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1

偶像的話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

在一所著名的古廟裏,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邊,伸直了手還摸不到他的膝蓋。很多年以來,他都使看見的人不由自主地肅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

這尊塑像站了幾百年了,他覺得這是一種苦役,對於熱望從他得到援助的芸芸眾生,明知是無能為力的,因此他由於羞愧而厭煩,最後終於向那些膜拜者説話了:

“眾生啊,你們做的是多麼可笑的事!你們以自己為模型創造了我,把我加以擴大,想從我身上發生一種威力,藉以鎮壓你們不安定的精神。而我卻害怕你們。

“我敢相信:你們之所以要創造我,完全是因為你們缺乏自信——請看吧,我比之你們能多些什麼呢?而我卻沒有你們自己所具備的。

“你們假如更大膽些,把我搗碎了,從我的胸廓裏是流不出一滴血來的。

“當然,我也知道,你們之創造我也是一種大膽的行為,因為你們嘗試着要我成為一個同謀者,讓我和你們一起,能欺騙更軟弱的那些人。

“我已受夠懲罰了,我站在這兒已幾百年,你們的祖先把我塑造起來,以後你們一代一代為我的周身貼上金葉,使我能通體發亮,但我卻嫌惡我的地位,正如我嫌惡虛偽一樣。

“請把我搗碎吧,要麼能將我縮小到和你們一樣大小,並且在我的身上賦予生命所必需的血液,假如真能做到,我是多麼感激你們——但是這是做不到的呀。

“因此,我認為:真正能拯救你們的還是你們自己。而我的存在,只能説明你們的不幸。”説完了最後的話,那尊塑像忽然像一座大山一樣崩塌了。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2

江邊姑娘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裏,住着10來户人家。雖然村裏的人經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基本上能夠養家餬口,但是日子並不好過。他們的生活樸素而節儉。每天晚上,男人們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飯後不久就得歇息。女人們在男人休息之後還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縫補漿洗的事。勤勞儉樸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往下傳,村裏各家各户的少女也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練就了一雙靈巧、能幹的手。她們不僅在白天幫助家裏做一些燒水做飯、養雞養畜的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

因為經濟上都不寬裕,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為了節省一點燈燭錢,村裏的姑娘們商量決定,大家分攤着湊一些蠟燭,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户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幹活。

有一個因家境貧寒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裏姑娘集體活動的那户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長,那些出了蠟燭的姑娘開始嫌棄這個少女。她們風言風語地想攆她出去。

這個少女面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們的無理做法愠而不發,並且很有禮貌地説道:“我因為買不起蠟燭,所以常到這裏來借光。我不能力這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出一份錢,可是我多少能為大家出一點力。每天晚上我來得最早,一來就打掃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等你們都到齊的時候,這間房子並不顯得擁擠;我每次坐在你們的後面,藉着牆面反射的燭光幹活,並沒有遮擋你們的光線。我對你們沒有任何妨礙,你們為什麼要吝惜牆面反射的一點餘光呢?我對你們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趕走呢?”那些看不起這個少女的姑娘們聽了這番話以後,覺得很有道理。經過一番議論,她們終於決定把這個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們的隊伍中。

一羣農村姑娘,在生產力很低的古代社會,自發結成集中勞動的羣體,這是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一件好事。那個因為家貧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被做夜活的姑娘們所接納的事實,告訴我們,集體主義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3

不受嗟來之食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征戰,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災,老百姓就沒法活了。這一年,齊國大旱,一連3個月沒下雨,田地乾裂,莊稼全死了,窮人吃完了樹葉吃樹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個個都要被餓死了。可是富人家裏的糧倉堆得滿滿的,他們照舊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個富人名叫黔傲,看着窮人一個個餓得東倒西歪,他反而幸災樂禍。他想拿出點糧食給災民們吃,但又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窩窩頭擺在路邊,施捨給過往的饑民們。每當過來一個饑民,黔傲便丟過去一個窩窩頭,並且傲慢地叫着:“叫化子,給你吃吧!”有時候,過來一羣人,黔傲便丟出去好幾個窩頭讓饑民們互相爭搶,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們,十分開心,覺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薩。

這時,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饑民走過來,只見他滿頭亂蓬蓬的頭髮,衣衫襤褸,將一雙破爛不堪的鞋子用草繩綁在腳上,他一邊用破舊的衣袖遮住面孔,一邊搖搖晃晃地邁着步,由於幾天沒吃東西了,他已經支撐不住自己的身體,走起路來有些東倒西歪了。

黔傲看見這個饑民的模樣,便特意拿了兩個窩窩頭,還盛了一碗湯,對着這個饑民大聲吆喝着:“喂,過來吃!”饑民像沒聽見似的,沒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聽到沒有?給你吃的!”只見那饑民突然精神振作起來,瞪大雙眼看着黔傲説:“收起你的東西吧,我寧願餓死也不願吃這樣的嗟來之食!”

