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精品】詩歌作文四篇

【精品】詩歌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那什麼樣的詩歌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歌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詩歌作文四篇

詩歌作文 篇1

穿着薄霧輕煙,

告別秋的纏綿。

帶着一身凜冽,

迎來銀裝素裹。

光禿的樹木如此可憐;

清冷的冬夜,

寂寞的狂風浮走呼喊,

留下了陣陣空蕩的迴響。

冬遊遍各地,

將世界染成白茫茫一片。

頑皮的孩子,

堆起座座雪人。

冬瞧見了,

不禁喜笑顏開,

想和孩子們一起嬉戲。

這下可糟了,

嚇跑了一個個金童玉女,

只留下刺眼的串串腳印。

冬失魂落魄的遙望着,

那片寂靜的蒼白之地;

正在他絕望之際,

一個弱小的身影,

浮現在他眸前。

冬很害怕,

這位“白雪公主”會拒絕自己。

可是小女孩的行為,

出乎他的意料。

她微笑着、輕輕地,

挽起他的手臂。

邀他一起,

去高山上看美麗的風景。

冬注視着白茫茫的一片,

竟發現嫩綠的一叢身影。

冬恍然大悟,

原來她是春。

冬熱淚盈眶,

他緊緊地擁抱着春。

他感受着她的温情,

一起度過了最後一個綿綿冬夜。

待到黎明之際,

到處春暖花開,

冬之戀,

悄悄地,

劃上了句點。

詩歌作文 篇2

星期五的下午,午讀課一下課,別的班同學都忙了起來。大家都在忙着20xx詩歌競賽的佈置。只有我們班的同學遊手好閒着,因為許老師沒叫我們佈置,大概是在考驗同學們自己佈置的能力吧。同學們一看別的班同學都在熱火朝天的忙着,也不甘示弱地做起了準備,陳澍做起了PPT,許老師也拿了一盒彩筆,在黑板上寫了“熱烈的詩歌競賽”我們在下面竊竊私語:許老師真是的,也不寫個空心字。我們班比賽的規則是:四人一小組,全都會背的可以加分,不會背的不加分。

下午第一節課的鈴聲打響了,詩歌競賽在同學們的期待中開始了。主持人陳安琪和朱可一熱情的説:我們熱烈歡迎第一組同學上場。田欣、鄒宇童、錢鑫一和黃振自信的走上台,朗誦了樹葉的香味,朗誦完,朱可一又抽了一首古詩讓這一組背,遺憾的是他們 不會,自然也就不能加分了。他們一下來就互相指責,直到老師批評他們影響別人了他們才安靜下來。

接下來,幾個小組都陸續朗誦過了。終於輪到我們第八小組了,我們這一組我是第一個説,可我一緊張,腦袋轟的一聲一片空白全忘了,周欣彤就幫我開了頭。本來周欣彤是説第二句的,但她幫我説了第一句,第二句也就換成我説了。可我更緊張了還是忘記了,只好和俞哲遠一起説。真不好意思我給我們這一組拖了後腿。但最後由於其他同學的精彩表現,我們還是加了分。

陳澍她們組既做了PPT,朗誦的好,表演的又好,加的分自然也高,當之無愧地獲得了冠軍。

這次比賽一共有三個組獲得了起航卡,他們分別是:陳澍組、陳安琪組和朱可一組。我們大家恭喜他們!

詩歌作文 篇3

品一杯香茗,嗅一瓣花香,讀一首好詩,與詩結緣……

夕陽與晚霞如一對情侶,手挽着手,在天邊散步,淡淡的白色薄紗為他們添上一抹神祕。你一邊欣賞這對情侶,一邊歡快地划船。你迎着晚風,誤入蓮花深處,雪白的鷗鷺打量着你這個外來者。你望着美景吟唱: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畫面定格於此……再見你時,已是數年後的晚春,時間將你的青絲染成白髮,你望着湖邊的小舟,回首舊日的種種不堪,晶瑩的淚從滄桑的佈滿皺紋的臉上滑過,隨風滴落到地上,你獨自低吟:“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我曾經不屑於你的愁苦,但是,自從與你的詩歌結緣,我開始能理解你的“悽悽慘慘慼戚”裏的無處訴説的孤獨。

你與好友出門遊玩,可天公不作美,豆大的雨滴從天空落下,如瀑如簾,狂風大作,沙石捲起,友人勸你回家,可你卻淡然一笑,披上蓑衣,向風雨中瀟灑地走去,迎着風,漸行漸遠。空中迴響着你豪邁的聲音:“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我曾心疼你的“黃州惠州儋州”,但是,自從與你的詩歌結緣,我知道,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

