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海子經典詩歌《打鐘》賞析

海子經典詩歌《打鐘》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子經典詩歌《打鐘》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子經典詩歌《打鐘》賞析

摘 要:海子的詩歌《打鐘》是一首構思奇特的愛情詩。詩歌中的“皇帝”是愛情意義上的比喻用法,在愛情王國裏,誰是主角,誰就是“皇帝”。這首詩裏的“鍾”表面上看是“銅鐘”,而實際上是指人體內的“生物鐘”。借“聲”傳情,借“聲”抒情,是該詩的重要特色。海子憑藉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想象力,盡情描摹愛情的“鐘聲”,為中外“愛情花園”留下了又一詩歌奇葩。

關鍵詞:《打鐘》 皇帝 愛情 生物鐘

《打鐘》是海子寫於1985年5月的一首“著名”詩歌。説它“著名”是因為:其一,許多海子詩歌選本都收入這首詩;其二,這首詩可謂以費解著名,眾多論者對這首詩的解讀五花八門,莫衷一是。打鐘有何寓意?“皇帝在戀愛”是怎麼回事? “黃臉漢子”、“一隻神祕生物”又指什麼?“大鳥撲鍾”作何解釋?“敵人的女兒”、“義軍的首領”是誰?……一系列難題給讀者造成重重閲讀障礙,誤讀種種也就在所難免——有時讓人覺得海子的詩真是不可理喻。對海子詩歌頗有研究的譚五昌先生評註《打鐘》時這樣寫道:“在藝術趣味上,海子是一個傾向於神祕主義的詩人。他的部分作品或片斷常常具有神祕、詭異、晦澀的色彩,令人難以解讀,較難引起人們的審美愉悦。”①譚先生下筆洋洋灑灑,最終卻把話語引向不可解的神祕境地。那麼,海子的這首詩的神祕性何在?其主題究竟是什麼?且讓我們試做分析。

鍾,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撞擊器。通常作為一種軍事或宗教建築的附設器具,用於報時或召集人羣、發佈消息等。宮廷所用的鐘都刻有銘文,以祈求天神保佑。“鍾”字的本義為古代打擊樂器,青銅製。海子這首《打鐘》打的是什麼鍾呢?打鐘目的何在?我們先從文本説起——

1 打鐘的聲音裏皇帝在戀愛

一枝火焰裏

皇帝在戀愛

2 戀愛,印滿了紅銅兵器的

神祕山谷

又有大鳥撲鍾

三丈三尺翅膀

三丈三尺火焰

3 打鐘的聲音裏皇帝在戀愛

打鐘的黃臉漢子

吐了一口鮮血

打鐘,打鐘

一隻神祕生物

頭舉黃金王冠

走於大野中央

4 “我是你愛人

我是你敵人的女兒

我是義軍的女首領

對着銅鏡

反覆夢見火焰”

5 鐘聲就是這枝火焰

在眾人的包圍中

苦心的皇帝在戀愛②

本詩共分5個詩段(數字標號為筆者所加),第1詩段和第3詩段均以“打鐘的聲音裏皇帝在戀愛”開始,可以判斷這是一個關鍵詩句。這首詩寫的就是“皇帝”在“打鐘的聲音裏”“戀愛”。海子為何寫“皇帝”在戀愛呢?這裏的“皇帝”是個比喻,並非政治意義上的皇帝。在愛情王國裏,誰是主角,誰就是皇帝——所以,這個“皇帝”是愛情意義上的。“皇帝”在戀愛也即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在戀愛。“皇帝”在“打鐘的聲音裏”戀愛,聲源來自哪裏呢?當然來自“鍾”。“鍾”在何處?作為本詩核心段的第3詩段有所交代:“一隻神祕生物/頭舉黃金王冠/走於大野中央”。“黃金王冠”就是“鍾”,這個“鍾”遊走在“大野中央”。這樣,詩中的“聲源”來自於大野的中央,“大野”即廣大的原野、田野。讀者可以想見此“聲”之波瀾壯闊,洪大豪邁——難怪不斷“打鐘”的“黃臉漢子”累得“吐了一口鮮血”。

