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蘇軾詩詞《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

蘇軾詩詞《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曠達並最終執着於現實人生的精神境界。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蘇軾詩詞《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歡迎大家閲讀!

蘇軾詩詞《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温。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翻譯】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着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裏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温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鑑賞】

組詩其一説:“春來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間。昨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其二説:“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這兩首詩,都在借“半隨飛雪度關山”的梅花形象,流露一股淡淡的哀怨淒涼之感。到黃州次年,即 1081年(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以此為題,作七律一首,末兩句説:“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正是指一年前來黃州途中過麻城五關作《梅花》詩時的情景。再過一年,即1082年(元豐五年)的正月二十日,又寫了這首詩,頗有樂在此間的味道。《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又寫了一首類似的詩。上面這些詩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曠達並最終執着於現實人生的精神境界。這和他從海南赦歸時所説的“九死南荒吾不很,茲遊奇絕冠平生”,屬同一氣質,正是蘇軾的高不可及處。

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一説賜進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諡“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kx04lgy.html
專題