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編寫寓言作文4篇

編寫寓言作文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編寫寓言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編寫寓言作文4篇

編寫寓言作文 篇1

從前,在一座很有名的城市裏,住着一位很有名的畫家。

他能畫出世界上最美的畫,人們都説,他畫的鳥兒能唱出最美的曲子,他畫得的花能散發出最甜的花香……但他從不炫耀自己,當慕名來訪的人們問起他畫畫的祕訣時,他總是誇獎他的畫筆和顏料,不到幾天,原先極為安靜的畫室變得熱鬧起來,裏面擠滿的慕名來觀賞畫筆和顏料的人。

從此,畫筆和顏料被誇的飄飄欲仙,驕傲極了,都以為自己的功勞最大,互相瞧不起。 “哼,看看你!”畫筆抬着頭,一臉傲氣地説“一身髒乎乎全是顏色,不是卧冬你們什麼東西都畫不成,反而,把主人的紙變得髒乎乎的!!” 不同顏色的顏料似乎在同一時刻用憤怒的眼神瞪着一臉傲氣的畫筆滿不在乎的喊道:“沒有我們,你一個人在紙上亂跑,白忙!!”

他們越吵越激獵冬卻不知畫家已經靜靜地站在旁邊,“啊,今天終於人少了一點,可以安心畫畫了!”説這便拿起畫筆,正要調顏料。畫筆忍不住説到:“主人,您説我們誰的功勞最大呀??”畫家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起來,説:“你們剛才説的話我都聞聲啦!你們倆的功能都很大,缺了哪一個,我什麼也畫不了!”

故事講完了,知道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編寫寓言作文 篇2

從前,螃蟹不但會飛,而且它的身子還特別的大。

有一天,它在天上飛着,突然看見地上有一隻小白兔,它便想着嚇唬小白兔,螃蟹一個俯衝到小白兔面前,小白兔熱情地跟螃蟹打招呼。可是,螃蟹卻張牙舞爪地嚇唬它,小白兔嗚哇一聲跑掉了。

從此,螃蟹變本加厲。有一頭小動物還被螃蟹一把抓到了空中呢。森林所有的動物都受過螃蟹的欺負,就連老虎、狼這樣的野獸也不例外,動物們紛紛向森林之王訴苦。

森林之王決定處罰一下螃蟹。他找到螃蟹,説:“你不斷地欺負動物,它們向我訴苦,我要替它們懲罰你!”説完,森林之王把螃蟹變小了,又弄來一塊大石頭壓在它身上,讓它在也飛不起來。石頭漸漸變成了它的殼,螃蟹就變成了如今這幅模樣了。

編寫寓言作文 篇3

我在寒假中讀過不少好書,惟獨覺得《伊索寓言》最好看。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個故事都會有一段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歷傳不衰。

《北風和太陽》也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北風和太陽要比賽,比誰能讓路人脱掉衣服。北風颳着猛烈的風,可是路人沒有脱掉衣服反倒把衣服裹緊。而太陽則散發出一陣一陣的熱度,讓路人覺得很熱,於是脱下衣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勸説勝過強迫”。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不要自私,不要虛榮,不要瞧不起別人。我相信,這其中的故事,就算很久以後我仍然會記憶猶新的。 世界上各種人的缺點,優點都在此書中一一展現了,如果世界上沒有壞人,那也就不會有好人。

編寫寓言作文 篇4

森林裏住着一隻驕傲自滿的小猴。

一天,它去山羊爺爺那裏學習寫字,它認認真真地拿起筆,一筆一畫地寫了一頁字便拿給山羊爺爺看,山羊爺爺直誇小猴寫得好。下課以後,它心想:寫字這種事太小兒科了,我自學都比那老山羊寫得好。

走在回去的路上,小猴看見那小魚在水裏游泳。小魚告訴了它游泳的要領,它便開始練習。不一會兒,勉強能遊一段了,小猴又驕傲自滿起來:“我真是個大天才,才遊了這麼一會兒,就已經比天天在水裏游泳的魚都遊得好了。”小魚説:“小猴,以後每天下午,來找我練習游泳,只要你認真練習,一定會遊得很好的。”“不用,我現在游泳已經數一數二了,不用練了。”小猴得意洋洋地説。説完,小猴爬上岸,大搖大擺地走了。

它接着往回走,又聽到了一陣清脆悦耳的歌聲,抬頭一看,原來是森林歌唱家百靈鳥在這唱歌呢。小猴聽了,覺得唱歌挺好,它幻想着自己站在舞台上,亮出自己最美的歌喉,把大家都迷住了。想到這兒,小猴又決定學唱歌。百靈鳥將方法告訴它之後,帶着它唱幾段,便讓它每天勤加練習……

時間過得很快,一年一度的才藝大賽到了。小猴認為自己一定能取得第一名,便胸有成竹地報了名。到了比賽的那一天,個個參賽者都亮出了自己的十八班武藝:山羊寫了一手好字,小魚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游泳技術,百靈鳥的歌聲讓人陶醉,而小猴卻因為每一樣只學習了一些皮毛,最終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標籤: 寓言 編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jmpm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