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關於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闡述

關於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闡述

中國當代作家,起筆名是司空見慣的事。一個個性昭彰又朗朗上口的筆名,往往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無形中也給他的作品加分不少。而起筆名,有的隨意,有的刻意,有的一看就知道是筆名,有的卻隱藏得很深,但不管如何,在其背後有一個讀者未必能猜到的緣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闡述,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闡述

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闡述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流傳下大量的優美詩篇,言簡意賅、含義深邃的名句比比皆是。一些知名作家擇其妙意擷其精華而起筆名,既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也顯得含蓄雋永,意味深長。現代小説家張恨水,原名張心遠,一生寫了約3000萬字的作品,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緣》和《八十一夢》等小説。據張恨水説,“恨水”一名是他17歲那年,在蘇州第一次投稿時取的筆名,是從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詞“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東去”中截取出來的.。

張恨水幼年酷愛詞章,讀了李後主這首詞,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讓光陰如流水一樣白白流逝,就取了這個筆名,按他自己説是“也好隨時聽人稱呼,隨時看到‘恨水’兩字,時刻自勉,珍惜時光”。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華,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綠》《威尼斯》等散文。朱自清以名節高亢、剛直不阿著稱,在1948年病重逝世前,還囑咐家裏人,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麪粉”。據朱自清之子朱喬森在《朱自清生平著作編年簡表》所述,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以屈原的話為名而自勉,確實做到了一生清白。

現代詩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是30年代“現代派”詩歌的代表詩人。戴望舒的愛情詩以風格感傷悽清、朦朧婉曲,多用象徵手法,能含蓄而深度地觸及抒情主人公內心的憂思為特色,《雨巷》詩就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代表,他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筆名“望舒”取自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即神話中驅月駕車的神,後來成為月的代稱。月在古詩詞中可作為愛情的象徵,月光的朦朧與戴望舒詩歌的朦朧婉曲是相合的,筆名暗示了詩人的詩歌內容和詩風。

當代作家劉白羽,原名劉玉瓚,與楊朔、秦牧、魏巍並稱當代散文四大家,代表作有《政治委員》《無敵三勇士》《火光在前》等。“白羽”的筆名出自唐代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這首詩描述的是《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的李廣射虎的傳説,“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詩中的“白羽”不是柔軟的鵝毛,而是箭鏃之羽,這個筆名寄寓了作家以歷史名將為楷模,征戰疆場,報效祖國的鴻鵠之志。後來,劉白羽還用“石稜中”為筆名發表雜文,也源出於此。

當代作家瓊瑤,原名陳喆,是台灣著名的言情女作家,她創作的一系列經典言情小説在兩岸產生了巨大影響,大都改編成了電視劇,代表作有《婉君》《煙雨濛濛》《月滿西樓》《幾度夕陽紅》《還珠格格》等。筆名瓊瑤出自《詩經·衞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一首甜美的愛情詩,筆名正是瓊瑤言情作家身份的絕好體現。

作家筆名怎麼取?

1、藉助古詩詞提取

作家是以文化創作為業,寫作的人。筆名作為會反映出作家的思想與個性的方法之一,巧妙藉助古詩詞提取筆名,是很多作家喜用的方法。因為可以突出文化內涵與內在修養,並且包含人的個性特點。如:小編開頭所提及的“冰心”一名意為純潔、正直、善良之義。

2、拆分取名法

如:“李木子”一名,其來源是藉助姓氏“李”拆分得出,讓名字既好聽的同時,也賦予了獨特韻味。又例如:金庸,本名查良鏞,他的筆名就是將“鏞”拆成了“金庸”兩個字。所以,這種方式也是大家可以借鑑與運用的,不僅個性,而且更有意義。

3、通過作品提煉取名

相信很多讀者非常熟悉“南派三叔”這個筆名。他的命名思路,是藉助《盜墓筆記》裏的一個關鍵人物“三叔”,又因為“三叔”是屬於南派盜墓體系的,就確定下了筆名“南派三叔”;此方式也是大家可以提取的,因為可以宣傳自己同時,也能讓此部作品得到更好的宣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ypedre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