黔傲萬萬沒料到,餓得這樣搖搖晃晃的饑民竟還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嚴,黔傲滿面羞慚,一時説不出話來。

本來,救濟、幫助別人就應該真心實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對於善意的幫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對“嗟來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氣的饑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4

騾子和鈴鐺

一頭高大健壯的騾子,脖子上繫着一個鈴鐺。鈴鐺兒製作精巧,響聲清脆,騾子每走動一步,鈴鐺便發出“叮噹”的聲響,比鳥兒唱歌還悦耳動聽。

一天,騾子撞開了籬笆,走進了菜園,白菜、韭菜一畦畦,鮮嫩又可口,騾子好不歡暢,它低頭啃個不停。“叮噹叮噹”,一串串尖利的急響,鑽進了主人的耳中。他一個箭步衝出房門,揮動竹枝趕到菜園,一邊抽打着騾子的屁股,一邊斥責道:“混賬東西,你胡嚼亂踩,把菜地弄得一團糟;要不是鈴鐺叫我來,菜地準被你糟蹋完。看你下次再敢闖進菜園……”

騾子疼得直叫喚,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園,“叮噹叮噹”,鈴鐺的響聲,伴着騾子遠遠地到了山腳下。

沒多久,騾子拉着一車貨,長途跑路,傍晚時返回了村裏。“叮噹,叮噹”,一陣脆響,引得一些鄉親們豎起大拇指誇獎道:“嗬,好一頭結實頂用的騾子,拖這麼多貨物跑了一天,還那麼精神抖擻的。聽,配上這清脆悦耳的鈴鐺聲,多有氣魄!”

岸5保叮噹。”鈴鐺兒聽了這番話,響得更加起勁了,像是説:“對的,對的,騾子了不起!”

騾子聳起耳朵聽了這些話,滿心喜悦;突然,它望見了菜園,不禁感到一陣陣隱痛,立刻不高興地責問鈴鐺道:“你發出的是同一個聲音,為什麼一時出賣我,一時又吹捧我?”

岸5保請你聽清,”鈴鐺含笑地解釋道,“你和我,都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你犯錯誤時,我發出警告,為的是挽救你,不讓你越陷越深;當你幹得對時,我理所當然地讚揚你,為的是激勵你取得更大的成績啊!”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5

能下雨的樹

小狗熊和小貓熊到美洲旅遊時,在一個森林裏相遇了。小狗熊告訴它一件奇怪的事:

“昨天中午,我在一棵大葉子樹下睡覺,突然,一陣嘩嘩的大雨把我澆醒了。我睜眼一看,太陽正直射着大地呢,除了樹下很濕,外面連一點下雨的痕跡都沒有。”

“那有樹會下雨的?純粹是瞎編。”

“這是真的。不信,現在咱倆馬上到那棵樹下去看看。”

這時,正當中午,它們頂着烈日剛來到那棵樹下,嘩啦啦一陣大雨,就把它們淋了個透濕,樹外,沒有一絲雨的影子。

“怎麼樣,這下相信了吧?”

小貓熊點了點頭,瞅了瞅樹冠説:

“真怪,樹怎麼會下雨呢?”

“就是嘛!”小狗熊説,“書上講下雨是地上的水被太陽一烤,變成水汽升到天上,水汽變成小雨滴。小雨滴你撞我,我撞你,變成大雨滴。空氣託不住了,掉到地上就是雨。”

“可是樹的四周也沒有云啊!”

“這可能是棵魔樹吧?”

它們在樹下沒完沒了地猜測爭論大樹下雨的原因。

傍晚,一隻歸宿的小鳥看到它們那股不弄清下雨原因不罷休的樣子,笑着説:“這是棵雨樹。至於下雨的原因,在樹下就是爭論十天,也不會弄清。”

小狗熊突然開竅:“咱倆都會爬樹,為什麼不爬到樹上去找原因呢?”

