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描寫閲江樓的詩歌

描寫閲江樓的詩歌

(第一首)

獅子山巔百尺樓,大江滾滾接天流。

描寫閲江樓的詩歌

碧霄萬里連秋色,黃葉千年飛雁丘。

古道蒼茫當世改,斯文寥落此時憂。

總歎六代風華已,衰草寒煙凝帝州。

——七律:登閲江樓

(第二首)

拾級而望,樓高二十二仞,

氣勢巍峨挺拔,英姿綽約而光彩照人。

斗拱飛檐,上出重霄。

翠閣流丹,下臨無地。

碧瓦斜陽,暉映四野。

曲徑盤腰,丹珠裹體。

駕盧龍,蜿蜒驅江欲赴東海。

白雲掠於前,似銀燕展翅。

秋風旋於後,若虎嘯龍吟。

綠樹紅花,搖曳歡呼於四周。

岡巒簇擁,列隊相隨於左右。

若登樓遠眺,目極四野。

則見君王舊景,多變其態。

荒涼之處,已呈新姿。

倚欄仰視,天宇澄清。

不見飛鳥雨雲翅幕於下。

唯有祿口銀鷹翱翔於空。

俯視其下,大江東去,

江花似火,江水如藍,

波連荊楚,浪湧三吳。

兩畔綠柳成行,長堤護岸,

洶湧江濤不再亂浸無辜。

火車南來,聲似洪鐘,

音若雷鳴,行若閃電,迅若流星。

往來匆匆運貨送人。

關山阻隔不再製約南北溝通。

高速環城,京滬、寧杭,

若銀絛絲帶,曲折飄逸,起伏綿延,

連京滬蘇魯皖浙近於一體。

沿途紅花綠草,谷稻澄黃,

令滾滾車流輪下生風。

尤為壯者,虹橋兩道,疊次凌空。

一橋近而二橋遠。

近者,橫江平卧,

鐵騎馳奔於上,蒼龍逶迤腹中;

遠者,斜拉過江,

鐵索迎風,車逆風行,

猶鞦韆蕩於曠野,若長街懸於半空。

而飛虹之下,舟舸爭渡,各逞其鋒。

不見飛槳劈水,卻聞濤吼笛鳴。

環視左右,則見紫金昂頭,

觀蒼穹萬千氣象,揚子吐霧,

漫江中八卦之州。金鷹摩天,

遮玄湖澄蒼倒影,隧道穿地,

引萬千車騎忽遁之於無形。

淮山萬壑,雖有馳奔之狀,

卻靜而不動,徒作無言之看客。

唯水天相接之處,一葉扁舟,

蓑翁獨釣,尚有當年之意境。

待落日西沉,夜幕臨江,

天地歸一,四野如墨,

江樓華燈,萬盞齊明。

似玉宇瓊樓,桂殿蘭宮,

光耀南天一片。又似瀚海航燈,

搖曳飄忽於夜幕重重。

(第三首)

歲在三秋,草木葱蘢;

拾級而上,舉步樓宇;

憑欄眺望,悠然遐思。

秋霧瀰漫,籠蓋川澤;

俯視山林、宛伏千軍萬馬;

繁星點點、如入戟戈連營,

此非元璋大敗友諒之軍呼?

若夫,雲開霧散,天高氣清;

波濤萬里,羣巒疊翠;

犬牙交錯,直逼雲漢;

盧龍飛舞,攜江貫海;

秋雁徘徊,聲震江浦;

杜鵑啼血,滿目悽愴。

嗟夫,

達則萬木生輝,窮則蒼宇悲憫,

山水樓閣本無情,心境使然也。

昔太白謫居夜郎,遷客沙鷗,

孤館春寒;柳子厚困於永州,

孤舟蓑笠,獨釣江雪。

古往今來,士者多堅;

感物傷懷,修短隨化;

千帆側過,草木秋霜;

萍水相逢,失路同悲。

登斯樓也,

歎天地之博大,憐行影之渺然。

雖事與願違,造化弄人;

然放握有度,快意人生

恬然自安,得失何牽。

平和淡定乃人生之真諦也﹗

標籤: 詩歌 江樓 描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rkwl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