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端午節的詩歌

端午節的詩歌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你知道什麼樣的詩歌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詩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詩歌

端午節的詩歌1

1、《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2、《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4、《已酉端午》

明·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5、《端陽採擷》

宋·許文通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6、《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7、《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着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節的詩歌2

端午節的粽子

飄過門前

就象你的一聲招呼

停棲黃昏的灰色裏面

擁有意味着失去

鳥飛上擁有的枝梢

影子落入失去的雲朵

跳躍、翻滾

從夏日的夜晚

到夏未秋初

眨着昏沉的眼睛

失去意味着死亡

人爬上失去的青春

靈魂墜落死亡的思想

飄浮、遊逛

從秋天的黃昏

到秋未冬初

現出昏黃的憂傷

失去是失去者的牢獄

擁有應該是擁有者的墳墓吧

牢獄

墳墓

屈原是誰

沒人認識

應該是可以賣很多錢的古董吧

我們爭先搶吃

先人為古董拍賣會

準備貯存的粽子

中國的端午節

跟韓國申遺的端午節

可是很大的不一樣啊

端午節的詩歌3

晨光從夢中溢出

青青叢林

浸潤在薄靄夢境

麥花香落田埂

踏着鳥鳴的清脆

在幽靜的田野覓一支青艾

遠遠傳來叫賣粽子的聲音

忽然吹過遙遠童年

媽媽用青瓷的碗

端來竹葉清香的端午

寥落北國

看不到龍舟競渡的汨羅

匆匆忙忙的奔波聲

踏碎屈大夫一聲歎息

馬蹄悠悠

艾葉的清香愈淡愈遠

在這濛濛清晨

我回憶青瓷碗裏粽子的淡然

鳥鳴淹沒粽子的叫賣聲

我獨自走在清晨的田頭

尋一支有着清香的野艾

和一個久已失落的故事

端午節的詩歌4

年年五月五

歲歲是端陽

龍舟水上競

粽香思念長

荊楚戰亂時

屈公苦薦倡

憂國憂民兮

抱負付瀟湘

同流不合污

你醉我獨醒

潔身舊官場

如今世人警

詩人隨波去

文章萬古芳

愛國譜樂章

世人應弦揚

端午節的詩歌5

去年端午節令人難忘

一幫文化藝術愛好者

來到了上海敏航農莊

要過一個特色的節日

王莊主為此親自下廚

準備滿滿十大盆美味

粽子雞蛋自然少不了

五月五是個悲壯日子

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

曹娥救父投向曹娥江

屈原不屈投向汨羅江

端午,端午

二千多年的不盡眼淚

早已匯成了涓涓細流

三個事件藴含了氣節

那是民族的崇高品格

支撐起國家堅實脊樑

後來這天成為了節日

端午,端午

生活在鶯歌燕舞今天

我們拿什麼來祭祀你

大家參觀了農莊大棚

拍攝了繽紛花卉植物

河塘邊完成祭祀儀式

文人們開始作詩對吟

書畫家揮筆潑墨獻技

盡情的抒發內心感受

同一題材,共祝安康

端午節的詩歌6

聚齊五毒

九尊碩鼠

蜈蚣蟾蜍

金龜銀針定數

胡峯創設隱蔽的巢城

高木懸掛顯眼的葫蘆

明雄祭旗別號

鮮艾劍配菖蒲

一月三次

炫耀力度

即使撤退

亦躲端午

剩餘的時光

猖狂於無顧

米粽再次上市

誰念屈平頭顱

民心金首

編織永固

崎嶇是長久的話題

平衡是悠遠的歸路

端午節的詩歌7

五月五,過端午,

賽龍舟,敲鑼鼓,

端午習俗傳千古。

五月五,是端陽,滿樹滿街包粽忙,

粽葉寬,粽梭長,包起四角不四方。

大米江米白如雪,艾葉箬(ruò)葉綠油油。

五月五,端午到,賽龍舟,真熱鬧。

吃粽子,帶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五月五,端午到,賽龍舟,真熱鬧。

吃粽子,帶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端午節的詩歌8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端午節的詩歌9