夜墨如玉,涼如水。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如三軍吼叫,而你靜靜地進入夢鄉:千軍萬馬拼殺着,嘶吼着,血流成河。你騎着馬,不斷地廝殺,看着你的敵人一個個倒下,你用盡全力揮舞武器,戰鬥到最後一刻,鮮血噴灑。涼意透心,寒冷將你從夢中喚醒,你只能歎息一聲,用你那因勞作而佈滿老繭的手寫下千古名句: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我曾驚訝於你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自從與你的詩歌結緣,我理解你為國而生為國而死的`執着。

與詩結緣,我認識了李清照,看到了她戲劇化的人生,也看到了她那份堅強。雖歎息人生的艱苦,卻依舊堅強的活着,並留下一首首好詩。

與詩結緣,我結交了蘇東坡,佩服他不服老的精神,讚歎他敢於與時間賽跑的勇氣。

與詩結緣,我認識了陸游,看到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他的憂國憂民。

與詩結緣,我穿越時空,與詩人促膝長談,與墨客品茗而語。

香茗已盡,花香已淡,吾與詩,緣未了。

詩歌作文 篇4

本想找個清醒的時間來約見顧城,受“曉説”的影響,突然想去圖書館尋找他的存在。或許他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以至於我無法在羅列滿蛛網與塵埃的書櫥上瞻仰到詩人最初的遺容。

作為一個詩歌的追尋者,或許更多時間自己是在進行一種狂熱的追逐。可是生活總是這般喜歡玩耍。詩人走過之後,很難在人民的海洋裏尋找到繼以往昔的影子與波浪。我想找到一個神似的都是那般困難。詩人離開的年代,我還是一個不會説話的半語子。心裏想着,如果我可以早臨人世幾年與之同時代該多好。即便如此,我在山溝溝裏,而詩人遠在新西蘭。

也許我的生存環境也算得上是激流,但這絕不會像詩人夫婦所在的激流島那般以此稱道來得實在。樹叢裏的小屋是詩人夫婦存在的寓所。曉鬆只是做了片刻的停留,便匆然飄過,沒有調頭。一是當地人忌諱死了人的屋子;二是有精神的上等人是不希望反覆打擾仰慕者安息的。看一眼已經足夠,看一眼便可以記在心裏,就是一個心願嘛。樹叢裏婆娑的屋影已經連同來時的路印刻在每一個慕名而來的人的腦海裏,而且他不會被任何繁雜的記憶所湮滅。因為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用它尋找光明。

激流島上的居民一直以這裏曾經生活過一位偉大的詩人而自豪。島上的每個出租車司機會認真的記錄下幾句英文版的顧城詩歌併為慕名而來的乘客朗誦。這已經成為當地的一種文化,一種榮譽。而當同樣的人物出現在以馬列主義繼承者的國家,他也會成為一種文化,一種別人要問可以換幾個錢的買賣,沒有什麼人會把他看作是榮譽,那些以此為生的“紅色資本家”也不例外。

在島上的集市,曉鬆在其間穿行,彷彿看到了當年詩人夫婦在此販賣自制的煎餅與家養的小雞的情景。多麼安恬的生活,這或許便是詩人的節奏,當然現在已經成為了激流島的節奏。而這種舒適的節奏,很少的出現在國內的城市或是鄉村詩人這一階層的日常生活裏。此處倒是讓我想起紅場閲兵時斯大林同志經典講話中提到的“腦力工作者”,那一代的‘俄國文人"的境遇更像是大陸詩人的現實寫照,也會有復出之後的身體上的飢腸轆轆與百病纏身,精神上的壓抑缺失與被驅逐被流放。就是這種對於思想的認知度,中國的路還要走很久。

在島上的博物館或是商店,進門的牆上總會掛着顧城的銅製雕像,當然這是對詩人的敬仰所致。這裏的工作人員會和你講顧城夫婦從前的日子。可能是一起生活過的人,對彼此的評價最為真實可信。一位老婦人表示:島上的人都為這裏曾經居住過一位偉大的詩人而感到驕傲。在今天如此開放的中國大陸,我們依然習慣於不區分政治與文學,依然習慣於文學為政治服務;政治為文學埋單。在這種思想下根生出來的中國文學也只能勉為其難的被稱作“革命文學”。而由此為大眾熟知的詩人,不是思鄉卻不願回鄉的掛名作協天天做邪的“老爺子們”,就是整天躲在貼吧裏灌水拍磚閉眼睛説瞎話的“有為青年”。還好我在年輕人的心裏看到了希望,才知道刻在石板上的不一定是名言,天天叨咕在嘴邊的不一定是真理。

寫到此處,我呆坐了許久,我看到靜止的紅布窗簾上鐫刻着一個十字架的暗影,哦!那是打褶兒了的窗框,哦!那是打折兒了的規矩。

詩人已死太久,久的讓我無法直視我的眼睛。假如我可以本能的走進詩人之角,我希望你——偉大的詩人,可以復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xwk2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