親人的眷戀,父親的愛就在他往返的旅途上,陪伴着我,陪伴在我的成長路上!

朱自清《背影》讀後感 3

讀了《朱自清散文選》,我被其中一篇文章――《背影》深深打動了,作者以淡淡的筆墨講述了他與父親之間深厚的感情。

這篇文章寫了作者要回北京唸書,而父親放心不下“我”,執意送“我”到車站。上車前,父親又想到該為兒子買些桔子,於是在我們面前出現這樣一幅畫面:我看見他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袍棉,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那邊月台,就不大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流了下來。是啊,父親的愛何嘗不讓我們感動呢,古人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微不至的,而父親是愛是低調的,深沉的,同樣值得我們珍惜。

我的爸爸為我的成長也付出了很多很多,現在媽媽還經常笑爸爸是看着育兒書籍把我養大的。在我快出生時,爸爸就研究起了育兒書籍,我出生後他就開始付諸行動,爸爸給我泡奶粉是嚴格按照書上的建議定時定量執行的,每次給我泡完奶粉,他就會在小本本上記錄本次吃奶時間和下次餵奶時間,幾時幾分來不得半點差錯。當我讀幼兒園時,爸爸就承擔起接送我的重任。每天放學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新學到的兒歌念給爸爸聽,爸爸非常珍惜我的一點點進步,回到家就會把兒歌認真地寫在紙上,抱着我把小紙片貼到牆上,這是我每天最高興做的事,爸爸總是陪着我完成,一復一日,不厭其煩。當我上了小學,爸爸就着重培養我獨立學習的習慣,有一次我想玩遊戲,可是作業還有很多沒完成,我向爸爸提出先玩一會兒,呆會兒讓他提醒我做作業,爸爸一口回絕了我,他説自己的時間自己掌控,我可沒義務提醒你,想想爸爸的話也對,我還是先做完作業再玩吧,畢竟學習是第一位的。

父母對我們的愛説也説不完,前段時間媽媽讓我看了香港電台知名主持人樑繼璋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讓我感觸很深,其中最後一條寫道: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我想我會珍惜和父母之間這來之不易的情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zhuziqing/kdmd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