六幺令.天中節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

感歎懷王昏聵,悲慼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滿江紅.端陽前作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

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

萬户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

祭聖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

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

歎家亡國破,汨羅歸處。

志潔行廉爭日月,辭微文約傳千古。

子沉江,鶴駕淚淫淫,何其苦。

《端午的雨季》

每年的端午,

總是伴着細雨。

屈原的想念,

三千年,

揮之不去。

汨羅江的水,

流到心底,

都是思索的雨季。

繞過雨季,

一個偉岸背影,

握着求索的冷劍。

回望天際,

倚天,

長嘯,

長髯飄飄,

悵然佇立。

良久,

翩然而去。

端午節的詩歌10

懷念一位詩人最好的方式,是朗誦詩歌

在山頂、在河邊、在曠野裏,把心底的聲音

發出來。我們喊屈原,屈原

順着一陣風的意思,他或許就能聽見

羋為姓,屈為氏,原為字,平為名

最基本的信息裏,我們常常將羋字忽略

忘掉貴族的身份和血統,剩下的

統統都叫做憂國憂民。

兩千多年來,屈原似乎從未離去

隔着遙遠的'時空,我們都忍不住懷念屈原

與端午無關,與艾草無關,與河流無關

我們懷念屈原,既懷念他的詩句,也懷念他的風骨

端午節的詩歌11

、《端午節遙想》

一條龍舟,

歷史的深處劃出。

從此,中華民族的號子聲中,

就多了幾分悲壯而激越的韻味。

楚河的波浪,

承載着屈子的冤魂。

讓長江的歎息千年不滅,

讓汨羅的祭祀香火永存。

一粒粽子,

在咀嚼中品嚐清醒與忠誠。

裹腹的是醇厚的米香,

營養的卻是閃亮的騷文。

打撈文明史的歷史教誨,

每年與先賢哲人對話一次吧。

美人啊,請重新展示你清純的誘惑。

香草啊,請及時綻放你高潔的奇葩。

一條龍舟,

在時代的長河中流淌。

跨越驚濤駭浪的木漿,

永遠翻騰在沉吟的不死魂靈上……

、《端午節舊事》

去年端午節的早晨,

我精心挑選了十六個漢字。

排成短信,

發送給,

十個住在我手機裏的人。

直到那天黃昏,

沒見一個漢字歸來。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現在,

還沒有被排泄出來。

三、《五月端午節》

一壺雄黃酒,

一碗濃濃的熬茶。

帶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節。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圓潤的乳房。

山花爛漫,

情歌翻飛。

蓄勢而發的騷動,

被動情的雲雀銜起。

季節合歡的序幕便,

被輕輕拉開……

公犛牛,

劍一樣刺穿了遠山的沉鬱。

咂足奶水的羔羊,

愜意的睡在了山坳間。

布穀鳥發酵千年的傷感,

催動着瘋長的莊稼。

只是一點雨珠,

擊傷了農婦堅實的守護。

不覺處,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塊河石,

都鏽滿了綠苔。

翡翠與珍珠鋪就的河道,

舞動着,

山溪優美的鍋莊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間傳動。

有一中誘惑,

牽引着登高的慾望。

真願登臨那最高的冰峯,

好吮盡江南的粽子,

那綿綿悠長的甜香。

四、《端午情》

是誰打翻了桌上的雄黃酒,

澆濕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迴盪。

鍋裏,

喧騰一片。

棕兒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懷念而奉獻,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歡聲一片。

孩童們不因耀陽而惆悵,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陣陣芳香耐人回味。

門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熱而低頭,

只因盼望那遊子而等待,

片片青綠述説鄉愁。

湖面,

震聲一片。

龍舟不因濕漉而停留,

只因追尋那偉大的人兒而奮進,

朵朵浪花激起了愛國的情懷。

五、《端午情思》

門前菖艾插在兩旁,

滿街粽子徐徐飄香,

龍舟競渡的鼓點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個端陽。

艾葉透出的氣味,

叩開千家萬户的門窗。

橫掃着人們心中的塵埃,

展現了一張追的思情網。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滿倉。

人們聞到的不是糯米香氣,

而是民族靈魂的張揚。

看江上龍舟競發,

操櫓者個個瘋狂。

爭先恐後地比拼速度,

為的是搶拈一柱祭香。

滔滔東去的江水,

貯一曲永遠的憂傷。

千年風雨洗不去,

愛國氣節的顯彰。

三閭大夫今何在,

誰曾拷問過楚懷王。

屈子傲骨鑄“禮魂”,

靈魂煮沸汨羅江。

不必看“天問”的註腳,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離騷》《九歌》的韻律聲裏,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端午節的詩歌12

