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最美不過《詩經》

最美不過《詩經》

作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源頭之一,《詩經》一直受到歷代讀書人的尊崇,經歷兩千多年已成為一種文化基因,融入華夏文明的血液。

最美不過《詩經》

作者介紹

《詩經》作者的成分很複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詩經》中的詩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陝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

創作背景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原為311篇,流傳至今的共計有305篇(餘6篇為“笙詩”,只存篇名)。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敍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的情形,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記載為《陳風・株林》。

內容簡介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它們都得名於音樂。

“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同現在我們説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一樣。國風共160篇,其中涉及愛情最多,多為民間戀歌,是當時流行的新樂,風格清新活潑。國風歌詞採寫地域很廣,多是“水邊的吟唱”,來源於陝西到山東的黃河流域和江、漢及汝水一帶,歌唱河流沿岸依水而居的先民的`純樸愛情。

“雅”是正的意思,周朝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崑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雅包括大雅、小雅,共40篇,多為王畿地區的作品,是當時的宮廷音樂,內容多為飲酒作樂,酬唱贈答。

“頌”包含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是祭祀祖先、祈福神靈的宗廟音樂。王國維指出頌唱詠時較風、雅緩慢,“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當然,雅、頌之中關涉愛情主題的也有不少。總的來講,《詩經》吟唱的是一曲曲廣泛意義上的“愛的主打歌”。

精彩片段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裏小島上。文靜美麗的好姑娘,讓我時刻放心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在那河的另一旁。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瞭解我的人能説出我心中憂愁,不瞭解我的人以為我有什麼要求。高遠的蒼天啊,這人是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詩經・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譯:廣大的天下,沒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濱,沒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勞役不均勻,我做的事獨自艱辛。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當初離家出征遠方,楊柳飄揚春風蕩。如今歸來路途中,雪花紛飛漫天揚。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譯:沒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終的。 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

藝術特色

《詩經》能夠流傳至今,韻味無窮,跟詞家高超的藝術技巧分不開。古代學者將《詩經》的藝術手法歸納為 賦、比、興三類。“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陳述鋪敍,反覆訴説心中起伏奔湧的感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和比擬,使意象具體化、明晰化;“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即藉助相關的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以感發人的情感和意志。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

此外,《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曲式在重複疊唱中增加變化,有張有弛,造成一唱三歎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

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中還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在古漢語的規則中,這類詞彙大抵是形容詞性質,所以也有助於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清新美麗的自然。

諸如此類,在《詩經》中屢見不鮮。詩歌的韻味確實非一般文學作品所能媲美,而《詩經》的聲律之美與其音樂性更是相輔相承,也只有感情飽滿、語言生動的詩,才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才能令後人樂於傳唱,歷久彌新。

名家點評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

“説詩者不以問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孟子

“現存先秦古籍,真贋雜糅,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

――梁啟超

標籤: 詩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vgq7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