“是啊,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傻透了。”小貓熊自覺得好笑。

它們找了點吃的後,就上了樹。

雨樹的葉子有半米長,中間凹陷,四周隆起。它們發現雨樹的葉子能大量吸收水分。隨着時間的流逝,葉子裏的水越來越多,葉子慢慢捲縮成一個個“袋子”,它們掂了一下,估計每片葉子能吸一斤多水。為了找到下雨的全部原因,它們決定在樹上過夜。

第二天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到樹冠的時候,小狗熊和小貓熊醒來了。它們又發現“袋子”似的葉子有了變化:受到陽光的照射,“袋子”漸漸地張開了。到了午後,“袋子”完全張開,裏面貯存的水便傾瀉而出——雨樹下雨了。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6

小老鼠不幸被青蛙所愛。青蛙愚蠢地把小老鼠的腳綁在自己的腳上。開始,他們在地面上行走,走了走,一切正常,還可吃着穀子。當來到池塘邊時,青蛙把小老鼠帶到了水裏,他自己在水裏嬉戲玩耍,高興得呱呱叫。可憐的小老鼠卻被水灌飽,淹死了。不久,小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腳仍和青蛙綁在一起。鷂子飛過這裏,看見了小老鼠,衝向水中,把他抓了起來,青蛙跟着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鷂子的美食。

這是説,與別人關係太親密,在災難降臨時,往往會受到牽連。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7

寓言一:

狐狸鑽進羊羣,抱起一隻正在吃奶的羊羔,假意撫愛他,狗見了,問道:“你這是幹什麼呀?”狐狸説:“我照料他,逗他玩。”狗説: “你不立刻放下這羊羔,我就叫你嚐嚐狗的撫愛。”

【寓意:對於像狐狸一樣狡猾的人,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善意,有懂得以牙還牙。】

寓言二:

狗銜着一塊肉過河,望見自己在水裏的影子,以為是另外一隻狗銜着一塊更大的肉,他於是放下自己這塊肉,衝過去搶那塊。結果,兩塊肉都沒有了。那一塊沒撈到,因為本來就沒有,這一塊也被河水沖走了。

【寓意: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能有任何的貪戀。做事不能貪心。】

寓言三:

驢子見狼,假裝腿上受傷,對狼説: “腳上有刺,請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時舌頭被刺。”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子踢傷逃去,因此歎氣説: “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生呢!”

【寓意:面對像狼一樣兇殘、狡猾的人,我們不要害怕,也不必驚慌,要學會冷靜機智的應付。】

寓言四:

有一隻烏鴉打算飛往東方 ,途中遇到一隻鴿子 , 雙方停在一棵樹上休息 ,鴿子看見烏鴉飛得很辛苦 ,關心地問:你要飛到哪裏去 ?烏鴉憤憤不平説: 其實我不想離開,可是這個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聲不好聽, 所以我想飛到別的地方去 。鴿子好心地告訴烏鴉別白費力氣了! 如果你不改變你的聲音,飛到哪裏都不會受到歡迎的。

【寓意:在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我們要學會適應它。如果你無法改變環境 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你自己。】

寓言五:

在寒冷多風的冬日裏,植物園裏一隻行動遲緩的蝸牛,正一步步慢慢地爬上蘋果樹。附近有樹上的麻雀和松鼠很好奇地圍了過來,着實嘲笑了它一番。其中一隻麻雀飛過去對它説:“嘿,傻傢伙,你不知道這樹上已經沒有蘋果了嗎?幹嘛還拼命往上爬?” 蝸牛並沒有停下它的步伐,邊爬邊説:“等我到了之後就會有的。”

【寓意:勤能補拙。堅定、自信地前進,就能收穫成功。】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8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有感於自已見識少,以致於給人們留下話柄。象“坐井觀天”、“井底之蛙”之類用以比喻有人目光短淺孤陋寡聞的成語即來源於自身,多不光彩!它想,與其讓人挖苦嘲笑,不如走出井底去見見世面長見識。聽説東海之大一望無涯,海底深不可測,於是井蛙決定往東海一遊。

機會來了。仲秋季節連下數天暴雨井水滿漲,井蛙跳出井欄,順着小溝流水到小溪、小河,再隨着彙集的小河流到大河。

此刻,大河水流正漲滿河牀,河面格外寬闊,湍流直瀉而下激起陣陣浪花,聲勢浩大氣概非凡。

“啊,我終於來到大海了!”井蛙第一次見到這樣場面,以為這就是大海,不禁激動得大喊起來:“多寬闊的海面,多高的浪花呀,我總算認識到大海的真面目了。”

井蛙得意極了,它志滿意得地返回老住處。有好奇者紛紛圍上前來問起大海的見聞,它便會很內行地誇誇其談———那十幾丈闊的海面,三尺高的浪花,更重要的是糾正了幾千年來前人的偏見:誰説海水是鹹的?明明是淡而無味的嘛!

