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艾青詩歌風格

艾青詩歌風格

艾青是我國的愛國詩人,那麼他的詩歌具有怎樣的風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艾青詩歌風格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艾青詩歌風格

一、 生平及創作

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艾青是他1933年發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時開始使用的筆名。艾青出身於地主家庭,但因為剛出生就有術士説他命克父母,以致引起了父母的厭煩,將其送到一個貧苦農婦家裏寄養,這位農婦即"大葉荷"。這使他從小就同情農民,並感染了農民的淳樸和憂鬱,和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5歲時艾青回到家中。

艾青是從畫家成為詩人的,在精神歷程上,則是從時代的"叛逆者"逐漸變成了時代的"吹號者"。

艾青1928年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系,1929年去法國勤工儉學,專攻繪畫,同時也廣泛接觸了哲學、文學、特別是詩歌,過了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質上貧困"的生活。置身在瘋狂、怪異、陌生的資本主義文明世界中,過着半流浪式的生活,咀嚼着異國遊子的內心孤寂,使艾青和西方現代象徵派、印象派詩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並由此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流浪漢的漂泊的情愫"。

1932年,艾青回國,參加了"中國左翼藝術家聯盟",從事進步愛國活動,並於同年7月,以"顛覆政府"的罪名被捕入獄,飽受三年鐵窗之苦。1933年,在獄中,艾青第一次以此為筆名創作了著名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表達了對中國廣大農民遭際的同情和關切,從而一舉成名,譽滿詩壇,引起了社會和文學界的普遍重視。1935年艾青出獄,1936年,彙集他早期創作的詩集《大堰河》出版,併產生了巨大反響。

抗戰爆發後,艾青輾轉在武漢、山西、湖南、廣西等地,1941年從重慶轉赴延安。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優秀詩作,著名的有詩集《北方》、《曠野》、《他死在第二次》,和長詩《向太陽》《火把》等,抗日戰爭時期,可稱為"向太陽"時期,也是艾青創作生活的高潮階段。詩集《北方》和長詩《向太陽》,堪稱是用現代技巧表現時代生活主題的典範性藝術試驗。

艾青不僅長期從事文學實踐,還根據自己的豐富創作經驗,寫了《詩論》及其他論文,提出了一系列關於詩的見解,作為現代的傑出詩人,艾青以自己的創作和理論對同時代和後起的詩人們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二、 艾青的歷史地位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詩壇,他作品深沉而憂鬱的抒情風格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注意。抗戰爆發後,艾青事實上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稱之為"艾青的時代",他的創作不僅開了一代詩風,而且深刻影響了這一時期乃至40年代後期的詩界。

艾青的詩在起點上是與我們民族多災多難的土地與人民有着深刻的聯繫的,並且明顯地受到西方近代詩人凡爾哈侖、波特萊爾的影響,被稱為"吹蘆笛的詩人",他的詩一開始就匯入了世界近現代詩歌的潮流之中。1939年,第二本詩集《北方》和長詩《向太陽》出版之後,其歷史地位被大家一致確認,成為新詩第三個十年最有影響的代表詩人,世界最早走向世界的新詩人之一。抗戰時期國統區最有影響的詩歌流派"七月詩派"的青年詩人們一再申明:"他們大多數人是在父親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自覺地以艾青作為他們的旗幟。而中國新詩派的代表詩人穆旦在寫作起點上也明顯受到艾青的影響。艾青的《大堰河-我的母親》發表後不及即被譯為日文,在以後的幾十年間,一直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至今已傳遍英、法、德等十多個國家。

艾青的詩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所完成的是歷史的"綜合"的任務,同時也典型地表現了中國新詩是20世紀世界詩歌的一個組成部分的歷史特點。

三、 艾青的詩歌創作

(一)早期自述性抒情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

1933年問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述性的抒情詩。這首詩是艾青把思想感情和藝術個性真正融入民族生活大地的重要轉折點,表現了他對舊世界的叛逆和詛咒。這首長詩也是艾青早期創作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品。

艾青自己回憶道:他從小在一位叫做"大葉荷"的乳母懷裏長大,這位貧苦的農婦把自己的女孩溺死,專來哺育我。我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從另外一個孩子那裏搶奪來的,一直總是十分愧疚和痛苦。這也是我很早就感染了農民的憂鬱,成了個人道主義者。這首詩就是一個地主階級叛逆的兒子獻給他的真正母親--中國大地善良而不幸的普通農民的頌歌。

"大堰河",作者説她沒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我"的,這樣就賦予了"大堰河"以某種象徵的意義:即中國農民的化身。這是一個"沉默"的大地母親,生命養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藴含着寬厚,仁愛、純樸與堅忍。

表面上看,這首詩的寫作來自艾青童年生活和身陷牢獄的雙重激發,而實際上,是作者深切同情中國農民命運,並以民族的憂患為己任的思想的必然趨歸。

大堰河是中國鄉村農婦歷史命運的一座雕像,她生來沒有名字,出嫁後被套上夫權的枷鎖,然後又把博大的母愛無私地給予地主家的乳兒。艾青從她愚昧與善良、勤勞與卑微相交織的歷史性格中,深刻洞見了中國農民的宿命,並且由此激發出了對人類普遍生存境遇的巨大憐憫。

(二)第一首長詩《向太陽》(1938年)

《向太陽》是艾青寫的第一首長詩,最初發表在1938年《七月》第3集第2期,是我國現代詩歌史上的傑作。這首詩充分表現了詩人的高度熱情和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和信心。全詩貫穿着一個總體的象徵形象,那就是太陽--以太陽來象徵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希望;從"我"--一個飽經憂患的知識分子的角度,採用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抒發抗戰高潮到來之時的激奮之情。

全詩九節,共分四個段落:

1-3節,是對舊中國命運的高度概括,"我"從昨天來,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裏,"被不停的風雨所追蹤,為無止的噩夢所糾纏" ;4-5節,正面唱出了太陽之歌,人們從中受到的啟示是創造性的勞動、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革命;6-7節,歌頌祖國山河的甦醒和人的新生;8-9節,轉向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新時代裏靈魂的改造,和孤寂、彷徨和哀愁告別,走向新生活。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歌頌了抗日解放戰爭給民族帶來的新生。

(三)長篇敍事詩《火把》(1940年)

長篇敍事詩《火把》是《向太陽》的姊妹篇,創作於1940年5月,最初發表在《中蘇文化》1940年第6卷第5期。寫一對女青年在某城市參加一次火炬遊行的故事,浩浩蕩蕩的火把洪流,使她們對人生的認識不斷走向崇高的境界,衝破了個人主義和多愁善感的精神藩籬,舉起火把投身到集體的懷抱之中,跟着光明的隊伍前進。詩中寫火把遊行的場面,用光、聲、色構成了一個個躍動着的美的意象,把艾青抗戰以來創作禮讚光明的主題,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erde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