打鐘的“黃臉漢子”打的是什麼“鍾”呢?——讀者注意,這個“鍾”表面上看是“銅鐘”,而實際上是指人體內的“生物鐘”。“一隻神祕生物/頭舉黃金王冠”,寓意正是神祕的“生物鐘”。“生物鐘”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列所決定的。海子以這首詩歌獨特的命名和奇特的構思,戲謔了為數不少的理論家和詩評家——海子天性中本有調皮可愛的一面。

在“打鐘的聲音”裏戀愛,是説抒情主人公的愛情,受神祕的“生物鐘”的支配,在特定的時間裏就會想起自己遠方的`“戀人”。打鐘的“黃臉漢子”一直不停地撞鐘,累得吐血也不停下來,還在不停地打鐘,打鐘……言外之意即——鐘聲不止,“抒情主人公”對戀人的思念,根本無法停止!海子在另外一首詩歌《黑翅膀》③中,寫北方七星“就像一種思念/她長滿了我的全身”,“思念”長滿了全身,詩人豈能奈何“思念”?正如神祕的“生物鐘”對詩人強大的召喚,這些都是令人無法抗拒的事情。在此意義上,《黑翅膀》與《打鐘》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基於上述分析,再看《打鐘》第2詩段和第4詩段,許多疑惑便迎刃而解。這兩個詩段寫的是“回聲”,第2詩段寫山谷的“回聲”,第4詩段則寫“戀人”的“回聲”。我們先從第2詩段説起吧——

聲音作為一種波向外傳播,猶如一枝燃燒的“火焰”向四周蔓延。這種愛情“聲波”在神祕的山谷迴響,山峯彷彿“紅銅兵器”。中國古代文化認為,“銅鐘”和“山谷”之間有一種奇妙的關係,山崩之時,銅鐘每每發生感應,即所謂“山崩鐘應”④——後來這一成語用以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據説,西漢時期,皇帝未央宮前的殿鍾,無故自鳴,且三天三夜不止。漢武帝召問王朔,王朔説可能有兵爭。武帝不信,就問東方朔。東方朔説:“銅是山的兒子,山是銅之母,鐘響,就是山崩的感應。”三天後,南郡太守上書説,那裏的山崩了二十多裏!“山崩鐘應”的傳説故事,我們只能姑妄聽之。不過,結合聲學的道理來看,山谷對鐘鳴的“回聲”效果,當是極為顯著的。海子寫“戀愛”之聲“印滿”山谷,正是極言山谷“回聲”強度之大。“皇帝”愛的“聲波”,“印滿”山谷中的“紅銅兵器”,且在“神祕山谷”迴盪,這樣的藝術表達,可謂迴腸蕩氣。

第2詩段中的“大鳥撲鍾”令讀者頗為費解。其實,“大鳥撲鍾”這個詞語,也是用來描摹“鐘聲”的——“三丈三尺翅膀”、“三丈三尺火焰”其目的都是為了烘托“鐘聲”之宏大壯闊。詩人把肉眼根本無法見到的“生物鐘”,形象化為可見、可感、可聽的“一口大鐘”,且有“大鳥撲鍾”,表“難言之物”如在眼前,這便是藝術創造。海子用“火焰”寫聲音,運用的是“通感”手法;用“三丈三尺翅膀”、“三丈三尺火焰”寫“大鳥撲鍾”,則既有“通感”又有“幻象”⑤。如果説翅膀的“飛動”與聲波的“傳播”有相似之處,“大鳥”與“火焰”之間存在什麼聯繫呢?理解這種關係,需要藉助中國古代神話知識,而海子本人對中國古代神話是非常熟悉的。   據《山海經》等古籍記述,太陽裏有金黃色的三足烏鴉,於是古人就把“金烏”作為太陽的別名,也稱為“赤烏”或“三足烏”。《淮南子·精神篇》中説的“日中有踆烏”即“三足烏”,又稱為“陽烏”或“金烏”,被認為是日之精魂。上述古籍中的金烏之類,它們實際上都是“太陽鳥”。《打鐘》裏“撲鍾”的“大鳥”作為“太陽鳥”,其光焰如火,也就不難理解。“三丈三尺翅膀”、“三丈三尺火焰”,這種看似荒誕的寫法,其實在海子那裏是有神話根據的,由此足見海子詩歌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藴。

