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季羨林 >

季羨林的家國情懷

季羨林的家國情懷

【現在一回國,只恨自己的胃太小,好吃的東西真太多了】

季羨林的家國情懷

拿到《此心安處是吾鄉:季羨林歸國日記(1946-1947)》一書,最想知道季羨林歸國時的心境。作為一個在異國他鄉留學十多年的學生,這期間國家還遭遇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當他踏上國土的時候,心中是何感受?

季羨林是1946年歸國的,胡適也在這一年回國。1946年7月26日,乘船到達上海吳淞口的胡適在日記中寫道:“天晴後,8點一刻,海上晚霞齊豔,為生平所少見。9年不見祖國的落日明霞了!”胡適日記中甚少提到祖國兩字,但是當抗戰勝利後他載譽歸來的時候,一向低調理性的胡適也禁不住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同胡適一樣,季羨林從德國回來,也是首先到了上海。1946年5月19日,他在日記中寫道:“上海,這真是中國地方了,自己去國十一年,以前自己還想象再見祖國時的心情,現在真的見了,但覺得異常陌生,一點温熱的感覺都沒有,難道是自己變了嗎?還是祖國變了呢?”

也許是近鄉情更怯,真踏上了國土,又似不敢相認,一切看起來都熟悉又陌生吧。在這種喜悦與錯愕中,當看到混亂的秩序與湧動的人潮時,季羨林又難掩失望之情了。5月22日,他在日記中寫道:“中國到處亂七八糟,毫無秩序,而且每個人都是自私自利,我對我們的民族真抱了悲觀。”

雖然如此恨鐵不成鋼,但是他的`胃依然是故鄉的胃。當他在上海終於吃到北方飯菜時,由衷讚美了廚子的高超手藝。很快,家國情懷就變成了對食物的熱愛。5月24日,他在日記中寫道:“現在一回國,只恨自己的胃太小,好吃的東西真太多了。”

在上海待了一段時間後,季羨林又去了南京。在南京,他開始瘋狂見朋友與師長。李長之、梁實秋、陳寅恪都是他多次拜訪的人。他與李長之是山東老鄉,又是中學同學外加清華同學,於是乾脆住進了李長之供職的國立編譯館。喝茶聊天之餘,季羨林又把很多時間用在了蒐集書籍上了。似乎書比吃更重要,1947年10月3日,在買了許多書籍之後,他在日記中立誓説:“決意十天不上館子,只啃乾燒餅。”

畢竟,季羨林以前並沒有在上海、南京久待過,和這兒的感情不深。但當他再次踏進魂牽夢縈的北平的時候,他便情不自禁地流淚了。1946年9月21日,他在日記中寫道:“九點五十分到北平,我在黑暗中,看到北平的城牆,不知為什麼,忽然流下淚來。”豆漿、燒餅、涮羊肉是季羨林的最愛。9月24日,他在日記中寫道:到大陸銀行,領出稿費,到市場去買了個熱水壺,就到東來順去吃飯,羊肉做得真好,心中大樂,真覺得北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家的地方了。

4天后,季羨林又請朋友去吃了涮羊肉。他在日記中寫道:“六點我們到東安市場去,我請他們吃涮羊肉,已經十幾年沒有吃了,真可以説是天下絕美。”

對此時的季羨林而言,家國情懷也許就是具體為這裏有他的親人、朋友、師長,這裏有美麗的山川江河,有無數種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小吃,也有讓人流連忘返的小書攤。或許,對知識分子而言,這就是家國情懷的寄託所在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jimulin/q7j3w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