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句 >

在外遊子中秋佳節思鄉的詩句彙總

在外遊子中秋佳節思鄉的詩句彙總

窗外的寒風吹打着江面蕩起層層的浪花,吹進我的胸口,也激盪起我深深的思鄉夢。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在外遊子中秋佳節思鄉的彙總,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外遊子中秋佳節思鄉的詩句彙總

中秋月

《中秋》

(唐) 詩人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 詩人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 詩人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代: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輪緩緩移動的秋月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廓。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麼辦呢?白髮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

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樹枝柯,人們説,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

註釋

⑴太常引:詞牌名。

⑵呂叔潛:名大虯,生平事蹟不詳,似為作者聲氣相應的朋友。

⑶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月穆穆以金波”。顏師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蘇軾《洞仙歌》詞:“金波淡,玉繩低轉”。

⑷飛鏡:飛天之明鏡,指月亮。甘子布《光賦》:“銀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圓上魄,飛鏡流明”。李白《把酒問月》詩:“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⑸姮娥:即嫦娥,傳説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高誘注説,她後來“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

⑹被白髮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懷》“青春揹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詩意。

⑺“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對月》詩中“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句意。斫:砍。桂:桂樹。婆娑:樹影搖曳的樣子。《酉陽雜俎》載:“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遂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賞析

眾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説,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為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説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説: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説,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着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為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裏所説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為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説,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為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説的浪漫主義手法有着密切的聯繫。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u/x4pp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