在《打鐘》這首詩裏,“皇帝”愛的“聲波”如同“一枝火焰”傳向遠方,加上“太陽鳥”巨大翅膀的煽動,勢必將其愛的“聲波”擴而大之,廣而遠之。《打鐘》第4詩段寫的是遠方“戀人”對“皇帝”戀愛“聲波”的“回聲”。試想,“皇帝”站在大野中央,頭頂大鐘,“打鐘人”拼上老命撞打,鐘聲豈不聲震四野,峯迴谷應?抒情主人公受這種神祕而巨大的鐘聲控制,怎能不輾轉反側,蕩氣迴腸?而遠在他鄉的“戀人”,對此又豈能無動於衷?

“皇帝”發出了愛的“聲波”,遠方的那位戀人“對着銅鏡,反覆夢見火焰”——正是對“聲波”的感應。“銅鏡”是古代用青銅做的鏡子。“銅鏡”之接收“聲波”,“戀人”之夢見“火焰”,都巧妙地寫出愛情王國裏的“心有靈犀”現象。“銅鏡”一詞極為古雅,一方面,它接受來自“銅鐘”的“聲波”,另一方面,在詩中又暗含其使用者為“女性”。

“皇帝”那遠方的“戀人”是如何表白的呢?她做出如下“回聲”⑥:

“我是你愛人”——這是最大膽、最直白的、最熱烈的愛情表白。“我是你敵人的女兒”——意為“我”的“父母”與“你”為敵,反對我們的戀愛。“我是義軍的女首領”——意為“我”反叛了“父母”,願意衝出重圍,與“你”相愛。只是通過三句斬釘截鐵的“回答”,一個風風火火的追求愛情的女主人公形象便躍然紙上。在《打鐘》這首詩裏,一方面愛情的“鐘聲”,其召喚力和誘惑力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女主人公對“鐘聲”的回答,同樣顯示出愛情的堅強和義無反顧。總之,愛情的神祕力量是不可抗拒的,這是海子詩歌傳達出的一種強烈信號。

第4詩段有一個問題需要説明。那位勇敢的“戀人”身在何方?在哪裏對“皇帝”愛的“聲波”做出迴應呢?第2詩段已經給出了答案:這位“戀人”不在別處,就在那“神祕山谷”——愛情谷。第2詩段中的“紅銅兵器”與第4詩段中的“敵人”、“義軍的首領”不無關聯,似乎説明作為愛情谷的“神祕山谷”絕非風平浪靜,鳥語花香,而是劍拔弩張,針鋒相對,充滿鬥爭的刀光劍影。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中,愛情谷中的“戀人”終於站穩立場,做出擲地有聲的回答。

在愛情世界裏,相愛的雙方都有各自的“鬥爭”。詩中的女主人公充滿矛盾,作為戀愛“皇帝”的男主人公亦復如此。在第5詩段,詩人再次強調“皇帝”——抒情主人公——在“戀愛”。皇帝在“生物鐘”的控制下進入“熱戀”,那“鐘聲”就是“一枝火焰”,執著而熱烈。“眾人的包圍”説明“皇帝”的戀愛遇到外界的壓力;而“內在”的神祕的“生物鐘”,又無時不發出強烈的愛的“聲波”,召喚着遠方的戀人。那麼,這個戀愛中的“皇帝”,當然是“苦心”在胸!所以,該詩以“苦心的皇帝在戀愛”作結。