於是它得到了同類們的刮目相看,井蛙從此威望倍增,因為沒出過遠門的蛙類們誰都相信它確確實實到過大海,有了淵博的知識。

然而明眼人照樣毫不客氣地指點着它的脊樑骨説:“瞧,多麼可笑,這井底之蛙……!”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9

彩色鼻子

今天,小猴一個人在家裏覺得很無聊,就去小象家玩兒。它到了小象家,小猴問:“小象,今天玩什麼?”小象説:“不知道。”它們想呀想呀,小猴靈機一動。説:“你想不想讓自己變美兒?”小象説:“那太好了,我這麼灰不溜秋的一點也不好看。”小猴説:“我們今天玩畫鼻子的遊戲。”小猴跑回家去拿來顏料、畫筆,讓小象把眼睛閉上,小猴把小象的鼻子畫得五顏六色的。小猴説:“小象,可以睜開眼睛了。”小象一看,好看極了。小象走在路上。動物們説:“小象,你的鼻子怎麼這麼好看?”小象説:“是小猴把我變得這麼好看。”

摘蘋果

秋天到了,小刺蝟看見自己家裏的糧食沒有了,決定出去找吃的。

走着走着小刺蝟看到了一顆又大又壯的蘋果樹,看着樹上又大又紅的蘋果,小刺蝟都流口水了。

小刺蝟決定爬上樹摘蘋果,可是,小刺蝟不是爬樹能手,爬到一半就滑了下來。小刺蝟又決定跳,可是跳到半空就掉了下來,摔得他鼻青臉腫。小刺蝟又決定搖樹,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大樹太粗壯了,還是紋絲不動。

怎麼才能摘到蘋果呢?小刺蝟左思右想,忽然,他看到不遠處有一頭大象正甩着長長的鼻子,悠閒地向這邊走來。小刺蝟趕緊跑過去,向大象伯伯請求幫助。小刺蝟説:“大象伯伯,請您幫幫我,把樹上的蘋果摘幾個給我吧。”大象伯伯説:“沒問題,小菜一碟。”大象伯伯就用長長的鼻子摘了一袋蘋果遞給小刺蝟。小刺蝟高興極了,連忙説:“謝謝大象伯伯。”小刺蝟就揹着蘋果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新鼻子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猴覺得很無聊,就去找好朋友小象玩。

到了小象家,小猴敲了敲門,小象把門打開了説:“你好啊,小猴有什麼事嗎?”小猴説:“我太無聊了,想找你逛街。”小象説:“好啊。”於是他們就去逛街了。走着走着,小象看見別人這麼漂亮,他唉聲歎氣地説:“我的鼻子灰不溜秋的真難看。”

小猴想了想,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小猴跑回了家拿來了很多油漆。小猴説:“小象,你閉上眼睛,我給你個驚喜。”小象很驚訝就乖乖地閉上了眼睛。小猴跳上了小象的鼻子上,給小象的鼻子上塗上了油漆,紅一道,黃一道。。。。。。小猴説:“小象你可以睜開眼睛了。”小象睜開了眼睛,大吃一驚,説:“哇,小猴你可真厲害。把我變得這麼漂亮,你真是一位偉大的化粧師。”小猴聽了這話,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10

赫爾庫勒斯①被接納進了天庭。當着所有的神靈,他首先向朱諾致敬。整個天界和朱諾都對此感到驚訝。

“你怎麼對你的敵人特別有禮貌?”好幾位天神大聲問他。

“是的,我就是要這樣對她,”赫爾庫勒斯回答。“只因為她迫害我,才使我有機會完成那些業績,贏得了升入天庭的`權利。”

奧林帕斯的眾神讚賞這位新夥伴的回答,朱諾也因此消解了對他的怨恨。

①赫爾庫勒斯系希臘神話中天神宙斯和王后阿爾克墨涅所生之子,因此受到天后朱暗的嫉恨和迫害。他力大無比,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十二件偉業,終於也成了神。——譯註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11

烏鴉是個貪吃的傢伙,它總是想着可以不用勞動,就能得到各種豐富的食物,漸漸的它失去了一個烏鴉該有的生存技巧,每天只知道偷盜。

一個孩子手中拿着香噴噴的豆餅,烏鴉聞到了香味,它飛到孩子的頭上,用力的啄孩子的頭,孩子被啄傷,無暇顧及手中的豆餅,扔到了地上。

烏鴉高興的拾起地上的豆餅,美滋滋的吃了起來,不久,烏鴉傷人的事件便傳了開來,人們決定對這隻烏鴉採取措施,烏鴉的同伴們都勸阻它説不要再去偷取食物,可是烏鴉不聽,因為它懶的自力更生。

