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淺談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情感

淺談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情感

摘要: 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情感美是古典詩詞內涵美的一項重要內容。這種情感美主要包括五種情感:即深沉的愛國情、濃烈的思鄉情、執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中國古典詩詞中所藴含的這種崇高偉大的情感美,對於我們今天建設幸福、繁榮、穩定的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淺談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情感

關鍵詞: 中國;古典詩詞;情感美

什麼是情感?《現代漢語詞典》説:“情感是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愛慕、厭惡等。”[1]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一定有情感。只要有情感,他就要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予以表達。中國古典詩歌就是古代人們抒發情感的一個最為有效的工具。詩歌的本質是抒情的。陸機在他的《文賦》中説:“詩緣情而綺靡”;[2]嚴羽在他的《滄浪詩話》中也説:“詩者,吟詠性情也”。[3]我們今天閲讀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留下來的那些洋溢着真情的偉大詩篇時,無不感到這種真摯的情感給我們帶來的審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這種真摯的情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沉的愛國情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是一個對人類文明有着重大貢獻的民族,也是一個深深熱愛自己祖國的民族。為了祖國的統一、民族的獨立,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孕育了一大批熱愛祖國的仁人志士,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愛國詩人。他們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深沉的愛國精神,是華夏曆史上動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他們留下來的無數詩篇,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如明代詩人楊繼盛的《就義詩》:“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這是詩人面對死亡高唱的充滿凜然浩氣的愛國壯歌。前二句大筆揮灑,極力渲染浩然正氣,意在説明“天地有正氣”。楊繼盛本來就是個剛直不阿、胸懷浩然正氣的人,仕進後更以忠直敢諫著稱。他於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進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後改兵部員外郎,力主抗擊北方韃靼人的侵入,因彈劾大將軍仇鸞誤國被貶狄道縣典吏。仇鸞伏誅後,詩人復官,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彈劾奸相嚴嵩十大罪狀,被嚴嵩迫害入獄。在長期監禁後,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殺害。這首詩最難能可貴的是,詩人並不認為就義便是報國的盡頭,臨刑前他想到的是“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即活着未能斬除佞臣、盡到報效國家的責任,死後要繼續用自己的忠魂實現報國之志。後二句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抒發了詩人熾熱無比的愛國熱情,至死不忘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

二、濃烈的思鄉情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炎黃子孫有着濃重的思鄉情結,而思鄉情結就是愛國情結的基礎,很難想象一個連故鄉都不愛的人會去愛國。思鄉念國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她藴涵着對故鄉親友的摯愛,對故鄉山水的依戀。古代詩人寫有太多的遊子詩,抒發着各不相同卻又極為相似的故鄉之情。這些詩歌不追求奇特新穎的構思,更不要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深情的語句,寫出遠客思鄉的殷殷深情。如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月分外明亮,也特別清冷。對於孤身在外的人來説,最易觸動旅思之懷,感受到客居的蕭條,年華的易逝。凝望着明月,更易使人想起故鄉,思念親人。大概正是此情此景感染了李白,他揮毫寫下了《靜夜思》這首具有濃烈思鄉之情的詩歌。

三、執着的男女情

男女情愛,本是人類生活中經常存在的普遍現象,因此在我國古代數量繁富的詩歌遺產中,愛情詩佔了很大的比重。愛情詩在古代民歌中非常發達,從《詩經·國風》、漢魏六朝樂府民歌,到唐代民間曲子詞、明清民歌,歌唱愛情的篇章往往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在文人詩歌方面,上自屈原的《九歌》、漢魏六朝古詩,下至唐詩、宋詞、元曲,愛情詩的數量也是很多的。我國古典詩詞中的愛情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內容豐富多彩,真摯動人。它們表現了古人對愛情的強烈追求,愛情得到滿足時的愉悦和歡樂,更多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生離死別引起的憂傷和痛苦。在我國古代眾多的愛情詩中,寫得最好、最感人的是那種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至死不渝、永不分離的愛情追求為內容的詩篇。如漢樂府詩歌《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全詩一開頭,這位女子就向天發誓,表明了她與“君”的相愛關係,並希望他們之間的愛情永遠不中斷,不衰竭。為了表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她象放連珠炮一樣,一口氣列舉了五種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從反面説明她“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執着追求。只有高山成為平地,江水乾涸不流,冬天雷聲隆隆,夏季雪花飄舞,天地合為一體,她才與心愛的人斷絕感情。而這五種情況都是不可能出現的,自然她與“君”的愛情也就不會“絕衰”了。詩中出現的各種景象相互之間並無聯繫,但在表達愛情的堅貞這條線上,卻美妙地串成了一個抒情形象的整體。讀了這首詩,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直爽、活潑而深情的女子活脱脱地站在我們面前。她對愛情的追求是那麼至死不渝,純潔熱烈;誓言是那麼幹脆利落,不假雕飾。這種純屬真情的自然流露,讓人感到痛快淋漓,並深受感染。男女情愛的美好歸宿,便是結為夫妻。有人説,結婚是愛情的墳墓,這從根本上褻瀆了神聖的愛情。因為夫妻互愛是人世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家庭存在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基本的道德關係之一。夫妻情篤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內容,夫妻感情是家庭幸福的晴雨表。在我國古代的夫妻關係中,雖然受到男尊女卑的影響,但人們還是以相敬如賓,伉儷情深,富不易妻,白頭偕老為美德,鄙棄那種見異思遷、喜新厭舊以及忘恩負義的卑劣行為。

