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西湖香市》文言文翻譯

《西湖香市》文言文翻譯

導語:有關《西湖香市》這一文言文,各位可以嘗試翻譯一下哦。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西湖香市》文言文翻譯,供各位閲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湖香市》文言文翻譯

原文

西湖香市,起於花朝(1),盡(2)於端午。山東進香普陀者日至(3),嘉湖進香天竺者日至(4),至則與湖之人市焉(5),故曰“香市”。

然進香之人市於三天竺(6),市於嶽王墳(7),市於湖心亭,市於陸宣公祠(8),無不市,而獨湊集於昭慶寺(9)。昭慶寺兩廊,故無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古董(10),蠻夷閩貊之珍異(11),皆集焉。至香市,則殿中邊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門內外(12),有屋則攤,無屋則廠(13),廠外又柵,柵外又攤,節節寸寸。凡(赤垔)(赤支)(14)、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經典、木魚、孩兒嬉具之類,無不集。

此時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15),岸無留船,寓無留客,肆無留釀。袁石公所謂“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波紋如綾,温風如酒”(16),已畫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雜來,光景又別。士女閒都,不勝其村粧野歸之喬畫(17);芳蘭薌澤,不勝其合香芫荽之薰蒸;絲竹管絃,不勝其搖鼓喝笙之聒帳(18);鼎彝光怪,不勝其泥人竹馬之行情;宋元名畫,不勝其湖景佛圖之紙貴。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撲不開,牽挽不住。數百十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擁於寺之前後左右者,凡四閲月方罷(19)。恐大江以東,斷無此二地矣。

崇禎庚辰三月(20),昭慶寺火。是歲及辛巳、壬午洊飢(21),民強半餓死(22)。壬午虜鯁山東(23),香客斷絕,無有至者,市遂廢。辛巳夏,餘在西湖,但見城中餓殍舁出(24),扛挽相屬。時杭州劉太守夢謙,汴梁人(25),鄉里抽豐者多寓西湖(26),日以民詞饋送(27)。有輕薄子改古詩誚之曰:“山不青山樓不樓,西湖歌舞一時休。暖風吹得死人臭,還把杭州送汴州(28)。”可作西湖實錄。

翻譯

西湖香市,從每年二月十二日百花生日,又稱作花朝的那一天開始,到端午節結束。從山東到普陀寺進香的人一天天來到,從嘉興、湖州到天竺寺進香的人也一天天來到,來了之後,就和西湖的人互相購買東西,所以叫做香市。

但是進香的人,在上、中、下三座天竺寺買東西,在嶽王墳買東西,在湖心亭買東西,在陸贄陸宣公的祠廟裏買東西,沒有一處不成為買賣東西的地方,而特別聚集在昭慶寺,昭慶寺的兩邊走廊所以沒有一天不成為人們相互買賣的'集市。上古夏週三代、漢魏六朝的古董,蠻夷閩粵以及從外洋運進來的珍奇異寶都彙集到這地方。 到了香市這段日子,寺殿的甬道上上下下,屋檐承溜的左左右右,寺廟山門的內內外外,有屋就擺起攤,沒有屋就敞着放,圍成堆,敞堆之外又搭棚,棚外又擺攤,一節節,一段段,緊密相連。凡是胭脂、髮簪、耳飾、牙尺、剪刀,以至於各種典籍、敲打的木魚,孩子們的玩具之類的東西,樣樣都彙集到這兒來。

這時正是春暖季節,桃紅柳綠,鮮明可愛,清明四月,蛙聲柔和,岸邊無停留的船,旅舍中沒有停留的客,店鋪中沒有存留的酒。袁石公宏道先生説的,“山色如美女,花色如面頰,池水波紋如綾羅,習習春風如美酒,令人陶醉”。這已經勾畫出西湖三月的景緻,而這時,香客從各處來,風光景色又有不同。士女的文雅美麗,勝不過村野婦女的塗脂抹粉,裝腔作勢;蘭花的芬芳香氣,敵不過合香芫荽的燻蒸;悠美的絲竹管絃樂曲,壓不住口哨搖鼓的喧鬧;文物古董的光彩,比不上泥人竹馬叫賣的順暢;宋元明代的畫卷,賽不過湖景佛像的昂貴。像在奔逃,像在追逐,掀也掀不開,拉也拉不住 。千千萬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簇擁在寺的前前後後,總共經過四個月才結束,恐怕長江以東,絕對沒有第二個這樣的地方了。

崇禎十三年(庚辰年)三月,昭慶寺被火燒,這一年和崇禎十四年、十五年,一再發生饑荒,百姓大半餓死。崇禎十五年,山東的道路被寇盜阻梗,香客斷絕,再沒有來杭州的,香市於是停止了。崇禎十四年夏天,我在西湖,只見到城中抬出餓死者的屍首,人扛車拉,一個接着一個。當時杭州太守劉夢謙,汴梁人,同鄉人來這裏打秋風的,多寄居在西湖,這些人每天可以替人疏通關係得到錢財,太守也就以此作為自己的饋贈,有個輕薄士人改動古詩中的幾個字譏誚這位太守説:“山不青山樓不樓,西湖歌舞一時休。暖風吹得死人臭,還把杭州送汴州。”這話可作為西湖實情的寫照。

註釋

(1)花朝:舊時習俗,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叫花朝節。

(2)盡:結束,完結。

(3)山東:這裏指浙江東都一帶。普陀:山名。在今浙江省普陀縣。

(4)嘉湖:嘉興和湖州。天竺:山峯名,又寺名。在杭州市靈隱山飛來峯之南。

(5)市:交易。

(6)三天竺:天竺山有上、中、下三天竺寺。

(7)嶽王墳:岳飛墓,在西湖西北棲霞嶺嶽王廟右側。

(8)陸宣公祠:陸贄祠,在孤山下。陸贄是唐代嘉興人,德宗時中進士,卒後諡“宣”。

(9)昭慶寺:在錢塘門外。五代後晉時建。

(10)三代:指夏、商、周。八朝:指漢、魏、晉、宋、齊、樑、陳、隋。

(11)蠻夷閩貊(mò):泛指四方邊遠地區。

(12)山門:佛教寺院的大門。

(13)廠(hǎn):山崖石穴,人可居。

(14)(赤垔)(赤支):同“胭脂”。一種紅色顏料。

(15)鼓吹:此處泛指音樂聲。

(16)袁石公:袁宏道,自號石公。

(17)閒都:文雅優美的樣子。喬畫:喬粧打扮。

(18)聒帳:眾聲齊作,通宵達旦。

(19)四閲月:經過四個月。

(20)崇禎庚辰:1640年(崇禎十三年)。

(21)辛巳:1641年(崇禎十四年)。壬午:1642年(崇禎十五年)。洊(jiàn):再次。

(22)強半:對半。

(23)鯁:禍患,這裏是侵擾的意思。

(24)餓殍(piǎo):餓死的人。舁(yú):抬。

(25)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26)抽豐:舊稱找關係走門路向人求取財物。俗語“打秋風”。

(27)以民詞饋送:可能指遇有訴訟案件,獲取原被告中一方錢物,作為給鄉人的饋送。

(28)古詩:南宋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kxz4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