是誰 駕一葉扁舟

一路狂歌

是誰 以悲憫的情懷

書寫“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灑脱

是誰 慨歎着哀民生之多艱

把生命獻給祖國

是誰 把不朽的名字

嵌進歷史的長河

啊 屈原 一個讓萬世敬仰的傳説

你胸懷大志 美政救國

你理想堅定 不懼放逐

你以死明志 投身汩羅

你雖九死其猶未悔

把民生的冷暖掛在心窩

逝去的只是流水

你的功德 永載史冊

汩羅江水記得

你國觴裏的戰車

粽香裏流淌着

你問天的吟哦

在龍舟蕩槳的聲中

你的靈魂在競渡中復活

你憤世嫉俗的吶喊

釀就了雄黃酒裏的蹉跎

你獨領風騷

不屈不阿

你的光芒

在暗夜的星空裏指引着我們的迷惑

你偉岸的身軀

映襯着中華民族的高大巍峨

你是我們無數個寄託

你是民族的魂魄

你教會我們一個永遠的主題

熱愛人民 熱愛祖國

聽,長江 黃河

在奔湧中訴説

那不息的流水

哺育了神州大地的婀娜

看,青山萬仞

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性格

那不朽的詩篇

在永恆的時空裏傳播

你一生的吟唱

我們萬世的和

共奏一曲交響

我愛中國

端午節的詩歌13

端午時節,

粽香四溢、龍舟賽起,

插艾蒿、薰蒼朮、系香囊、喝雄黃,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這是古老歷史文化的延續,

這是我們需要緬懷和珍惜的節日。

端午時節,

我們懷念屈原,

因其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

因其偉大的浪漫主義情懷。

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需要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公民,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此,

不遺餘力地去探索真相、追求真理。

端午時節,

一家人圍坐圓桌,

分享美味的粽子,

是多麼愜意和温馨。

在外的遊子也許會思鄉心切,

粽香可能會使你想起童年的生活,

想起當年的無憂無慮和歡聲笑語,

緬懷過去的同時,

要鼓足信心勇敢面對未來,

充滿希望的日子。

端午節的詩歌14

兒童的笑聲盪漾在兒童節深處

夜色低沉,想讓自己迴歸

童年的溪水,卻是咫尺天涯

珠江公園,樹木葱嶸

走進疏影,時光寫滿厚重

千年了,月光稀薄如斯

等待晚餐的約定

那些流放中的河水

內心更內處,花朵開了一瓣

高樓,霓虹燈,車歡,人鬧

這些現代的繁華要素

以及馬場裏面洋溢的歌舞昇平

落盡後

找不到一絲莊重的意境

二千多年前的往事裊若青煙

心扉上的釘子鏽跡斑斑

面目全非的

不止歲月

今晚,去大醉一場吧

酒成了這個時代最鋭利的戈矛

可以擊退洶湧的洪水

明天早晨,買幾個粽子

餓與不餓,都嘗一嘗

故楚逝去的淚水歌謠

也不打算喚醒前塵往事

今生,我們只説故事

不談結局,不望未來

端午節的詩歌15

又逢端午

想起母親手中的粽香

想起母親偷偷系在

手上的五彩繩

在我們熟睡中

塞進耳朵裏的蒿葉

想起父親清掃庭院

踏着晨露

採摘回來的蒿草

想起那滿懷悲憤

投江明志的屈大夫

想起那個

青史留名的申胥

這萬千思緒

是因為

每逢佳節

倍感思念的惆悵

又是一年端午

一樣的漂泊

一樣的懷念

我便在彷徨的晚風裏

尋一縷安靜的光

標籤: 詩歌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0z93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