在古代大量的愛情詩中,有不少描寫夫妻恩愛的詩篇。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是一首一往情深、纏綿真摯的懷人詩。詩起筆即妙,題為“月夜”卻不寫作者自己看到的“今夜長安月”,而從千里之外落筆,以一“獨”字見出兩地相思。就表現手法來説,可謂一箭雙鵰。不説自己思念之苦,反關心妻子遙憶之悲,伉儷情深,溢於言表。“獨”字更是意味深長,夫妻離散,兩地相隔,故謂“獨”,這是第一層義;兒女未諳世事,不知思父,不懂得母親望月的心情,故謂“獨”,這是第二層義。頸聯描寫妻子獨自望月的形象。雲鬟霧濕,玉臂生寒,可知站立良久,心往神馳。尾聯“雙照”反結“獨看”,表達了作者心中的希望。在充滿悲哀的日子裏,只有希望才能給人以生存下去的慰藉。雙照之下猶帶淚痕,正是悲喜交集、痛定思痛的景象。詩人寫情如此,真稱得上是力透紙背。

四、美好的朋友情

友誼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奮進的伴侶,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友誼是人生的需要,是朋友之間的高尚的情誼。它既是個人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關係到人際和諧,國家安定的一個重要方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生離不開友誼,事業離不開友誼。友誼是信任理解,是無私奉獻,是高尚人格的體現。真正的友誼是人與心靈相通的親密的關係,在一起時要相互激勵,遠離時要揚其善名,快樂時要與其共享,患難時則要共生死。這種友誼的特徵是,在思想上互相幫助,在品行上互相砥礪,在學問上互相切磋,在事業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在中國文學史上,歌頌這種高尚真摯友誼的詩歌不勝枚舉,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首詩是李白聽到王昌齡遭貶時所作的一首抒發真摯友誼的詩歌,詩中表現了對王昌齡的深切同情。詩的前兩句道出時間、環境及事件。時間是暮春,環境是飄飄揚揚的楊花和音似“不如歸去”的杜鵑叫聲,這一切帶給人的無疑都是悲涼。在這種氛圍裏,聽説王昌齡被貶到龍標,且已過五溪,豈不更令人憂傷?

後兩句是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詩人把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讓這顆愁心隨着風。和着月,伴着不幸的友人直到夜郎西。因遠隔萬里,不能相見,而詩人的情感又那麼強烈,難以抒發,難以寄託,只有通過千里可共的明月來“遙有此寄”。

李白與杜甫的交往是中國文學史上極為珍貴的一頁。二人相處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二人友誼深厚,心心相印,離別後互相思念,留下了一些感人的詩篇。唐玄宗天寶三年初夏,李白與杜甫在洛陽首次相遇。從夏到秋,他們在粱(今河南省開封)、宋(今河南商丘)一帶漫遊。經過冬天小別之後,第二年又在東魯相聚,直到秋天分手。分手後,杜甫欲去長安,李白則寓居沙丘。想起在一起時歡快的日子,想起二人誠摯的友誼,李白寫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這首詩:“我來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起首兩句,詩人以自怨自責的意味寫“我”:“我來竟保事?高卧沙丘城。”劈空一問,懸念陡起。詩人為什麼對自己來沙丘城這麼惱恨?難道僅僅是因為閒居無事嗎?

三四兩句寫詩人所處的環境:瑟瑟秋風,老樹孤立,這陣陣風聲片片落葉給閒居人帶來的是什麼呢?接下來兩句,點出了詩人當時的心情:“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聲歌美酒,本來詩人平生鍾愛之物,此時竟然提不起精神,引不起興趣,這又是為什麼呢?