再一次偷取食物的時候,烏鴉被槍打中,最終失去了生命,可憐的烏鴉不知道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果實。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12

有個富翁很有錢,家裏積聚着很多財產,可就是不懂得知識,一家人孤陋寡聞愚蠢至極。特別是兩個兒子,表面看上去還人模狗樣,穿着華麗,可實質上只不過是一對“繡花枕頭”,而當父親的這個富翁卻從來也不知道教育他們。

一天,艾子對那個富翁説:“您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沒什麼學問,又不通曉人情世事,將來長大了怎麼能繼承您家祖先的基業呢?”

富翁一聽很不高興,生氣地説:“誰説我家孩子不通世事?我家孩子又聰明又有才幹,誰也比不上他們。”

艾子笑了笑,説:“把您兒子叫來,我不考什麼別的,只想問問他們吃的米是從哪裏來的?如果他們説得清楚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就算我錯了,我情願承擔誣衊不實的罪名,你説行不行?”

富翁把兩個兒子喊來,站在艾子跟前。艾子笑着問他們説:“兩位公子,你們每天吃的白米飯,不知這大米是從何而來?”

富翁的兩個兒子一聽,心想:我以為是考我們什麼了不得的學問哩,原來就這簡單的問題,米從何來?這不明擺着的事嗎?於是他們嬉皮笑臉地説:“我哥倆豈能連這點小事也不知道?米是從米缸裏取來的!”

富翁在一旁聽了,氣得直跺腳,臉上現出一種難堪的神情,他趕緊糾正他們説:“真是兩個笨蛋,愚蠢至極,米是哪來的都不知道!告訴你們,米是從田裏取來的呀!”

艾子笑了笑説:“有這樣的父親,還愁不會有這樣的兒子嗎!”

看起來,養尊處優,脱離實際,就必然會一無所知。做長輩的一定要注意子女的知識教育,而不是隻給予他們優裕的物質生活,到頭來,子女不成器,也有父輩的過錯。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13

在工地上,鋸子與斧頭產生了爭執,它們都認為自己的本領比對方強。

鋸子説:“你看我,一齒齒排列整齊有序,這就是我能發揮大作用的原因。我能把大樹鋸倒,能把厚木鋸簿,能工巧匠少了我就一事無成。可你呢?有我這樣的齒狀嗎?你能發揮我的作用嗎?”

“如果真的象你那我可就慘了。”斧頭回答:“你看我的刀口如此鋒利,知道我幫主人做了多少事情嗎?我能把木樁劈開,能把木面削平,蓋房子造傢俱時刻離不開我。而你呢?參差不齊的難看且別説—我的本領你有嗎?”

它們各抒已見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最後只好請出主人來評理。

“你們都別爭長論短了,你們各有本事只是作用不同而已。”聽了鋸子與斧頭的訴説,主人哈哈一笑:“鋸子不能起到斧頭所起的作用,斧頭也不能幹鋸子所幹的事情,就是你們外觀也是根據各自的用途特點來定造。可你們現在卻非要用自己的形狀和本事來強求別人的一致,不覺得荒唐可笑嗎?”

鋸子和斧頭聽了主人的話覺得挺在理,於是停止爭論,並從此相互配合各自發揮作用,在不同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完成自已的份內工作。

小學生的寓言故事14

一隻猴子在獵人遺棄的木屋裏發現了一支老舊破爛的獵*。猴子知道這種能夠噴火的玩意兒很厲害,兇猛的老虎,殘忍的狼和力大無窮的熊都怕它。於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槍扛在了肩上。

猴子覺得自己瞬間威武了許多,趾高氣揚地在山林中繞了一圈,動物見了它無不俯首稱臣,這使它膽子更壯了,扛着槍闖進了一座城市。

人們在喧鬧的大街上發現了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於它扛槍的樣子十分滑稽,逗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見人非但不怕它,而且還拿自己開心,特別惱火,便把槍口對準了人羣。也就在此時,猴子猛然想起了一個最最關鍵的問題――它不會開槍。猴子於是徹底絕望了,垂頭喪氣地把槍扔在地上,倉皇逃離城市,回到了屬於它的山林。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忘了自己是誰,否則,會被人當成笑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pvkr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