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九年級語文上冊課外詩歌賞析

九年級語文上冊課外詩歌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語文上冊課外詩歌賞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年級語文上冊課外詩歌賞析

《觀刈麥》白居易

1、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

2、請用生動的語言展現“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所描繪的勞動場景,並體會這一勞動場景的作用。

農民在田間埋頭割麥,腳下暑氣燻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的筋疲力盡也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活。體現了農民的艱辛與不易。

《月夜》劉方平

1、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春回大地時詩人的喜悦之情。

2、賞析“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賞析一:這兩句運用的主要意象是蟲聲,又有“新透綠窗紗”補加,運用通感的手法,在聲音美之上再飾以色彩美,更給人清新的感覺,於是便美不勝收了。

賞析二:句中“新”包含作者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有清新之感,又有欣悦之意。

賞析三:這兩句寫的月夜一角,詩人選取靜謐而散發着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構思新穎別緻,不落俗套。

《商山早行》温庭筠

1、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詩描寫了旅途寒冷悽清的早行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

2、賞析“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運用白描手法描繪了六種景物,雞聲、茅店、明月、行人足跡、板橋、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淒涼畫面。渲染了悽清、寂寞的氣氛,抒發了長期漂泊他鄉的孤寂愁苦之情。

3、賞析“槲葉滿山路,枳花照驛牆”

詩中“落”“照”二字生動傳神。“落”字有落葉歸根之意,撩人思鄉之情;“照”,“照亮”的意思,點染事物賦情於景。指數的白花照亮驛牆,襯托了拂曉前的暗,突出了“行的早”的特點。

4.前人評論“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為“意象具足,實為難得”。請結合全是對此加以賞析。

.這兩句詩用十個名詞構成,每字一個物象,合起來有無窮意藴。②這十個名詞所表現的都是具有特徵性景物,都表現出“早行”之“早”;寫早行的情景,繪聲繪色,如在目前。

5.尾聯在內容和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內容:“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春回故鄉、野鴨滿塘的温暖意境。通過這個温暖的鄉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深切的思念。

結構:與首聯中的“客行悲故鄉”照應。

《卜算子·詠梅》陸游

1、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志節高尚(孤高正直)、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表現了詞人堅貞不屈的高潔品格,展現失意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抒發壯志難酬的苦悶和熾熱的愛國情感。

2、請分析上片寫梅花遭遇的作用。

梅花在荒涼的驛站外,斷橋邊,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境被渲染的多麼冷落、淒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寫自己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破陣子》晏殊

1、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熱愛,對青春年華的熱烈讚美。

2、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現上片美麗而富有生機的景色。

清明時節後,天氣漸漸轉暖,海棠梨花剛剛開敗,柳絮又開始飛花。春社將近,已見早燕歸來。園子裏有個小小的池塘,池邊點綴着幾點青苔,在茂密的`枝葉深處,時時傳來黃鸝清脆的啼叫。

《浣溪沙》蘇軾

1、本詞上片三句話三個畫面,請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繪,分析三個畫面間的聯繫,並分析作者的感情。

簌簌飄落的棗花,輕輕地打落在衣巾上,村子裏家家户户的嗡嗡的繰車聲縈繞在村子上空,還有那在古柳下穿着牛衣叫賣黃瓜的農人,真是一幅靜謐祥和的鄉村圖畫。這一組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不僅色彩美,而且音樂美。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寫出了農人勞動的繁忙以及欣欣向榮的景象。表達了詞人對農村恢復生產後的喜悦之情。

2、請簡要概括下片內容,並分析作者的心情及表達作用。

下片內容:主要寫謝雨神途中行路的艱辛。

“試問”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

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融洽關係寫得親切自然。

《醉花陰》李清照

1、這首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詞通過悲秋傷別抒發了詞人的寂寞相思情懷和濃濃的離愁別緒。

2、試分析“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一句中“透”字的妙處。

一個“透”字不僅寫出了秋夜寒氣透人肌膚,也寫出了詞人心靈所感的無比淒涼,突出了詞人在重陽佳節孤眠獨寢、夜半相思的孤寂悽苦之情。

3、“人比黃花瘦”的“瘦”字與詞中哪個字呼應?試分析這兩個字的表達效果。

與“愁”字呼應。“瘦”生動寫出了作者因刻骨的離愁,而腰肢瘦損的形象,有力地表達出了思念之情。

4、最後三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歷來為人所稱頌,請分析為什麼以“黃花”來寫哀愁呢?

這句話比喻新奇傳神,言情含蓄,以人比花,即景設喻,極其自然。重陽節黃昏菊花清瘦的形象,能生動的寫出作者憔悴的形象和淡淡哀愁,加上菊花以優雅高潔為品質,與作者的精神有相同之處。本句寫離愁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藴藉。

從表現手法角度: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曳着羸弱的瘦菊,一邊是愁雲滿布憔悴面容的思婦,情景交融,創設出一種悽苦絕倫的境界。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詞諷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對於朝廷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一腔愛國豪情。

2、詞中稱讚孫權,從全詞的主旨看其用意是什麼?

譴責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表達作者仰慕英雄,主張恢復中原的情懷。

《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

1、這首散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懷古傷今,借寫封建王朝的更迭、興衰,寄寓自己對歷史古今變化的感慨——世事無常,封建王朝無論怎樣的盛極一時,最終都逃脱不了滅亡的命運。

2、與《潼關懷古》比較,作者是從什麼角度弔古抒懷的。

從人民的命運着眼,感歎歷史上人民的深重災難,概括列國諸侯的興亡最終結果都成為一抔黃土。

《朝天子·詠喇叭》王磐

1、請找出這首散曲的中心句,並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中心句:“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諷刺了那些仗勢欺人、強取豪奪、搜刮民脂民膏的腐敗官吏,也流露出對民生疾苦的同情。

2、散曲末尾連用三個“吹”字的作用是什麼?

不僅形象具體地描繪了“來往亂如麻”的官船的喇叭聲聲,更以詼諧的語調揭露出宦官魚肉百姓的罪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jn2e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