詩寫到這裏,句句以“我”為中心。“我”的生活單調乏味,“我”的環境一片蕭索,“我”的心情沉悶低落。這一切,似乎是詩人在向外人訴説自己的苦衷,與“思君(杜甫)”毫無關涉。直到最後兩句“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筆鋒陡轉,照應了詩題,點明瞭主旨,讀者一下子明白了詩人前六句的用意:這生活,這環境,這心情,這難以排遣的孤寂,原來都是出於對“君(杜甫)”的思念。

五、温馨的骨肉情

骨肉情深是一種美德,也是家庭中有關親人關係的道德規範。中華民族歷來提倡家人之間應該“相愛”、“相顧”、“友悌”、“和睦”,提倡兄友弟恭,尊卑長幼有序。也就是説,做長輩的,做兄姐的,要以疼愛友愛的態度對待子女弟妹,子女弟妹要以恭敬的態度對待長輩兄姐。只有這樣,才能使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愛和睦,共同感受骨肉親情的.温暖和快樂。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不少描寫這種骨肉情感的優美詩篇。這類詩篇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晚輩對長輩的孝敬之情。孝敬長輩尤其是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曾被儒家作為一切道德的根本。我們的民族文化具有重人倫的特徵,而倫理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家庭孝敬”,尤其是對父母的孝敬。“百事孝為先”,自孔子始,孝德便被當作“仁之本”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奉行的一條道德原則。孝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民族美德。從古至今,古典詩歌對於“孝”這個主題進行了無數次的讚美,對父母的天高地厚的恩德進行過無數次的謳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像春天陽光般厚博的父母之情,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麼能報答於萬一呢?究竟怎樣才能報答父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呢?詩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回答。宋末詩人江萬里的《水調歌頭·壽二親》詞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生日重重見,餘閏有新春。為吾母壽,富貴外物總休論。且説家懷舊話,教學也曾菽水,親意盡欣欣。只此是真樂,樂豈在邦君。 吾二老,常説與,要廉勤。廬陵幾千萬户,休慼屬兒身。三瑞堂中綠醑,就滿城和氣,端又屬人倫。吾亦老吾老,誰不敬其親。”詞的上片寫作者為母親生日祝壽,不談富貴外物,只談一些家常舊話。説自己粗茶淡飯,盡心孝敬贍養父母,使父母很高興,並認為這是真正的樂事,也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下片寫父母對自己的教導,做官要清正廉潔,要和百姓休慼相關。作者認為自己遵循父母的教誨,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在自己所轄之地,民風淳正,人際關係和諧,子女能孝敬父母。

古語云,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作者不僅在家能孝敬父母,而且在外能為國盡忠,很有民族氣節。當元軍攻陷家鄉時,江萬里大義凜然,赴水而死,以身殉國,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正因為作者感情真摯,誠心至孝,因而詞中所流露出的孝敬父母的真摯感情,深深地感染着後代的每一位讀者。

二是長輩對晚輩的舐犢之情。舐犢之情,人皆有之,誰人不關注兒女的成長?《責子詩》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別開生面的一篇名作。它洋溢着老父親對兒子的愛,使人如欣賞一幅老父教子圖。它不用傳統嚴厲訓斥的語言,而是帶有詼諧戲謔的趣味:“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好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懷中物。”開篇兩句勾畫出一個垂老父親的形象,白髮蒼蒼,皮肉鬆弛。老了自然想到把希望寄託在兒輩身上,所以自然要寫兒子。先總説一句,有五個男兒,卻都“總不好紙筆”。五個兒子好像沒有一個有成材的希望,那該怎麼辦。詩人淡淡地一收,假如天命如此,那還不如飲酒取樂,結尾好像很平淡,卻表現出詩人對兒子們的愛。表面上數落它們,實際上帶有點兒欣賞的味道。兒子們都非常天真可愛,沒有沾染上世俗渴求功名利祿的習氣。正因為如此,詩人在遠離官場、躬耕田園時才會感到家鄉的美好和親情的温馨。

三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關愛之情。兄弟姊妹本是同根,情同手足,一旦離別,彼此思念,切切之情難以言喻。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表達了兄弟之間這種濃厚的關愛之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前兩句正面敍述對親人的懷念,雖用語通俗,用意卻十分縝密。劈頭一個“獨”字,點明隻身客居的孤單;“在異鄉”,表露自己遠離故鄉親人的悵惘。作過氣氛渲染之後,年輕的詩人告訴我們,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逢佳節”的,自然會“倍思親”。其實,透過這詩句不難看出,詩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親,只不過是適逢佳節,思念之情更強罷了。後兩句詩人馳騁想象,描繪出一幅家鄉親人重陽登高、歡度節日的圖畫。這裏詩人不直説自己在思親,而是用烘托的方法,説兄弟們因“遍插茱萸少一人”而在思念自己。這種以揣摩別人而表現自我的方法,使所表達的感情更為含蓄深沉,也使詩中所表達的兄弟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懷更加温馨感人。

中國古典詩詞中所表達的深沉的愛國情、濃烈的思鄉情,執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優秀完美的道德規範以及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這種博大精深,獨具特色的情感美,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發展繁榮的巨大力量。我們認真學習中國古典詩歌中所藴含的情感美,繼承和發揚這種情感美的光榮傳統,對於我們建設幸福、繁榮、穩定的和諧社會,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lrrm0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