《打鐘》第3詩段中的“黃臉漢子”來去無蹤,令人頗為費解。這個累得吐血的“打鐘”者是神祕的——在詩中,我們不妨將他看做是那口“銅鐘”的化身。他一再“打鐘”,也不過是“生物鐘”的“自鳴”而已。再進一步思考,那“黃臉漢子”不就是戀愛的“皇帝”嗎?“王冠”(銅鐘)在頭,“苦心”在胸——此乃戀愛中“皇帝”形象的一幅寫照。細想一番,又何嘗不是普天下戀人們的形象寫照呢?“銅鐘”——“黃臉漢子”——“皇帝”——“生物鐘”這一思維鏈條,在現實的邏輯世界裏確有牽強之處,稱其“不靠譜”並不為過;然而,在詩歌藝術的王國裏,這正是思維的飛動之處。詩人海子憑藉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聯想、想象、幻想能力,讓思維的翅膀盛開成絢爛的花朵,為中外“愛情花園”留下了又一詩歌奇葩。一百多年的中國新詩史上,有誰這樣描寫愛情呢?世界詩壇上又有哪位詩人如此揭示愛情的力量呢?——海子詩歌的原創性,在此可見一斑。

在結構安排上,這首詩歌也相當獨特。全詩以第3詩段為核心,第2詩段和第4詩段分別是第3詩段的呼應和延伸;第1詩段和第5詩段則首尾照應。值得一提的是,在第5詩段中,詩人特意提到“苦心”的“皇帝”,如果與第3詩段“吐血”的“黃臉漢子”聯繫在一起,不正是戀愛者“嘔心瀝血”的寫照嗎?詩人暗自將“嘔心瀝血”一詞用在戀愛的“情種”身上,足以令人驚歎。

此外,就詩歌題目而言,這首《打鐘》,寫的正是戀人的“鍾情”,如此微妙的“雙關”運用,海子本人自當深諳其中奧妙。海子構思這首獨特的詩歌,靈感很可能來自中國“鐘王”——“永樂大鐘”⑦。資料表明,1983年,海子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工作,1985年開闢昌平新校區之後,海子才搬去昌平新校。“永樂大鐘”懸掛在北京西郊大鐘寺的鐘樓,而海子所在海淀區的中國政法大學距離大鐘寺不遠,他有可能聆聽過“永樂大鐘”獨特的鐘聲。

綜上所述,《打鐘》這首詩,其重點不在“鍾”,而在“鐘聲”,這是解讀此詩的關鍵所在。海子充分調動自己的藝術想象,盡情描摹愛情的“鐘聲”,借“聲”傳情,借“聲”抒情,是該詩的重要特色,因此,沿着“聲波”一詞進行深入思考,便能獲得解讀這首詩歌的線索或鑰匙。該詩之所以費解,令眾多高手望“鍾”興歎,就在於海子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聲學知識、心理知識和神話知識,加上那天馬行空的藝術想象力,的確給讀者帶來種種閲讀障礙。而讀者一旦破譯該詩的“密碼”,超越那些障礙,就會發現一個“柳暗花明”的藝術世界。聽懂海子的“鐘聲”,你會覺得《打鐘》這首詩既非玄虛,又不神祕。而詩中的那口“生物鐘”,倒是非常神祕的——我們無法,也不必把一切都弄懂。或許,這正是愛情的神祕性之所在吧!

① 參見譚五昌編著,韋爾喬繪畫:《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海子詩歌精品插圖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② 選自西川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頁。

③ 見西川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474頁。

④ 中國古人認為,“鍾”由“銅”鑄成,而“銅”出於山,“山”與“鍾”之間彷彿“母子”關係。

⑤ “幻象”不同於“意象”,是從幻想、幻覺或夢境中產生的形象,有論者認為,成功運用“幻象”是海子詩歌特色之一。

⑥ 第4詩段整體帶有引號,表明屬於“戀人”對“聲波”的回答。

⑦ 永樂大鐘系明代永樂年間鑄造,享有“古代鐘王”之譽。該鐘用銅、錫、鉛合金鑄成,通體褚黃,重達46。5噸,高達6。94米,鐘口直徑3。3米,鐘聲圓潤洪亮,穿透性強,可傳數千米之遠,餘音達2分鐘之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k23pj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